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枢神经系统药理学习题一、名词解释:1.阿司匹林哮喘(aspirinasthma)2.瑞夷综合征(Reyesyndrome)3.人工冬眠:4.镇痛药(analgesics)5.P-物质(substanceP)6.戒断症状7.解热镇痛抗炎药8.强直后增强(posttetanicpotentiation,PTP)二、单选题:三、吗啡镇痛作用的部位是:A.脑干网状上行激活系统B.脑室及导水管周围灰质C.大脑边缘系统D.延脑E.纹状体2.胆道平滑肌痉挛引起的胆绞痛应选用:A.哌替啶B.阿托品C.吗啡D.吗啡+哌替啶E.阿托品+哌替啶3.关于吗啡描述错误的是:A.强而持久的镇痛作用B.镇静作用C.呼吸抑制D.降低胃肠平滑肌张力E.引起体位性低血压4下列不属于吗啡治疗范围的是:A.镇痛B.止泻C.心源性哮喘D.分娩止痛E.血压正常的心梗患者止痛5.吗啡引起低血压的原因是:A.阻断α受体B.抑制去甲肾上腺素释放C.抑制血管平滑肌D.激动β受体E.激动M受体6.解热镇痛抗炎药共同的作用机制是:A.抑制白三烯的生成B.抑制中枢阿片受体C.抑制PG的合成D.直接抑制中枢E.抑制TXA2生成7.有关阿司匹林的解热作用描述错误的是:A.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B.通过抑制PG的合成而发挥解热作用C.只降低发热者的体温D.对直接注射PG引起的发热无效E.对已合成的发热无效8.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首选药物是:A.保泰松B.阿司匹林C.布洛芬D.扑热息痛E.吲哚美辛阿司匹林预防血栓形成的机制是:A.抑制TXA2合成B.促进PGI2合成C.促进TXA2合成D.抑制PGI2合成E.抑制凝血酶原9.几无抗炎作用的药物是:A.保泰松B.布洛芬C.阿司匹林D.扑热息痛E.吡罗昔康10.布洛芬的主要特点错误的是:A.抗炎解热作用强B.镇痛作用强放C.胃肠道反应轻D.解热作用弱E.可进入滑膜腔并保持高浓度11.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苯妥英纳能诱导为苯巴比妥B.扑米酮可以代谢为苯巴比妥C.丙戊酸纳对所有类型的癫痫都有效D.乙琥胺对失神小发作的疗效优于丙戊酸纳E.硝西泮对肌阵挛性癫痫和小发作疗效较好12.用于癫痫持续状态的首选药是()A.硫喷妥纳静注B.苯妥英钠肌注C.静注地西泮D.戊巴比妥钠肌注E.水洽氯醛灌肠13.治疗癫痫大发作及局限性发作最有效的是()A.地西泮B.苯巴比妥C.苯妥英钠D.乙琥胺E.乙酰唑胺14.具有抗焦虑抑郁情绪的抗精神病药是()A.氟哌啶醇B.泰尔登C.五氟利多D.氯氮平E.氯丙嗪15.氯丙嗪抗精神病作用的主要机制A.阻断黑质-纹状体系统D2受体B.阻断中脑-边缘系统和中脑-皮层系统的D2样受体C.阻断结节-漏斗系统D2受体D.阻断肾上腺素受体E.阻断M胆碱受体16.长期应用氯丙嗪治疗精神病的最常见不良反应是A.锥体外系反应B.中枢抑制症状C.体位性低血压D.内分泌紊乱E.过敏反应17.氯丙嗪引起的低血压状态应选用A.多巴胺B.肾上腺素C.麻黄碱D.异丙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18.苯妥英钠抗癫作用的主要机制是()A.抑制病灶本身异常放电B.稳定神经细胞膜C.抑制脊髓神经元D.具有肌肉松驰作用E.对在枢神经系统普遍抑制19.长期应用苯妥英钠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A.胃肠道反应B.叶酸缺乏C.过敏反应D.牙龈增生E.共济失调20.碳酸锂主要用于A.精神分裂症B.抑郁药C.焦虑症D.躁狂症E.以上均不是三、填空题:1.阿片受体在中枢神经系统内存在4种亚型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冬眠合剂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3.口服阿司匹林1g以下时,其代谢按__________进行,当剂量大于1g时,其代谢按__________进行。4.小剂量阿司匹林可__________血栓形成,原因是减少血小板中__________生成。