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公共关系传播模式与媒介pptdesign.blogbus.com5.1公共关系传播模式•1.(简答)简述拉斯韦尔的“5W”模式(1)谁传播(Who)-----------------控制分析(2)传播什么(sayswhat)---------内容分析(3)通过什么渠道(whichchannel)-媒介分析(4)向谁传播(towhom)-----------对象分析(5)传播的效果怎样(whateffects)-效果分析5.1公共关系传播模式•2.(单选)传播学中,总体研究范畴的规划者是美国人哈罗德·拉斯韦尔。•3.(单选)发表了《社会传播的结构与功能》一文,成为传播学的创始人之一的是拉斯韦尔。5.1公共关系传播模式•4.(简答)简述“把关人”理论(德国心理学家库尔特·卢因在1947年提出)•(1)(名词解释)“把关人”又称“守门人”,是指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对信息的提供、制作、编辑和报道能够采取“疏导”与“抑制”行为的关键人物。•“疏导”----准传播•“抑制”----不让传播或暂时搁置5.1公共关系传播模式•4.(简答)简述“把关人”理论(德国心理学家库尔特·卢因在1947年提出)•(2)“把关人”的传播行为:•①若干人提出倡议----②信息传给A(倡导角色)-------③C(把关人)-------④B(消费者)5.1公共关系传播模式提议提议提议提议提议提议A倡导者C把关人B消费者将信息过滤反馈反馈反馈5.1公共关系传播模式•5.(名词解释)两级传播模式是由美国社会学家拉扎斯菲尔德提出的。它认为信息往往首先经过“意见领袖”再传播到社会中的其他人,这便构成了“媒介----意见领袖-----受众”的两级传播的基本模式。•如:报纸上的药品好,受众往往容易接受医生的建议;5.1公共关系传播模式•6.(名词解释)“意见领袖”又称“舆论指导者”,指社会活动中能有较多机会接触来自各种渠道的信息的人.即“消息灵通人士”,或对于某一领域有丰富的知识与经验的“权威专家”,而其态度和意见对广大公众影响较大的那一部分人。5.1公共关系传播模式•7.(简答)简述受众选择“3S”论(1)-(3)(1)选择性注意(SelectiveAttention)是指在信息接收过程中,人们的感觉器官虽然受到诸多信息的刺激.但是他们不可能对所有的信息都作出相应的反应,只能是有选择地加以注意的心理状态。①对比②强度③位置④重复⑤变化5.1公共关系传播模式•7.简述受众选择“3S”论(1)-(3)(2)选择性理解(SelectivePerception):指不同的人对同一信息作出的意义解释和理解;•①需要(食物16、4、1、0.1小时)•②态度,对信息理解必然受到消费者固有态度的影响•③与情绪、心境有关5.1公共关系传播模式•7.简述受众选择“3S”论(1)-(3)(3)选择件记忆(SelectiveRetention)是指人们往往只记忆对自己有利的信息,或只记自己愿意记的信息,而其余信息往往会被忘却了。这种记忆上的取舍,就叫选择性记忆。•①输入②储存•③输出:A辨认B回想5.1公共关系传播模式•8.(多选)公共关系的传播模式与理论主要有把关人理论、受众选择“3S”论、议题设置论、拉斯韦尔的“5W”模式、两级传播模式。•9.(单选)“把关人”这一概念出自《群体生活的渠道》。5.1公共关系传播模式•10.(多选)影响受传者选择性理解的心理因素主要包括需要、态度、情绪.•11.(单选)一定时期内神经联系的形成和巩固是指记忆。5.1公共关系传播模式•12.(多选)从选择性注意的角度来看,提髙信息竞争能力应关注的因素包括对比、强度、位置、重复、变化。•13.(单选)议题设置论认为,各种传播媒介对所传播的信息首先起到过滤作用。5.1公共关系传播模式•14.(多选)记忆的输出方式包括辨认、回想。•15.(单选)议题设置论的代表性学者是麦库姆斯。5.1公共关系传播模式•16.(简答)简述议题设置论的主要观点。(1)-(2)•(1)各种传播媒介对传播信息的“过滤作用”。传播媒介对极为浩繁的信息是经过选择后才传达给公众的。当大众传播媒介热情介绍某个新闻事件,也就意味着这个新闻事件可能成为公众关注的“议题”。5.1公共关系传播模式•16.(简答)简述议题设置论的主要观点。