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单元检测(岳麓版必修1)一、选择题1.美国解禁外交文件显示,1972年夏天,美国总统助理基辛格在得知日本首相田中角荣即将访华促成日中邦交正常化的计划后,使用了对日本人的蔑称“小日本”一词,破口大骂日本是“最坏的叛徒”。这最能说明()A.日本的做法违背了联合国宪章的原则B.日本在政治上从属于美国C.美日在国际关系上既相互勾结又相互斗争D.日本与中国建交导致美日关系恶化2.二战后国际社会的一个巨大变化就是第三世界的兴起和发展。以下与第三世界兴起无关的是()A.1955年万隆会议召开B.1967年欧共体成立C.1961年贝尔格莱德会议召开D.1954年日内瓦会议召开3.人们称1972年尼克松访华的七天是“改变世界的七天”,主要是因为()A.有助于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B.打开中美两国人民友好交往的大门C.美国长期孤立中国政策的破产D.为中美两国关系走向正常化奠定基础4.下列两幅美国《时代》周刊封面主题的变化反映了()①与美国握手言和②中国崛起③多极化格局④灵活的外交策略A.①③B.②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5.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积极开展多边外交,遵循的原则有()①平等互利②形式多样③互不侵犯④和平共处⑤讲求实效⑥共同发展A.①②③④B.①②⑤⑥C.③④⑤⑥D.②③④⑤6.1950年上半年,松下电器的产品销售额为9.8亿日元,到下半年则大幅度增至17.2亿日元,几乎是原来的两倍。松下公司成倍盈利的主要原因是()A.东京申办奥运会成功B.朝鲜战争爆发C.美国开始信息革命D.“冷战”正式开始7.下列三幅图片共同反映的问题是()欧共体总部日本太阳神塔不结盟运动会议A.世界日益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B.世界经济多极化的趋势形成C.西欧、日本努力改善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D.世界政治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8.从生产关系变革的角度而言,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的原因是()A.朝鲜战争的特需订货对日本的刺激B.战后日本的民主改革C.确立“贸易立国”思想,扩大进出口贸易D.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对国民经济进行改造9.有人说:戴高乐不仅为战胜法西斯作出了应有的贡献,而且为战后法国的崛起铺就了道路。这一道路就是()A.致力于法德和解,推动欧洲联合B.重振大国雄风,倡导联美抗苏C.占领德国,联合苏联遏制美英D.改善劳资关系,推行福利政策10.下列关于不结盟运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它的兴起标志着第三世界的崛起B.坚持独立、自主、不结盟的原则C.实际上是弱小国家消极反抗美苏霸权政策的产物D.冲击了两极格局,使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11..确立二战后世界两极格局基本框架的是()A.雅尔塔体制B.杜鲁门主义C.马歇尔计划D.北大西洋公约12.某同学对美苏“冷战”的历史有浓厚的兴趣。他可阅读与此相关的文献资料是()①《四月提纲》②《杜鲁门回忆录》③《战争与和平》④《柏林墙的故事》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13.下列素材中,不能直接用于探究“冷战局面形成”这一课题的是()A.丘吉尔“铁幕”演说录音B.“马歇尔计划”援助状况报告C.“华约”成员国分布示意图D.“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条约”文本14.二战后建立的两极格局事实上是()A.确立了以欧洲为中心的新国际格局B.划分了美苏的势力范围C.建立了战后新的同盟关系D.承认美国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15.战后,苏联等国签订的某条约规定:“如果在欧洲发生了任何国家或国家集团对一个或几个缔约国的武装进攻,每一缔约国应立即对遭受这种进攻的某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给予援助。”在该条约影响下()A.发生了古巴导弹危机B.欧洲出现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的局面C.美国对苏联全面实行“冷战”D.德国分裂为民主德国和联邦德国两部分16.1950年,中苏签署《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2001年中俄等六国签署《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这两次外交活动表明中国始终()A.坚定奉行友好结盟政策B.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C.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活动D.坚决打击国际恐怖主义势力17.20世纪90年代初,两极格局对峙的局面以苏联一极的坍塌而结束。