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零供”关系中的双边市场定价与纵向控制姓名:曾湘玲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产业经济学指导教师:冯文成20071101“零供”关系中的双边市场定价与纵向控制作者:曾湘玲学位授予单位:东北财经大学相似文献(10条)1.期刊论文邓可斌.DENGKe-bin风险传导下的定价机制:双边市场理论考察-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9,(4)网络外部性使得企业面临是否选择双边市场的问题.本文考虑风险传导因素及其带来的网络外部性,采用双边市场理论模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当与企业生产相关的消费品都处于较稳定的市场环境,且企业与各类消费者之间都是多期可重复博弈时,采用双边市场机制定价通常较单边市场为佳;而当市场参与者缺乏谈判能力,且又存在风险传导机制的情况下,采用单边市场机制定价会更合理.根据理论分析结果,本文解释了中国信用卡、家电销售以及奶制品等行业的成功与失败定价案例.2.期刊论文李殿伟.赵黎明双边市场理论与银行卡产业定价机制-生产力研究2007,(20)银行卡产业近来受到来自理论界和政府部门的广泛关注.文章在双边市场理论基础上,对银行卡产业的运作机制进行分析,银行卡产业是个典型的双边市场,并对银行卡的定价机制问题进行了评析.同时认为,整个产业的参与各方都应该以整个网络平台上的交易总量最大化为目标.3.学位论文岳中刚银行卡业:竞争与规制研究2006近50年以来,货币支付系统最为显著的进步是银行卡业的产生和发展。作为传统金融业务与现代信息技术有机结合的新兴产业,银行卡业的发展不仅提高了整个支付系统的效率,而且是高收益的个人金融业务,其发展前景受到了商业银行和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但由于银行卡业的特殊性,即银行卡业是由众多竞争性的银行为了相互利益,在一定协议基础上的联合经营。银行卡业的有关规则和共同定价机制等,近年来不断受到零售商、监管机构以及学术界的争议。我国银行卡发行比较晚,但目前已经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相对独立的产业。中国政府也意识到银行卡业对支付系统和银行竞争力的巨大影响,在1993年即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金卡工程”,2002年中国银联的成立使银行卡业形成了新的资源整合机制,初步形成了联网通用与持卡交易良性互动的发展机制。在中国,大型零售商户抵制刷卡消费的行动时有发生,跨行取款、查询等一系列的收费事件使得消费者对银联擅用垄断地位操纵市场价格的质疑不断增多。银行卡业是典型的具有“双边市场”特征的产业,具有复杂的网络的外部性。若监管机构简单地运用传统“单边市场”的政府规制理论进行干预,将导致错误的结论和公共政策。这些错误的结论和公共政策又将导致银行卡网络交易量的降低,从而阻碍银行卡业持续、稳定地发展。因此,研究银行卡业的经济特征、竞争机制以及与产业发展相适应的规制措施,对发展中的中国银行卡业尤为重要。本文将从产业组织理论的角度,结合网络经济学及其衍生的双边市场理论,以中国银行卡业的发展为制度背景,系统地研究银行卡业POS网络和ATM网络的运营规则、定价机制和竞争模式以及各参与主体既相互竞争,又相互依存的“竞合”关系。在此基础上,以促进竞争为目标,依据激励性规制理论和银行卡的网络金融特征设计社会合意的规制措施。本文内容共由八章组成,这八章内容可以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导论,通过对银行卡业发展历程以及各参与主体利益分配机制存在的问题分析,提出银行卡业竞争与规制问题的研究是电子支付领域需要解决的关键难题之一。然后综述了该领域已有的研究成果,针对现有研究的不足给出本文的研究框架。第二部分通过实证分析的方法,从支付方式和消费习惯的转变来研究银行卡消费对于促进国内消费需求,进而推动宏观经济增长的作用。