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公共关系礼仪教学目的掌握公共关系日常社交礼仪掌握个人仪表风度了解日常涉外礼仪的基本内涵了解各种礼仪的注意事项教学重点公共关系礼仪仪表风度涉外礼仪“礼仪”的来源“礼仪”一词最早源于法语“etiquette”,意即“法庭上的通行证”,表示持证者人法庭必须遵从相应的规矩或准则。后被英语吸收后,其含义有所变化,有了“礼仪”之意,即指“人际交往的通行证”。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该词逐渐专指礼仪、礼节规范。礼仪是人类文明与素养的表现,是人际关系和行为美的结合。中国是礼仪之邦,人类文明古国,中国人讲求礼貌风度,注重礼俗禁忌,是中华民族的优良文化传统。古代礼仪礼仪“五常”:仁、义、礼、智、信中国古代礼制的著名典籍:《周礼》,《仪礼》,《礼记》,统称“三礼”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苟志于仁矣,无恶也。”“见危授命,见利思义”“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礼仪的定义礼仪是指人们在公众场合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和个人的文化教养,是人们在交际中约定俗成的礼节和形式。对社会而言,礼仪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的文明程度、道德风尚和生活习俗的反映。对个人而言,礼仪是一个人思想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春节礼仪礼仪的三层含义1、在时间上是经过千百年长期形成的古代婚礼丧礼古代官礼2、内容上是指美好的行为举止因为历代都有各种礼仪,经过时代的与时俱进、优胜劣汰,那些反动的、封建的、落后的、愚昧的礼仪,逐渐淘汰,把那些美好的、文明进步的礼仪继承下来。所以“礼仪”是正面的褒义词。3、礼仪是一种文化生活中的“相道”:吃有吃相、穿有穿相、扮有扮相、走有走相、坐有坐相什么是公关礼仪?公共关系礼仪是指社会组织对相关的公众必须有的礼遇和尊重。公关礼仪作为一种传播和沟通的技巧,是公共关系工作人员在公共关系活动过程中必须遵循的礼节和仪式。礼仪在公共关系中的作用(一)人际交流的通行证(二)沟通协调的润滑剂(三)组织形象的奠基石公关礼仪的原则:(1)公平对等原则(2)遵时守约原则(3)相互尊重原则(4)真诚热情原则(5)自律慎独原则(6)举止适度原则(7)遵守规范原则(8)尊重风俗原则礼仪的特点一是普遍共同性二是前后继承性三是个性差异性五是标准多元性三、公关基本礼仪(一)拜访约会的礼仪:(1)有约在先(2)选择时间(3)守时践约(4)进退有致(二)握手的礼仪源于中世纪战士化敌为友,一般应距离受礼者约一步。上身稍前倾,两足立正,伸出右手,四指并齐,拇子张开向受礼者伸出,在齐腰的高度与对方恰到好处地认真握一下,一般3-4秒。男士与女士握手时间应稍短。在上下级之间握手,上级主动,下级被动。在长辈和晚辈之间握手时,长辈主动,晚辈被动。在男女之间,女士主动,男士被动。一个人与多个人握手时应遵守先高后低;先长后幼;先女后男。握手的禁忌交叉握手戴手套握手坐着握手左手握手脏手握手不看对方、漫不经心、有气无力、东张西望或上下打量对方。(三)递接名片的礼仪通常在自我介绍和被人介绍时出示。一般由晚辈先递给长辈。递时应起立,上身向前以敬礼状表示尊重。并用双手的拇指和食指轻轻握住名片的两端,名片的正面可朝向对方并可同时报上自己的名字,也可加上“请多关照”等客套话。若对方不止一人时,应先递给职务较高者,若分不清时,可先递给年纪较大这,若还是分不清时,则可从左侧身边的人交换起。接受名片的人应用双手由名片的下方恭敬地接过并认真拜读,要以不低胸部的位置放下,要当对方的面收好名片,千万不能放在裤后的口袋里。(四)介绍的礼仪:介绍要先后有序。一般把男士介绍给女士;把长辈介绍给晚辈;把地位低的人接受给地位高的人;把未婚者介绍给已婚者。介绍时应先向双方打招呼,使双方有思想准备。介绍某人优点应恰到好处,不宜过分称颂而导致难堪。被介绍者应主动趋前与对方握手,可寒暄数语并交换名片,说几句客套话。如:“很高兴认识你”,“请多关照”。除妇女和年长者外,被介绍人一般应起立.(五)交际语言运用的礼仪:总体要求:礼貌、文雅。试比较:你找谁?-您找哪一位?来不了-对不起,我确实不能来。什么事?-请问我能帮您什么忙吗?不行就算了-如果有困难,就不麻烦您了要注意敬词与谦词的使用:好久不见说“久违”;初次见面说“久仰”;请人原谅说“包涵”;请人批评说“指教”;请人解答用“请问”;求人指点用“赐教”;请人帮忙说“劳驾”;求给方便说“借光”;麻烦别人说“打扰”;向人祝贺说“恭喜”;托人办事用“拜托”;赞人见解称“高见”;对方来信称“惠书”;老人年龄称“高寿”;看望别人用“拜访”;宾客来到用“光临”;中途先走用“失陪”;请人勿送用“留步”;(六)鲜花的礼仪1、鲜花的礼仪适用:(1)宴会和酒会红色的玫瑰、剑兰,一般以花束或花篮的形式为佳。(2)婚礼玫瑰、剑兰、并蒂莲、海棠花,以红色为佳。(3)寿辰老人:寿星草、万年轻、罗汉松、文竹盆景。