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着惊海天》教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74.《—着惊海天》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借助课文注释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和相关概念。2.梳理文章的写作思路,了解新闻特写和新闻通讯的特点。过程与方法1.训练学生自学、互动质疑的学习习惯。2.提升概括能力,学习如何选取事件的重点环节及通过背景介绍突出重点场景的写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国防知识,关注国家民族的命运,增强中华民族自豪感。教学重难点及突破:重点1.梳理文章的写作思路,了解新闻特写和新闻通讯的特点。2.学习通过挖掘背景突出重点场景的写法。难点提升概括能力,学习如何选取事件的重点环节。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新闻的主要形式有消息、通讯和特写等等,今天这篇课文是一篇通讯,但采用的写法有点特写的味道,报道的是我国的辽宁号航母上舰载机第一次成功着舰的事情。飞机着陆的镜头我们都见过,就是那么一瞬间的事情,也没有什么充满矛盾和悬念用来抓住读者的眼球,这样的事实怎么报道才能吸引读者的注意力,着舰怎么能达到惊海天的呢?我们带着这个问题来读文章。二、了解写作背景1.关于航母和“辽宁舰”。早在1928年底,时任国民党海军署长的陈绍宽,首次提出要建造航空母舰。但当时内战不断,政府的财政极度困难,造舰计划根本就没有执行的可能。1937年8月上旬,日军动用航母上的飞机将防守封锁线的国民党海军第一舰队几乎所2/7有舰艇炸沉。此后,日本航母经常出没于中国沿海,配合陆上作战行动。江阴海战是抗日战争中罕见的陆海空三栖立体作战,也是抗战期间唯一一次海军战役,日军出动加贺号航母击沉了几乎当时国民党海军所有主力战舰,轰炸了江阴要塞,使得当时中国海军部队几乎消耗殆尽,是中日甲午战争以来最重大的损失。辽宁号航空母舰,简称“辽宁舰”,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第一艘可以搭载固定翼飞机的航空母舰。其前身是苏联海军的库兹涅佐夫元帅级航空母舰次舰瓦良格号,改装后中国将其称为001型航空母舰。80年代中后期,瓦良格号于乌克兰建造时遭逢苏联解体,建造工程中断,完成度为68%。1999年,中国购买了瓦良格号,历经艰难于2002年3月4日抵达大连港。2005年4月26日,开始由中国海军继续建造改进。2012年9月25日,正式更名辽宁号。2013年11月,“辽宁舰”从青岛赴中国南海展开为期47天的海上综合演练,期间中国海军以辽宁号航空母舰为主编组了大型远洋航空母舰战斗群,战斗群编列近20艘各类舰艇。这是自冷战结束以来除美国海军外西太平洋地区最大的单国海上兵力集结演练,亦标志着辽宁号航空母舰开始具备海上编队战斗群能力。2017年1月12日凌晨,赴南海执行跨海区训练和试验的“辽宁舰”编队通过台湾海峡,继续开展后续任务。2.关于本篇作品。刊登于2012年11月25日《人民海军报》一版的通讯《一着惊海天》,在获得笫4届中国人民解放军新闻奖一等奖后,又喜获第23届中国新闻奖文字通讯类三等奖。一篇作品,能接连被各方看好,必定有其可圈可点之处。三、初读课文,疏通字词1.注意读音。着.(zhuó)舰澎湃..(péngpài)桅.(wéi)杆凛冽..(lǐnliè)浩瀚.(hàn)娴熟..(xiánshú)默契..(mòqì)咆哮..(páoxiào)紧绷..(jǐnbēng)镌.刻.(juānkè)2.注意词语意思。一丝不苟:做事认真细致,一点儿不马虎。苟(gǒu),苟且。惊心动魄:原指文辞优美,意境深远,使人感受极深,震动极大。后常形容3/7使人十分惊骇紧张到极点。惊,使人神魂震惊。白手起家:形容在没有基础和条件很差的情况下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白手,空手。起家,创建家业。