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供求与价格理论(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即市场价格的形成机制理论函数和曲线第二章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知识结构知识结构函数和曲线供给均衡和变动弹性和计算经济模型蛛网模型(动态)销售收入运用事例(静态)需求微观的特点理性人一、微观经济学的特点:理论准备(一)微观经济与宏观经济概念或问题?微观经济:“微观”英文为“Micro”,希腊文原意是“小”。它是指个别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相互影响。宏观经济:“宏观”英文为“Macro”,希腊文原意是“大”。通常是指总体经济现象,是经济运行的总体情况(通常指一个国家的整体经济)。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通过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和经济变量单项数值的决定来说明价格机制如何解决社会资源配置问题。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单个经济单位;要解决的问题:资源配置问题;中心理论:价格理论;研究方法:个量分析。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通过研究经济中各有关总量的决定以及其变化,来说明资源如何才能得到充分的利用。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整个国民经济;要解决的问题:资源利用问题;中心理论: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研究方法:总量分析。宏观经济学[资料]微观先生和宏观先生[资料]微观先生和宏观先生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关系区别:一是基本假设不同:(市场机制不不完善的、政府有能力调节经济)(完全理性、市场出清和完全全信息);二是研究对象不同:整个国民经济与单个经济单位;三是解决的问题不同:资源利用(研究现有的资源为什么没能得到充分利用,怎样才能得到充分利用,以及经济如何增长的问题)与资源配置(即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问题);四是中心或核心理论不同: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与价格理论;五是研究方法不同:总量分析与个量分析。微观与宏观经济学的区别:内容类别研究对象中心理论解决问题研究方法微观经济学经济个体的行为价格理论资源配置个量分析宏观经济学经济整体的行为国民收入决定理论资源利用总量分析联系:一是研究目的相同:经济学的目的是为了通过对人们的经济活动提供正确的指导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从而实现整个社会经济福利的最大化。二是研究内容相互补充:资源的最佳配置问题(假定资源已实现充分利用的前提)与资源的充分利用问题(假定资源已实现最优配置的前提)。三是研究方法主要是实证分析法:都主要是实证经济学,都不研究经济制度问题,即都假定社会经济制度是既定的。四是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二)微观经济学的发展过程:主要源于1776年斯密的《国富论》中所体现的“看不见的手”原理(有人认为《国富论》的出版标志着微观经济学的创立)。斯密以后的许多西方经济学家,为论证市场竞争机制为主体的西方资本主义制度是一套和谐发展、完美无缺的经济体制,提出了大量的理论观点。这些理论观点经马歇尔等经济学家集之大成,并加以发挥、创造,就产生了如今的微观经济学(创始人)。微观经济学的发展大致批历了以下三个阶段:一是古典微观经济学的发展阶级:它是从17C中叶对价值问题的研究开始的;二是传统微观经济学的发展阶段:它是从19C上半期开始的:传统的“均衡价格论的提出。三是现代微观经济学的发展阶段:它是从20C30年代开始的。美国经济学家张伯伦和英国经济学家罗宾逊把垄断竞争和不完全竞争的条件引入价格理论,提出了“垄断竞争价格论”和“不完全竞争价格论”。它不但补充和发展了传统的“均衡价格论”,而且建立起研究厂商均衡产量和价格形成的厂商理论。(三)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微观经济学是研究市场经济中单个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和经济规律的科学(微观经济分析所涉及的经济变量都是经济个量,所以也称个量分析)。