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白菜——莫言大关县职业高级中学一、新课导入•童年是天真烂漫的,童年是无忧无虑的。童年是伴随着歌声、伴随着阳光的。然而,著名作家莫言的童年记忆却是“黑暗、恐怖和饥饿”,以及那一次终身难忘的经历——卖白菜。•在我的脑袋最需要营养的时候,也正是大多数中国人饿得半死的时候。我常对朋友们说,如果不是饥饿,我绝对会比现在聪明,当然也未必。因为生出来就吃不饱,所以最早的记忆都与食物有关。•1960年春天,在人类历史上恐怕也是一个黑暗的春天。能吃的东西都吃光了,草根,树皮,房檐上的草。村子里几乎天天死人。都是饿死的。•贫困的经历整整伴随了我20年,对贫困和饥饿的恐惧影响着我后来的经历和作品,我的小说里有很多贫困的记忆。如果让我重新选择,我宁愿选择丰衣足食的童年生活。作家介绍二、走进作者莫言(1955年2月17日-),原名管谟业,生于山东高密县,中国当代著名作家。香港公开大学荣誉文学博士。他自1980年代中以一系列乡土作品崛起,充满着“怀乡”以及“怨乡”的复杂情感,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其作品深受魔幻现实主义影响,写的是一出出发生在山东高密东北乡的“传奇”。莫言在他的小说中构造独特的主观感觉世界,天马行空般的叙述,陌生化的处理,塑造神秘超验的对象世界,带有明显的“先锋”色彩。•1955年2月生于山东高密,童年时在家乡小学读书,后因文革辍学,在农村劳动多年。•1976年加入解放军,历任班长、保密员、图书管理员、教员、干事等职。•1981年开始创作生涯,发表了《枯河》、《秋水》、《民间音乐》等作品。•1986年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1991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鲁迅文学院创作研究生班并获文艺学硕士学位•1997年以长篇小说《丰乳肥臀》夺得中国有史以来最高额的“大家文学奖”,获得高达十万元人民币的奖金。•1997年脱离军界,转至地方报社《检察日报》工作,并为报社的影视部撰写连续剧剧本。2000年《红高粱家族》获亚洲周刊选为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2001年《檀香刑》获台湾联合报读书人年度文学类最佳书奖。•2003年《檀香刑》获第1届鼎钧双年文学奖。2005年再次失手于茅盾文学奖。《四十一炮》获第2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成就奖。获香港公开大学荣誉文学博士学位。•2006年出版第一部章回小说《生死疲劳》获颂福冈亚洲文化大奖。•2007年7月14日出版《说吧,莫言》。这套书分为三卷,约100万字,全面展示了莫言的心路历程。•2008年《生死疲劳》获第2届红楼梦奖首奖。长篇小说《四拾壹炮》入围第7届茅盾文学奖最终入围作品。•2009年12月,出版长篇小说《蛙》,创作手法别具一格,小说由四封长信和一部话剧构成,讲述了一个乡村妇产科医生的人生经历,表现一个时代的难和痛。了解诺贝尔奖诺贝尔奖是瑞典化学家、炸药发明人诺贝尔的部分遗产(3100万瑞典克朗)作基金创立。诺贝尔奖分设物理、化学、医学、文学、和平五个奖项,以基金每年的利息或投资收益授予前一年世界上在这些领域对人类作出重大贡献的人,1901年首次颁发。诺贝尔生于瑞典,是化学家、发明家、企业家。一生获发明专利355项,其中以炸药的发明最闻名,他不仅从事发明,而且兴办实业,在欧美等20个国家开设了100家公司和工厂,积累巨额财富。辞世之际,立下了遗嘱:“请将我的财产变做基金,每年用这个基金的利息作为奖金,奖励那些在前一年为人类做出卓越贡献的人。海外华人得主李政道:1926年生于上海,祖籍江苏苏州,美籍华人(获奖时为中国国籍)。1957年获诺贝尔物理奖,时年31岁。杨振宁:1922年生于安徽合肥,美籍华人(获奖时为中国国籍)。1957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时年35岁。•丁肇中:1936年生于美国,祖籍山东省,美籍华人。•丁肇中和伯顿·里克特由于1974年发现了J/ψ粒子而同时获得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时年40岁。•李远哲:1936年生于台湾,美籍华人(现已放弃美国国籍,回到台湾)。•1986年以分子水平化学反应动力学的研究与赫施巴赫及约翰·波兰伊共获诺贝尔化学奖,时年50岁。朱棣文-----诺贝尔物理学奖崔琦--美籍华人诺贝尔物理学奖高行健---2000年因为作品《灵山》诺贝尔文学奖。钱永健---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他是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的堂侄,美国华裔化学家。忆童年作者的童年50和60后的童年三、写作背景《卖白菜》是莫言忆旧系列作品中的一篇文中从“我”与母亲卖白菜的不同心态写起然后写到母亲和“我”对卖白菜的老太太的不同态度,最后写到母亲因“我”的过错而流下伤心地泪水。文章中刻画了一个坚强、自尊、朴实、诚实的母亲形象。知识回顾四、温故知新1.小说的三要素是什么?环境、情节、人物形象2.