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读研教育实践调查报告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作业教育实践调查报告研究生姓名贺发亮学号2012115667导师姓名王轩院系所教育信息技术学院专业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方向智慧教育入学时间2012年7月毕业时间2015年6月1教育实践调查报告——网络环境对初中学生的影响为了研究网络环境对初中学生的影响,进一步加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清镇市教育局专门成立了“网络德育专题调研组”。作为清镇市具有代表性的清镇二中承担了这次调研任务,具体由清镇二中信息中心负责。调研组采用分层随机取样的方法,以无记名方式对512名初中学生、320名初中学生家长(文化程度为识字不多、小学初中、高中以上的分别占5%、45%、50%)、279名初中教师进行了抽样调查。同时,还通过社区走访、个案访谈等方式进行调查,分别召开了中学生、家长、教师和社会各界4次座谈会。一、初中学生及其家长对网络的态度和相关行为的情况1.初中学生上网率极高,上网时间长,家长部分却从未上过网,少部分教师上网经验不够丰富,互联网以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广大初中学生。调查显示,93.5%的初中学生表示对网络感兴趣,并有11.4%的中学生认为“很长时间不上网是令人难以忍受的”。我市初中学生的上网率高达90.1%,其中有44.5%的初中学生是互联网上的常客。45.8%的初中学生每月上网的总时间在10小时之内,而12.8%的“网虫”则超过了30小时。周末和节假日是初中学生们上网的高峰时段;11%的初中学生表示平时每天的课余时间都能够上网,32.5%的初中学生上网时间并不固定;35.5%的初中学生能自我约束在每次1小时内,12%的初中学生每次要在网上滞留3小时以上,22%的初中学生则不固定。与孩子们相比,家长和教师们则大为逊色。15.2%的家长表示不了解网络为何物,没上过网的高达49.2%,只有26%的家长经常上网。部分教师的上网时间少、上网经验明显不足。46.7%的教师具有3年以上的上网经历,44.4%的教师则是近一两年内才融入网络的大潮;在上网的教师中,54%表示经常上网,15.1%每天上网;48.9%每次上网时间不超过一小时。同时,还有45.7%的教师坦陈自己很少上网,有近8%的教师称从不“触网”。2.家里是初中学生上网最主要的场所,初中学生是网吧的客源之一过去,我们对于出中学生在上网方面的行为规范教育主要针对学校、网吧等公共场所。调查表明,家里才是初中学生们上网的最主要场所,应当是网络行为规范教育的重点。“按照上网的时间和次数的多少,对学校、网吧、家里进行排2序”一项上,78.2%的中学生首先选择“在家里上网”,远高于首先选择“在学校上网”(18.2%)和首先选择“在网吧上网”(5.8%)。同时,部分初中学生也是网吧的常客。调查显示,34.4%的初中学生曾经到网吧上过网。一些网吧经营者承认,附近学校的初中学生是他们的客源之一。78.3%的中学生反映,网吧管理员从不查验自己的身份,穿着校服,仍能大大方方地进去;有的中学生反映,穿校服的会被安排到较偏僻的角落。去年以来,关于“未成年人不得进入网吧”的新规定实施后,情况已大为改善。3.多数初中学生对在校上网的条件不满意,家长、教师呼吁改善条件近年来,清镇市教育局在全市各个学校新建了绿色电子阅览室,然而,对于课余时间里在校上网条件表示满意的初中学生只有19.4%,不满意率达61.2%(其中十分不满意的占30.6%)。27.9%的初中学生在学校里学会了上网技巧,而36.3%的初中学生则认为学校并没有把必要的网络技巧教给他们。14.9%的家长强烈呼吁校方能提供和改善在校上网的条件,33.1%的家长提出学校要在加强学生网络知识和能力上发挥作用。同时,不少教师对于学校的网络资源现状,特别是现有资源的利用率表示不满。据教师们反映,电子阅览室主要用来上计算机课,校园网络设施和多媒体教学设备主要用于展示课件与开公开课,而未能充分运用于平时备课和课堂教学,更不能充分满足学生们在校上网的需求。4.网上交友已成为初中学生乐于交往的形式,网友主要是同龄人网络的发展正改变着初中学生交往的方式。调查发现,72.4%的初中学生拥有网友,其中,68.7%同时有5个以上,18%甚至有15个网友。