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微生物名词解释(常考)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AIDS: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以机会感染、恶性肿瘤和神经系统症状为特点,是一种引起免疫功能低下的致死性传染病.其病原体为HIV.ASO实验:即抗链球菌溶血素O实验,是一种检测患者血液中是否有链球菌O抗体中和实验。鞭毛:鞭毛是在许多细菌的菌体上附有的细长并呈波状弯曲的丝状物,为细菌的运动器官.变异:在一定条件下,若子代与亲代之间以及子代与子代之间的生物学性状出现差异称变异.败血症:败血症是致病菌侵入血流后,在其中大量繁殖并产生毒性产物,引起全身中毒症状.胞外菌:指寄居在宿主细胞外的细菌.胞外菌主要停留在细胞外的体液中.胞内菌:少数致病菌主要寄生于细胞内,称为胞内菌(又称兼性胞内菌).波浪热:布氏杆菌病,是感染布氏杆菌后所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病,反复形成菌血症,使患者的体温呈现波浪型变化.病毒体:完整成熟的病毒颗粒,是细胞外的结构形式,具有典型的形态结构,并具有感染性.包涵体:某些病毒在感染细胞内增殖后,所形成的光镜下可见的圆形或椭圆形斑块.病毒血症:是病毒在体内的一种播散方式。病毒由局部侵入机体后通过淋巴液或受损的毛细血管进入血流,并随血液播散到器官中繁殖。包膜:是包膜病毒在宿主细胞内增殖并以出芽方式释放时,从宿主细胞获得的由类脂构成的囊膜,包裹在核衣壳外。病原微生物:对人类和动物、植物具有致病性的微生物称病原微生物。刺突:为某些病毒包膜上的棘状突起结构.持续性感染:持续性感染是指显性或隐性感染后,病毒可在机体内持续数月至数年、甚至数十年,可出现症状也不出现症状而长期带毒,引起慢性进行性疾病,成为重要的传染源.垂直传播:病原体主要通过胎盘或产道从宿主的亲代传到子代的感染称垂直传播.CPE:指病毒在体外细胞培养时引起的细胞损害。传染性免疫:又称带菌免疫,机体特异性免疫的建立与维持有赖于病原菌在体内的存在,一旦体内病原菌消失,免疫力也随之消失。虫媒病毒:是指一大类以节肢动物为媒介在人、家畜及野生动物间传播疾病的病毒。毒性噬菌体:毒性噬菌体是能在宿主细胞内复制增殖,产生许多子代噬菌体,并最终裂解细菌的噬菌体.毒血症:致病菌侵入机体后,只在机体局部生长繁殖,并均不进行血循环,其产生的外毒素进入血循环,引起特殊的毒性症状.动物源性细菌:是人畜共患病的病原菌,即由一种病原菌同时可引起动物和人类的某些传染病.顿挫感染:因细胞条件不合适,病毒虽进入细胞但不能复制成有感染性的子代病毒的感染过程称为顿挫感染.Dane颗粒:又名大球形颗粒,是完整的具有传染性的乙肝病毒颗粒,具有双层衣壳结构.带菌者:某些病原菌在引起显性或隐性感染后并为被及时清除,可在体内持续或间隙性的排出体外,此即带菌状态。处于带菌状态的个体为带菌者。毒力:是指细菌的致病力,是细菌致病性的物质基础,由细菌的侵袭力和毒素构成。大肠菌群指数:是指1000ml水中或100ml(g)食品中,大肠菌群的数量。叠氨脱氧胸苷(AZT):对病毒逆转录酶的抑制的比对细胞DNA哆聚酶的抑制强100倍,是一种抗病毒制剂,主要用于抗HIV病毒。多重耐药性:某些细菌同时耐受多种抗菌药物的特性。二相性真菌:在不同的培养环境条件下,或可形成丝状菌或可形成类酵母菌的某些真菌,称双相性真菌。非细胞型微生物:无典型的细胞结构,是最微小的一类微生物.无产生能量的酶系统,只能在活细胞内生长增殖.防腐:防腐是防止或抑制细菌生长繁殖的方法.非特异性免疫:是机体在长期种系发育与进化过程中建立的一系列的天然防御功能。复制周期:病毒的增殖方式为复制,从病毒进入易感细胞开始,经病毒基因组复制,合成病毒蛋白质,再装配成子代病毒体,最后释放到细胞外,这一过程称复制周期.复制:病毒在其敏感的活细胞内,由病毒基因组指导生物合成,并在细胞被组装及成熟释放出子代病毒的增值过程。干扰现象:两种病毒感染同一种细胞时,可发生一种病毒一种病毒增殖的现象称为干扰现象.干扰素(IFN):病毒或其他干扰素诱生剂刺激人或动物细胞所产生的一类分泌性蛋白,具有抗病毒、抗肿瘤和免疫调节等多种生物学活性.gp120:是HIV包膜表面的糖蛋白茨突,可吸附于CD4+T细胞、巨噬细胞等细胞表面的CD4分子,并刺激机体产生中和抗体。