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一我国废钢进口需求和价格决定因素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目录案例一:我国废钢进口需求和价格决定因素案例二:沉没成本对退出市场的约束案例三:高速公路收费的需求弹性分析案例四:如何降低项目停工带来的损失?案例五:小小神童洗衣机开发记案例六:炼钢设备产品的寡头定价策略案例七:目前中国GDP总量和增长速度的官方数据是否可信?案例八:俄罗斯经济转轨出现10年衰退案例九:我国汽车消费信贷案例十:意味深长的“铁本事件”案例十一:2003年应对SARS冲击的财政措施案例十二:1993—2003年美国利率政策变动案例十三:国外有多少“热钱”流入中国?案例十四:2003年美元贬值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案例十五:1996—2002年我国连续8次降息案例十六:近年来出现的大学毕业生就业难2案例分析一:我国废钢进口需求和价格决定因素炼钢生产原料主要有生铁、废钢和废钢替代品。废钢主要有两大来源:一是炼钢工厂在生产过程中产生。二是社会回收的废钢,如报废汽车壳体、房屋桥梁钢体部分、废弃的铁路道轨等。我国废钢需求量和供应量之间存在较大缺口,需要通过进口废钢来弥补缺口。本文经济学原理,对我国废钢进口需求和价格决定因素做简略观察讨论。表1报告了近年来我国钢铁产量、废钢消耗、废钢进口量和价格数据。其中显示,我国钢产量过去6—7年间从1亿吨上升到约1.7亿吨,废钢消耗量也从1996年的2800万吨上升到2001年的3440万吨,除了1998年例外,废钢消耗量占钢产量比例大约在25%上下。表11996—2002年我国钢产量及废钢贸易、消费数据1996年1997年1998年1999年2000年2001年2002年钢产量(万吨)10002107571143512371127231520017000废钢消耗量(万吨)280028001750267029203440—废钢所占比重(%)27.9926.0314.1521.5822.952300—废钢数量(万吨)128120202334510979600废钢价格(美元/吨)165165145130120105130*2002年数据为案例写作时(2002年9月)业内估测数据一国废钢进口需求量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一是受到钢铁保有蓄积量影响。废钢是一种可再生资源。但其产出受到时间限制(如汽车、房屋报废需要一定年限),一国钢铁人均蓄积量较低时通常需要净进口废钢,钢铁蓄积量增长到一定程度后会变成废钢净出口大国,我国虽然已成为世界最大钢铁生产国,但是人均钢铁蓄积量仍然较低,因而需要大量进口废钢,进口来源国主要有美国、日本、俄罗斯等钢铁蓄积量较大的国家。二是受到钢铁产量和炼钢方法影响。其他方法给定时,钢铁产量较大,对废钢需求(包括进口需求)越大。1996年起我国粗钢产量位居世界首位,加上转炉改电炉(电炉炼钢比转炉炼钢废钢消耗量大)、推广连铸生产工艺(连铸使工厂生产过程产出废钢减少)使得国内废钢产出量减少,废钢的需求量逐年增加,推动废钢进口量不断上升。三是受国际市场废钢价格影响。从表1数据看,废钢价格从1996年165美元/吨下降到2001年105美元/吨,我国废钢进口量从不到130万吨上升到将近1000万吨。由于32002年钢产量预计为1.7亿吨,所以行业内曾预测2002年废钢进口量将超过1300万吨,然而,据海关统计,2002年上半年进口废钢仅约为300万吨,下半年还有下降趋势。导致废钢进口量上降的重要因素之一是进口价格从2001年的105美元/吨上升到130美元/吨。四是受到替代品的影响。虽然进口废钢是炼钢用优等原料,然而由于受到预算约束影响,炼钢工厂是进口废钢价格到达一定水平后,会加大国内废钢采购或加大比较便宜的生铁用量(生铁基本是国内采购),以满足生产需要;另外由于技术进步,出现了新的进口废钢替代产品如HBI(热压块),HBI由矿石加工而来,由于矿石相对废钢是丰富资源,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炼钢成本。