55.6%的初中学生只喜欢与同龄的网友交谈,找年龄较大、较小的网友交谈的分别只有11.2%与1.8%。同时,初中学生们还承认,他们更喜欢结交异性网友。70.4%的初中学生在网上聊过天,其中26.2%经常在网上聊天,qq是其网络聊天的主要方式。在网络这个虚拟社会中,大部分中学生保持了清醒的认识。调查显示,在“你觉得网上的人都是值得信赖的”一项中,完全不同意的占42.8%,比较不同意的占37.5%,二项合计占80.3%。但必须注意的是,7.3%的中学生仍相信“网上的人都是值得信赖的”,持完全相信的态度。绝大多数(83.4%)的初中学生知道网友是虚拟现实的产物,选择“不见面”;同时,也有小部分(14.3%)在网下会过面。5.多数中学生承认网上内容有健康的也有不健康的3网络是个聚宝盆,也是个大染缸,各种色情、暴力、反动信息大行其道,需要具备基本的是非判断力。调查显示,86.6%的中学生认同“网上内容有健康的也有不健康的”,2.6%的中学生则不赞同这种看法。座谈会中,对于接触不良信息的问题,中学生们要求客观看待,不要把他们“一棍子打倒”。他们说:“请相信我们还是有判断力和自制力的。”然而,家长们的疑虑看来难以消除,特别是那些不懂得电脑、无法进行有效监管的家长,其焦虑更甚。6.多数家长既赞成子女上网,又担心子女上网影响学业对于子女上网,24%的家长持赞成的态度,反对的只有18.5%,大部分家长则顺其自然,但近半数的家长表示希望子女将来能从事网络工作。高达九成的家长认为,网络最大的好处是“能使子女开阔眼界,增长见识,并掌握好电脑技巧”;同时,29.5%的家长还觉得网络能促进子女的学习兴趣,11%的家长认为“网络没有任何好处和作用”。58.5%的家长表示,最不能接受的事是孩子上网会浪费时间,耽误学业。显然多数家长内心十分矛盾:既希望自己的子女能享受网络的好处,更怕因迷恋网络而荒废学业。此外,令家长们深感焦虑的事还有:浏览淫秽、反动、暴力信息,产生网恋,痴迷网络游戏等等。同样的矛盾也存在于大多数教师身上。调查显示,72.1%的老师认为网络对于学生学习上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能够获取有用信息,开拓视野,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学习。45.6%的教师同时又认为,学生上网不仅浪费时间,影响学业,而且会耽于玩乐,无心向学。支持学生上网的教师只有31.9%,42.7%的教师则认为平时应禁止学生上网,只有假期才能允许,21.8%的教师觉得还是任其自然为好。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对于学生上网的观点和态度,往往会通过家访、家长会等途径作用到家长和学生身上。二、网络环境对初中学生的影响1.网络环境对初中学生的积极影响(1)初中学生使用互联网有助于形成全球意识,强化对国家对民族的责任感。透过网络的窗口,他们关注“家事、国事、天下事”,使视野空前开阔起来。全球意识的增强,适应了中国作为五常之一的国际大国融入世界的新形势,对于初中学生们今后走入日趋一体化的世界,显然是大有好处的。(2)互联网为初中学生学习提供了有利条件,拓宽了他们的视野。网络资源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初中学生们进行探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的需要。4(3)初中学生使用网络有助于扩大交往的范围,促进青春期心理的健康发展。网络上,电子邮件、qq、微信、微博等把天涯海角、素不相识的人拉到“零距离”,在相互咨询、交谈、讨论、倾诉、请教的过程中,极大地满足了中学生们旺盛的表达欲、表现欲和社交欲。这对于舒解压力,保持青春期的心理健康有一定的好处。(4)初中学生常上网,激发了对英语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学习热情。2.网络对初中学生的负面影响(1)网上信息垃圾使初中学生深受其害。(2)初中学生迷恋网络对学业产生冲击。(3)网上聊天引发网恋,调查显示,7.7%的中学生坦言自己有过“网恋”行为(实际比例会更多)。网恋中存在许多情感陷阱,初中学生往往是受害者。(4)网络不良文化弱化了初中学生的道德意识。(5)网吧管理问题依然严重,给初中学生造成诸多问题。三、讨论与思考1.