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充材料3 评论 让市场去决定价格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让市场决定价格—关于当前价格问题的简要分析补充材料Ⅲ21.此起彼伏的价格战◆2000年3月起,先是“海信”以低价位向市场推出“工薪变频柜机”从而引发业内“春兰”等几大制冷企业跟着降价;随后,从4月15日起,“厦华”宣布在全国范围内调低主流机型售价,降幅达15%-20%,降价从300至800元不等,降价后的34英寸超平彩电仅售4080元,“乐华”等企业也跟着调低售价;汽车行业也不示弱,直接降价的有,间接降价的也有,如买汽车,送电脑、音响、家俱等高档消费品;与此不同的是,民航业却在限制降价,实行了所谓的机票“航线联营”,尽管许多人士认为这不会维持多久。◆2001年的情况32.企业为什麽要降价2.1厂商的一种“自利”行为降价是厂商争取消费者的一种自利行为。其目的在于:①减少本企业的库存和流动资金的占用,加快资本的周转;②通过降价,吸引社会各界的注意力,提高企业的品牌知名度,获得“注意力经济”效果;③通过降价实现规模生产与经营,提高企业的市场占有份额;④通过降价,把那些缺乏竞争力、处于劣势的同行企业挤出市场或者将其收购、兼并,最终纳入自己的生产经营旗下。42.2争取更多的货币“选票”市场经济是消费者主权经济,消费决定生产,消费者决定生产者,作为生产厂商,以自己高质量的产品、良好的服务乃至低廉的价格等取悦于消费者,争取消费者的货币“选票”,是很正常、很普通的事情,社会各界不必大惊小怪。2.3实现自身的规模经营通过降价这一措施,有利于企业进行兼并、联合、收购、破产等资本经营活动,最终实现企业的规模经营,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目的。52.4优化资源配置市场经济依赖价格机制优化资源配置,如果价格不能变化,特别是只涨不跌,就不能反映出资源和要素的稀缺性,那么稀缺的人力、物力、财力必然就不会流向效率高、成本低的企业中去,社会资源就不能实现优化配置。2.5反复出现的现象,反映了事物内在的规律规律:一个企业或一个行业的价格在一时是合理的,并不意味着在所有的情况下都行得通,都会必然为市场和消费者所接受,再加上同行业之间的竞争,价格的经常性调整就成为企业和行业的一种必然选择。62.6产业结构调整的客观要求降价在客观上给消费者带来了实惠和过去无法获得的额外福利,是受消费者欢迎的,但也会给一些企业带来竞争压力,甚至导致一些企业因此而亏损、停产、倒闭等等,但这也正是市场经济的无情性,也正是这一市场优胜劣汰的过程,那些成本高、质量差、价格高的企业被淘汰出局,从而资源得以优化配置,产业结构得以调整,经济发展的质量与活力得以提高和保证。73.几种似是而非或错误的观点3.1所谓“价格战”是“一种低层次的竞争”有些人认为,企业的这种降价行为,是一种所谓的“低层次竞争”,不知道这是怎麽样分析得出的结论。试想想吃饭对每个人来说,可谓也是一种“低层次“的活动,可谁又离得了吃饭?不吃饭你又能干了什麽“高层次”的事业?一位企业家曾说过,谁不听市场的话,谁就没有饭吃!这就是市场规律。83.2所谓“降价就是不正当竞争”什麽是不正当竞争?《反不正当竞争法》;“价格战”是企业间竞争的最重要竞争手段之一;垄断是最严重的不正当竞争;“价格战”会危及垄断部门的利益甚至打破垄断格局;奶牛隆胸,香海尔港,香苏泊尔港93.3所谓“降价会造成市场混乱”降价不会带来市场的混乱,恰恰是市场走向规范、走向成熟的一个必经的阶段。