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作用有什么?交代社会背景;渲染气氛,烘托人物。3.小说的人物描写有哪些?有外貌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五、自主阅读(10分钟)1、阅读小说,划出小说情节发展各阶段。1、开端(第1—9自然段):年关已近,为贫困所迫的母亲下决心卖掉原本要留着过年包饺子的那三棵白菜。发展(第10—25自然段):母子俩去集市卖白菜的过程。结局(第26—30自然段):因为我多要了买主的一毛钱,白菜被退回,母亲流泪了,这眼泪让我终身难忘。70年代极度贫穷的农村,将近年关的时候。母亲是一个善良、坚强、诚信的人。2、故事发生在什么样的环境里?3、小说中的母亲是个怎样的人?探讨两个问题(5分钟)具体文本阅读六、拓展练习(一)阅读小说开端部分并思考:1.“母亲苦着脸,心事重重地在屋子里走来走去,时而揭开炕席的一角,掀动几下铺炕的麦草,时而拉开那张老桌子的抽屉,扒拉几下破布头烂线团。母亲叹息着,并不时把目光抬高,瞥一眼那三棵吊在墙上的白菜。最后,母亲的目光锁定在白菜上,端详着,终于下了决心似的,叫着我的乳名,说”①这段文字运用了哪些人物描写方法?②这段描写刻画了母亲什么样的心理变化?解析:神态、动作、心理描写。犹豫不决——苦着脸、心事重重、时而揭开、掀动、时而拉开、扒拉无可奈何——叹息、瞥一眼、锁定、端详痛下决心——终于下了决心③小说极力描写母亲下决心卖白菜时的心理变化,有何作用?表现母亲家庭的极度贫困、窘迫,衬托母亲的坚强2.为什么我会为母亲卖白菜的决定而哭?•2、解析:•①因为那三棵白菜原是准备留着过年包饺子的,在那个极端贫困的家庭,这是一个小孩子最大的盼望;•②还因为这些白菜是我和母亲亲手种植、侍弄的,我对这些白菜有着深厚的感情。3.“我们种了一百零四棵白菜,卖了一百零一棵,只剩下这三棵了……”为什么这里要详细地列出白菜的数字?解析:表现我对白菜的珍惜之情。(二)阅读小说发展部分并思考:1.“篓底有几根蜡条跌断了,那棵最小的白菜从篓子里跳出来,滚到路边结着白冰的水沟里。母亲在我头上打了一巴掌,骂道:‘穷种啊!’然后她就颠着小脚,乍着两只胳膊,小心翼翼但又十分匆忙地下到沟底,将那棵白菜抱了上来。我看到那棵白菜的根折断了,但还没有断利索,有几绺筋皮联络着。我知道闯了大祸,站在篓边,哭着说:“我不是故意的,我真的不是故意的……,”①母亲对我的打骂和我的哭泣表现了什么?②哪些词语表现了白菜在母亲心目中的分量?回答以下两个问题(5分钟)1、①解析:表现了这几棵白菜在我、在母亲甚至在整个家庭中的重要意义,因为它是家里唯一可以变卖的东西了。这也从侧面反映了我们的贫困。②解析:颠着小脚、小心翼翼、十分匆忙、抱2.“她摇摇头,看样子是嫌贵。但是她没有走,而是蹲下,揭开那张破羊皮,翻动着我们的三棵白菜。她把那棵最小的白菜上那半截欲断未断的根拽了下来。然后她又逐棵地戳着我们的白菜,用弯曲的、枯柴一样的手指。她撇着嘴,说我们的白菜卷得不紧。”①这段文字刻画了一个()的老太太形象。②小说为何要着力描写这个老太太?思考以下两个问题(5分钟)•2、•非常挑剔•写这个挑剔的老太太,•一是衬托了母亲的善良;•二是推动情节的发展:激起我对老太太的“恶感”,为下文我故意多算一毛钱埋下伏笔。3.“老太太低声嘟哝着,从腰里摸出一个肮脏的手绢,层层地揭开,露出一叠纸票,然后将手指伸进嘴里,沾了唾沫,一张张地数着。她终于将数好的钱交到母亲的手里。母亲也一张张地点数着。”“一张张地数着”这个细节描写表现了什么?3、解析:表现了极度贫困中的人们对每一分钱的重视和谨慎。(三)阅读结尾部分并思考1.母亲为什么流泪?从这里可以折射出母亲什么样的品质?解析:母亲是因为儿子多要了买主的钱,非常羞愧,所以流下了眼泪。这里可以折射出母亲诚信的高贵品质。解析:这体现了母亲是一个坚强的女性,无论如何贫困,她都能挺过去。2.小说开头部分写道:“母亲的眼睛湿漉漉的,但她没有哭,她有些恼怒地说:‘这么大的汉子了,动不动就抹眼泪,像什么样子!’”那时的母亲面对困境,一筹莫展,却为什么不流泪?3.母亲“让我终生难忘的声音”里包含了哪些复杂的情感?解析:责备、失望、伤心、痛心、期待。解析:坚强的母亲因为我不诚信的行为而第一次流了泪,这对我的触动非常大,也让我明白了做人的道理,促使我在今后的人生路上始终坚持奉行诚信。4.我为什么终生难忘母亲的眼泪?七、拓展延伸在那个极端贫困的年代,母亲语重心长地告诫“我”做人要诚信,不能贪别人的一分一毛。多么难能可贵,在当今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我们该怎样坚持我们的诚信?八、诚信名句遵守诺言就像保卫你的荣誉一样。——【法】巴尔扎克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中国俗语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信用既是无形的力量,也是无形的财富。——【日】松下幸之助走正直诚实的生活道路,必定会有一个问心无愧的归宿。——【苏】高尔基九、小结•莫言说:“贫困的经历整整伴随了我20年,对贫困和饥饿的恐惧影响着我后来的经历和作品,我的小说里有很多贫困的记忆。”作者借助《卖白菜》中母亲的形象,表达了自己对做人行事的看法:再穷也不能失掉自尊,再穷也不能丢掉诚实。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