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关系学第二章公共关系的渊源、兴起和发展第二章公共关系的渊源、兴起和发展一、教学目标:了解现代社会以前的中国和西方国家的类公共关系认识和实践活动及其最大的特点;理解公共关系能够起源于美国的历史条件;掌握公共关系在美国的兴起和发展所经历的时期及其各自特点;了解现代公共关系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状况。二、教学内容:现代社会以前的中国和西方国家的类公共关系认识和实践活动及其最大的特点;公共关系能够起源于美国的历史条件;公共关系在美国的兴起和发展所经历的时期及其各自特点;现代公共关系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状况。三、教学重点:公共关系能够起源于美国的历史条件;公共关系在美国的兴起和发展所经历的时期及其各自特点。四、教学难点:同教学重点。五、教学方法:理论讲授、独立思考及应答。第一节现代社会以前的类公共关系一、公共关系概念的时代性“公众社会”的时代条件规定性。第一节现代社会以前的类公共关系二、古代类公共关系(一)、古代西方类“公共关系”1、认识与活动实践1)古希腊—亚里斯多德的《修辞学》。2)古罗马—恺撒大帝的《高卢战记。3)古雅典---统治者在民众大会时采取陶片放逐法。4)西方宗教的兴起—开展布道演讲,礼拜庆典,诵经祈祷等宗教活动。第一节现代社会以前的类公共关系2、特点:第一、在具体的历史条件下,古代西方的认识大多立足现实基础,充分调动人的主动性,以积极求实的姿态来对待关系处理。第二、他们的认识成果主要表现在操作层次上的体系建立及规范程序的制定方面。第三、他们都十分关注对关系的具体处理,较早地认识到“劝说”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问。第四、古代西方人对人文关系不仅有理念上的论述,也注重现实的处理,无论在“形而上”还是“形而下”都有相当的研究。第一节现代社会以前的类公共关系(二)、古代中国类“公共关系”1、认识与活动实践1)在政治生活中,运用诱导/劝说和宣传等手段。2)在经济生活中,运用各种传播手段和沟通技巧。3)在日常生活中,自觉的公共关系意识和思想也得到一定程度的体现。第一节现代社会以前的类公共关系2、特点:我国古代思想家对人(公共关系的主体或客体)及人文关系的处理提出了至为深刻的见解,有不少见解带有超越历史、超越疆界的普遍意义。但毋庸置疑,中国古人对于人文关系处理的认识相对局限于“形而上”的人文关系上,尽管在理念上较为发达和完备,但在“形而下”的层次上缺乏对规范化操作方法的研究。第一节现代社会以前的类公共关系(三)、古代类公共关系的总体特点:古代的类公共关系活动,产生于与现代社会经济基础、社会结构和传播媒介完全不同的环境之中,受到历史条件的限制,自然不能跟现代公共关系活动同日而语、等量齐观。古代的类公共关系无论从理论建树和操作技巧上,都是比较原始、随意、粗糙、未成”体统”的,带有明显的自发性和盲目性。第二节公共关系在美国的兴起一、公共关系为什么会在美国产生?(一)文化条件---由”理性”转向”人性”。1、文化体系特性:个人主义—富于自由浪漫的色彩;英雄主义—崇拜巨人、伟人,富于竞争精神;理性主义—注重严密的法规,崇尚教条、数据和实效。2、“X人性”到“Y人性”----纯理性文化转向人性文化3、社会生活、社会交往更趋开明化、开放化4、尊重人性、尊重个人感情和尊严的、人文的、开放的文化是公共关系得以滋生和成长的土壤。第二节公共关系在美国的兴起(二)、政治条件---民主政治取代专制政治。1、多民族移民国家,国民中具有较强的平等意识。平民背景,曾受宗教迫害-----较强烈的平等意识;民族不同,语言不同,习俗不同---产生相互依靠、相互帮助的观念。2、三权分立的民主政治体制较为巩固。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相互独立,互相制衡。民主政治通过代议制、纳税制、选举制的民主制度实现。3、民主政治取代专制政治,必然促进公共关系的产生。第二节公共关系在美国的兴起(三)、经济条件---市场经济取代小农经济。1、小农经济—生产组织方式以一家一户为基本单位,一村一乡为界限;社会联系主要靠血缘,地缘,人缘关系.这种关系:一是非常狭隘,二是相当稳固,三是极端封闭.“鸡犬之声相闻,民至死不相往来”2、市场经济---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市场的主动权已经交给了顾客,争取市场、争取顾客、争取公众直接促成了公共关系的兴起。