因为每个参与市场竞争的厂商都清楚自己在干什么,他们的行为都是理性思考之后而选择的,其结果只会带来市场的繁荣而不是混乱,更不会是一些部门和个别厂商指责的“扰乱市场秩序”。这就好比许多人现在仍然称农民进城务工为“盲流”一样,是一种偏见。市场经济中的每个心智健全的人都知道自己去哪里,去干什麽,会算计自己的成本与收益,更不用说那些在中国改革开放后,最先进入市场的农民了。103.4所谓“降价会使各方面利益受损”政府部门的干预会限制市场范围的扩大,从而降低市场交易各方的经济收益。一些部门看到企业降价就着急,急了就拿文件来压、来限制。其实,这样的行政干预并不能凑效。不让降价,厂商的销售额会减少,上交国家的利税会减少,消费者会由于高价而减少购买次数甚至取消购买念头,由此会导致其福利的损失。难道过去消费者“享受”一、两万元一部的移动电话对谁都好吗?难道航空公司维持高票价从而保持较高的“空座率”就好吗?人为地维持高价对包括政府在内的市场交易各方都是利益的损失。市场定价不是企业或消费者单方面决定的,更不是“有关部门”的一厢情愿。113.5所谓“高质量、高技术等于强竞争力”铱星移动电话的教训;高质量不等于强竟争力;适度的技术(质量)价格比;低成本从而低价格是竞争力的基础;不存在没有“价格战”的所谓的“质量战”;“质量战”与“价格战”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过度的质量(服务)供给是一种浪费。124.政府如何应对企业降价行为4.1政府部门应该干什么市场的秩序和经济繁荣来自于包括价格在内的市场竞争。如果政府部门真心要维护市场的秩序和繁荣,可以:①加强企业和行业产品质量标准的监督和监管,严格执行国家质量法律法规;②严历打击假冒伪劣产品的生产和经营,一直打击到使其不能卷土重来;③打击欺行霸市、强买强卖行为,维持良好的市场交易环境;④减少交易费用,包括证照申办费用、国税地税之外的“三乱”、诉讼及契约费用等;⑤保护财产权,包括专利权、商标权、商业秘密等知识产权;⑥建立全社会信用评级与保证制度,稳定人们的消费预期,增强人们的消费信心。134.2政府文件不能前矛后盾市场机制不是随便谁都可以踩上几脚的,一些政府主管部门不断干预市场价格竞争,结果反而常常事与愿违。如果政府部门一心要发文件限制企业的降价行为,那么由此给企业造成的盈亏是否可以置之不理。政府部门可以发文件不让企业参与市场价格竞争,但却不能发文件将企业的效益提高,或者发文件把亏损企业变成盈利企业。如果政府部门能象计划经济时期那样对企业的盈亏大包大揽,那么企业绝不会自找价降价这份“苦”来受的,政府一直主张企业自负盈亏、自主经营,却又限制企业的定价行为,那么,这种作法就是与政府主张相矛盾的。144.3首要的是消除严重的行政性的行业垄断现在全国上下都提倡扩大内需,推动国民经济尽快走出徘徊不前的局面,而降价行为与政府的这一愿望是一致的。政府相关部门应以推动宏观经济向好为重,倡导企业之间的资产重组和资源的优化配置,在加入WTO对外扩大开放之前,首先扩大对内开放,强化内部竞争、消除内部垄断,这是振兴经济,迎接“入世”挑战应有的实际行动。保持市场竞争与活力,政府责无傍贷。155.结束语没有搞清问题之前,不要急于出台自打嘴巴的政策!以前,全国上下、各行各业都曾搞过一种叫做“自律价”的东西,结果受到社会各方面的反对,最后很快不了了之,一些部门应以此为戒。2000年,民航主管部门又限制企业的降价行为,实行过所谓的“航线联营”,这实际上是一种行业价格的垄断行为,但没能走多远。多年来,人人口中都讲市场经济,都谈加入WTO,都说改革开放好,但愿多一点真格的,少一点“叶公好龙”的成份。

1 / 1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