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文化传承之艾灸养生学习班主讲:聂立强聂立强毕业于李嘉诚大学(广东汕头大学)国家高级养生保健师•祛病养生话艾灸•——中医文化大讲堂•现代人对艾灸的态度•古人对待艾灸•艾灸是一种传承3000多年的中医治病防病的一种方式,它是借助艾叶的纯阳智力和艾灸产生的艾热刺激体表穴位或特定部位,通过激发精气的活动来调整人体紊乱的生理功能,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医学入门》:“凡是病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战国至秦代时期《皇帝内经》强调“针所不为,灸之所宜。”汉代张仲景的《伤寒论》,《金匾要略》二书,•《孟子》“七年之病,当求三年之艾。”•名医孙思邈提出:“若要安,三里常不干”•俗语说:“若要老人安,涌泉常温暖。”•《扁鹊心书》中说:“人之晚年阳气衰,故手足不能温,下元虚背,动作艰难,盖人有一息气在,则不死,气者阳所生也。故阳气尽则心死。人于无病时,常灸关元、气海、命关、中脘……虽未得长生,亦可保百年寿矣。”•常言道:居家常备艾,老少无疾患。……•《养生一言草》记载:灸治确为养生诀,年逾四十灸三里。施灸不为寒暑限,疲劳施灸为上策。小儿患病应施灸,胜似服药有神效。艾灸对于哪些疾病有效果呢?用于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科疾病。尤其对于乳腺炎、盆腔炎、前列腺炎、肩周炎、慢性胃炎、腹泻、颈椎病、腰椎病、糖尿病等有特效!艾灸疗法的适应范围十分广泛,用中医的话说,它有温阳补气,温经通络,消淤散结、补中益气的作用。神奇的脐灸肚脐——神阙穴•神阙是我们身体中一个很重要的穴位,位于我们肚脐的正中央,是先天与母亲相连的部位。神阙穴与人体的诸经百脉相通,与五脏六腑相互联系,对人体的全身都有调节作用,《厘正按摩要术》中记载神阙穴:“脐通五脏,真气往来之门也,故曰神阙”。•这个穴位,在针灸里面,,而且艾炙的效果特别好。为什么这个穴位灸的效果特别好呢?我们还在母亲的肚子里的时候这里是我们和母亲营养和垃圾交换的通道,所以这个位置是一个先天和后天的交通的通道。虽然,在我们从母亲肚子里面生出来时候将这个通道剪断了,但是它的经络的系统依然存在,这里是我们人体中所有的经络都能汇集到的一个地方。•健脾和胃、生清降浊•通调三焦,利水消肿•调理冲任,温补下元•通经活络、行气止痛、•敛汗固表,涩精补虚等作用灸神阙穴的好处•艾灸肚脐可增强脾胃机能,使升阳得升,浊阴下降,以健脾止泻,和胃降逆。用于胃痛、反胃、呕吐、泄泻(拉肚子)等。•艾灸肚脐能激发三焦的气化功能,使气机畅通、经络隧道疏通,能促进代谢,缩减脂肪。用治小便不利、腹水、水肿、肥胖等。灸神阙穴的好处•冲为血海,任主胞胎,冲任督带与生殖及妇人的经带、胎、产息息相关,故药物温脐可以调理冲任,理气养血,固经安胎。临床用于妇女月经不调、痛经、带下、崩漏、不孕及黄褐斑、面色萎暗等证。•脐通百脉,温热药贴脐后,能够通经活络,理气和血,达到“通则不痛”。适用于肠麻痹、痹症,手足麻木及诸酸痛证。灸神阙穴的好处•脐疗能收敛人体的精、气、神、津,调节脏腑阴阳平衡,调整体质,使气血调畅,营卫通利,帮助入睡。