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荆轲刺秦王》编写:高一语文备课组授课时间:授课班级:授课教师:【教学目标】1.复习文学常识《战国策》,了解荆轲刺秦王的历史背景。2、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故事情节。3、掌握文中重要的字、词、句解释,提高翻译能力。【重点】诵读复述课文,在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理解词句,积累文言实词、虚词、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的活用和特殊句式。【难点】理解情节的基础上分析荆轲这一中心人物形象。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正确评价荆轲刺秦王的行为。学习课文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表情和神态描写,在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中突出人物性格的方法;一、课前预习1、字词积累,注意重点字的读音。至燕()南界愿得谒()之督亢()地图皆为戮()没痛于骨髓()揕()其胸偏袒扼腕()切齿拊()心收盛()樊首瞋()目以药淬()之血濡()缕不敢忤()视变徵()之声厚遗()蒙嘉图穷匕见()卒()起不意以药囊提()轲被八创()箕踞()以骂目眩()良久二、自学感悟1、通读全文,借助注释及工具书理解重点实词、虚词含义及作用。2、简要分析文章结构,概括段落大意。三、知识积累1、关于《战国策》:2《战国策》是一部重要的编年体历史著作,也是一部重要的散文集。最初的集录者是战国末乃至秦汉间的游说之士,最后的编订者是西汉末年的刘向。最初有《国策》《国事》《短长》《事语》《长书》《修书》等名称,经过汉代刘向整理编辑,始定名为《战国策》。全书共三十三篇,分国别编辑,依次是:西周一篇,东周一篇,秦五篇,齐六篇,楚四篇,赵四篇,魏四篇,韩三篇,燕三篇,宋、卫合一篇,中山一篇。所记史实从东周贞定王十七年(前452年),到秦始皇三十一年(前216年),共245年。《战国策》的内容,主要记载战国时期各国谋臣策士游说诸侯或进行谋议论辩时的政治主张和纵横捭阖、尔虞我诈的故事,也记述了一些义士豪侠不畏强暴、勇于斗争的行为。《战国策》长于议论和叙事,文笔流畅,生动活泼,在我国散文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2、荆轲:春秋战国时代有名的四大刺客之一(“春秋四刺客”:专诸刺王僚、聂政刺韩傀、要离刺庆忌、荊轲刺秦王)。祖先是齐国人,后迁居卫国,原叫庄轲,到了燕国以后,才叫荆轲,他喜欢读书击剑,结交名人勇士。课文中提到的击筑的高渐离,就是朋友之一。燕太子为了刺秦王,先找智勇双全的燕国处士田光。田光觉得自己老了,无法完成太子丹的重托,便向太子丹推荐了荆轲。田光为了激励荆轲,便自杀了。荆轲接受了任务,太子丹高兴万分,马上封荆轲为上卿,精心奉侍……以后,就是课文记叙的情况。3、探寻背景:故事发生在战国末期的公元前227年,即秦统一中国之前的六年。当时,秦于公元前230年灭韩,又于公元前228年破赵(灭赵是公元前222年),秦统一六国的大势已定。当初,燕王为了结好于秦国,曾将太子丹交给秦国作人质。而“秦遇之不善”,太子丹于公元前232年逃回燕国。为抵抗强秦的大举进攻,同时也为报“见陵”之仇,太子丹想派刺客去劫持秦王;或者刺杀秦王赢政,使秦“内有大乱”,“君臣相疑”,然后联合诸侯共同破秦。荆轲刺秦王失败之后,秦大举攻燕,于公元前226年破燕,公元前222年灭燕。四、互动探究3(一)、合作探究,小组讨论:整体感知课文,划分结构层次按照故事情节的发展顺序,可分成5个部分第一部分:引子(从“秦将王翦破赵”到“至燕南界”)简介背景,秦军大兵压境,燕国危在旦夕。第二部分:开端(从“太子丹恐惧”到“愿足下更虑之”)太子丹请荆轲商量对策,荆轲提出办法,太子丹又不愿执行。提出行刺秦王,故事开始。第三部分:发展(从“荆轲知太子不忍”到“终已不顾”)从准备“信物”到寻制凶器,从配备助手到易水送别,故事一步步向前发展。第四部分:高潮(从“既至秦”到“被八创”)荆轲廷刺秦王未遂,断左股,被八创。第五部分:结局(从“轲自知事不就”到结尾)荆轲刺秦王彻底失败。五、课堂探究(一)梳理文章第1、2段中特殊的文言现象并试译该文段。1、通假字:秦王必说见臣说,通“悦”,yuè,高兴。2、词类活用:进兵北略地方位名词作状语,向北。3、古今异义:秦王购之金千斤古义:古代指金属总称,用于流通货币时,先秦指黄金,后来指银,文中指铜。