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中国家贸易条件的变化趋势与大宗商品价格变动的关系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东海证券研究所分报告一:发展中国家贸易条件的变化趋势与大宗商品价格变动的关系章艳红内容摘要在大宗商品价格大幅变动的背景下,本文考察了不同类型发展中国家(能源出口国、非能源大宗商品出口国和工业制成品出口国)贸易条件近二十年来的变化趋势,并进一步采用面板数据的方法估算了1999-2006年大宗商品价格变动对不同类型发展中国家贸易条件的具体影响。本文的主要发现之一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发展中国家整体的贸易条件有所改善,但这种改善却是不均匀的,体现为能源输出国的贸易条件改善幅度最大,非能源大宗商品出口国次之,工业制成品输出国的贸易条件却恶化。本文的另一个主要发现是虽然包括能源输出国和非能源输出国在内的大宗商品出口国的贸易条件改善在很大程度上可归因于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但却无有力证据来证实工业制成品输出国贸易条件与大宗商品价格之间的反向关联。本文的结果对普雷维什-辛格假说在新时期的适用性提出了置疑,并就导致国际贸易所得分配格局变化的决定要素提供了新的证据。关键词:发展中国家、贸易条件、大宗商品价格1东海证券研究所I.引言进入新世纪以来,国际上大宗商品的价格呈现持续的上涨趋势,与上世纪90年代以来这些商品价格的长期低迷形成明显对照。1由于在世界贸易格局中,传统上资源性产品主要由资源禀赋丰富的发展中国家提供,发达国家是主要进口国,所以一个令人感兴趣的问题就是,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条件是否也相应地得到了改善?或者更直接地说,发展中国家贸易条件的变化在多大程度上可归因于资源性产品价格的变化?至少有两个原因让我们对上述问题感兴趣。首先,一国贸易条件的变化具有重要的直接和间接福利含义。一国贸易条件的改善表示给定数量的出口商品能够换取到更多数量的进口商品,意味着该国产品实际购买力的提高,所以在国际贸易中,贸易条件的变化直接与贸易所得在国家间的分配相关。在间接福利含义方面,如果贸易量不发生大的调整,那么一国贸易条件的改善会导致其经常帐户盈余的增加,从而增加国内总需求,促进经济的成长。2所以对于参与国际贸易的发展中国家来说,贸易条件是度量其福利变化的一个重要指标。其次,和发达国家相比,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条件更容易受到大宗商品价格变化的影响。大宗商品是自然资源禀赋相对充裕的发展中国家的主要出口商品,传统上向发达国家出口以换取工业制成品。近二、三十年来随着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兴起,加工贸易迅速发展,导致发展中国家之间大宗商品贸易也快速增加。所以无论是对出口大宗商品的发展中国家还是工业制成品出口型的发展中国家而言,大宗商品贸易都具有特别的重要性。给定这样的贸易结构,欲深入理解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中福利变化的原因,必然需要研究大宗商品价格变动与这些国家贸易条件变化的关系。上世纪50年代初,普雷维什(Prebisch(1950))和辛格(Singer(1950))的研究形成了著名的普雷维什-辛格假说,即初级产品相对于工业制成品的贸易条件存在持续下降的趋势,国际贸易产生的贸易所得的分配因此是向主要出口工业制成品的发达国家倾斜的,而出口初级产品为主的发展中国家则处于不利的地1本文所指的大宗商品(commodities)是与工业制成品(manufactures)相对的概念,包括食物和饮料、能源和工业性投入等三种类别,根据IMF的CommodityPricesSystem,共包含32种商品,参见。2一国经常帐户盈余的上升会同时增加对国内产品和国外产品的需求。在本国偏好(homebias)的假定下,对国内产品需求的增加会超过对国外产品需求的增加。2东海证券研究所位。普雷维什-辛格假说引发了大量针对发展中国家/初级产品贸易条件变化趋势以及变化原因的研究。概括起来,现有文献所产生的证据虽然混杂,但大多数证实了二十世纪发展中国家/初级产品贸易条件恶化的趋势。