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基坑交接、基坑监测及土石方工程施工方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二)基坑交接、基坑监测及土石方工程施工方案1基坑交接(1)基坑交接工作本工程的基坑及桩基工程为专业分包工程,土方开挖、护坡、降水、桩基等工作均由专业分包队伍完成,中标单位进场后直接进行承台土方开挖、清底及混凝土垫层施工。为不影响后续工作开展,保证施工按预定工期进行,我单位在中标后立即将现场基坑移交作为重点任务来抓,重点对资料、护坡及市政建筑变形监测点、水准点、坐标点、红线桩、现场水电、现场围栏、现场剩余施工人员等方面安排专人分专业进行管理,对前期施工单位已完工程进行验收和移交,对剩余零星工作全方位协调管理,并积极为其创造良好的施工条件,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充分发挥总承包单位独有的优势,承担总承包单位应尽的职责,保证施工过程始终处于受控状态,创造良好、和谐、融洽的施工氛围,保证后续工作及时、顺利开展。(2)基坑交接工作重点、难点分析本工程工期紧,单体多,施工作业面面积较大,施工人员专业分布多而复杂,交接内容较多。我单位在进场前召开专项会议,确立需交接的内容,成立现场交接小组,确定各专项工作交接责任人及成员,规定所有交接工作必须完成时间,并提前与业主、监理及目前专业分包单位取得联系和沟通,尽一切可能将现场交接工作提前完成。(3)基坑交接内容1)资料交接①中标后,我单位将立即派人对土方资料进行预验,对不符合要求的资料协助整改后办理正式交接手续;②对交接的土方资料打印交接清单,填写交接记录。2)护坡及周围市政建筑变形监测点交接①我单位派人与基坑施工单位一起绘制建筑变形监测点平面图,共同确定变形观测结论(是否符合原设计要求、是否引起了建筑物变形),并在3天内交接完毕,由总包派人进行观测并做好记录。②对建筑物的护坡和变形情况进行共同监测3天,然后,对关键部位进行拍照留存资料后,5天内完成交接。③正式交接时,与监理共同参加。3)水准点、坐标点、红线桩交接①利用业主提供的原始水准点、坐标点,与监理、土方施工方一起进行对现场内引入的水准点和红线桩进行复核。②对水准点和红线桩进行复核确认符合要求后,对基坑的位置、坑底标高等进行复核。③复核完毕并符合要求后,绘制水准点引测图和红线桩桩位图(或使用土方施工方符合要求的原图),相关方签字并填写交接记录。④上述工作在进场后5天内完成。4)现场水电交接①对现场的用电线路和水管线进行交接,绘制现场已有水电线路的线路图,为今后拆除或改造、管理提供依据。②对交接时的用水用电量进行记录,双方签字并报业主备案,作为结算的依据。5)现场围栏及环保交接管理①对现场业已搭设的围栏,我单位将与搭设单位进行洽商接收使用,并按要求进行整修。②对现场的环境和环保措施我方按现场实际情况进行接收,接收后,我单位将按按要求进行整改。6)与土方专业分包的配合①为其提供完成剩余工作的条件,并积极配合。②对他们完成的剩余工作及质量、进度等进行全面监督和检查。③为他们提供一切技术支持及安全生产监督。④为土方队伍的撤场提供各方面的便利。⑤为土方队伍完成剩余工程提供各方面的便利。⑥提供土方队伍或业主、监理要求的其他各项协助。7)塔吊安装①在基础结构施工前先立塔吊。②塔吊安装的高度要错开,并划分吊装作业范围。③塔机安装和拆卸按审批后的施工方案进行。2基坑监测(1)基坑监测工程简介基坑监测工程是在施工及使用期限内,对建筑基坑及周边环境实施的检查、监控工作。基坑监测主要包括:支护结构、相关自然环境、施工工况、地下水状况、基坑底部及周围土体、周围建(构)筑物、周围地下管线及地下设施、周围重要的道路、其他应监测的对象。在支护结构使用期间,对较重要的支护结构需要进行监测。通过对支护结构和周围环境的监测,能随时掌握土层和支护结构内力的变化情况,以及邻近建筑物、地下管线和道路的变形情况,将观测值与设计计算值进行对比和分析,随时采取必要的技术措施,以保证在不造成危害的条件下安全地进行施工。(2)基坑监测重点难点分析本基坑具有面积较大、开挖较深、紧贴马路等特点。