影响我国进口废钢价格的主要因素有:一是韩国和我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废钢进口量。韩国和我国台湾也是世界主要废钢进口大户,它们进口需求的上升会提升我国进口废钢价格。二是出口国本国生产对废钢需求变化。例如,2002年美国实施201贸易保护条款,国内钢产量上升导致废钢需求上升和出口供给下降,估计美国废钢出口量将从2001年的1000万吨下降到2002年的500万吨,对国际市场废钢价格上升产生了某种影响。三是日元对美元汇率变动影响。我国废钢进口通常用美元报价,日元升值使日本出口废钢的美元价格上涨,日元贬值则使其美元出口价格下降。四是油价变动对海运费成本的影响。五是我国国内钢材市场价格及其影响的国内工厂采购废钢的价格。六是废钢可替代品的供应量和价格。4案例二:沉没成本对退出市场的约束QC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食品生产厂商之一,主要产品包括速溶咖啡、巧克力、糖果、奶制品、儿童营养食品、冰淇淋等。20世纪80年代初,该公司进入中国市场投资兴建速溶咖啡厂,以其“滴滴香浓,意犹未尽”等脍炙人口的广告语打动中国消费者,产品迅速占领市场,成为外语打动中国消费者,产品迅速占领市场,成为外商在华投资成功的范例。此后QC公司又先后进入奶制品、巧克力、速溶茶等其他领域,获利颇丰。1990年,QC公司瞄准发展中的中国饮用水行业,投资近2亿元人民币在天津兴建矿泉水厂。1998年又耗资4000万人民币收购上海某饮料厂,并增加投资3亿元建成年产5亿公升纯净水的现代化生产基地。然而,QC在中国饮用水市场上面临严峻挑战,第一,从市场需求角度看,中国由于收入水平、消费者对茶饮料偏好等方面因素,饮用水市场虽然20世纪90年代后期扩展较快,但是总体规格还比较小。以矿泉水为例,到2000年销额仅有30亿元左右,有待进一步开发和培育。第二,从市场份额角度看,即便在QC饮用水产量最高的2001年,它在中国饮用水(包括矿泉水、蒸馏水和纯净水)市场占有份额仅有8%,虽然超过了各占4%—5%份额的可口可乐(CocaCola)和屈臣(Watson’s),但是远远比不上占市场份额达四成的达能(Danone)集团。第三,从市场竞争情况看,中国市场上有几千家质量低、效率低但成本也很低的地方瓶装水厂。由于饮用水缺乏明确的卫生和技术质量标准,进入门槛比较低。QC公司基于在饮用水行业的经验和对自身品牌的严格质量要求,引进意大利、法国等现代化大型设备(过滤、净化、矿化及高速瓶装线、自动化吹瓶机、热封包装机等等),严格控制生产流程,检测要求精益求精,使其产品质量优异但生产成本(特别是固定资产折旧成本)高昂。因而,QC饮用水面临的困难是,相对于国内很多竞争对手缺少价格优势,相对于如达能集团这样的国际竞争对手又缺少规模优势。上述背景下,QC中国饮用水企业连年巨额亏损。表1显示了上海公司近年财务状况,亏损额(净收益负值)从1998年1000多万元上升到2001年5000多万,现金流亏损也从几百万元上升到2001年的3800多万元。5表1上海QC饮用水公司损益表(1998-2002,千元人民币)31/12/199831/12/199931/12/200031/12/200130/06/2002销售额16351.8030889.1060034.9067119.2050681.00生产成本7885.5013206.2034985.1041309.7028933.50毛利8466.3017682.9025049.8025809.6021747.50管理费用4191.509227.3016582.6023182.908772.50营销成本12613.9018386.2035823.8035505.8022705.70折旧和摊销2238.902709.608728.4013780.808472.00净收益-11413.50-13407.30-33377.30-52120.60-21588.80现金流损益-9174.60-10697.60-24648.90-38339.80-13116.80虽然QC公司凭借其成功的中国营销队伍、优质品牌效益可以吸引一部分高端客户群并占有一定市场,然而维持低价销售且无法达到规模产量,长期亏损则不可避免,退出似乎成为不得不考虑的选择,然而,实际上,由于存在巨大的沉没成本,QC想要退出也不容易。