针对这一现象已经提出的解释包括:初级产品的需求收入弹性比较低;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劳动力市场结构不同,所以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导致发展中国家工人的相对工资的下降,从而造成发展中国家贸易条件的恶化(OcampoandParra(2004))。3然而,进入新世纪以来,我们需要对发展中国家贸易条件的变化重新审视。首先,随着大宗商品价格的持续上涨和高企,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条件是否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也就是说,国家贸易产生的贸易所得的分配格局是否发生了偏向于发展中国家的倾斜?其次,发展中国家既包括出口能源和非能源资源性产品的国家,也包括进口初级产品进行加工后出口工业制成品的国家,这些不同类别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条件变化趋势有何区别?即贸易所得在发展中国家之间又是如何分配的?对这些问题的解答关系到普雷维什-辛格假说在新世纪是否适用的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现有文献中虽然已经有研究显示近年来能源和非能源大宗商品的贸易条件都得到了改善(IMF,WorldEconomicOutlook),但还缺乏深入考察不同类型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条件变化趋势的研究。再次,我们需要考察在给定其他因素的前提下,大宗商品价格的变动究竟应当在多大程度上为国际贸易所得分配格局的变化负责呢?虽然有关理论指出推动一国贸易条件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其产品的市场需求和生产成本,但对于市场影响力普遍薄弱的许多发展中国家来说,大宗商品价格变化的冲击应是导致其贸易条件变动的重要原因。然而,现有文献中甚少关于发展中国家贸易条件的决定要素的研究,尤其缺乏大宗商品价格与贸易条件关系的量化研究。4针对现有文献存在的上述不足之处,本文重新审视了1990年代以来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条件变化,其中特别对比了上世纪末和本世纪初不同类型发展中国家(能源输出国、非能源性大宗商品输出国和工业制成品输出国)贸易条件的变化。本文进而利用面板数据的分析方法,收集了1999-2006年的数据,具体考察了在控制了收入效应和成本效应的前提下大宗商品价格对不同类型发展中国家贸易条件的影响。通过以上工作,本文希望能对国际贸易所得分配格局的变化提供新3由于单调的工业结构,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主要集中在初级产品生产行业,属于非技能型工人,并且劳动力市场缺乏发达的工会组织,所以技术进步带来的效率改进体现为生产成本的降低,而非收入的增加。4见稍后的文献综述。3东海证券研究所的证据,并就大宗商品价格对发展中国家贸易条件的影响提供切实的估算。本文的主要结论可以归纳如下:首先,进入新世纪以来,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条件得到普遍改善,但是其中能源出口国改善幅度昀大,非能源资源产品出口国改善幅度次之,而工业制成品出口国的贸易条件则呈恶化趋势。其次,给定其他变量,从1999年到2006年,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导致能源输出国的贸易条件改善了99%,非能源资源产品输出国的贸易条件平均改善了60%,工业制成品输出国的贸易条件则恶化了7%。本文的第二部分简要回顾了关于大宗商品和发展中国家贸易条件的文献,然后在第三部分描述了1990年代以来大宗商品价格和发展中国家贸易条件的变化特点。有关计量模型设定和估算问题放在第四部分讨论,估算结果的汇报和解释放在第五部分,昀后在第六部分对本文做出总结。II.文献综述在20世纪中期之前,经济学家们对初级产品贸易条件的变化看法都比较一致,即根据经济学里经典的需求和生产理论,给定土地等自然资源禀赋的有限性,在生产初级产品时存在规模经济递减效应;而随着人口的增加,对食物等初级产品需求也会相应增加,所以长期说来初级产品的贸易条件应当呈现上升的趋势。这种传统看法受到了普雷维什(Prebisch(1950))和辛格(Singer(1950))的颠覆,二人的研究形成了普雷维什-辛格假说。普雷维什(1950)用英国进出口的平均价格来近似地代替国际市场上初级产品和制成品的价格,发现从1860年到二战期间初级产品的贸易条件呈现下降趋势。