殚精竭虑:用尽精力,费尽心思。殚,竭尽。3.结合课文注释理解下列专业术语的意思。艉舰岛战位阻拦索四、整体感知,概括结构整体阅读课文,归纳文章结构图。学生小组讨论后,教师和学生共同归纳:第一部分(1〜4):交代时间、地点及事件的重要性。第一层(1〜2):检查甲板做好着舰准备。第二层(3〜4):交代这次飞行的重要性和降落的巨大风险性。第二部分(5〜20):舰载机降落过程。第一层(5〜17):舰、机默契配合。第二层(18〜20):舰载机成功降落。第三部分(21〜26):着舰成功的重大意义及人们的激动心情。五、思考讨论,品味写法1.我们从题目入手分析文章可以事倍功半,请看这篇文章的题目有什么优点?师生共同归纳:标题简洁、准确、丰富地传达了很多信息。“一着”和“惊”看似简单的动作、“海天”一个恢宏阔达的景象,强烈的画面感和对比感跃然纸上,很容易让读者心头一震,特别是“惊”字吸引着读者继续往下读,具有强烈的吸引力。2.第3、4自然段的首句“这不是(更不是)一次普通的……”,这两段分别强调了哪些不普通?第3、4自然段在文中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学生分组讨论。教师适时指导:从内容上看,这两段揭示了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次着舰的意义,并交代了航母舰载战斗机着舰是世界上公认的最具风险性的难题;从结构上看,这两段渲染了一种紧张的氛围,让读者不自觉地读下去,想知道结果如何,且为4/7下文写航母舰载战斗机成功着舰后人们的喜悦作铺垫。师生共同归纳:①揭示我国航母舰载机首次着舰的意义——它承载着国人和海军官兵强军的梦想,交代舰载战斗机着舰是世界公认的最具风险性的难题。②渲染出紧张的氛围,引发读者的关注和继续阅读的兴趣,为下文写舰载机成功着舰后人们的喜悦作铺垫。3.找出文章描写舰载机着舰动作的具体语句,从运用的语言技巧和表达效果两个角度简单谈谈你的理解。学生分组讨论。.具体语句是:“发动机的咆哮..声越来越大,舰载机越来越近了。绕舰一转弯、二转弯,放下起落架,放下尾钩,歼-15舰载机像凌波海燕....,轻巧灵活地调整好姿态飞至舰艉后上方,对准甲板跑道,以几近完美的轨迹迅速下滑。声如千骑疾.....,气卷万山来......。惊心动魄....的一幕出现了:9时08分,伴随着震.耳欲聋...的喷气式发动机的轰鸣..声,眨眼之间....,舰载机的两个主轮触到航母甲板上,机腹后方的尾钩牢牢..地挂住了第二道阻拦索。刹那间...,疾如闪电....的舰载机在阻拦索系统的作用下,滑行数十米后,稳稳..地停了下来。”教师适时点拨:此类题目,一般从两个角度来分析:一要指出运用的表达技巧;二要分析其表达效果。从表达技巧看,要找出描写细节的关键词(“震耳欲聋”“轰鸣”“眨眼之间”“刹那间”“疾如闪电”等)和使用的修辞手法:对偶、比喻等(“声如千骑疾,气卷万山来”)。从表达效果看,细节描写的作用在于生动的展示,对偶的运用在于増强文章气势,比喻的运用使描写生动形象,这些增强语言的感染力。师生共同归纳:①运用对偶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增强文章气势,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战斗机着舰时的浩大声势,具有感染力。②运用细节描写,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战斗机着舰的情形。“震耳欲聋”“轰鸣”描绘出战斗机着舰时巨大的声音,“眨眼之间”“刹那间”“疾如闪电”描绘出战斗机着舰时震撼人心的速度,“牢牢地”“稳稳地”表现了战斗机着舰的安全和平衡。4.文中还有几处比喻修辞用得特别好,请结合你了解的航母的相关知识说说下面两处比喻修辞的表达效果。(1)航母就像汪洋中的一片树叶。5/7(2)“刀尖上的舞蹈”就要开始了。学生分组讨论。教师适时点拨:这个问题需要分析飞行中的飞机和航母在体积和位置的因素,分析比喻修辞对想象表达的作用。师生共同归纳:第一个比喻,形象地表现出航母在高速飞行的飞行员眼中的大小。