从美苏竞争的结局中,可以得出的基本结论是()A.超级大国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不得人心B.和平与发展日益成为时代的主流C.国力竞争归根到底是经济科技的竞争D.单极世界的梦想不符合世界潮流18.下列图片反映的当今世界的变化趋势是()A.国家之间的矛盾在加剧B.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的主题C.市场经济制度得到普遍认可D.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19.右图反映了当今世界“一超多强”的局面。假若天平的一边是美国,那么另一边应是()A.日、中、俄、印B.法、德、英、日C.欧盟、日、俄、中D.亚、非、拉美20.当前世界形势的特点有()①“冷战”结束,两极格局不复存在②世界呈现出多极化、多元化的发展趋势③世界处在新旧格局交替的过渡时期④民族冲突和地区冲突此起彼伏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21.温家宝总理访问非洲时曾说,非洲人民对我们有“德”。我们中国人讲究“人之有德于我也,不可忘也”。有“德”主要是指()A.支援我国旧民主主义革命B.支援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C.支援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政治斗争D.支援我国国内经济建设22.建国以后,周恩来曾长期担任外交部长的职务,在国际社会中有“红色外交家”的美誉,下列周恩来参加的外交活动,按时间排列正确的是()①参加日内瓦会议②会见美国总统尼克松.③会晤日本首相田中角荣④出席万隆会议A.①④②③B.①④③②C.④①②③D.④①③②23.2008年5月6日至10日,胡锦涛主席对日本进行了为期5天的国事访问。三十多年前促使中日邦交正常化实现的直接原因是()A.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B.两国人民间的友好交往C.中美关系的改善D.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24.比利时首相范龙佩当选为首任欧洲理事会常设主席时,温家宝总理在贺电中表示希望中欧携手应对全球性挑战。这表明()①中国致力于与欧盟友好合作②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③中欧矛盾彻底消失④当今世界需要合作共赢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25.下列两幅美国《时代》周刊封面主题的变化反映了()①与美国握手言和②中国崛起③多极化格局④灵活的外交策略A.①③B.②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二、非选择题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有学者指出:“二战后以美苏为两极的世界格局的形成和持续,代表着战后力量均势的出现和保持。在这种力量均势被打破之前,两极格局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是它又因国际力量对比的不断变化而受到撼动,并且已受到逐步壮大起来的其他力量中心的挑战。”——人民版教材必修一材料二“冷战”结束后,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它依仗自己的实力与地位,要建立一个由美国领导的、以西方价值观念为准绳、以北约军事力量为后盾的单极世界……因此,“多极”与“一极”之争将持续一个相当长的时期,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多极格局的形成尚需待以时日,多极化作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将在曲折中取得发展。——《时政评说》材料三现在,旧的世界格局已经打破,新的格局尚未形成,世界处于新旧格局交替的动荡时期。——江泽民《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1)二战后两极格局在相对稳定性之下受到“撼动”和“挑战”的具体因素有哪些?(4分)(2)美国实施“冷战”政策有何具体表现?(6分)(3)材料三中所说的“新的格局尚未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分)(4)你认为美国能否建立单极世界?谈谈你的理由。(5分)27.观察下列图片,回答问题:材料一1970年日本大阪世界博览会上的太阳神塔,象征着日本经济的重新崛起。材料二西欧、日本、美国的力量对比材料三不结盟运动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观察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思考作为战败国的日本,为什么能够在曾经被原子弹摧毁过的战争废墟上迅速崛起并成为经济超人?对我们有何启示?(8分)(2)伊拉克战争结束后,日本开始摆脱“和平宪法”束缚,从“专守防卫”正式踏上了“海外派兵”之路。种种迹象表明,日本军国主义有明显的抬头倾向。分析日本军国主义势力抬头的原因。(3分)(3)材料二、三反映20世纪60、70年代以来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的因素有哪些?其根源是什么?(5分)28.