辛格(1950)则提出了一系列解释初级产品以及发展中国家贸易条件恶化的原因。总结起来,他们认为初级产品以及“外围国家“(初级产品出口国)的贸易条件恶化的主要原因有:1)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相比,具有较低的需求收入弹性,2)技术进步使得在生产工业制成品时使用大量的合成材料,因此随着经济增长和技术进步,对初级产品的相对需求会下降。3)“中心国家”(出口工业制成品的发达国家)和“外围国家”在劳动力市场结构上存在差别。外围国家工业化程度低,缺乏初级产品行业的替代行业,所以初级产品行业具有充足的劳动力供应。因此技术进步导致的生产效率提高在外围国家体现为工人实际工资的下降,从而导致这些国家的贸易条件恶化。他们因此认为在外围国家和中心国家的贸易中,外围国家处于不利的位置,4东海证券研究所并根据这个结论认为发展中国家应当偏离出口初级产品为主的发展策略。由于普雷维什-辛格假说在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方面具有的含义,它主导了二十世纪后半期关于发展中国家贸易条件的研究(见OcampoandParra(2004))。大量的实证研究致力于验证该假说,即初级产品的贸易条件是否持续下降的趋势,结果应当说是混杂的。在提供支持证据的代表性研究中,Sapsford(1985)考察了1900-1970年期间初级产品的变化趋势,GrillandYang(1988)考察了1900-1986年期间多种初级产品的贸易条件,都得出了大宗商品的贸易条件持续下降的结论。但是也有不少研究提出质疑。如Powell(1991)考察初级产品贸易条件的平稳性,结论为剔除突出的负面冲击后,初级产品的贸易条件具有平稳性,并不支持普雷维什-辛格假说。BleaneyandGreenaway(1993)则认为初级产品的价格变化趋势不是持续的,并且不同种类的初级产品的价格变化趋势存在明显差别。总的说来,应当说针对20世纪初级产品贸易条件的现有研究中大多数支持普雷维什-辛格假说,如Sarkar(2001)总结说普雷维什-辛格假说的实证基础是比较坚实的。不过,进入新世纪以来,大宗商品价格的持续上涨对普雷维什-辛格假说提出了挑战,昀新针对新世纪以来大宗商品贸易条件变化的研究发现无论能源型初级产品还是非能源性初级产品的贸易条件近年来都得到了显著改善(IMF,WorldEconomicOutlook,2008,chapter5)。普雷维什-辛格假说将初级产品贸易条件与发展中国家贸易所得联系起来,前提是这些发展中国家的主要出口产品是初级产品。半个多世纪过后,发展中国家的贸易结构已变得更为多样化,既有出口大宗商品价格为主的国家,也包括出口工业制成品为主的国家,这种结构性的变化使得国际贸易所得分配的动态变化不只发生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也发生在发展中国家之间。相应地,我们需要具体考察不同类型发展中国家贸易条件的变化趋势,才能够就国际贸易所得分配格局的变化做出判断,而现有研究在这方面还很缺乏。与考察贸易条件变化趋势数量众多的研究相比,关注贸易条件决定因素的研究数量很少。Evans(2002)考察了生产要素(资本和劳动力)和技术进步的行业性差别等因素对南北贸易中贸易条件变化的影响,结论是技术进步在初级产品部门和工业制成品部门之间的差异足以抵消北方需求带来的规模经济递减的效应。Merrier(1953)讨论了英国贸易条件与工资水平和FDI的关系,认为收入水平的变化更能解释英国贸易条件的改善。BlochandSapsford(1998)对二战后初级产品贸5东海证券研究所易条件与产品价格、工资和制造业溢价(mark-up)的关系进行研究,发现这些因素如该假说提出的那样对初级产品的贸易条件有负面影响。昀新的Mollick,Faria,AlbuquerqueandLeon-Ledesma(2008)的研究则发现大宗商品贸易条件的恶化与全球经济融合的程度没有必然联系。虽然有关理论指出推动一国贸易条件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其产品的市场需求和生产成本,但对于市场影响力普遍薄弱的许多发展中国家来说,通过内在的改进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更多的是提高了溢价(mark-up),而非市场价格,所以影响需求的收入因素和大宗商品价格变化的冲击应是导致其贸易条件变动的重

1 / 2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