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价格贸易条件变动趋势研究胡琼宁波大学商学院,浙江宁波(315211)E-mail:huqiong0456@163.com摘要:贸易条件是衡量一国一定时期对外贸易状况(相对于进口)的重要指标。笔者根据我国进出口价格指数,编制出1984-2006年的价格贸易条件指数,并细化商品分类,结合商品结构中制成品和初级产品所占比重的变化,对我国价格贸易条件指数的变化趋势作了综合分析,并给予了经济学上的解释。关键词:价格贸易条件,进出口产品结构,变化趋势中图分类号:F7101.引言国际经济学理论中的贸易条件是用来衡量一个国家对外贸易状况好坏的一个指标,它与“比较利益”一起被认为是国际贸易的两个最基本问题。贸易条件一般指出口商品价格与进口价格之间的比率。所以贸易条件又叫“进出口交换比价”或简称“交换比价”,亦即一国以出口交换进口的条件。一国的出口如能换到更多的进口,贸易条件可以说是改善了,否则就是恶化。从笔者掌握的材料来看,国外学者对中国贸易条件的研究较少,主要考察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的价格贸易条件,如美国经济学家邓伯格(R.Demberger),候继明(Chi一mingHou)和许内门(R.H.Hueneman),都先后研究过1867-1936年中国对外贸易条件。国内比较权威的有南开大学研究团队(1938)编制的一套1867-1936年中国进出口物价、进出口数量及物物交易率(即价格贸易条件)指数[1]。解放后,一方面由于统计资料的缺乏,另一方面由于对国际贸易的忽视,导致对我国贸易条件的研究止步不前。近期,一些学者又重新开始对指数的研究,商务部国际贸易研究院研究员赵玉敏、郭兴培和王婷(2002)通过对各项指数的编制和计算指出,1993-2000年中国整体价格贸易条件指数下降13%,其中制成品价格贸易条件下降是导致中国整体价格贸易条件下降的主要原因[2]。牛勇平(2005)根据《中国统计年鉴》和《海关统计》的相关数据,选取30种代表性商品计算得到我国1985-2002年间的贸易条件结果,发现价格贸易条件不断下降[3]。林丽、张素芳(2005)测算了我国1994-2002年的价格贸易条件、收人贸易条件和要素贸易条件,发现价格贸易条件明显恶化,而收人贸易条件是上升的,而从总体上看我国与主要贸易伙伴国的双要素贸易条件得到了一定改善[4]。在测定贸易条件时,一般可以分为三类:价格贸易条件、收入贸易条件和要素贸易条件。其中,价格贸易条件最有实用意义,价格贸易条件指数是指一国出口商品价格指数PX与进口商品价格指数PM之比,表示出口一个单位商品能获得多少单位价值进口商品,用公式表示即:NBTT=PX/PM。很多国家的官方统计也已正式列出。但我国政府尚未对此作出统计。笔者力求精确计算我国近二十几年来的价格贸易条件变动趋势。2.我国总价格贸易条件变动趋势分析由于国内外的统计机构都没有统计我国的价格贸易条件指数,因此,本文只好根据历年《中国统计年鉴》中记载的取自海关统计年鉴中的主要进出口商品数量和金额表,进行计算。本文中涉及到的指数都为笔者计算所得。计算中涉及三个问题需要说明:(一)计算价格贸易条件指数是一件十分繁杂的过程,首当其冲的问题就是,各年《中国统计年鉴》关于主要进出口商品种类统计并不完全一致。根据最大可能性原则,本文选取1996年为基期计算,理由是:在1997年与1998年的《中国统计年鉴》中关于1996年统计的进出口商品种类出入比较大,即1984-1997年的海关统计年鉴关于主要进出口商品种类基本一致,而1998-2006年的海关统计年鉴关于进出口商品种类统计的趋于一致。所以选取对于不同统计口径的1996年主要进出口商品种类为基期,而作两个时间段的进出口价格指数计算。(二)我们在计算进出口价格指数时必须首先计算出商品的单位价格,但是在统计海关统计年鉴中,部分商品只统计了其金额并未统计其数量,而这些商品所占总进出口商品金额比较大,但是分类很细,无法进行数量的统计。因此本文针对的是产品规格相同并且在各年海关年鉴中都有数量及金额统计的商品种类。在此,本文共选取了各类出口商品152种,各类进口商品77种,大概占各年总进出口额的30%-60%之间。(三)本文采用帕氏指数计算,具体计算公式如下:∑∑=QitPiQitPitPxt0(i=1,2,……152)∑∑=QjtPjPjtQjtPmt0(j=1,2……77)其中Pxt表示第t期的出口价格指数,Pmt表示第t期进口价格指数。Pi0表示基期第i种商品的平均出口价格,Pj0表示基期第j种商品的平均出口价格。Pit表示第t期第i种商品的平均出口价格,Pjt表示第t期第j种商品的平均出口价格。