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其他病毒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一、狂犬病病毒Lyssavirus第六节其它病毒是弹状病毒科、狂犬病毒属的一种嗜神经性病毒主要在野生动物(狼、狐狸、臭鼬、浣熊、蝙蝠等)及家畜(犬、猫等)中传播,人多因被病兽咬伤而感染临床特征为怕风、恐水、流涎、咽肌痉挛,终至瘫痪而危及生命。狂犬病又称恐水症(hydrophobia),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的急性传染病,病死率100%概述狂犬病的病死率为100%至今没有被证实有治愈的例子学生手中的棒子是干什么用的?世界狂犬病日每年的9月28日世界狂犬病日强调人类与动物狂犬病的影响,并宣传如何通过防治动物狂犬病以预防和阻止人类患该病。据狂犬病控制联盟与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报告,全球每年有55000人死于狂犬病,平均每10分钟就有1个人死亡。人被可能患狂犬病的动物咬伤后,可接种安全而有效的疫苗。但是,由于疫苗费用昂贵,一些发展中国家的人被咬后注射疫苗者较少。全世界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狂犬病发病率依然居高不下,但是,人类被患狂犬病的动物咬伤后,经过正确的清创和接种疫苗等处理,几乎可百分之百地预防人狂犬病发生。因此,加强狂犬病相关健康知识宣传非常重要。1950-2008年中国狂犬病的发病数生物学性状狂犬病毒属于弹状病毒科狂犬病毒属子弹状,长160-240nm,直径70nm双层脂质外膜,膜表面有糖蛋白突起血凝素核酸为-ssRNA,五种结构蛋白组成核衣壳,衣壳呈螺旋对型。有四个血清型,以一型为主。野毒株:从人和自然感染的动物中分离,毒性强,存在于自然界中。固定毒株:将野毒株接种实验动物脑内,并连续传50代以上可获得不致病的毒株为固定毒株。毒力变异动物感染范围较广在易感动物或人的中枢神经细胞中增殖时,胞质内形成嗜酸性包涵体,称内基小体(Negribody),具有诊断价值培养特性抵抗力•狂犬病毒对温度的抵抗力很弱,在高温下很不稳定。病毒悬液56°C,30分钟或60°C,10分钟即可灭活。煮沸2分钟,病毒全部死亡。•含有狂犬病毒的脑组织在常温下可保存活力7-10天,在日光和紫外线照射下,或强酸、强碱的环境下,病毒灭活的时间会缩短。•狂犬病毒在Ph7.4-8.0较为稳定,若pH超过7-9的范围,则病毒易灭活。•甲醛、乙醚、升汞、过氧化氢、高锰酸钾和季胺类化合物(如本扎溴铵)等化学药品对狂犬病毒都有杀伤作用。•1%甲醛或3%来苏尔15分钟可使病毒灭活。•20%乙醚、10%氯仿、75%酒精、5%碘酊和0.1%胰蛋白酶等也可使病毒灭活。•病毒于-70℃或冻干后置0-4℃中可保持活力数年。被感染的组织可保存于50%甘油内送验。致病性与免疫性狂犬病的传染源吸血蝙蝠近年来学者发现了无症状带病毒的犬和猫所有的温血动物都可携带狂犬病毒:犬、猫野生动物狐狸、狼、臭鼬、浣熊传播途径被患病动物咬伤、抓伤,病毒自皮肤损伤处进入人体;粘膜也是病毒的重要侵入门户,如眼结合膜被病兽唾液沾污等;也可由染毒唾液污染外环境(石头、树枝等)后,再污染普通创面而传染。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兽医、动物饲养者与猎手尤易遭感染;接触家犬或野兽机会多的农村青壮年和儿童居多,男性多于女性。人被咬伤发病率为30%-60%。一旦发病,死亡率高达100%流行特征温血动物传染病,分布广泛,以家犬密度大的地方多见;全年发生,冬季发病率略低。2008年中国狂犬病的地理分布发病机理(pathogenesis)病毒不入血,发病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横纹肌细胞内繁殖咬伤部位神经末梢沿周围神经轴索向心性扩散中枢神经系统病毒周围神经离心性扩散侵入全身组织器官(眼、肾脏、唾液腺等)背根神经节大量繁殖1局部组织内繁殖期3向各器官扩散期2侵入中枢神经系统期每小时移动1-3毫米发病机理迷走、舌咽、舌下脑神经核受损,吞咽肌和呼吸肌痉挛,出现恐水、吞咽和呼吸困难;交感神经受累,唾液分泌和出汗增多;迷走神经节、交感神经节、心脏神经节受损,心血管功能紊乱或猝死。