临床常用于治疗自汗、盗汗、带下、久泄、梦遗、滑精、惊悸、失眠等。•脐为先天之命蒂,后天之气舍,是强壮保健的要穴。脐疗可增强人体抗病能力,有活化细胞、润肤驻颜、紧致肌肤的作用。具有补脾肾,益精气,抗老驻颜之功。用于虚劳诸疾,神经衰弱和预防保健,回春延年。艾灸的禁忌•艾灸禁忌:•1.空腹,过饱,酒后,极度疲劳和一切热性红肿疾病者禁止艾灸,防止晕灸。•2.婴幼儿、昏迷患者、感觉障碍、皮肤溃疡处、肿瘤晚期、结核病、出血性脑血管疾病(急性期)、大量吐(咯)血、孕妇禁止艾灸。注意事项:•一、艾灸前、后都喝一杯高于体温,有点烫嘴的温开水(绝不可喝冷水或冰水),有助于排出体内毒素。艾灸过程中禁止吃东西。•二、灸后1小时内不要用冷水洗手或洗澡,如有特殊情况非要洗手,洗澡,要用高于体温的热水尽短时间内洗完。艾灸出现的表象•发红•出现红点•痒•水泡艾灸后出现各种症状的提示•我们每个艾灸患者病情不同体质不同,因此艾灸时出现的反应也有所不同。对艾灸过程中我们出现的各种反应,可参考对照如下。•1、艾灸时出汗、发热,提示我们体内有湿热症。•2、艾灸时四肢出现麻痹、痛、放射感发凉,提示有瘀滞寒症。•3、艾灸后头玄脑胀、肝火旺。艾灸后皮肤微痒,艾灸后出现疲乏无力,提示说明气血两虚,元气亏损严重。•艾灸后出现大汗或晚上盗汗、手脚胀,某部位出现湿疹,属于体内湿重阳虚(属排毒现象)。•4、艾灸后出现腹胀上下通气,说明身体上虚下寒,应及时排出脏腑阴浊之气,七七之后身清气爽。•5、艾灸时如皮肤无热感,说明患有寒痹,灸后穴位出现水肿、湿重、水分运化失调。•艾灸后体内阳气启动,自动循经而行,推动气血,如在足颈上有发酸、麻痹、震颤、发抖此乃将中风之先兆。•6、艾灸时或后打喷嚏,流鼻涕,浑身肌肉骨节酸痛等,或从头顶,四肢末梢往外冒凉气,更有甚者全身或半身发冷,这是排风寒的反应。•7、艾灸时或后烦躁易怒,伴有打呃逆,肛门排气等反应。这都郁气的外排的应。特别是性格内向的女性病人多此类反应。•艾灸时或后咳吐,呕吐,痰涎或腹痛,腹泻,泄水样稀便,粘稠大便。头面、肿、乃至全身浮肿,排尿困难或小便频数浑浊刺鼻,局部或全身冷汗、粘汗等这都是排痰湿表现。艾灸时或后疮痒,痈肿,发烧,类似湿疹伴奇痒,或大小便火烫灼热等反应这都是外排火热邪毒的反应。•8、艾灸时或后有深褐色或酱黑色大便排出,痰中带血丝血块或经血甚至里面有组织包块或烂肉等这都是排淤血有关的反应。•灸后在穴位或经络脏腑出现不同症状的反应,都说明此人脏腑相应部位有病灶。•在治疗期间每出现一种排病反应,体内就会减少一种病邪,因此对治疗过程中所出现的不良排病反应,都是你体内的病灶的体现,应及时进入治疗,坚持施灸。课后问答•“人之晚年阳气衰,故手足不能温,下元虚背,动作艰难,盖人有一息气在,则不死,气者阳所生也。故阳气尽则心死。人于无病时,常灸关元、气海、命关、中脘……虽未得长生,亦可保百年寿矣。”这句话是那本书上讲的?•“七年之病,当求三年之艾。”这是那本书上讲到的•肚脐是人体经络中唯一的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穴位,请问肚脐在经络穴位中的名称叫什么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