依据经济理论,厂商在考虑退出一个行业时,需要比较平均成本与价格水平,并且考虑固定成本比例以及固定成本中沉没成本所占比例。在建立生产能力所进行的投资中,通常会有相当部分用于厂房,设备等不变投入,这里固定成本如果在厂商退出这一行业时无法变卖回收,便成沉没成本(sunkcosts).另外,投入生产后发生部分成本如广告支出等也具有沉没成本性质。沉没成本数量规模对于厂商选择是否退出某个行业时具有重要制约作用。大体来说,在完全没有沉没成本情况下,如果现实和未来预期价格低于平均成本,厂商就应退出这一行业以避免亏损。然而,如果成本结构中有不同比例沉没成本,即便价格低于平均成本,厂商可能仍然不应退出,因为退出可能意味着承受更大财务损失,极端地说,如果所有固定成本都是沉没成本,那么只要价格没有低于可变成本,厂商仍然应当维持亏损经营以避免更大的财务损失。正是沉没成本使QC难以顺利退出。QC在华饮用水项目固定投资巨大,上海、天津二家工厂总投资迄今超过5.4亿人民币,再加上每年大约3000万广告投入,累计达3亿人民币,如果退出,厂房,土地,通用机器设备虽有可能部分收回,但资产处置时间就很长,针对饮用水的广告成本完全付之东流,沉没成本总计超过8亿元。反过来看,如果维持经营,市场分析结果表明QC公司仍有机会再高端产品保持优6势,占有一定市场份额,特别在5加仑大桶水市场,QC公司有丰富经验,是美国等地的市场领导者,具有明显优势。经过努力,饮用水产量可能能达到1.5亿公升以上,虽然仅为设计生产能力的三分之一,但是公司可以至少保持每年20%到30%的毛利,约为2000万元人民币。经过全面的市场调研和缜密分析,该公司董事会决定继续饮用水工厂的生产经营,提出利用QC公司在中国的成功的营销网络和经验,继续扩大市场和销售,同时公司还实施减少外籍人员、加快管理人员本地化,压缩广告开支等节流措施,努力降低亏损额。从2002年情况看,公司销售业绩与去年大体持平,但是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明显下降,净亏损大幅度下降,董事会维持亏损经营决策得到了较好贯彻。7案例三:高速公路收费的需求弹性分析经营高速公路的企业会面临调整通行车辆收费标准问题,调价效果如何,涉及通行车辆对道路需求整体弹性的分析估计,本人所在的贵州金关公路有限公司是一家中外合作企业,经营管理贵阳至黄果树高等级公路中的一级路段,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来源于收取的过路费。与我公司经营路段并行的是道路标准等级较低的320国道,该段国道为不收费路段。目前该段国道也正在改造拓宽,拓宽后仍不收费。我公司于1997年成立。由于贵州经济情况相对落后,公路收费标准基数较低,我公司在1997年11月至2000年4月间,分别三次上调了收费标准,表1报告了收费标准提升情况。表11997年至2000年通行费收费标准调整情况收费标准调整时间收费标准调整(元/吨公里)收费调整幅度1997年11月1日0.15—0.18增加20%1999年5月10日0.18—0.25增加39%2000年4月10日0.25—0.30增加20%上一次调整收费标准是在2000年4月份,至今已有两年时间。本文写作的2002年9月份,公司考虑是否再次上调收费标准。公司将于2002年11月召开董事会,讨论议程之一是决定是否在2003年4月向贵州省交通厅和物价局提交上调收费标准的申请。为此需要依据过去几次收费调整情况,分析通行车辆对我公司管理路段的需求弹性,作为决策参考。表2显示了1997年11月以来三次收费标准调整和车流量变动情况。表2收费标准调整前后车流量变化对比收费调整时间调价前日均车流量(辆)调价后日均车流量(辆)1997年11月8885(10月)7181(11月)1999年5月9322(4月)8428(5月)2000年4月9707(3月)9385(4月)依据表2提供的有关信息,可以计算三次调整收费的需求弹性;第一次调整收费标

1 / 8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