本部分利用1999—2005年的季度数据,采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与误差修正模型对银行卡消费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GDP之间的关系及影响程度进行实证检验。第三部分对银行卡业POS网络特征、参与主体的竞争机制及相应的规制设计进行系统研究,由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和第六章组成。第三章主要研究了网络外部性条件下的双边市场定价问题以及不同于普通“单边市场”的定价策略对反垄断问题的影响,并利用双边市场的相关理论分析银行卡业的产业特征。第四章分别从交换费的合理性、利润最大化的交换费与社会最优交换费的偏离以及交换费的共同定价机制对银行卡业竞争的影响等三个方面对POS网络的交换费进行了理论和实证研究。第五章分析国际银行卡组织的市场结构以及相关的运营规则,从引入竞争的视角,通过理论模型和有关经验证据分析了银行卡组织的竞争效应。第六章主要研究了消费者转换成本对发卡市场竞争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对银行卡的转换成本予以经验估算,最后分析了收单市场的市场结构以及我国收单市场定价制度的演变。第四部分分析了银行卡业ATM网络复杂的运作机制,从网络效应、银行竞争和治理结构等方面回顾了ATM网络兼容的相关研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银行ATM定价策略的决定因素及其对市场结构和社会福利的影响,依据相关研究结论,探讨了我国ATM网络的发展和相关规制措施。第五部分根据本文的相关研究结论,基于中国银行卡业的发展现状,对目前制约银行卡业发展的制度设计、利益分配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建立动态规制体系、加快受理市场建设以及实施差别定价等监管思路和发展建议。本文从产业组织和双边市场理论相结合的视角较为系统地探讨了银行卡业,可能取得的创新主要表现在:1、本文通过实证检验发现,银行卡消费额分别在1﹪、5﹪的显著水平上是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GDP总量波动的原因,但由于我国银行卡的受理环境不佳和居民偏好现金消费的习惯,使得经济的发展并没有带来支付方式的相应变化。2、本文利用双边市场理论,对银行卡业的运作机制和产业特征进行了系统的研究。3、针对发卡市场竞争、银行卡组织竞争与交换费的相关性不确定问题,本文采用假设检验的方法,从发卡行市场集中度与交换费的相关性、发卡行与收单行市场集中度的差与交换费的相关性等四个方面进行了实证检验。4、本文提出不能单向静态地研究银行卡价格决定交易额,而忽略银行卡交易的规模经济效应和网络效应对价格的逆向动态影响。建议中国银行卡业应加快受理市场的建设,形成银行卡交易和价格良性的动态交互机制。4.期刊论文聂卉银商刷卡纠纷——银行卡定价机制研究-中国集体经济2008,(16)文章从银商纠纷现象入手,运用经济学与产业组织学理论和分析方法,分析了我国银行卡产业存在的问题,重点探讨银行卡服务的定价机制,并且通过分析交换费的合理性及最优交换费的确定,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以期改善我国银行卡交易的定价机制.5.学位论文李泉双边市场价格理论及其产业应用研究:以软件产业为例2008开展电子商务的阿里巴巴、运营银行卡网络的中国银联、生产操作系统软件的微软公司、经营报纸传媒的的文汇集团以及拥有港汇购物中心的恒隆商业地产集团等,这些主体以及她们的产品和服务,在国民经济中占据至关重要的地位;更重要的是,这些看似毫无关联的企业背后,蕴含着一些共同的规律特征:这些企业通常面对来自两类(及以上)不同类型市场的需求,各类市场之间的需求存在相互作用,而且上述企业为实现利润,需要协调这些不同市场的用户之间的交易(或其它交互作用),使得不同市场需求同时被满足。以上描述内容,涉及了本论文的研究主体--双边平台企业(Two-SidedPlatforms);以平台企业为核心、连接着各类市场用户的数位一体的商业生态系统--双边市场(Two-SidedMarkets),正是本论文的研究视角。双边市场理论是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提出并兴起的,兼具学术探索和实践应用价值。