航母本身是不小,但对于要在航母上降落的高速飞行的飞机而言,降落的位置和跑道的长度、宽度都非常狭小,再加上在海面上起伏的海浪对航母位置的影响,对需要从高空降落的飞机而言,“一片树叶”这个喻体极其形象和准确地描述了着舰的飞机和航母的相对体积,表达出了飞机着舰时的巨大难度。第二个比喻,形象地表达出了舰载机着舰的巨大危险和困难。舰载机起飞着舰,条件和环境十分严苛和复杂,远比陆基复杂得多。航母的跑道只有200多米,仅为陆上跑道的1/15;航母行进时,运动要素复杂,在涌浪的作用下,飞行甲板可能会沿着前、后、左、右、上、下六个方向进行运动;风向、风速复杂多变,不规则的气流会严重扰乱飞行轨迹。舰载机在航母这个狭窄的空间进行起降,在业内被誉为“刀尖上的舞蹈”。5.本来是简单的一个着舰场面,哪些地方让我们觉得惊心动魄?作者使用了那些手法达到这一个效果?学生分组讨论。教师适时指导:可以从叙事的完整性、材料的主次处理、细节描写和语言脉络等方面进行分析。师生共同归纳:这个题材的新闻报道具有几个难度,一是这种“高端”试验活动不为一般人所熟知甚至了解;二是这种活动动作性不是很强,虽然参加的人员较多,但都是靠暗藏在电波中的口令贯穿其中,整个活动看起来较为刻板、单调;三是没有太过明显的矛盾冲突,缺少能够抖响的“包袱”。文章在处理的时候有以下四个方面特点:一是叙述完整,铺排有序。《一着惊海天》对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着舰试验这一重大亊件,从身着不同颜色马甲的工作人员,到飞行塔台内的着舰指挥员与飞行员的连续对话,整个试验过程都作了完整记叙。记叙紧紧围绕检査甲板、塔台广播、着舰指挥员引导、战斗机这套程序来展开,条理清晰,毫无杂乱6/7之感。二是重点突出,主次分明。舰载战斗机试验是个复杂、危险的系统工程,要把这一切都记录下来,是不可能的。读者最关心的还是战斗机能否成功着舰这一件事,作者就是紧紧抓住这些关键环节集中笔墨展开叙写的。这些关键环节就是塔台指挥和着舰动作,将着舰前后过程清晰完整地展现在读者的面前。在选材的主次处理上,文章对体现主题的情节准确无误地大书特书,对那些毫不相干的“边角料”则果断舍弃。比如文章写到“飞行塔台内的广播响了……”就把口令声翔实地做了呈现,接下来更是把飞行员与着舰指挥员的对话一一作了描写,让读者仿佛就置身于塔台内,聆听着两人之间的对话一般。当描写关键的着舰环节时,“咆哮声”“一转弯”“主轮触到航母甲板上”“机腹后方的尾钩”等一系列紧凑的动作细节,作者都不惜笔墨地做了详细描述,把读者的眼睛死死地吸引在着舰过程中。纵观全文,构成了一帧帧战鹰着航母的动作画面。三是细节描写使文章很有现场感。开头导语,“海风呼啸”“斩浪前行”“舰岛的主桅杆上,艳红的八一军旗迎风招展”等,一下子把整体布好了局,仿如一位画家已将画布底色定格。第二自然段“顶着凛冽的寒风”“不同颜色马甲”“阻拦索”等很容易在读者心里荡起涟漪,让读者感觉在看一个个镜头,想先回味一下却又忍不住继续往下看。四是文风平实,脉络清晰。作为科技类题材,要想让读者对事件有最清晰、最科学的把握,语言就不能太过含蓄。作者在叙写中,将紧要处的口令和动作都用实词准确地阐述,为的就是让读者更加直观易懂,让舰载战斗机着舰这一高深的试验事件更加平实,为读者揭开高科技的神秘面纱。6.这篇通讯在描写战机着舰过程时多次描写了周围人的神态和心情,简要分析作者这样写的用意。学生分组讨论。教师适时指导:战机着舰是这篇通讯的主要事件,而人们的神态和心情是辅助之笔,用以从侧面表现主题。作答时,要从气氛的烘托上、现场感的营造上、主题的突出上等角度综合分析其用意。师生共同归纳:①表现人们对我国航母舰载机首次着舰的关注;②烘托当时7/7紧张的氛围、胜利的喜悦等;③增强新闻的现场感,增强感染力;④侧面表现舰载机着舰风险极大,意义重大,从而突出了主题。7.这篇通讯和平常我们接触的新闻体裁和一般的记叙文有些区别,请谈谈本文写作上的特点。学生分组讨论。教师适时点拨:可从叙事的层次感方面分析脉络重点和铺垫上的特点,还可从语言场面的美感方面分析美的特点。师生共同归纳:一是叙事完整,铺排有序;二是重点突出,主次分明;三是细节描写使文章很有现场感;四是文风平实,脉络清晰。六、布置作业1.抄写生字词。2.阅读有关南海争端的新闻作品。

1 / 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