它是现代西方经济学基本原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单个经济主体具体包括:消费者、生产者或厂商、要素所有者和政府。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内容:一是均衡价格理论或供求与价格理论;二是消费者行为理论,消费理论或需求理论;三是生产者行为理论,生产理论或供给理论;四是市场理论;五是是分配理论或要素价格理论;六是是一般均衡理论与福利经济理论;七是微观经济政策理论。微观经济学原理部分的结构框架体系:七部分价格理论消费理论生产理论分配理论一般商品的价格生产要素的价格消费者行为生产者行为需求需求供给供给支出支出收入收入交换单个消费者和厂商分别以产品的需求者和供给者双重身份出现在产品市场上,又分别以生产要素的供给者和需求者的双重身份出现在要素市场上。对微观经济学的鸟瞰×SD产品市场×SD生产要素市场公众企业消费者的需求引致需求企业的供给生产要素的供给$成本:产量(第五章)局部均衡消费者:效用(第三章)(第二章)(第一章)生产者:要素(第四章)收益:市场(第六章~第七章)要素供求(第八章)一般均衡(第九章)博弈论初步(第十章)失灵和政策(第十一章)(微观经济学分析的)逻辑思路: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分析单个消费者和单个生产者的经济行为(单个经济当事人行为的分析);它分析单个消费者如何进行最优的消费决策以获得最大的效用;单个生产者如何进行最优的生产决策以获得最大的利润。第二个层次:分析单个市场的均衡价格的决定(单个市场的分析);第三个层次:分析所有单个市场均衡价格的同时决定(一般均衡论与福利经济学)(涵盖所有经济当事人的行为、所有市场的分析)。具体又包括:一个框架:产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循环流向图两个模型:生产可能性边界、供求模型两条主线:消费者行为与生产者行为两个市场:产品市场与要素市场三个关键词:需求、供给和价格产品市场的价格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为谁生产要素市场的价格(工资、地租、利息)产品市场要素市场供给供给需求需求生产者的生产消费者货币选票厂商(企业)支付要素报酬提供要素服务居民户(家庭)鞋子住房面包鞋子住房面包资本资本劳动劳动土地土地小结:微观经济学的特点:(与宏观经济学相比)一是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单个经济单位二是微观经济学要解决的问题是资源的配置问题三是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四是微观经济学的基本研究方法是个量分析二、供求与价格理论在微观经济学中的地位价格理论是微观经济学分析的核心或中心问题(基础)。微观经济学也被称为价格理论。而市场的需求和供给是决定均衡价格的两大基本力量。供求规律:人类社会永恒存在的规律。经济规律的类型:时间节约规律!供求分析法:在经济学家看来,价格并不是某些偶然过程的结果。价格是隐藏在供给和需求曲线背后的千百万企业和消费者决策的结果。价格有平衡供求,从而协调经济活动的关键作用。所以供求分析是其经济学分析的出发点。也是微观经济学的主线。有这样一首诗能说明需求与供给概念的重要性。“你甚至于可以使鹦鹉成为一位博学的政治经济学者——它所必须学的就是‘供给’与‘需求’这两个名词。”——无名氏为什么价格理论是微观经济学的中(核)心?因为微观经济学研究的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问题,即研究产出、投入和分配问题都与经济资源的配置有关。因此,微观经济学是研究具有竞争性用途的稀缺性资源的合理配置的科学。在市场经济制度中,产出、投入和分配问题都是单个经济行为主体(消费者、生产者和要素所有者)的分散决策行为,而引导和自发调节单个别经济行为主体方式的决定因素是市场价格。因而单个别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的价格决定和变动就成了微观经济学分析的中心课题,所以价格理论是微观经济学的核心或中心。总之,微观经济学的核心思想主要是论证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能够实现有效率的资源配置。