狂犬病的潜伏期*咬伤后,病毒沿外周神经轴以1-3mm/小时的速度向中枢神经移动狂犬病毒在人体内的潜伏期一般在30~60天之间,最短10天,最长可达一年,甚至5年以上。*潜伏期长短,取决于伤口的深浅、部位以及病毒的感染量大小。如伤口较深,又接近脊髓或头部,病毒的感染量大,则潜伏期就短。儿童比成人的潜伏期短。临床表现临床表现典型病例分为三期:前驱期、兴奋期、麻痹期①前驱期:持续2~4日低热、倦怠、乏力、头痛、烦躁、恐惧、恶心、周身不适等症状。对痛、声、风、光等刺激开始敏感,并有咽喉紧缩感。约50~80%病人已愈合的伤口部位及其附近有麻木、发痒、刺痛或虫爬、蚊走感。临床表现兴奋期:持续1~3天表现为高度兴奋,极度恐惧,烦燥,对水、风、声等刺激敏感,导致发作性咽肌痉挛、呼吸困难;体温40℃以上,大汗,唾液分泌增加,乱吐唾液,心率快,血压升高,瞳孔扩大,神志大多清醒;因声带痉挛伴声音嘶哑,吐字不清;部分病人精神失常、定向力障碍、幻觉、谵妄等,多在发作中死于呼吸或循环衰竭。临床表现麻痹期:一般持续6--18小时痉挛减少或停止,患者逐渐安静,出现全身弛缓性瘫痪,尤以肢体软瘫为多见。眼肌、颜面肌及咀嚼肌亦可受累;由安静进入昏迷,反射消失,呼吸变慢及不整,心搏微弱,可迅速因呼吸麻痹和循环衰竭而死亡。整个病程一般在6日以内,超过10日者极少见。临床表现潜伏期通常3-8周恐水症,后转入麻痹昏迷、最后呼吸困难、循环衰竭而死亡麻痹型(静型)狂犬病除典型狂犬病外,还有以瘫痪为主要表现的麻痹型(静型)狂犬病,也称哑狂犬病(dumbrabies);病变仅局限于脊髓和延髓,而不累及脑干或更高部位的中枢神经系统;无兴奋期及恐水现象,而以高热、头痛、呕吐、咬伤处疼痛开始,继而出现肢体软弱、腹胀、共济失调、肌肉瘫痪、大小便失禁等,呈现横断性脊髓炎或上升性脊髓麻痹等症状;病程可长达10天,最终因呼吸肌麻痹与球麻痹而死亡。诊断临床诊断被病兽或可疑病兽咬伤、抓伤史(检查咬伤人的动物是否患狂犬病,是采取防治措施的重要环节);典型临床症状如恐水、怕风、咽喉肌痉挛、怕光、怕声音、多汗、流涎以及咬伤处麻木、感觉异常等,即可作出临床诊断。确诊:有赖于检查病毒抗原、病毒核酸或尸检发现脑组织内基小体※防治原则捕杀野犬,加强家犬管理,普及家犬疫苗接种高危人群(兽医、饲养员)注意个人防护人咬伤后,措施伤口处理清水、肥皂水接种狂犬病病毒疫苗1、3、7、14、28天被动免疫制剂使用抗血清、免疫制剂被狗咬伤之后是去医院还是防疫站?应该是去找当地的防疫站,因为被狗咬伤后必须立刻注射狂犬病疫苗和免疫球蛋白,而有的医院急诊里,可能没有相应的设施和条件•人与人之间也是会传染的。因为狂犬病人都会发生精神障碍并攻击别人,如咬人等,他的体液和唾液都会传染病毒。另外国外有报道说,在非常封闭的环境里,仅凭呼吸也有可能传染。人得了狂犬病会传染给他人吗?吃狗肉会得上狂犬病吗?狂犬病毒不是敏感病毒,紫外线、高温、酒精都可以杀死它。所以吃狗肉染上狂犬病的,只有在下列情况下有可能:1、吃的是没有经过检疫的、带有病毒的野狗;2、狗肉半生不熟;3、食客的胃或口腔黏膜有伤口,比如溃疡。“正常”狗咬伤也得狂犬病?•貌似健康的犬也会携带病毒传播狂犬病。上海曾对犬类携带狂犬病病毒的情况进行过检查,发现受检犬中有40%无症状的狂犬病病毒携带犬。疯动物过了发病早期就进入兴奋期,表现为坐立不安,跑来跑去,咬叫无常,此时已不能辨认生人和熟人,而表现出攻击人的疯狂状态,很多人就是这时被咬伤的。随后病狗耷拉着尾巴,或尾巴夹在两腿之间,张嘴,顺嘴流口水,吞咽困难,走起路来摇摇晃晃,全身毛竖起。进入晚期,病动物很快发生呼吸困难,全身衰竭死亡。