到目前为止,双边市场理论既被应用在美国商务部和欧盟相关机构关于微软公司和Visa集团的反垄断判定分析中,又被咨询公司用以辅导硅谷无数新兴企业创造盈利模式的实践上,更被用于报纸和网络等新旧运营模式竞争与共生的讨论中。而中国作为世界新兴市场和快速成长的国家,当全球经济一体化不断深入之时,企业经营环境变数愈大,中国企业家将面临更复杂的竞争局面,如何正确认识经营业务,寻求现实中存在并且被实施的行为背后的思维注解,双边市场理论无疑是一种匡正和引导这些分析的有效工具。本论文的选题紧扣时代发展特征,以规范经济学分析方法,力求剖析这一战略思维“蓝海”的精妙。具体而言,从大量产业实践的观察中,抽象出双边市场的微观结构特征--市场间需求互补性和交叉网络外部性;同时以传统单市场、具有网络外部性特征的市场中企业行为以及社会最优为比较基准,归纳总结平台企业价格决定机制及其影响因素,比如价格与成本的关系等,尤其指出了双边市场中普遍存在的交叉补贴行为的特征,以及与传统企业交叉补贴动机的差别,并针对市场补贴受非负价格约束的情形,讨论捆绑策略作用机理和效果。然后在上述垄断市场结构基础上,引入平台企业竞争的分析,并以存在交叉补贴的市场为研究对象,探讨平台企业竞争的价格影响效应,以及以降低成本投资为例的竞争行为的策略性效果特征,同时剖析所得结论与传统理论差异的根源。此外,通过对影响定价的另一因素--纵向差异化策略为研究对象,揭示交叉网络外部性对质量水平的替代效果,从而总结出平台企业纵向差异策略不同于传统研究结果的原因。最后将上述研究的一般性规律应用在具体软件产业研究中,特别突出刻画了软件平台双边市场区别于其它类型双边市场的特性,从双边市场视角,对软件平台企业定价策略、软件产业效率以及福利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本论文通过双边市场的微观结构特征这根主线,将一般理论与产业应用有机贯穿,以平台企业定价策略研究为主旋律,并在各章节中保持了模型一定的统一性,获得以下主要结论:1、不同于传统单市场企业的定价行为特征,垄断平台企业在各市场的勒那指数小于需求价格弹性的倒数;同时若其中一个市场边际成本上升,该市场需求随之下降,然而价格可以不升反降。研究还表明,双边市场普遍存在的交叉补贴是建立在需求价格弹性与交叉网络外部性强度相对大小关系基础上的,而且通常平台企业会对能产生更大外部性溢出的市场实施补贴。然而,当平台企业无法达成负价格补贴程度时,双边市场实现规模和盈利能力均下降。于是,进一步研究发现捆绑是双边市场发展过程中克服负价格约束、积累各边用户和协调市场间需求的有效手段,且不一定会损害消费者福利。2、存在交叉补贴的双边市场中,如果受补贴市场自需求替代效应大于交叉市场需求替代效应,平台企业竞争将导致受补贴市场价格上升,意味着传统“竞争降低价格”的判定失灵。此外,在平台企业竞争行为的策略性效果分析层面,以降低成本的研发投资为例,研究表明,基于类似的原因,平台企业这种行为的策略性效果,相比传统单市场企业实施同样行为的效果而言,前者的信号特征更复杂。3、平台企业面对各边市场的需求相互关联特征,也影响了自身的差异化策略。不同于现有大多数研究平台企业竞争的横向差异化策略文献,本论文则研究平台企业的纵向差异化策略特征,并与传统企业纵向差异研究对比,研究表明,在一个市场上优质企业(高质量)会主动而积极地降低与低质量企业的质量差异程度,即均衡市场纵向差异化的程度降低。所以研究表明,在那些切合模型假设的双边市场上,白热化的价格战将成为竞争常态。这一结论与报纸等媒体类企业以及电子商务网站等市场呈现的竞争态势相吻合。4、应用双边市场的框架,揭示了造成软件产业中不同类型平台企业定价模式差异的机制:交叉网络外部性强度相对强弱不同。除此之外,阐述了应用程序接口这一软件平台产品设计的经济学内涵:是平台企业协同双边中一边市场(应用软件开发商)的手段。而且双边市场的分析框架恰如其分地揭示了软件平台企业主导软件产业的原因,并解释了一体化关键性应用软件生产,对于处于市场发展初期的平台企业,通过此举启动双边市场繁荣的重要意义。以上研究工作既继承了现有双边市场理论的前期研究成果,又探索性地对一般理论进行了横向拓展,加上对具体产业应用进行了纵向推进,同时将传统理论标杆的对比分析恰当地融入其中,创新贡献主要体现在本论文研究的平台策略突出了在发展初期双边市场背景下的分析;突出了平台企业普遍实施交叉补贴的策略与福利效果,以及在此前提下的平台竞争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