通常用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其1776年出版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一书中提出的、以后又被称为“看不见的手”原理的那一段话,来表述微观经济学的核心思想,其原文如下。“看不见的手”的由来及经济学含义:“由于每个个人都努力把他的资本尽可能用来支持国内产业,都努力管理国内产业,使其生产物的价值能达到最高程度,他就必然竭力使社会的年收入尽量增大起来。确实,他通常既不打算促进公共的利益,也不知道他自己是在什么程度上促进那种利益。由于宁愿投资支持国内产业而不支持国外产业,他只是盘算他自己的安全;由于他管理产业的方式目的在于使其生产物的价值能达到最大程度,他所盘算的也只是他自己的利益。在这场合,象在其他许多场合一样,他受着一只看不见的手的指导,去尽力达到一个并非他本意想要达到的目的。也并不因为事非出于本意,就对社会有害。他追求自己的利益,往往使他比在真正出于本意的情况下更有效地促进社会的利益。”——《国富论》(下卷)第27页。[资料]亚当·斯密1748~1750年,在爱丁堡公开讲学。1751年,受聘格拉斯哥大学逻辑学和伦理学教授。1776年,《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出版。1777年,被任命为苏格兰海关和盐税专员。1787年,被选为格拉斯哥大学校长。[资料]亚当·斯密“似乎想像他能摆布一个巨大社会的不同成员,就像一只手在棋盘上摆布不同的棋子一般容易;他不考虑,在棋盘上的不同棋子除了那只手在移动它们之外,还有其他的运动原理;在人类社会这个巨大棋盘上,每一个棋子都有它自己的运动原理,与立法者可能想要施加于它的原理完全不同。”机器制动机制原意指机器构造及其制动原理和运行规则。价格机制指价格调节社会经济生活的方式与规律。价格机制的含义价格机制的调节调节的前提条件:作为独立的经济实体存在;存在着市场;市场竞争具有完全性。弗里德曼认为价格作用有:“第一,传递情报;第二,提供一种刺激,促使人们采用最节省成本的生产方法,把可得到的资源用于最有价值的目的;第三,决定谁可以得到多少产品——即收入的分配。这三个作用是密切关联的”。调节的条件与作用价格机制的调节对“看不见的手”的评价:“看不见的手”的经济学含义:(曼昆称之“神奇的看不见的手”、斯蒂格里茨用“带有砝码的一个弹簧”代替“看不见的手”)价值规律(价格机制)的积极作用:在市场经济中,价格是配置稀缺资源的机制。价格是指导资源配置的信号。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调节作用改为“决定性”作用。价值规律的消极作用:市场机制调节的滞后性、局部性、短期性、不稳定性等特点,表明了市场功能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和局限性,加上不完全市场、外部性、公共产品、不完全信息、“马太效应”等问题的存在,会导致市场失灵。许多西方经济学家称赞价格机制的完善性,认为它像一只“看不见的手”,协调着整个社会的经济活动,使资源配置达到最优。亚当·斯密最重要的见解是:参加一项交易的双方都能得到好处,而且只要合作是严格自愿的,交易双方得不到好处就不会有任何交易。价格机制的弊病:以完全竞争为前提的;自发性与盲目性;调节的结果并不一定合意。价格机制的局限性经典名言:马克思:市场“它使人与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也没有什么别的联系了”(《选集》第1卷,第253页,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萨缪尔森:“当今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取代市场来组织一个复杂的大型经济。问题是,市场既无心脏、也无头脑,它没有良心,也不会思考,没有什么顾忌。”(萨缪尔森:《经济学》第12版(上册),中国发展出版社1993年版,第78页)思考:一是“看得见的手”(更应是一只“灵巧的手”)及其失灵;二是“第三只手”的提出;三是对比西方经济学与马克思经济学的研究对象、起点范畴、出发点、中心内容。三、需求的决定及其运行(一)需求的经济学含义:需求的定义要点:六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它存在一种静态假设;二是消费者希望购买的商品数量,而不是实际购买的商品数量;三是它是指有效需求。需求=有支付能力的欲望,强调两者的统一。经济学中的需求是指有支付能力的欲望。注意:一方面,“需要”(偏好,愿望,欲望,爱好,口味)不等于“需求”;另一方面这里的“有支付能力”,不仅仅是购买能力,它还包括消费某物品的一些必要条件。买车的需求分析?你觉得目前班上同学对汽车的需求大不大?东莞市房地产市场的需求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