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国民经济价格核算与分析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9章国民经济价格核算与分析§9.1国民核算的计价和对比问题一、价值核算与计价问题(一)计价标准和计价方式国民核算涉及到两方面的计价(估价)问题:计价标准:按什么价格构成计算有关指标──完全价格、不完全价格计价方式:按什么时间标准确定价格水平──现行价格、原始价格(历史成本)和不变(可比)价格国民核算的基本计价原则:尽可能按核算期的现行市场价格对有关经济流量和存量进行统一估价。根据国民核算和经济分析的具体问题和要求,对于不同核算环节和不同经济指标,往往还需要运用适当的计价标准或计价方式。经济指标的计价标准和方式不同,得到的指标值及其分析意义也会有所不同。计价标准:补充讨论几个基本概念及其应用问题。计价方式:结合经济动态对比和横向对比加以说明。(二)有关计价标准的基本概念各种商品(货物和服务)的价值构成:完全价格(c+v+m),包括:──物化劳动转移价值C,劳动手段转移价值C1(固定资产损耗)劳动对象转移价值C2(中间消耗)──活劳动新创价值(V+M)必要劳动价值V(劳动报酬)剩余劳动价值M(生产税净额和营业盈余)不完全价格:不包括其中的m或m的某一部分。它们各自形成不同的价格范畴。1.成本价格:生产单位产品所直接支付的中间消耗、固定资本消耗和劳动者报酬之和,即(c+v);不包括作为生产税和营业盈余的m,属于不完全价格。在国民经济核算中,对于特殊部门或领域(如政府服务或居民自有住房服务)的产出可以采用成本价格进行计价。2.基本价格和要素价格(1)基本价格:基本价格的“近似值”“理论值”,两者之差为通过各次中间消耗累积的产品税净额分析作用:尽可能排除生产税(产品税)因素对价格水平及其结构的影响。(2)要素价格:进一步从基本价格中扣除直接和间接支付的其他生产税净额。各次间接支付的固定资本直接支付的固定资本消基本价格耗、劳动者报酬、营业消耗、劳动者报酬、营业(理论值)盈余和其他生产税净额盈余和其他生产税净额基本价格直接支付的固定资本消耗、劳动者中间消耗(近似值)报酬、营业盈余和其他生产税净额要素价格基本价格直接和间接支付的(理论值)(理论值)其他生产税净额要素价格基本价格直接支付的其(近似值)(近似值)他生产税净额要素价格的“近似值”“理论值”,两者之差为通过各次中间消耗累积的生产税净额分析作用:与基本价格类似,但分析意义更为纯粹(排除全部生产税因素对产品价格的影响)。3.生产者价格和购买者价格(1)生产者价格:由产品的直接生产过程中的总投入费用所决定的完全市场价格。(2)购买者价格:从商品购买者或使用者的角度来观察的完全市场价格。购买者价格=生产者价格+商业运输等费用(差价)生产者价格与购买者价格的比较:两者都是市场价格。但前者从生产者角度、后者从商品购买者或使用者角度观察。两者都是完全价格,其价值构成都是(c+v+m)。但后者通过商业运输费用追加了新的c、v和m。(三)各种计价标准的相互关系和应用领域1.相互关系购买者价格-商品流通费用=生产者价格生产者价格-产品税净额=基本价格(近似值)基本价格(近似值)-其他生产税净额=要素价格(近似值)要素价格(近似值)-营业盈余=成本价格2.基本应用领域投入产出核算~基本价格(或要素价格)国内生产总值核算生产法~生产者价格(产出)购买者价格(消耗)使用法~购买者价格(消费、投资)离岸价格(进、出口)二、关于GDP计价标准的补充说明*1.问题的提出GDP=各部门增加值之和??在不同的(生产税)税制和核算方式下,结果有所不同;还要适当考虑有关“进口税”的核算处理问题。2.