经过组织相关人员细致分析,发现北侧合丰路地下管线的变形监测是本工程的监测重点。根据监测数据正确分析与判断基坑及周围建筑和马路的安全状况及发展趋势是重中之中。由于马路下地下管线不可能开挖暴露直接观测,只能通过马路地面沉降情况进行推测,所以对地下管线变形的监测是监测的难点。根据基坑支护设计图纸,针对本工程现场监测的重点、难点,按照国家相关规范、规程的要求,基坑开挖监测控制主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1)基坑监测①支护桩顶水平位移监测点布设做地下结构期间,为及时监控整个围护体的位移情况,沿桩顶每隔15.0-20.0m布设1个桩顶水平位移监测点,共计布设15个桩顶水平位移监测点(D1~D15)。②围护结构深层水平位移监测(测斜)用测斜仪通过测量预先埋置于支护结构中的特别套管的变形,获得基坑支护结构体在不同深度的各点水平位移的发展变化情况。沿基坑支护桩四周布设7个桩体深层水平位移监测点(CX1~CX7)。③基坑周边道路沉降监测点的布设基坑开挖期间,为及时监控整个围护体的情况,沿基坑周边道路每隔15.0-20.0m布设1个道路沉降监测点,共计布设6个沉降监测点(R1~R6)。④加强基坑周边建筑物沉降及水平位移监测在基坑周边建筑物上共布置37个沉降变形监测点(H1~H37),3个水平位移监测点(Q1-Q3)。⑤不可忽视坑外地下水位的监测地下水位监测的目的是了解围护结构的止水情况,防止由于渗漏水而引起坑外水土向坑内的流失,从而导致基坑围护结构失稳、周围地下管线受到破坏。同时,可根据坑外地下水位的变化,协同分析、判断坑外水、土压力的大小和发展变化情况。根据设计要求,基坑支护结构外侧布设3口地下水位监测孔(SW1~SW3)。2)加强现场巡视检查①巡查工程本身围护结构体系有无裂缝、变形、渗水、坍塌;支护体系根据工程进度换撑的及时性;基坑周边堆载情况;地下水控制情况等。②巡查周边建(构)筑物有无裂缝、剥落,地下室是否渗水等;道路、地面有无裂缝、沉陷、隆起、地面冒浆等;地下管线的检查井等附属设施的开裂及积水变化情况等。③要重视报警值的应用按照设计要求以及满足现行规范、规程的要求,结合工程质量和经济等因数取设计值的80%作为预警值。当监测值达到报警值时,要及时提出书面报警材料,提醒有关各方,迅速组织由业主、监理、施工方、监测单位参加的有关会议,分析产生的真正原因,提出针对性改进措施。经计算,各报警值如表4.2-1所示。表4.2-1各监测内容的报警值序号监测内容允许值(mm)报警值变形速率(mm/d)累计值(mm)1桩顶最大位移30≥280%允许值2桩体最大位移50≥280%允许值3地面最大沉降30≥280%允许值4建筑物沉降0.003L0.003L5坑外水位监测≤0.5m/d1.5④可能出现的险情与应急预案出现的险情通常有二类:一是止水失效,出现漏水流沙现象,发生险情;另一类是变形过大,危及基坑及周围建筑和马路的安全。如果出现漏水流沙现象,及时派人用棉絮和高标号水泥、水玻璃加引流管封堵引流,并继续加强监测。如果基坑开挖过程中变形过大,地面、房屋出现裂隙等情况,则限制周围施工堆荷,分析原因,必要时回土反压,增加支撑,加密监测;如果变形过大,则需要土建施工单位加快垫层和底板施工进度;如果马路下管线变形过大,则尽可能将管线暴露并采取支托保护,加强监测。(3)基坑监测施工组织1)监测仪器为了保证本工程周边建筑物及支护结构的安全,精确提供观测数据,观测仪器采用精密水准仪S2,:铟钢水准尺;全站经纬仪LeicaTC2003;激光经纬仪JBJ2;数字式测斜仪KXP-1S。2)人员组织测量负责人1人,测量工程师2人,测量员4人。(4)基坑监测程施工方法1)肉眼观察肉眼观察是不借助于任何量测仪器,而用肉眼凭经验观察获得对判断基坑稳定和环境安全性有用的信息,这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需在进行其他使用仪器的监测项目前由有一定工程经验的监测人员进行。主要观察围护结构和支撑体系的施工质量、围护体系是否有渗漏水及其渗漏水的位置和多少、施工条件的改变情况、坑边堆载的变化、管道渗漏和施工用水的不适当排放以及降雨等气候条件的变化等对基坑稳定和环境安全性关系密切的信息。