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金庸影视剧的改编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浅析金庸影视剧的改编摘要文字可以给人以无限的想象空间,而影视则可以帮人们化抽象为具体,把一切于眼前展现,这其中又以武侠为最。侠客们或仗剑天涯或儿女情长,都一幕幕展现在观众面前,这可能也是武侠小说一次次被翻拍却经久不衰的原因。金庸小说自上世纪50年代被搬上荧幕以来,经历无数版本,其中又以本世纪初的央视改编及最近的湖南电视台的翻拍引起最多关注。本文以张纪中为代表的央视和以于正为代表的湖南卫视为主,以《笑傲江湖》为例,分析金庸武侠小说与金庸武侠电视剧的差异及不同版本间的差异。针对不同翻拍的时代背景、人物设定、受众诉求等与原著进行比较并进行分析。关键词金庸小说,影视改编,央视张纪中版笑傲江湖,湖南台于正版笑傲江湖绪论随着新世纪的到来,各式电子产品、影视媒介已经进入日常生活,人们接受事物已经由最初的平面转变为立体。影视因其得天独厚的传播特点被大众所接受,成为了受众人群最为广泛的媒体。而相较于电影,电视由于它的普及性和对生活的深度介入更成为了人们生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在这其中,武侠电视剧又是一个极为特殊的存在,它承载了几千年来人们对于行走江湖、侠之大者的无限幻想。金庸武侠电视剧在内地、香港台湾甚至新加坡等地区的热播也印证了这一点。二十世纪五十年代,香港最先拉开了金庸小说改编电视剧的序幕,随着时间的推移,电视剧制作者对于金庸小说的改编兴趣没有减少,观众对于金庸武侠电视剧的热情也没有减退,进而掀起了一轮又一轮的翻拍高潮。目的与意义可以说,“金庸热”是当代中国不可忽视的文化现象。纵观金庸小说改编的不同影视剧版本,可以发现,影视剧与原著之间、影视剧的不同版本之间,都会有或多或少的差异,产生了从语言文字艺术到视听艺术的转换过程中的差异现象。而差异的产生,涉及到时代背景和创作主体和接受个体等方方面面。本文从电视剧叙述内容、收视群体心理等方面对金庸经典电视剧版本进行比较,试找出各个版本在改编上的得与失。研究现状自改革开放后以金庸小说为代表的新武侠小说开始流入内地,大陆学者对于金庸小说的研究起步。时至今日,研究金庸小说的各种论著己经不胜枚举,更有“金学”一说。陈墨曾著九部专著研究金庸小说,冯其庸、严家炎、钱理群、章培恒、陈平原、刘再复等就金庸作品的现代性、文学史地位、雅俗品位等进行过专门研究。代表性著作有陈林侠的《电视剧改编的文化立场与意义想象一一兼论电视剧笑傲江湖的影视改编》主要论述了小说情节与电视剧情节改编的冲突;①王宁的《笑傲江湖从小说到电视剧本》则主要论述的是小说人物怎样改编成电视剧中的人物的问题②;孔庆东的《金庸评传》从金庸先生的人生道路与创作历程入手③,阐释其作品中所表现出的文化现象和人生意义。以上研究多是围绕金庸本人或金庸武侠小说进行的,而金庸武侠小说,与同样具有通俗特性的大众传媒——电视的结合,却很少有专门而系统的论述。偶有涉及,也只是对金庸小说的影视剧改编历史作一个简单的回顾。至于从小说本身挖掘其内涵与影视改编中异同,改编电视剧版本之间的差异性则更是鲜有提及。研究方法金庸小说的影视剧改编,从上世纪中期就开始了,其间经历了多个的版本。每个版本都有所差2异,都存在对原著的不同程度的背离。改编产生差异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有不同地区的影响,有时代浪潮的追求,有主创风格的自我标记,不一而足。由于金庸小说的影视剧改编历时久远、版本众多,本文仅以2000年以来的改编版本为例,有针对性、多角度分析原著小说与改编剧本间,不同版本间的差异。④1.金庸小说与金庸武侠电视剧的改编金庸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是个很特别的存在,他创作的武侠世界是成年人所向往的童话世界,是独特的英雄神话。有人说,凡是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金庸武侠小说。“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依碧鸳”,这构成一联的十四个字带出了金庸的小说名称,此外,金庸还有短篇《越女剑》。十五部武侠小说构成了金庸的艺术世界。1.1金庸武侠小说内容方面金庸武侠小说有着区别于古龙、梁羽生等其他武侠小说的鲜明特点,就其内容而言,金庸的武侠小说中主人公都会把国家、民族利益放在首位,个人是在国家民族利益之下的个人,如小说中郭靖誓死保卫襄阳城,杨过放下个人仇恨同仇敌忾,萧峰牺牲自我换来和平等等,真正的“侠之大者”从来都是如此。此外,在他的小说中并没有像一些武侠小说一味主张打打杀杀,而是指出“和平”才是最高境界,练武是为了强身是为了“止战”,即中国的武侠精神“止戈为武”,这不仅体现了现代和谐精神,也体现了我国民族历史文化的特点。