Qit表示第t期第i种商品的平均出口数量,Qjt表示第t期第j种商品的平均出口数量。表2.11984-2006年我国价格贸易条件(NBTT)变动表年份PXPMNBTT=PX/PM年份PXPMNBTT=PX/PM198489.644.2202.71996100100100198571.335.6200.31997104.791.3114.7198673.046.7156.3199888.086.0102.3198779.670.2113.4199983.877.3108.4198882.961.9133.9200082.785.197.2198989.464.9137.8200180.777.6103.9199085.267.9125.5200273.475.097.9199183.560.7137.6200361.885.072.7199285.550.7168.6200487.4107.381.5199381.142.8189.5200592.0119.477.1199486.850.1173.62006101.4124.581.4199585.970.2122.3将表2.1中价格贸易条件指数绘制成折线图,以便更清晰地了解我国价格贸易条件指数变动趋势。可以看出,1984-2006年我国整体价格贸易条件下降了53%。我国价格贸易条件曲线明显向右下方倾斜,说明我国的价格贸易条件明显的在波动中下降。从时间段来说,在1993年之前,价格贸易条件指数都处于100以上,并且曲线也基本上向右上方倾斜的,说明我国此时的价格贸易条件有所改善,这些年价格贸易条件的改善主要是由于进口价格指数以更大幅度下降所引起的。1994年开始,价格贸易条件指数曲线是明显的向右下方倾斜,说明我国价格贸易条件在这几年呈现明显的恶化趋势,这一阶段价格贸易条件的恶化主要由于进口价格指数以更大幅度上升所引起的。3.我国分类商品价格贸易条件变动趋势分析根据国际上的通常做法,将中国进出口商品分为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两大类。为了对中国工业制成品贸易条件的变化有更深刻和准确的了解,再将工业制成品分为劳动/资源密集型商品(SITC6+SITC8)和资本/技术密集型商品(SITC5+SITC7)。有数据统计,1985年工业制成品出口额占总出口额的49.44%,2006年工业制成品出口额占94.54%,同时,1985年工业制成品进口额占总进口额的87.48%,2006年工业制成品进口额占76.36%;1985年资本/技术密集型出口商品所占工业制成品的15.75%,而到了2006年,比重占到了54.68%。1985年资本/技术密集型进口商品所占工业制成品的56.02%,而到了2006年,比重占到了73.48%[5]。可见,工业制成品出口份额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其中资本/技术密集型商品出口量的增加是显而易见的,我国进出口产品结构也发生了变化。本文在计算价格贸易条件指数时选取的各类出口商品中初级产品共有65种,工业制成品有87种,其中劳动/资源密集型商品共有50种,资本/技术密集型商品共有37种。各类进口商品中中初级产品共有39种,工业制成品38种,其中劳动/资源密集型商品共有30种,资本/技术密集型商品共有8种。各类商品的价格贸易条件计算如下:NBTTI=PXI/PMI其中I=1,2,3,4(1表示初级产品,2表示工业制成品,3表示劳动/资源密集型制成品,4表示资本/技术密集型制成品),PXI和PMI分别表示第I类商品的出口价格指数和进口价格指数。3.1初级产品价格贸易条件中初级产品价格贸易条件指数绘制成折线图,如下:020406080100120140160198419861988199019921994199619982000200220042006年份制成品价格贸易条件指数图3.11984-2006年我国初级产品价格贸易条件指数变动趋势图从表3.1和图3.1中可以看出,价格贸易条件指数变化趋势并不明显,期间出现过两次波峰,分别是1987年的124.1和1999年的151.8,基本上在90与120之间浮动。但从2003年开始,我国贸易条件开始逐渐走下坡路,处于恶化阶段。从1984-2006年整体来看,我国初级产品价格贸易条件变动趋势不明显。初级产品价格贸易条件指数中工业制成品价格贸易条件指数绘制成折线图,如下020406080100120140198419861988199019921994199619982000200220042006年份工业制成品价格贸易条件指数图3.21984-2006年我国工业制成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