第二节公共关系在美国的兴起(四)、技术条件---大众传播超越个体传播。1、烽火报讯,快马加鞭---传播速度极慢,传播范围狭小,失真率极高;2、印刷技术普及—报刊媒介—电子技术的进步---现代信息社会极高的传播广度,速度与深度及高保真,费用低廉;3、大众传播为公共关系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技术与方法。第二节公共关系在美国的兴起二、公共关系在美国的兴起与发展(一)、巴纳姆时期---公共关系的发端1、便士报运动2、扒粪运动(揭丑运动)3、其信条----“凡宣传皆好事”4、其特点:置公众的利益而不顾,任意编造谎言和神话,利用新闻媒介”愚弄公众”。第二节公共关系在美国的兴起5、其公共关系意义:巴纳姆的所作所为同真正意义上的公共关系是背道而驰的,但作为一个为盈利而滥用但重视传播手段的典型,对于现代公共关系的产生客观上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人们也由此明确了在公共关系活动中必须奉行诚实、公正和维护公众利益的原则和精神。第二节公共关系在美国的兴起(二)、艾维.李时期---公共关系的职业化阶段1、1904年,记者艾维·李在纽约创办了第一家正式营业的公共关系事务所,使公共关系成为一种独立的职业。2、其公共关系思想:“是代表企业单位及公众组织,就公众关心并与公众利益相关的问题,向新闻界和公众提供迅速而真实的消息。”3、其信条---“公众应当被告知”(讲真话)。第二节公共关系在美国的兴起4、其特点:凭经验、凭直觉工作;对公众舆论缺乏科学调查,有艺术而无科学;虽成功,但有相当的局限性。5、其公共关系意义:明确了“说真话”的现代公共关系思想,出色的公共关系实践工作,被后人称为“公共关系的缔造者”。第二节公共关系在美国的兴起(三)、爱德华·伯内斯时期---公共关系的学科化阶段1、1923年,“公共关系之父”爱德华·伯内斯首次在纽约大学讲授公共关系课程;同年出版《舆论明鉴》、《公众舆论的形成》---被称为是公共关系理论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里程碑”的专著。2、其公共关系思想:提出了“公共关系咨询”的概念、公共关系的原则、实务方法和职业道德守则等,明确了公共关系的重要职责之一是向组织提供政策咨询。3、其信条—“投公众之所好”。4、其公共关系意义:伯内斯更注重公共关系的理论研究,并努力使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第二节公共关系在美国的兴起(四)、现代时期---卡特利普和森特1、美国著名公共关系专家卡特利普和森特,在其所著《有效的公共关系》中,提出了“双向对称”的公共关系模式,成为现代公共关系的重要标志。2、1937年,雷克斯·哈罗博士在斯坦福大学开设公共关系课程。1947年,波士顿大学成立了第一所公共关系学院,培养公共关系学学士和硕士。1952年,卡特利普和森特合著出版权威性专著《有效的公共关系》,在美国被誉为”公共关系的圣经“。1998年,美国当代最著名的公共关系学者詹姆斯·格鲁尼格教授主持“卓越公共关系和传播管理”的课题研究接近尾声。第二节公共关系在美国的兴起3、其特点:公共关系理论成果丰富、公共关系队伍迅速壮大、公共关系机构不断建立、公共关系实践活动日益增加、公共关系事业蓬勃发展。第二节公共关系在美国的兴起三、公共关系的迅速发展(一)、公共关系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及特点(二)、公共关系在中国的发展1、起步阶段:1980—1986年2、发展阶段:1987—1989年3、规范阶段:1990—1993年4、完善与发展阶段:1994年开始第二节公共关系在美国的兴起小结:1、现代公共关系的兴起与发展经历了4个时期:巴纳姆时期、艾维·李时期、伯内斯时期、现代时期。2、3个时期:愚弄公众观念的时期(公共关系的兴起、发端;巴纳姆时期,19世纪20年代)↓单向灌输、求公众认同与接纳时期(现代公共关系发展的前两个时期,20世纪初到20世纪50年代)↓公众导向观念时期、双向交流、公众与组织双赢(现代公共关系时期,20世纪50年代以后)第二节公共关系在美国的兴起2、公共关系产生与发展的基本条件:商品经济的繁荣时公共关系产生的经济基础;民主政治的发展是公共关系产生的政治前提;大众传播技术的发展是公共关系得以发展的物质条件;文化心理——由“理性”转向“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