(1)-(2)•(2)面对传播过多的信息环境,公众常常感到无所适从。他们需要有人出面对复杂的信息加以整理,划出重点和优先顺序,为他们选出那些值得关心和注意的事件.这正是“把关人”的作用所在。5.2媒介发展与演进•1.媒介:是指传播过程得以实现的中介,是承载、复制、并传递信息的物理形式。•2.传播媒介的发展与演变:口语传播------手抄媒介阶段------印刷媒介阶段-------电子媒介阶段。5.2媒介发展与演进•3.(多选)传播意义上的媒介包括物质实体、物理能力。•4.(单选)从人类脱离蛮荒到现在,传播媒介大体经历的阶段依次是口语、手抄、印刷、电子。5.2媒介发展与演进•5.(多选)文字传播媒介的主要优点有传播范围大、信息可以保存、传播距离延长、信息传递的确切可靠性。•6.(单选)传播信息渗透性比较强的是电子媒介传播。5.3公共关系的传播媒介•1.(简答)简述报纸传播信息的优势。•(1)可充分处理论题。•(2)选择性强。•(3)易于保存、易于检索。•(4)专业性强。•(5)经济性。5.3公共关系的传播媒介•2.(多选)报纸传播的弱点有时效性差、读者的受局限性、现场感较差、形象感较差。5.3公共关系的传播媒介•3.(简答)简述杂志传播信息的优势•①针对性强;•②信息的覆盖与更替周期长;•③印刷精良,装帧较好,更具有保存价值。5.3公共关系的传播媒介•4.(简答)简述杂志传播信息的缺点:•①缺乏灵活性、缺乏时效性;•②阅读范围的局限性;•③感染力较差。5.3公共关系的传播媒介•5.(多选)依据受众对象不同.可把报刊分为组织内刊、社会报刊。•6.(单选)在我国,最大众化的传播媒介是广播。5.3公共关系的传播媒介•7.(单选)从费力程度看,财力、精力花费最少的传播媒介是广播。•8.(多选)杂志传播信息的缺点包括缺乏灵活性、缺乏时效性、阅读范围的局限性、感染力较差。•9.(单选)下列媒介中,娱乐性功能最强的是电视。5.3公共关系的传播媒介•10.(简答)简述电视传播的优点:•①视听兼备,声画并茂;•②现场感强,可信度高;•③近距离观赏,亲切自由;•④传播内容的兼容性,开放性好。5.3公共关系的传播媒介•11.(多选)电视传播的缺点有反映信息的表面性、费用较高、反映的不可再现性。5.3公共关系的传播媒介•12.(名词解释)因特网即“Internet”,是指全球最大的、开放的、由众多网络互联而成的主要采用TCP/IP协议的计算机网络,以及这个网络所包含的全世界范围内的巨大信息资源。•13.(单选)用了数字技术,成为真正的数字化媒体的是因特网。5.3公共关系的传播媒介•14.(简答)简述因特网的优点:•①兼容性好•②互动性•③全球性•④存储于检查•⑤及时性•⑥针对性强5.3公共关系的传播媒介•15.(简答)简述因特网的缺点:•①缺乏严谨性•②缺乏深度与原创•③缺乏权威•④缺乏规矩•⑤可信度不高5.3公共关系的传播媒介•16.(单选)标记语言和行动语言属于非语言传播方式。5.4公共关系的媒介运作•1.简述传播媒介的选择原则:①-⑤•①根据目标受众的特点选择传播媒介;•②根据传播媒介的特性及影响力选择传播媒介;5.4公共关系的媒介运作•1.简述传播媒介的选择原则:①-⑤•③根据所传信息的特性选择传播媒介;•④根据竞争对手的媒介运用状况选择传播媒介;•⑤根据传播经费的多少,讲求经济效益的原则。5.4公共关系的媒介运作•2.(单选)传播的目标和对象,也是信息最终归宿的是受众。•3.(多选)合理选择公共关系媒介,应当充分考虑的因素有目标受众的特性、传播媒介的特性、所传信息的特性、相关媒体的选择、传播经费。5.4公共关系的媒介运作•4.(多选)媒体组合的方式有集中型媒体组合、分散型媒体组合。5.4公共关系的媒介运作•5.(简答)简述媒体组合的目标①-⑥•①有利于实现组织信息在内容和表现形式方面的系列化;•②有利于塑造良好的产品和服务形象;•③有利于达到目标受众,影响目标受众;5.4公共关系的媒介运作•5.(简答)简述媒体组合的目标①-⑥•④有利于组织针对竞争对手的信息传播开展有力进攻或实施有效的防御;•⑤要有利于信息传播的时机性要求;•⑥媒体组合本身要实现多样化。5.4公共关系的媒介运作•6.(简答)简述媒体组合的具体策略:•①各种媒体间的组合;如:报刊、广播、电视、路牌、网络;•②媒体内部组合:指各种媒体内部的栏目之间组合,如:北京电视、和中央电视;•③媒体中广告内容的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