今义:特指黄金。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古义:走投无路,陷于困境。今义:生活贫困,经济困难。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古义:品德高尚之人。今义:年长之人。4、固定结构臣乃得有以报太子(“有以”,意为:有用来……的办法)5、特殊句式秦王购之(以)金千斤,邑万家(介宾短语后置,数量词作定语后置)(二)、思考下列问题:1.荆轲刺秦王是在怎样的形势下发生的?课文写当时形势的语言有何特点?4提示:破、虏、收、进、略、至,六个动词展现给我们一个势如破竹、所向披靡的强大的秦国,秦国的长驱直入给弱小的燕国带来巨大的威胁,可谓是“危在旦夕”。这是荆轲刺秦的大背景。秦军破赵,势如破竹,大军压境,燕国危在旦夕。“尽收其地”的“尽”,写出了秦军之“强”,也应了太子丹“今秦有贪利之心而欲不可是也,非尽天下之地,臣海内之王者,其意不厌”的判断。太子丹认为“秦兵旦暮渡易水”,“日已尽矣”,因而催促荆轲实施刺秦王的计划,意图抵抗秦军的大举进攻,同时也报“见陵”之仇。2.找出描写荆轲的相关语言并分析表现了荆轲怎样的性格特点。提示:荆轲的谋划抓住了如何见秦王这个关键问题。他提出用樊将军首与督亢地图为信物骗取秦王信任,具有超人的胆识和气魄。他在太子心急如焚时才提出这个计划,可见城府很深。(三)梳理文章第(3-9段)中特殊的文言现象并试译该文段。1、通假字:日以尽矣以,通“已”,已经。今日往而不反者反,通“返”。2、词类活用:樊於期乃前曰方位名词活用为动词,走上前。函封之名词作状语,用匣子。太子迟之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迟,认为……迟。皆白衣冠以送之名词活用为动词,穿白衣、戴白帽又前而为歌曰方位名词活用为动词,走上前。发尽上指冠名词作状语,向上。3、古今异义: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遇:古义:对待。今义:遇到,碰到。深:古义:刻毒,今义:有深度,与“浅”相对。仰天太息流涕古义:眼泪。今义:鼻涕。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古义:可以用它来,为“可以之”的省略。今义:表可能、能够、许可。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古义:袒露一只臂膀;今义:偏护双方中的某一方。54、固定结构(1)、将奈何表疑问,怎么……。下文“为之奈何”“既已无可奈何”意同。(2)、荆轲有所待意为:有……的人(东西)。“所”后常跟动词组成“所”字结构,作“有”的宾语。(3)、将军岂有意乎表反问,难道……吗。(4)、荆卿岂无意哉表反问,难道……吗。(5)、仆所以留者复音虚词“所以”常引出表原因、手段等的分句,译为:……的原因。5、根据横线下的句子的特点,在横线上写出它所属的特殊句式(1)判断句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仆所以留才,待吾客与俱(2)省略句取之(以)百金(省略介词“以”)欲与(之)俱(往)(省略介词宾语和谓语)待吾客与(之)俱(往)(同上)其人居远未来,而为(之)留待(省略介词宾语)(3)被动句父母宗族皆为戮没燕国见陵之耻除矣(4)倒装句常痛于骨髓(介宾短语后置)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定语后置)(四)、合作探究:研读课文第三部分(3-9段),思考下列问题:1、文中写到了太子的“不忍”,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提示:太子“不忍”,反衬了荆轲智谋非凡。2、第三部分荆轲私见樊於期,为什么能使樊於期慷慨献身?6提示:荆轲三问樊於期,首先从秦王的刻毒残忍说起,动之以情,进行初步试探;进而从“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方面晓之以义,引而不发,进一步观察反映;在樊将军急于知晓的情况下,他才和盘托出行刺打算,征询意愿。荆轲胆大心细,自知知人,对樊将军有着深刻的了解。荆轲舍身取义的精神,更使樊将军激动得“偏袒扼腕而进”。樊将军自刎献身,既表现了他的义勇刚烈,也表现了对荆轲的理解与信任。3、荆轲怒叱太子的原因是什么?显示了什么性格?提示:荆轲“有所待”,遭到太子的猜疑。太子的不信任对侠义之土来说,无异于人格侮辱。“士可杀而不可侮”。荆轲忍无可忍,怒叱太子,显示了刚烈的性格。