固定毒株:是指将狂犬病毒野毒株接种于实验动物脑内连续传代50代以上所获得的减毒株。感染: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入侵的病原体与机体防御功能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病理过程。化脓性球菌:是一类能够引起人类化脓性炎症的病原性球菌.弧菌属:为弧菌科的1属,本属细菌种类多,分布广泛,尤其是水中常见。无芽孢、无荚膜需氧或兼性厌氧型。HBsAg:是HBV的外衣壳蛋白抗原,可存在于Dane颗粒的外衣壳、小球形颗粒、管形颗粒以及肝细胞表面.HBeAg:由HBV的前C和C基因编码的一种可溶性蛋白.HBcAg:是HBV的内衣壳蛋白抗原,因其表面有HBsAg覆盖.HDV:是一种缺陷病毒,必须在嗜肝DNA病毒的辅助下才能复制并致病,通常与HBV共同感染.HI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为反转录病毒,病毒表面有gp120和gp41两种糖蛋白.有两个血清型,侵犯人的CD4+T细胞,引起AIDS.核衣壳:由病毒的基本结构核酸和衣壳组成。裸露病毒体即由核衣壳构成。核酸疫苗:包括NDA和RNA疫苗,是有载体和编码病原体某种抗原的cDNA或mRNA组成。获取耐药性:细菌DNA改变而获得了新的耐药性。IgA1蛋白酶:能破坏粘膜表面的特异性IgA1抗体,使淋球菌抵逃脱IgA1抗体的封阻作用。菌落:菌落是细菌在固体培养基上生长,由单个细菌分裂繁殖成一堆肉眼可见的细菌集团.菌毛:菌毛是某些细菌表面存在着的一种直的、比鞭毛更细、更短的丝状物.荚膜:荚膜是某些细菌在细胞壁外包绕一层粘液性物质,为多糖或蛋白质的多聚体.基因转移:基因转移是外源性的遗传物质由供体菌转入某些受体菌细胞内的过程.接合:接合是细菌通过性菌毛互相沟通,将遗传物质从供体菌转移给受体菌的方式.局限性转导:在转导过程中,如所转导的只限于供体菌染色体上特定的基因,则称为局限性或特异性转导.急性感染:急性感染是指疾病发病急,病程短,痊愈后病原体从机体中消失.菌血症:菌血症是致病菌由局部侵入血流,但未在其中生长繁殖,只是通过血循环,并且无明显中毒症状.菌群失调:由于长期大量应用广谱抗菌素,宿主某部位正常菌群中各菌种间的比例发生较大幅度的变化而产生的病症,机体出现一系列临床表现,称菌群失调.结核菌素试验:是应用结核菌素进行皮肤实验来测定机体对结核分枝杆菌是否引起超敏反应的一种试验.减毒活疫苗:用人工诱导病毒发生毒力变异而获得的毒力降低而抗原性不变的病毒株制备的疫苗,如脊髓灰质炎糖丸疫苗.菌丝:在适宜环境中,真菌的孢子发芽长出长出芽管,逐渐延长呈丝状,称菌丝.假菌丝:形成类酵母型菌落的真菌,当菌细胞出芽后,小芽发育延长,但不与母体脱离,从而形成假菌丝.兼性厌氧菌:该类细菌具有有氧呼吸和无氧发酵两种功能,因而在有氧或无氧环境中都能生长.基因工程疫苗:将目的基因如病毒编码保护性抗原的基因克隆后,与载体结合,然后转染细胞或真核细胞微生物,使之表达该病毒保护性抗原,用于制备疫苗。菌株:以不同来源或从不同时间或地区所分离的同一菌种的细菌。抗“O”实验:是一项测定患者血清中抗链球菌溶血素O抗体含量的中和试验.壳粒:为病毒蛋白质衣壳的亚单位抗原转换:是指甲型流感病毒HA和NA的抗原性发生大变异抗毒素:通常是用细菌类毒素或外毒素给马多次注射后,取其血清精制而成。抗原转变:指甲型流感病毒每隔十数年发生抗原性大变异(或质变)而产生新的亚型。卡介苗(BCG):是用于预防结核病的疫苗,使用活的无毒牛型核杆菌制成。接种人体后通过引起轻微感染而产生对人型结核杆菌的免疫力。抗生素:有些微生物代谢过程中可生一些能抑制或杀灭其他微生物或癌细胞的物质。滤过除菌法:滤过除菌法是用物理阻留的方法将液体或空气中的细菌除去,而达到无菌的目的.类毒素:类毒素是具有良好抗原性的外毒素,在3%-4%甲醛作用下,经一定时间,可以脱去毒性,但仍然保留有免疫原性.