省级立项课题《信息技术对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研究》成果鉴定申请书声明本鉴定申请的研究成果不存在知识产权争议;河北省电化教育馆总课题组保护作者的知识产权,拥有宣传介绍、推广应用本课题成果的权力。特此声明。课题负责人(签章)年月日填表说明一、本表仅适用于列入邯郸市电化教育馆立项课题结题及成果鉴定申请。二、按照有关规定认真如实地填写表内栏目。无内容填写的栏目可空白;所填栏目不够用时可加附页。三、“工作报告”、“研究报告”、的写法和要求见该栏目的“内容提示”。四、本《成果鉴定申请书》建议采用A4纸型打印,于左侧装订。由总课题组进行结题鉴定的子课题学校和免于成果鉴定的子课题学校,“鉴定专家名单”不用填写。五、邯郸市电化教育馆课题组通讯地址:邯郸市电化教育馆研究科,邮政编码:056000。联系人:徐春林电话:6111707一、基本情况提交鉴定的成果成果主件《信息技术对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研究》结题报告、工作报告成果附件《课件集》《教学反思集》《教学设计集》《论文集》《阶段性研究计划、总结集》《典型课例集》申请鉴定方式通讯原计划成果形式结题报告原计划完成时间2008年1月通讯地址魏县第一完小邮编056800联系电话3512783电子信箱ywxzl@126.com课题组主要成员名单姓名单位职务和职称承担任务张瑞芹魏县第一完小小学高级课题组长刘俊芳魏县第一完小小学高级主要实验员蒿海霞魏县第一完小小学高级主要实验员郭爱捧魏县第一完小小学高级主要实验员江俊燕魏县第一完小小学高级实验员张爱月魏县第一完小小学高级实验员尹胜男魏县第一完小小学高级实验员王宇红魏县第一完小小学高级实验员耿连英魏县第一完小小学一级实验员王庆红魏县第一完小小学一级实验员二、工作报告(2000字以内)内容提示:研究的主要过程和活动;研究计划完成情况;成果的出版、发表情况、转载、采用、引用情况;成果的代表作以及研究变更情况等。本课题自2006年3月被确定为市级电教课题后,我们根据课题研究方案进行了定向、连续、有序的研究。两年多来,我们不断实践、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吸收外界教科研的信息和借鉴他人研究成果,朝着实验方案中制定的目标,扎实,勤恳地开展着研究工作,努力克服硬件、软件上的一些薄弱之处,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回顾历时两年多的研究,现对研究工作如下汇报:一、准备阶段(2006.3—2006.7)1、确定选题,制定方案。2、“先吸收,再培养”组建队伍。我校从实际出发,以“先吸收,再培养”为宗旨,吸收了学校优秀的青年教师加入课题组。“先吸收,再培养”目的在于吸纳对此课题感兴趣的成员,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进行研究地自主性和积极性,从而提高教科研质量。3、调查研究,了解现状。4、组织培训,增强能力。在课题研究前,积极组织实验教师了解课题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进行理论培训、技能培训,从而提高研究起点,少走弯路。5、建章立制,加强管理。我们结合学校实际,广泛征求教师的意见与建议,制定了各类教科研制度,规范了管理内容,为教科研检查、评比、督促、奖励提供了有力的依据。并逐步引导教师完成由消极到积极、由他律到自律的转化。制度有《教育课题研究管理条例》《教科研工作管理制度》《课题组成员考核细则》等。二、实验阶段(2006.9—2007.7)1、加快软硬件建设的步伐。硬件建设:学校在每个教学班已“三机一幕”进教室的基础上,装备了多功能教室,添置了实物投影仪,建立了校园电视台,建立了校园网。为了让教师更好利用网络,学校筹建了电子备课室,并为每个办公室配备了电脑,实现了宽带上网,购置了视频服务器,内在丰富的图书和音像资料,提供了更多的教育教学资料。软件开发和管理:学校十分注重软件的建设,购置了相当数量的电教软件,包括音像资料、投影片、光盘等。同时,根据教学需要,自主开发、制作及收录了许多教学软件,不断充实学校的教学资源库,并在完善的管理制度、专人的管理下,使学校教育资源很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做到资源不破坏、不散失、不浪费!2、提高实验教师的科研水平。课题组教师先进的理念,厚实的理论素养,优秀的业务水平是课题研究的保证。因此,学校十分注重提高实验教师的素质:(1)强化理论学习,提高课题组成员的理论素养。(2)组织各级各类培训,提高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水平。(3)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外出学习近到邯郸、峰峰,以及兄弟学校,远到承德、秦皇岛等地。为确保外出学习的质量,课题组成员每次学习回来后都要填写“课题组成员外出活动反馈表”。在校领导的关心、支持下,我们还请来了专家对我们课题组的老师进行培训、指导,使老师们迅速成长。(3)坚持例会制。坚持每两周一次的例会活动,及时分析总结工作中的得失,部署下阶段的工作,提出新要求,对课题研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查漏补缺,上断完善提高。(4)把好实验关。抓好备课、上课、评课各环节,强化实验教师的研讨意识,提高研究能力。备课:在个人备课的基础上集体讨论,结合各学科的特点,结合低、中、高不同的实验目标,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找准媒体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最佳作用点和作用时机,尽可能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上课:课题组成员全员参与,相互学习,共同提高。语文课注重运用现代技术技术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展开展开想象,开拓学生的知识领域,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升华学生的情感,培养创新思维品质。教学中媒体的优化组合,可变抽象为具体,变静态为动态,生动形象地展现知识形成的全过程,吸引学生在主动探究中实现知识的再创造。评课:实事求是的进行评价,形成浓厚的科研气氛。(5)以活动促提高。活动,既为教师提供了施展才华的舞台,更是促进教师提高课题研究水平的有力措施。2007年3月,成功地举办了县电教课题研讨活动。两位实验老师所上的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语文实验课,合理恰当地运用了现代教育技术,以其开放的课堂、崭新的教学方法赢得了专家、领导的一致肯定!本校扎实严谨的课题研究工作也给领导、专家留下深刻的印象。2007年4月,我校举办实验老师展示课,受到了全校老师的一致肯定,活动开展得十分成功。三、总结阶段(2007.9—2008.1)1、调查分析,反思得失。我们继续对实验班和对比班的学生成绩、教学效果进行分析。当然在先进理论的指导下,教师也没有为电教而电教,而且注意了媒体优化组合原则。注意媒体使用的时效性问题,真正实现了现代教育技术服务于课堂教学,真正意义上的实现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的思维品质,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2)整理材料,收集成果。2007年12月至2008年1月,我们进入结题阶段。课题组老师一方面继续按课题要求开展好常规研究活动,一方面积极开展总结活动,写好加入课题组以来整个研究过程的“微型研究报告”,汇总研究成果。