4、太子及宾客为什么“皆白衣冠以送之”?提示:与荆轲永诀,激励他冒死行刺,不负重托。5、音乐描写有什么作用?提示:歌声由悲凉到慷慨,凝聚着荆轲多么激烈的思想斗争,生与死的搏斗,使重义轻生的英雄也产生了凄凉悲愤的感情。6、易水辞诀这一场面的描写烘托了一种怎样的气氛?思路提示:易水辞诀场面的描写烘托了悲壮、凄怆的氛围,有力地突现了荆轲重义轻生的主导性格和英雄气概,表现荆轲的思想感情,渲染悲壮的气氛。7、作者是怎样描写易水诀别这一场面的?提示:①抓住特点:如对送行者的描写,抓住“白衣冠”这个特点;②突出重点:在众多的人物中,重点写荆轲;“既祖,取道”略写,重点写慷慨悲歌;③顾及全面:太子、宾客、高渐离、士等在场人物都顾及到,而且通过写“士皆垂泪涕泣”“士皆?目,发尽上指冠”渲染凄凉悲怆的氛围和同仇敌汽的气势;④有条不紊:人物活动按时间顺序描写;⑤结合写景:“风萧萧兮易水寒”,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五)、小组讨论,找出(10-18段)文中特殊的文言现象。1、通假字: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振通震秦王还柱而走还通环7卒起不意,尽失其度卒通猝2、词类活用:使使以闻大王动词使动用法,使……听到。群臣怪之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怪,觉得……奇怪。前为谢曰方位名词作动词,走上前。左右既前方位名词活用为动词,走上前3、古今异义:持千金之资币物古义:礼品;今义:货币。诸郎中执兵古义:宫廷的侍卫;今义:称中医医生。左右乃曰古义:皇帝周围的侍卫人员。今义:表两种方向;或表大体范围;有时亦有控制之义。乃引其匕首提秦王古义:掷击今义:垂手拿着或使物由下往上移4、固定结构1、而卒惶急无以击轲(“无以”,意为:没有用来……的办法)2、事所以不成者……(复音虚词“所以”常引出表原因、手段等的分句,译为:……的原因。)5、根据横线下的句子的特点,在横线上写出它所属的特殊句式(1)判断句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2)省略句嘉为(之)先言于秦王曰(省略介词宾语)使(之)毕使于前(省略兼语)比(于)诸侯之列(省略介词)见燕使者(于)咸阳宫(省略介词)(3)倒装句嘉为先言于秦王(介宾短语后置)燕王拜送于庭(介宾短语后置)群臣侍殿上者(定语后置)(六)、合作探究:研读课文第四、五部分,思考下列问题:1、文中是怎样描写“秦廷行刺”这一惊心动魄的场面的?8提示:a.通过斗争双方的动作描写;b.通过语言、神态、表情描写;c.运用间接描写的方法渲染气氛。2、本文成功地塑造了荆轲的形象。对荆轲其人,历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你认为荆轲是怎样一个人?速读课文,根据课文谈谈你的看法。提示:可从思想、性格、才能、精神方面分析:思想:为国分忧,雪耻报仇,报效太子。他对樊於期说,刺秦王的目的是“解燕国”,“报将军之仇”,除“燕国见陵之耻”。行刺失败,他仍宣称欲生劫秦王,“必得约太子也。”性格:深沉,刚毅,慷慨。准备信物,深谋远虑。迟发见疑,他怒叱太子。取道易水,慷慨悲歌。才能:工于心计,善于言辞。事前胸有成竹,周密策划,义激樊於期。临危从容不迫,遮掩搪塞,机智过人。精神:不畏强暴、不避艰险,不怕牺牲、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明知“一去不复还”,仍然一往无前,“终已不顾”,行刺不就,身受重伤,仍拼死一搏,英雄气概,值得称道。3、我们应该怎样评价荆轲刺秦王的行为?【提供资料】古人对荆轲的评价非议:苏轼:“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鲍彪:“轲不足道”朱熹:“轲匹夫之勇,其事无足言”肯定:司马迁:“其立意较然,不欺其志,名垂后世,岂妄为哉”左思:“虽无壮士节,与世亦殊伦”“贱者虽自贱,重之若千钧”陶潜:“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近代龚自珍赞扬他“江湖侠骨”【仅供参考】荆轲具有义侠的性格,又受太子丹的厚遇重任,明知身入不测之秦是极其危险的事,但还是毅然前往,直至事败仍然“倚柱而笑,箕踞以骂”。荆轲刺秦王这件事并不能真正挽救燕国的危亡,荆轲也是为报太子丹的知遇之恩才毅然前往的。荆轲之所以值得肯定,并不在于为太子丹报私怨,而在于他站在斗争的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