中年人:美留兰、茶花等。青年人:玫瑰、月季、石榴花等。(4)丧礼玫瑰、菊花、百合花、夜来香。(5)探病玫瑰、兰花、剑兰、康乃馨,颜色为红色、粉色。(6)生育红玫瑰、兰花、满天星。花语解释:青——喜悦红丁香——勤勉紫丁香——初恋紫藤——欢迎野丁香——谦逊水仙——尊重红茶花——天生丽质金钱花——天真烂漫野百合——幸福又将回来长春藤——结婚橄榄——和平红菊——我爱红康乃馨——伤心红郁金香——宣布恋爱蓝紫罗兰——诚实白百合花——纯洁黄康乃馨——轻蔑条纹康乃馨——拒绝(七)馈赠的礼仪:古语说:礼尚往来。礼品的选择应:(1)礼轻情重所谓“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支梅”(2)因人而异在考虑礼品的价值和礼品的意义的同时,要对受礼人的嗜好、习惯、文化修养和需要有一定考虑。(3)尊重习俗通常要考虑如下禁忌:如日本人忌:4;西方人忌讳:13;香港人忌讳:4、13、38、49。数字禁忌:我国忌讳:送钟和梨;香港和东南亚忌讳:送书;对阿拉伯已婚妇女忌讳:送头巾和化妆品物品禁忌:对日本人要慎用动物图案;法国人把孔雀视为浮鸟;英国人忌讳大象;印尼人忌讳乌龟。图像禁忌:(八)接待礼仪1、亲切迎客(1)应起身相迎,礼貌地打招呼。(2)对于已预约的客人,应热情导入。(3)对于未预约的客人,除非上司有意接待,否则,应坚决而又礼貌地谢客。2、热情待客:按照礼仪规则将客人引入会客室,按礼宾规则引入座位;尊求客人意见提供茶水饮料;退出时应先退几步,退出客人视线后再转身背对客人退出。3、礼貌送客:“出迎三步,身送七步”是迎送宾客最基本的礼仪。不应先于客人站起立等待送客。如客人携带物品较多可帮客人代提物品(除手提包),乘车送客时应替客人开车门,后上车,到达后先下车,替客人开门。(九)、自我形象设计的礼仪:自我形象设计就是对自己的外在形象进行有目的的整体包装。但是,需要强调的是:外在的形象必须以内在的素养为依托才更有价值。所谓‘充内形外。1、了解美的规律:通常东方人头长与身高的比例为:17:75(1)整体和谐原则:(2)黄金分割原则:它是美学上公认的最佳形式比例关系。比例值为:1:0.618(3)“三停五眼”是0.618以外,另一种测量脸部长与宽之比的简单方法。”“三停”指头部发际线到下颌底部的距离分为三等份。一份为“一停”。“五眼”指的是脸的宽度相当于五只眼的宽度,而且两眼之间的宽度正好等于一只眼宽,2、妆扮要诀:(1)仪容要扬长避短,注意整体协调。(2)装扮以仿效自然美作为基本原则。(3)装扮要随季节自然变化而变化,符合“TOP”原则。(4)装扮要符合当地文化,如到英国朋友家里作客,就不宜系条纹的领带;在摩洛哥,人们忌讳穿白色衣服(白意味着穷)。3、白领女性的着装要求:应体现职业的特点、性格特征,与具体场景相协调,又能展示女性独有的魅力。切忌敞胸露怀,公共场合更不能穿超短裙和挂肩细带露背裙。对于写字楼里的职业女性来说:简洁发型、淡妆、西装套裙、丝袜、中跟皮鞋,这套装束约定俗成近百年,不宜轻易变化。着装应围绕两个坐标点,一是成熟优雅,二是含蓄低调。最高境界是稳重保守中透出一丝淑女的气息。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以比周围的人时髦一点儿,精致一点儿。注意时装的道德价值、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的统一。4、饰物佩戴原则饰物的佩戴要贯彻:与服装相协调;与体貌相匹配;与环境相吻合。与此同时还要注意(1)应遵从有关的传统与习惯,切忌在社交场合靠戴首饰去标新立异。(2)要注意场合:在正规场合,要么不戴首饰,要戴则要戴质地做工俱佳的。上班时间以少戴或不戴为好,运动或旅游是业不宜戴太多的首饰。(3)戴首饰必须考虑性别差异(4)注意特殊的禁忌如:女性参加丧礼时,只允许佩戴结婚戒子和珍珠项链。(5)要特别注意首饰的文化暗示如:戴戒子:把戒子戴在食指上表示现在单身;戴在中指上,表示正处在恋爱之中;戴在无名指上,表示已订婚或结婚;戴在小手指上,表示自己是独身主义者。5、领带的佩戴艺术:领带是男性服饰的灵魂。长度一般在130-150厘米。系好后以大箭头垂到裤腰皮带环处为标准。在较正式场合以戴真丝领带为佳。在正式场合不宜拉开领带。在非正式场合穿西装可以不戴领带,但衬衫的最上面的扣子应当解开,将衬衫的衣领翻开,否则会给人一种死板的感觉。在欧洲一些国家,使用领带夹被当作一种坏习惯,通常在室外行走,可以不用领带夹。但正式场合必须要戴领带夹。十、行为举止礼仪站姿礼仪坐姿礼仪走姿礼仪微笑礼仪中国人有“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的说法乘电梯的礼仪先出后进让女士、长辈或上司先行进入电梯为客人按键,并请其先进出电梯。电梯内不能抽烟,不能乱丢垃圾。进入电梯后,正面应朝电梯口,以免造成面对面的难堪。即使电梯中的人都互不认识,站在开关处者,也应为别人服务。在电梯内不能大声交谈、喧哗。坐车的礼仪因驾驶员的身分不同而不同:若一人乘车,必须坐在副驾驶座主人①②④③若多人乘车,必须推举一人坐副驾驶座,不然对主人失敬。司机④①③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