高浓度时可__________血栓生成,原因时是减少了__________合成。5.阿司匹林的不良反应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等。6.氯丙嗪对中枢的作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抗抑郁药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8.长期应用氯丙嗪引起的锥体外反应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前三种可用__________对抗。9.治疗癫大作的药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苯妥英钠经口服或肌注后,吸收__________,且__________。四、问答题:1.详述吗啡的药理作用及临床用途。2.简述吗啡镇痛作用的机制。3.简述吗啡治疗心源性哮喘的机制。4.比较阿司匹林与氯丙嗪对体温影响的不同。5.试述阿司匹林对血栓的影响及原因。6.简述阿司匹林的药理作用及不良反应有哪些。7.抗癫药分几类?每类分别举一例代表药物。8.癫痫大发作可选哪些药物治疗?9.癫痫小发作及癫痫持续状态应选何药治疗?10.简述氯丙嗪镇吐作用的特点及机制。11.简述米帕明的药理作用。【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阿司匹林哮喘(aspirinasthma):某些哮喘患者服用阿司匹林或其他解热镇痛药后可诱发哮喘,此称为“阿司匹林哮喘”。2.瑞夷综合征(Reyesyndrome):病毒感染伴有发热的儿童或青年服用阿司匹林后出现一系列反应,表现为严重肝功能不良合并脑病,称为“瑞夷综合征”。3.人工冬眠:与其他中枢抑制药(异丙嗪)合用,则可使患者深睡,体温、基础代谢及组织耗氧量均降低,增强患者对缺氧的耐受力,并可使植物神经传导阻滞及中枢神经系统反应性降低,称为“人工冬眠”,有利于机体度过危险的缺氧缺能阶段.为进行其他有效的对因治疗争得时间。多用于严重创伤、感染性休克、高热惊厥、中枢性高热及甲状腺危象等病症的辅助治疗。4.镇痛药(analgesics):一般是指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特定部位,在不影响患者意识状态下选择性地解除或减轻疼痛,并同时缓解疼痛引起的不愉快情绪的药物。5.P-物质(substanceP):疼痛刺激使感觉神经末梢兴奋并释放的兴奋性递质,简称P物质。该递质与接受神经元上的受体结合,将痛觉冲动传入脑内。6.戒断症状:反复使用阿片类药物的患者,一旦停药则可出现兴奋、失眠、流泪、出汗、震颤、呕吐、腹泻甚至虚脱,意识丧失等,此称为戒断症状。7.解热镇痛抗炎药:是一类具有解热、镇痛,而且大多数还有抗炎、抗风湿作用的药物,又称为非甾体抗炎药。8.强直后增强(posttetanicpotentiation,PTP):指反复高频电刺激(强直刺激)突触前神经纤维,引起突触传递的易化,再以单个刺激作用于突触前神经元,使突触后纤维的反应较末经强直刺激前为强。二、单选题:1.B2.E3.D4.D5.C6.C7.A8.B9.A10.D11.D12.C13.C14.B15.B16.A17.E18.B19.D20.D三、填空题:1.μκσδ2.氯丙嗪异丙嗪哌替啶3.一级动力学零级动力学4.抑制TXA2促进PGI25.胃肠道反应凝血障碍过敏反应水杨酸反应瑞夷综合征6.抗精神病作用;镇吐作用;对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有很强的抑制作用7.米帕明、阿米替林、多塞平、地昔帕明等8.帕金森综合征、静坐不能、急性肌张力障碍、迟发性运动障碍,抗中枢胆碱药9.卡马西平、苯巴比妥、苯妥英钠10.缓慢、不规则四、问答题:1.[吗啡的药理作用]首先:中枢神经系统作用。(1)镇痛:是目前最有效的镇痛药,对持续性、慢性钝痛的效力大于间断性锐痛。(2)镇静:消除患者因疼痛引起的焦虑、紧张等情绪反应,并可出现欣快感。(3)抑制呼吸:与抑制延脑的孤束核有关,治疗量引起呼吸频率减慢,剂量增加抑制作用增强。(4)镇咳:对各种原因引起的咳嗽均有效。(5)其他:能缩小瞳孔,中毒时瞳孔呈针尖样大小。