我们的整个研究过程呈螺旋上升的,这中间有提高也有前进,也有曲折有迂回。课题组成员对所有材料整理归档,对研究过程、成果等进行总结、分析。我们初步取得了一些成绩,基本实现了预定目标,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三、研究报告(5000字——8000字,可另附页)内容提示:研究的主要结论与观点;研究方法的主要特色与创新;研究的突破性进展;学术价值的自我评价;成果的社会影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今后的研究设想等。一、研究背景21世纪是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的本质是创新,创新的基础是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改变过于僵化的教学方式,优化课堂教学,我们的小学教育必须进行深刻的变革。现代信息技术的介入是对小学教育工作的一个新突破,它在教学中实现了教育信息传输的高效率,将突破传统教育模式,方法和手段的局限性。我校师资力量雄厚,办学基础很好,有比较丰富的教改实验经验。但是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特别是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我们深切地感受到在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的普通应用非常重要。基本于以上因素的综合考虑,并结合我校发展的实际情况,面对时代要求,我们提出了《信息技术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的研究课题,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优势,让信息技术走进课堂,面向学生,服务教学,继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二、研究的理论思考1、理论依据——现代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是在个体与环境相互交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渐建构的结果。儿童在不断与环境的接触中建构知识和行为策略。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活动是一个能动的建构过程。在这个建构过程中,一方面学生受个人兴趣、需要以及外部环境的推动表现为主动性和选择性;另一方面受本人原有知识经验、思维方式、情感品质等制约,在对信息的内容加工上表现为独立性和创造性。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建构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新教学模式提供了理论依据。2、课题界说(1)、信息技术:是指应用多媒体技术、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对信息进行呈现、传递、加工、处理的理论和实践。它包括数字音像技术、卫星电视技术、计算机技术等(2)、创新思维:创新思维不仅能揭露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内在联系,而且可以产生新颖独特的想法,至少能提出新的见解。它是一种主动地、独创地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见解,具有创建的思维。所以,相对于基本逻辑思维而言,创新思维是人类的高级思维形式,它是一切创造性思维能力的主要源泉。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是目前我们创新教育的核心。3、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目的:提高教师素质,切实改进教学方式,进行教育设计创新,建立评价机制,使学生具有自主、创新思维的能力,奠定终生发展的基础。意义:(1)通过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促进学生自主发展,使学生自主、快乐地学习,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为终生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2)通过实验,促使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树立创新教育思想,结合当前新课程改革,大胆尝试,在教学方法上勇于创新,积极探求创新教育,成为创新型教师。(3)促使学校由经验型管理走向科学化管理,体现科研特点、培养科研型教师、发展创新型教育的管理指导思想,形成学校特色,提高办学水平。国内外对这方面的研究很多,我们课题组搞这个研究旨在促进我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为学生终身学习打下基础。三、研究的措施(1)课题组织负责制课题,关验研究计划和实施方案,并在实验过程中不断修改和完善实验方案。(2)加强师资培训,对实验教师的培训贯穿于实验的全过程,采用“请进来,走出去”和“个人自学与集体培训”等方式,不断提高实验教师科研水平,做到培训有针对性,内容有指导性,效果有显著性。(3)加强对实验的全程管理,坚持课题组集体备课,研制教学软件,设计训练方案,负责检测人员对实验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进行适时地、有计划地检测。(4)加强对实验班的横向交流,通过互听互评等形式取人之长,补已之短,不断改进和完善实验研究工作。(5)每月一次专题实验研讨活动,谈经验、述体会,共同进步。(6)课题组负责搜集实验课例、教案、随想、论文、个案分析和自制的软件等实验资料。四、研究的内容及方法1、探究教学策略在实践中我们发现,现行文本教材,知识呈现方式是静止的,信息是有限的,更有甚者有的知识远离学生生活实际、是抽象的、干巴巴的,学生学习没有兴趣,光凭教师的讲解学生也难于理解。而现代教育技术所具备的集成性和综合性就能克服上述的这些弊端,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帮助学生熟练掌握和运用知识,起到事半功倍之效率。(1)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思维的主动性创新源于问题解决,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离不开一定的问题情境。在实验中,我们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创设创新性的问题情境,激活学生创新思维的主动性。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乐于探究;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想探究;创设操作情境,让学生能探究;创设应用情境,让学生善于探究。信息技术教育资源丰富多彩,各种信息以多媒体化——文字、图像、图形、声音、视频图像、动画等等呈现,形象逼真,生动新颖,从而为学生创设生动、形象、多样化、接近实际的学习情境。所带来强烈的外部刺激,使学生处于一种强烈的感受之中。正是这种新颖性和感受性,使学生产生一种积极的心理体验,并迅速转化为一种求知欲望,转化成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