网络时代学校德育面临的机遇(1)网上德育更具有时效性和普及性互联网作为“信息高速公路”,网上教育信息的传播、浏览与被吸收的速度之快,远高于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等传统媒体,也强于班会课、主题活动、家访、外出参观等传统德育手段,其教育覆盖面更比“一对一”式的个别交谈要大得多。德育工作者可针对初中学生存在的思想、心理、生活问题,或及时发布新的教育信息,或组织浏览有关的教育主页,或在QQ群、论坛、学校空中课堂里进行在线引导和教育。(2)网上德育更具有生动性和吸引性在网上,德育信息可集文字、声音、图像、动画、影视于一体,并能应用虚拟现实手段,使中学生身临其境、感同身受,在自觉浏览的同时受到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熏陶。而传统的德育往往流于说教,形式较单一,内容较乏味,忽视了中学生的接受心理和情感需求。(3)网上德育更具有互动性和有效性在网上,可通过e-mail、qq、微信、微博、论坛、网上心理咨询等,德育工作者和学生都以平等的身份、以匿名的方式进行思想、情感的双向交流。彼此无5拘无束,袒露真情,避免了传统的面对面交流所产生的隔阂与难堪,有利于德育工作者抓住思想教育契机,增加了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2.网络时代学校德育面临的挑战(1)在观念上目前,社会、家长和教师普遍存在着一种“网络有害论”,片面夸大学生们在上网过程中潜在的负面影响,过度渲染网上有害信息给孩子带来的伤害,对报纸披露的典型案例感到过度焦虑。许多家长不敢给孩子买电脑,更不敢让他们上网“冲浪”;许多教师不是积极地引导中学生们利用好网络上的学习资源,而是消极地对上网行为加以劝阻和禁止。同时,在面对初中学生上网过程中所犯的错误时,许多家长和教师不是以一种宽容、理解的心态,采取积极、有效的引导和防范措施,而是紧张过度,一味进行苛责和惩罚,甚至取消孩子的上网资格。这种因噎废食的态度,其实并不能消除网络的负面影响。问题的关键不在于“堵截”、“打击”,而在于引导和教育。(2)在队伍上现有德育队伍的现代信息网络技术还相对缺乏,网上德育运作的机制明显滞后,效果未能如意。有些学校的领导或认识不足,或重视不够,或本身缺乏必要的网络德育常识;大部分教师的上网时间少、网络经验相当贫乏。座谈会上教师们惊呼,许多学生的网络水平已远远走在自己的前面,如个别学生甚至在课余时间里担任电脑公司的顾问角色。德育工作者自己不深度“触网”,就无法了解中学生们在网上的所作所为,不能承担起网上“引路人”和督导者的角色。同样家长自己不知道什么是网络,又如何能够对孩子进行有效的监督和引导呢?有些家长还以为孩子一上网,不是去搞网恋,就是去浏览不健康的信息,难免忧心忡忡。因此,有必要对家长加强宣传和引导。(3)在网络硬件设施和网络资源上近年来,清镇市按“宽带网络+数据中心+应用系统”的思路加快了教育信息化的步伐,建设全市教育信息网。目前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共配计算机2万多台,平均15名学生1台计算机,其中,城区平均10名学生1台计算机。全市共建有计算机网络机房近100多间,大部分学校教室配备了多媒体计算机,大多数学校都建有教师电子备课室、绿色电子阅览室。6然而,仍存在着不少弊端,如大部分网站各自为政,重复投资,网页内容单薄,更新速度慢,学习资源库对外封锁,德育素材严重缺乏等,不能满足学生和家长日益增长的需求,陷入了低利用率、低点击率和低满意率的窘境。四、对策与建议网络环境对中学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同时也提供了许多机遇。我们建议:1.更新教育观念,推进学校网络德育工作的开展第一,通过宣传和学习,使全体德育工作者转换观念,统一思想认识,抛弃“网络有害论”,消除“网络恐慌症”,充分认识到网络德育的重要性和网络在中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第二,重新定位学校德育的目标,把青少年儿童的道德成熟度作为网络德育的首要目标,着力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判断力和自制力。第三,重新

1 / 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