基本结论(具体分析略,请参看P.370-372)若采用“总额制”记录“增值税”:GDP=各部门增加值之和+进口税净额若采用“净额制”记录“增值税”:三、国民经济对比分析的基本问题(一)物量比较与价格分析(二)动态对比与横向(空间)对比生产者单位产品中间直接支付的最间接支付的最初价格增加值消耗初投入费用投入费用之和基本价格产品税要素价格生产税(近似值)净额(近似值)净额GDP各部门增不可抵扣进口税加值之和增值税净额§9.2(动态对比问题)§9.3(国际对比问题)(三)国民经济核算指数1.国民经济核算指数及其特点特点:在内容构成上,不是单一的指数,而是多种指数;编制分析上,不是孤立的指数,必须协调一致。2.国民核算中应用的基本指数公式记物量因素为q,价格因素为p,下标t表示相应的时期(t=0为基期,t=1为现期)。有如下的总值指数、物量指数和价格指数(通式):当同度量因素取为基期(或现期)水平时,给出如下的拉氏(或帕氏)指数:在拉氏指数、帕氏指数和总值指数之间,存在着如下的“指数体系”:这表明:一个总值指数可以分解为拉氏物量指数与帕氏价格指数的乘积,也可以分解为帕氏物量指数与拉氏价格指数的乘积。通过一定的指数体系推算出来的因素指数,称作已知指数的“暗含指数”。物量比较的间接方法:Iq=V÷Ip价格折算(或缩减)法:Iq=V÷Ip,∑p0q1=∑p1q1÷Pp折算(或缩减)指数:上述Ip或Pp3.基本指数公式的改造和测验指数的偏差及其调和——交叉处理:“权交叉”和“型交叉”指数性质的三大测验:指数测验的实际分析意义:基位互换测验:比较对象的对称性;因素互换测验:物量比较与价格分析的一致性;循环测验:逐期变动分析与长期动态分析的统一性,空间对比的可传递性。几种重要指数的测验结果11111/01/01/00000,,qppqpqpqVIIpqpqpq01101/01/0000011111/01/01001,,qpqppqpqLLpqpqpqpqPPpqpqqpqpVLPPL1/00/11/00/11/01/01/01/02/13/2/(1)0/1/02/13/2/(1)/01/11qpNNNNNNIIIIIIVIIIIIIIIII基位互换:或因素互换:循环测验:或基位互换因素互换循环测验拉氏指数×××帕氏指数×××马埃指数√××理想指数√√×EKS指数√√√§9.2总产出和GDP指数的编制原理一、国民核算指数的基本形式从指数法角度看,国内总产出、部门总产出和企业总产出指数的编制原理是共通的。1.总值指数:q为各种产品的总产量p为单位产品的价格2.拉氏物量指数(生产指数)及其暗含的帕氏价格指数:3.分析举例(P.378-379)4.我国的生产指数编制问题(略)二、GDP指数的构造原理(一)GDP指数的两种编制思路依据GDP核算的生产法和支出法:GDP=∑(各部门总产出-中间消耗)=总消费+总投资+(货物和服务出口-货物和服务进口)分解因素→固定其中某一因素→编制指数。从生产角度编制GDP指数,说明GDP中各部门的贡献份额及其动态;从使用角度编制GDP指数,说明GDP中各种最终产品的份额及其动态。(二)GDP生产指数的构造原理1.单折算法(单缩法)①用帕氏公式分别编制总产出和中间消耗的价格指数:q和p仍为产品的总产量和单位产品价格z为单位产品的中间消耗额②分别用上述两个价格指数去折算(缩减)现价总产出和中间消耗(或总产出指数和中0011qpqpV01111/01/00001qppqpqLPpqpq,00ttttpzttpqzqPPpqzq,间消耗指数,得到相应的不变价总值或拉氏物量指数:③将上面两个拉氏物量指数的分子、分母对应相减后再对比,即得到如下拉氏形式的GDP物量指数:其中,r为单位产品的“增加值价格”。注意:以上三个拉氏物量指数(Lq、Lq’和Lq’’)的指数化指标相同(q),但同度量因素各不相同(p、z和r)。问题1:指数Lq’’只是运用单一的增加值价格(r)作为同度因素构造的拉氏物量指数,它的指数化指标仍然是总产出物量q。