立克次体:严格活细胞内寄生并与节肢动物关系密切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螺旋体:一类细长、柔软、螺旋状且运动活泼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硫磺样颗粒:在患者病灶组织和瘘管流出的脓样物质中,可找到肉眼可见的黄色硫磺状小颗粒,是放线菌在组织中形成的菌落.L型细菌:亦称细菌细胞壁缺陷型,是由于细菌胞壁的肽聚糖结构受理化因素或生物因素的破坏或合成被抑制所致。链激酶:又称纤维蛋白溶酶,能使血液中的纤维蛋白转变为纤维蛋白原链道酶:又称链球菌DNA酶,能降解脓液中高度粘稠的DNA,使脓汁变得稀薄,有利于细菌的扩散。链球菌溶血素O:是A群链球菌产生的一种外毒素,能溶解红细胞,并对机体多种细胞有毒性作用。螺旋体抗原试验:用梅毒螺旋体抗原检测待检血清中抗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用以辅助诊断梅毒,此为特异性确诊试验。灭菌:灭菌是指杀灭物体上所有微生物的方法慢性感染:慢性感染是指病情缓慢,病程长,可持续数月至数年.灭活疫苗:用甲醛灭活病毒核酸但抗原性不变而制备的疫苗,如乙型脑炎疫苗和狂犬疫苗等.霉菌:又称丝状菌,是多细胞真菌,由菌丝和孢子构成,菌丝伸长分枝,交织成团.内毒素:内毒素是革兰阴性菌细胞壁中的脂多糖组分,当细菌死亡裂解或用人工方法破坏后才能释放出来.内源性感染:感染来源于患者自身体内或体表的感染称为内源性感染.内基氏小体:狂犬病毒在易感动物或人的中枢神经细胞中增殖时,在细胞质中形成嗜酸性包涵体耐药性变异:细菌对某种抗菌药物由原来的敏感变为耐受的变异现象称为耐药性变异。逆转录病毒:它是一组含逆转录酶,具有包膜的RNA病毒。耐药突变:突变使细菌失去对某种抗菌质或毒性物质的名敏感性。OT试验:结核菌素试验,可用于BCG接种对象的筛选、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的检测及流行病学调查。培养基:培养基是由人工方法配制而成的,专供微生物生长繁殖使用的混合营养制品.前噬菌体:前噬菌体是整合在细菌基因组中的噬菌体基因组.侵袭力:侵袭力是指致病菌能突破宿主皮肤黏膜生理屏障,进入机体并在体内定植、繁殖和扩散的能力.迁徙生长现象:变形杆菌在固体培养基上呈扩散性生长,形成以菌接种部位为中心的厚薄交替、同心圆型的层层波状菌苔,这种现象称为迁徙生长现象.缺陷病毒:病毒基因组不完整或者因某一基因位点改变,不能进行正常增殖,不能复制出完整的有感染性的病毒颗粒潜伏感染:原发感染后,病毒基因存在于一定组织或细胞内,但不产生病毒颗粒,不出现临床症状.在某些条件下,病毒被激活而发生增殖,产生病毒颗粒,出现临床症状前病毒:是整合到宿主细胞染色体上的病毒DNA。热原质:热原质是细菌合成的一种极微量的注入人体或动物体内能引起发热反应的物质.溶原性转换:溶原性转换是当噬菌体感染细菌时,宿主菌染色体中获得了噬菌体的DNA片段,使其成为溶原状态时而使细菌获得新的性状.溶原性细菌:溶原性细菌是带有前噬菌体基因组的细菌.人工自动免疫:用人工接种的方法给机体输入抗原性物质,使机体免疫系统因受抗原刺激而产生体液和/或细胞免疫应答的过程。溶菌周期:指毒性噬菌体从感染细胞到释放大量子代噬菌体,导致细胞裂解的全过程。毒性噬菌体只有溶菌周期。。人工被动免疫:将含有特异性抗体的免疫血清或细胞因子等细胞免疫制剂,直接输入机体,使之立即获得免疫力。噬菌体:噬菌体是感染细菌、真菌、放线菌或螺旋体等微生物的病毒.SPA:葡萄球菌A蛋白,是葡萄球菌细胞壁的一种表面蛋白(单链多肽),能与人及某些哺乳动物的IgG分子的Fc段发生非特异性结合始体:始体也成网状体,是衣原体发育周期中的繁殖型,不具感染性.水平传播:病毒等病原微生物在人群个体间的传播称为水平传播.噬菌斑:噬菌斑是噬菌体感染敏感宿主细菌以后在含受体菌的涂布平板上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透明圈。生产因子:某些细菌在生产过程中需要的一些自身不恩合成的有机物质条件致病菌:正常菌群中的细菌,正常情况下不致病,在特殊条件下引起疾病称条件致病菌或机会致病菌.透明质酸酶:又称扩散因子,可以溶解坚韧的结缔组织中透明质酸,使结缔组织变得疏松,有利于细菌的扩散。突变:细菌基因结构发生稳定性的改变,导致遗传性状的变异。Vi抗原:存在于

1 / 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