其次:平滑肌兴奋作用。吗啡可提高胃肠、泌尿道和支气管平滑肌张力,故可引起便秘、止泻、诱发支气管痉挛、排尿困难等症状。吗啡兴奋奥狄括约肌使胆道排空受阻,胆内压升高诱发胆绞痛,阿托品可缓解。最后:心血管系统作用。治疗量可抑制血管平滑肌,偶可引起体位性低血压。[吗啡的临床应用](1)镇痛:对各种疼痛均有效,但易成瘾,故主要用于其他镇痛药无效的急性锐痛,对心肌梗塞引起的疼痛在病人血压正常时可用吗啡止痛。(2)心源性哮喘:左心衰突发的急性肺水肿引起的呼吸困难注射吗啡可缓解。(3)止泻:常选用阿片酊,减轻腹泻症状。2.吗啡镇痛作用机制:一般认为是吗啡激动中枢痛觉传导通路上的阿片受体,产生模拟体内内啡肽的作用,使痛觉一级传入神经末梢的P物质释放减少,而产生镇痛作用。3.(1)吗啡扩张外周降低外周阻力,减少回心血量,减轻心脏负担,消除肺水肿。(2)吗啡的镇静作用,可消除患者焦虑紧张情绪,间接减轻心脏负担。(3)降低呼吸中枢对CO2的敏感性,减弱了代偿性的呼吸兴奋,故有利于心源性哮喘的治疗。4.(1)从降温的特点看:氯丙嗪配以物理降温,对发热和正常体温均有降低作用;而阿司匹林仅降低发热者的体温,对正常体温无影响,不受物理降温的影响。(2)从降温机制看:氯丙嗪直接抑制体温体调节中枢,使体温调节失灵;阿司匹林通过抑制PG的合成,PG再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影响产热和散热。(3)从临床应用看:氯丙嗪用于人工冬眠和低温麻醉;阿司匹林用于发热患者的退热。5.(1)小剂量阿司匹林可预防血栓形成:小剂量阿司匹林可抑制血小板PG合成酶,减少血小板中TXA2的生成,而TXA2是强大的血小板释放ADP及聚集的诱导剂,因此可以对抗血小板聚集及抗血栓形成。(2)大剂量阿司匹林可促进血栓形成:大剂量阿司匹林对血管壁中PG合成酶敏感性高,抑制血管壁中PG合成酶,减少前列环素(PGI2)合成,而前列环素是TXA2的生理对抗剂,故前列环素的合成减少可以促进血小板的聚集,促进血栓形成。6.阿司匹林的药理作用特点有:(1)解热抗炎抗风湿;阿司匹林有较强的解热镇痛作用,用于头痛、牙痛、痛经及感冒发烧等;抗炎抗风湿作用强,可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2)影响血栓形成:小剂量抑制血栓形成,大剂量促进血栓形成。阿司匹林的不良反应有:(1)胃肠道反应:最常见。引起恶心呕吐、上腹不适等;较大剂量口服可引起胃溃疡及不易察觉的胃出血。(2)凝血障碍:一般剂量可抑制血小板聚集,延长出血时间。(3)过敏反应:可诱发阿司匹林哮喘。(4)水杨酸反应:阿司匹林剂量过大(5g/日)时,可出现头痛、眩晕、呕吐、耳鸣、视、听力减退。(5)瑞夷综合征:病毒感染伴有发热的儿童或青年服用阿司匹林后出现一系列反应,表现为严重肝功能不良合并脑病。9.抗癫痫药物分类:乙内酰脲类:苯妥英钠;巴比妥类:苯巴比妥;琥珀酰亚胺类:乙琥胺;苯二氮胆卓类:地西泮;其他类:丙戊酸钠、卡马西平。10.癫痫大发作可耻下场首选苯妥英钠或卡马西平,也可选用苯巴比妥,无效者可选用丙戊酸钠。11.癫痫小发作可首选乙琥胺,也可选用氯硝安定和丙戊酸钠,癫痫持续状态首选地西泮静脉注射,也可选用苯妥英钠静脉注射或苯巴比妥注射。15.氯丙嗪对多种药物和疾病引起的呕吐具有显著的镇吐作用。对顽固性呃逆也有显著疗效。对晕动症无效。机制:氯丙嗪小剂量时即可对抗DA受体激动剂去水吗啡(apomorphine)引起的呕吐反应,这是其阻断了延脑第四脑室底部的催吐化学感受区的D2受体的结果。大剂量直接抑制呕吐中枢。但不能对抗前庭刺激引起的呕吐。16.米帕明的药理作用:1)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抑郁症病人连续服药后,出现精神振奋现象。2)对植物神经系统的作用:视物模糊、口干、便秘和尿潴留等。3)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可降低血压,致心律失常,其中心动过速较常见。用药注意:1)避免与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I)合用以免血压过高;2)与苯妥英钠、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