因而,只是以“增加值价格”作为同度量因素的总产出物量指数,并非真正的GDP物量指数。问题2:上述物量指数只对增加值价格r进行了价格缩减,并未真正对“总产出价格”和“中间消耗价格”各自的变化分别进行必要的调整,故被称作编制GDP生产指数的“单折算法(单缩法)”。这些表明,“单缩法”存在两个严重的缺陷。2.双折算法(双缩法)首先分别构造总产出和中间消耗的下述帕氏价格指数:其中,s为中间消耗量,k为单位消耗品的价格,其他同前。用它们分别对现价总产出和中间消耗(或总产出指数和中间消耗指数)进行价格缩减,得到:0000000000000000ttttttptttttttztpqttttptztttqtttqtttqzpqpqpqPpqzqzqzqPzqVpqpqPppqzqpqpqVqLpqzzqzqPzqzqzqqL010100100000001000qqpqzqpzqpqzqpzrqLrq00,ttttpkttpqksPPpqks000000000000,,ttptttktttqttksttppqPpqksPkspqksPPpqpqksLLkqkssp再将上面两个拉氏物量指数的分子、分母对应相减,对比即得GDP物量指数(拉氏形式):由于该指数同时考虑了产出和消耗的价格折算(缩减),也称作“双折算法(双缩法)”的GDP物量指数。比较编制GDP生产指数的两种方法:双缩法分别缩减了产出和消耗中的价格因素,其物量指数的具有更为科学、合理的经济内涵,应成为编制GDP生产指数的主要方法。在核算实践中,由于条件限制,适度地运用单缩法仍然是允许的,但需要明确其近似性质。(三)GDP使用指数的构造原理GDP使用指数的编制比较简单。从使用角度看,各期现价GDP等于全部消费品、用于资本形成的投资品、出口品和进口品的数量与相应价格乘积的代数和,即:式中,f、p分别为各种最终产品的数量和价格(购买者价格)。依据指数分析原理,可以构造出使用法的GDP物量指数和价格指数。遵循一般惯例,物量指数采用拉氏公式,价格指数采用帕氏公式,它们之间互为暗含关系:与前面有关指数的比较(P.383)。三、GDP指数的编制方法两种形式:(1)直接编制物量指数;(2)先编价格指数,再通过缩减总值指数,间接给出暗含的物量指数。我国采用后一种方式。从生产法的角度看,为了导出双缩法GDP物量指数,所需的GDP价格指数为(相互暗含关系):使用法的GDP价格指数前面已经给出。利用这些价格指数进行折算或缩减,就可得到相应的不变价GDP或GDP物量指数。生产法GDP指数与使用法GDP指数的比较:理论上,两者给出的结果能够保持整体的一致性;但分类指数(分部门、分用途)不存在类似关系。00,0000ttqspqksLpqks0GDP,GDPGDP(1,2,)tttGDPtpfVt0GDP000tttfpftpfpfVLPpfLpf,,000000,ttttpkttttttqspqksPpqkspqksLpqksGDP,,GDP,pkqspfVPLVPL000,000000,000tttqsfttttttpkptttpqkspfLLpqkspfpqkspfPPpqkspf核算实践中,由于两种指数的数据采编方式不同,操作过程不同,尤其是运用了不同的代表性价格资料等,通常会引起一定的误差,需要从统计上进行误差平衡。编制双缩法生产价格指数的程序:搜集各部门(产业)的现价总产出、中间消耗和增加值;编制各部门(产业)的总产出和中间消耗价格指数;推算各部门(产业)基期价格总产出、中间消耗和增加值;利用帕氏公式编制出国民经济总体的总产出价格指数、中间消耗价格指数和GDP价格指数。编制使用价格指数的程序:按最终产品的经济用途搜集现行价格的消费、投资和进出口数据;分别编制各类最终产品的价格指数;推

1 / 1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