怎样识别疯动物病例男,22岁,自述胸部隐痛并加剧3天,临床检查均无异常,入院后患者出现烦躁不安,不许人接近病史:8年前被犬咬伤肘部,伤口较大,当时未注射狂犬疫苗入院第二日,病人烦躁不安,双掌撑于床头尖叫,口中流延,后呼吸、心跳骤停,经临床抢救无效死亡二、出血热病毒Hemorrhagicfeverviruses出血热(hemorrhagicfever)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传染病,即流行性出血热,又称肾综合征出血热,是由病毒引起以鼠类为主要传染源的自然疫源性疾病,是以发热、出血倾向及肾脏损害为主要临床特征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流行广,病情危急,病死率高,危害极大。引起出血热的病原体在分类上包括多种病毒,见表。在我国以发现的主要有汉坦病毒、新疆出血热病毒、登革热病毒。表人类出血热病毒的分类病毒类属病毒媒介疾病分布布尼雅V科汉坦V新疆出血热VRift三谷热V啮齿动物蜱蚊肾综合征出血热新疆出血热Rift出血热亚欧美非洲美洲、非洲中国新疆黄V科登革热V黄热病VKyasanur森林热VOmsk出血热V蚊蚊蜱蜱登革出血热黄热病Kyasanur森林热Omsk出血热东南亚南美非洲南美印度西伯利亚披膜V科ChikungunyaV蚊Chikungunya热非洲东南亚沙粒V科Lassa病毒Junin病毒Machupo病毒啮齿动物啮齿动物啮齿动物Lassa热阿根廷出血热南美西非南美南美线状V科Marburg病毒Ebola病毒未确定未确定Marburg热Ebola热非洲欧洲非洲1.肾病综合征出血热病毒(HFRSV)1976年在韩国发现发病集中在东北三省、长江中下游和黄河下游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是流行性出血热的病原体。属汉坦病毒属。主要病变是全身小血管和毛细血管广泛损害,以发热、出血、低血压、和蛋白尿等为特征,病死率高达10%。生物学性状病毒呈圆形、椭圆形或多形态,直径100nm。单负股RNA,有长、中、短三个片段,分别编码病毒的RNA多聚酶(L),糖蛋白(G1、G2为中和抗原),核蛋白(N)。最外层为包膜。包膜表面有血凝素,能凝集鹅的红细胞。可在人胚肺传代细胞(A549)Vero-E6、2BS及地鼠肾细胞中增殖一般无CPE,IFA检测抗原。易感动物较多。用中和试验将它分为6个血清型。我国主要为Ⅰ型(姬鼠型)和Ⅱ型(家鼠型)培养特性可在人肺传代细胞(A549)等中增殖不引起明显的细胞病变在感染细胞细胞质内形成包涵体抵抗力对酸(pH5)和丙酮、氯仿、乙醚等脂溶剂敏感56~60℃30分钟可灭活病毒40流行环节流行性出血热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地区性,与鼠类的分布和活动有关。致病性与免疫性传染源黑线姬鼠、褐家鼠、大林姬鼠病毒随鼠粪、尿、唾液排出污染环境,再经呼吸道、消化道、破损皮肤接触感染人体临床表现潜伏期1~3周发热、出血和肾脏损害临床分期发热期低血压期少尿期多尿期恢复期病后可获持久免疫力微生物学检查法病毒分离,抗原检测,血清学检测(IgM、IgG)。防治原则控制传播防鼠、灭鼠,加强实验动物管理及工作人员的防护预防接种灭活病毒疫苗2.新疆出血热病毒Xinjianghemorrhagicfevervirus新疆出血热病毒属布尼亚病毒科,是新疆出血热的病原体。病毒形态、结构、培养特性、抵抗力与汉坦病毒相似,但抗原性、传播方式、致病性不同。46※传播途径硬蜱,特别是亚洲璃眼蜱是传播媒介病毒在蜱体内增殖并经卵传给子代,蜱也是病毒的长期储存宿主致病性自然疫源疾病,主要分布于有硬蜱活动的荒漠和牧场野生动物(啮齿类动物)和家畜(羊、牛、马、骆驼、狐狸和兔)是自然宿主和传染源发病有严格的地区性和明显的季节性,每年4~5月为流行高峰潜伏期7天左右,临床表现为发热、全身疼痛、出血及中毒症状,无肾脏损害病后免疫力牢固48微生物学检查法与预防原则确诊主要依赖于病毒的分离鉴定患者双份血清中特异性抗体的检查防蜱、灭蜱,加强人员防护和患者管理病例男,38岁,发热第6天,尿少第2天,入院治疗查体:血压正常,体温正常,双眼睑水肿,咽部充血水肿,腋下条索状出血点治疗第6天,尿量减少、烦躁不安治疗第7天,病人突然抽搐,呼吸困难,心电室速,经抢救约30分钟死亡三、疱疹病毒一群中等大小、有包膜的DNA病毒。有70多种,于人

1 / 10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