同时需密切注意基坑周围的地面裂缝、围护结构和支撑体系的工作失常情况、邻近建筑物和构筑物的裂缝、流土或局部管涌现象等工程隐患的早期发现,以便发现隐患苗头及时处理,尽量减少工程事故的发生。这项工作每天早晚进行,并将观测到的内容详细地记录在监测日记中,同时记录施工进度与施工工况,重要的信息则需要写在监测报表的备注栏内,发现重要的工程隐患则要专门填写监测备忘录。2)仪器观测为了保证边坡位移数据的真实性、正确性、连续性,基坑边坡平位移观测在基坑支护完工完毕后进行数据、点位交底,再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重新布设基准点。采用直视法(又称视准线法)+全站仪极坐标法对原有观测点进行水平位移监测。及时对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并及进将观测结果上报于技术设计管理部与项目监理部,以便指导坑底的施工与作业。监测方法采用直视法及全站仪极坐标位移监测法,以场区内首级控制网作为基坑监测的基准网。基坑护坡平面位移观测时,将全站仪架设在观测基准点上,逐一对观测点进行观测,并记录该观测点坐标,每次观测值均与上次观测值进行比较,其差值即为位移变形值。(5)基坑监测程技术措施1)监测要求基坑监测工作须按照计划进行。计划性是监测数据完整性的保证。监测数据须是真实可靠的。数据的可靠性由测试元件安装或埋设的可靠性、监测仪器的精度、可靠性以及监测人员的素质来保证。监测数据真实性要求所有数据须以原始记录为依据,原始记录任何人不得更改、删除。监测数据必须是及时的。监测数据需在现场及时计算处理,计算有问题可及时复测,尽量做到当天报表当天出。因为建筑施工是一个动态的施工过程,只有保证及时监测,才能有利于及时发现隐患,及时采取措施。埋设于结构中的监测元件应尽量减少对结构的正常受力的影响,埋设水土压力监测元件、测斜管和分层沉降管时的回填土应注意与岩土介质的匹配。对重要的监测项目,应按照工程具体情况预先设定预警值和报警制度,预警值应包括变形或内力量值及其变化速率。基坑监测应整理完整的监测记录表、数据报表、形象的图表和曲线,监测结束后整理出监测报告。2)监测频率①监测初始值测定监测点首次的观测值不少于2次,取各观测值的平均值作为监测的初始值。②施工监测频率正常施工期间每周观测两次;因故停工,复工前加测一次,期间仍按常规(每周两次)监测。当遇大雨等特殊情况时,适当加密观测次数;当测量的位移值大于计算值时,加密观测次数。3)监测技术要点①每次观测应做到:测量方法固定,观测时间固定、测量仪器固定,操作人员固定,观测路线固定,以消除因仪器的自身的系统误差和人眼的视觉误差对监测结果的影响。②埋设观测点和施工阶段的观测过程中,对基准点和观测点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定期派专人检查,确保基准点和观测点不被破坏,保证位移观测顺利进行。③施工前对原场地进行全面调查,查清有无原始裂缝和异常并作记录,必要时照像存档。首次观测结束后做好初始值的记录工作,以后每次观测结果详细记入并汇总、计算位移量,编制时间位移量曲线分析表。监测数据、资料要及时整理,及时反馈给有关人员,发现异常现象应及时汇报。4)监测资料整理监控资料按照图表格式进行整理,凡在当天监测得到的数据,必须当天处理完毕。如支护结构的变形量-时间曲线,并将数据和分析结果当天公布。监测人员必须在当天向技术负责人进行口头提醒,如有必要应向其主管部门进行通报。每周将本周的报表进行处理,做成分析成果表进行周报,上报监理。5)其它注意事项①基坑边2m内,均布荷载不得大于设计荷载值。②基坑四周作好防、排水工作,严防地下管道渗水。③坑上轴线控制点或水准基点每1个月复核一次,以保证其精度。④通过监测发现各项监测值大于规范允许或计算值时,应加强观测,必要时应采取加固措施。如补加锚杆加固阻止位移继续扩大,确保基坑及周围建筑物的安全。3土石方工程(1)土石方工程施工方案1)土方工程简介本工程的采取的主要基础形式为桩承台基础和筏板基础。土方工程中土方开挖的部分主要是承

1 / 1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