阅读下列材料:“亚非的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自近代起都曾经受过,并且现在仍然受着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和痛苦,这是我们大家都承认的。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不是互相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我们的会议应该求同存异。会议应该将这些共同愿望和要求肯定下来。这是我们中间的主要问题。”——周恩来在亚非会议上的讲话请完成:(1)“我们的会议”指什么会议?何时何地召开?有何特点?(5分)(2)从材料中概括亚非国家的共同之处。(4分)(3)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其中“存异”是什么含义?(2分)(4)在这次会议上,周恩来阐明的解决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是什么?其内容主要包括哪些?(5分)【答案解析】第七单元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1.A[雅尔塔体制事实上确立了美苏两分天下的格局。而B、C、D选项是“冷战”的表现。]2.D[杜鲁门主义是“冷战”开始的标志,柏林墙的建立是二战以后德国分裂和“冷战”的重要标志性事件,《四月提纲》体现了俄国社会主义革命,《战争与和平》展示了19世纪最初15年的俄国历史,故选D。]3.D[依据所学知识,有关“冷战”的是A、B、C三项,D项是欧洲走向联合的内容之一,与本题要求不符,故选D项。]4.B[美国和苏联事实上分别是两大集团的首领,二战后的国际关系格局是美国控制资本主义世界,苏联操控东欧和亚洲社会主义国家。]5.B[该条约指的是《华沙条约》,据此成立了华沙条约组织,它的成立,标志着欧洲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和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6.B[1950年夏,朝鲜战争爆发,为日本经济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军需订货。]7.D[欧洲和日本的崛起,形成了资本主义世界三足鼎立的局面;不结盟运动的兴起,日益成为国际上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很大程度上冲击着两极格局。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推动着世界政治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8.B[解答本题时一定要注意题干中“从生产关系变革的角度”这一关键限定语,只有“民主改革”是属于生产关系的调整,A项是从经济发展外部条件而言,C项是制定外向型经济,D项是从科技角度而言。]9.A[二战后法国的重新崛起伴随着欧共体的成立与发展,而欧共体成立的前提即为法德的和解。]10.C[不结盟运动的目的是维护新独立的民族国家的利益,反对殖民主义和霸权主义,是第三世界国家人民对世界和平做出的贡献,不是消极反抗美苏争霸的产物。]11.C[二战后初期日本推行向美国一边倒的政策,到70年代,实行以日美关系为轴心的全方位外交。故选C项。]12.B[二战结束后,亚非拉地区掀起了民族解放运动的浪潮,诞生了许多新兴独立国家。它们逐渐发展成为一支独立的力量并登上了国际政治舞台。A、C、D三项都与此相关,B项反映的是西欧国家的联合,不属于第三世界兴起的表现。]13.D[在尼克松访华之前,中国已经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故排除A。打开中美两国人民友好交往大门的是1971年4月中国乒乓球队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问中国,故可排除B。中国重返联合国标志着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的破产,故可排除C。所以,答案为D。]14.B[第一幅图片《边参与战争,边谈论和平》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后采取灵活的外交策略,维护国家利益;第二幅图片反映了21世纪的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和平崛起。所以选②④。]15.B[①②⑤⑥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开展多边外交的四项原则。16.B[A项不符合中国奉行的不结盟外交政策;C项不符合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的“一边倒”外交方针;D项只符合后者,只有B项正确。17.C[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国家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经济科技的竞争。]18.D[世贸组织和欧盟是世界缓和的标志;军事组织北约和伊拉克战争反映了紧张、动荡的世界局势。]19.C[两极格局瓦解后,多极化趋势加强,多极化趋势在当前具体表现为“一超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