在金庸的武侠世界里,复仇是一个不变的主题,不论是弑师之仇、杀父之仇似乎都不共戴天,可是如果想要得到心灵的平静与释放就要学会选择放下,而被仇恨蒙蔽了双眼的人,则往往不能善终。这与我们当今社会的价值观不能说不无影响。1.2金庸武侠小说人物方面在人物塑造上,金庸笔下的人物可谓各有特色,各有千秋。“金庸笔下的人物多姿多彩,气象万千,既有性格单一的‘扁形人物’,也有性格丰满的‘圆形人物”。⑤这些人物不仅可以用书籍著作去分类,也可以用武功,性格,信仰去分类。郭靖与萧峰虽书出不同,但都具有正气凛然、肝胆照人的英雄豪气,即使这样,作者在人物刻画上也不尽相同,所以他们在性格上一个稍显木呐,一个粗犷勇武。金庸也常在曲折离奇的江湖际遇或复杂多变的恩怨纠葛中对人物的人性、人情、人心、人生进行深入刻画⑥。《笑傲江湖》中的令狐冲,本是潇洒倜傥、不喑权利、信仰坚定,黑白分明,与魔教势不两立的热血青年。但却无故遭人迫害,被迫卷入权利欲望斗争,在成长的打击磨砺下终于认清世间真正的的正与邪、善于恶,最终笑傲江湖。同时,金庸笔下的人物还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与精神世界,处处透露出作者感悟的人生哲理。如:“江南四友”、段誉等,他们可能只是一些小人物,但又热爱琴棋书画,善于吟诗作对;张无忌、袁承志等,皆是品格高尚、以德服人、以理服人的君子、侠士,这些无一不突破了以往武侠小说单一写武功与内容的模式。同为讲故事的叙述艺术,电视剧与小说在故事情节、人物设定等方面有着相同之处。与电影相比,金庸小说也许更适合用电视剧的形式来诠释。这主要是由于电视剧的容量和长度都适合金庸小说原著的篇幅,而电视艺术雅俗共赏的大众文化品质也更符合金庸小说的特质。⑦1.3金庸小说作品的影视改编小说改编的电视剧与一般原创的电视剧不同,“改”的是原著的内容,“编”的是电视剧的剧情。对于原著作品,改编者要站在一个全新的视角,以一个读者的身份全新审视。同时改编者要将原著中的人物情节、内容框架等以新的形式在另一全新的、具体的媒介中表现出来。对于不同小说的不同改编者还应考虑到受众观众的心理,要明白绝大多数观众在观看电视剧之前已经阅读过原著了,那么观众对于电视剧还有期待么,将有哪些期待?在观看一部已经了解了绝大多数剧情的电视剧之初,观众首先探寻的便是电视剧与原著之间的联系;是否和自己心目中的男女主角相符合,一招一式是否与自己想象的相一致?而在此基础上更加困难的就是创新,如何能在尊重原著的基础上给人3以耳目一新的感觉,给观众以惊喜,这是任何一位编剧都要面对的难题。但如果一味追求创新而背离了观众的心理期待,脱离了故事的基本框架则更难以得到观众的认同感。寻求改编作品与原著作品的平衡,以达到原作者与观众都满意的标准则是改编电视剧永远存在无法逃避的难题。对于金庸武侠剧的改编开始于上个世纪,1958年香港峨嵋电影公司将《射雕英雄传》改编成为2集的粤语电影,从此拉开了金庸小说改编的序幕。迄今为止,金庸影视剧的改编有着地域分布广泛(东南亚国家中也多有涉及),开始时间早,脍炙人口的作品更是一次次被搬上屏幕的特点。《射雕英雄传》除了是最早被搬上大屏幕的作品之外,三部电影九部电视剧的产量可以窥见其受欢迎程度。紧随其后的是《神雕侠侣》和《笑傲江湖.》,《神雕侠侣》自1960年以来被翻拍成三部电影八部电视剧,《笑傲江湖》则被翻拍成五部电影七部电视剧,此外,《倚天屠龙记》《鹿鼎记》《天龙八部》也被多次翻拍成各种版本的电影电视作品。金庸武侠作品除了多次被翻拍这一特点外,不难发现,各部作品、各个版本最早都于香港被翻拍。这一特点应该与金庸先生生活于香港有着莫大关系,同时,香港经济较发达,思想开放早,民众文化水平高,接受能力强等因素也是其中重要原因。相较之下,金庸影视剧改编在大陆的起步时间比较晚,开始于本世纪初,由央视投资张纪中制片,改编了一系列金庸武侠作品。到目前为止,2000年张纪中投拍的《笑傲江湖》《天龙八部》《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碧血剑》《鹿鼎记》《倚天屠龙记》已经上映。而其中最先投拍、最先面对观众进而最先引起争议的非《笑傲江湖》莫属了。前文已经提到过了,《笑傲江湖》并非是金庸被改编最多的作品,那么央视为何在翻拍之初选择《笑傲江湖》,而没有选择带有娱乐性的、脍炙人口《鹿鼎记》,或是为广大金庸迷推崇的最为纯洁不朽爱情经典《神雕侠侣》,值得人们深思。《笑傲江湖》开始写于1967年,那正是中国大陆文革进行得轰轰烈烈的时期,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的《笑傲江湖》有着许多不同于以往作品的特点。它是金庸十五部武侠小说中唯一的、被公认的“政治小说”。其中有许多的政治寓言。金庸在这部作品中,第一次不以帮主、盟主、武林至尊为主角,他所刻意塑造的令狐冲只不过是一位普普通通的武林侠客。围绕着令狐冲,金庸在《笑傲江湖》中塑造了各种性格各异的人物:怪异的东方不败、狂傲凶残的任我行、老谋深算的岳不群、霸气凌人的左冷禅、活泼可爱的小仪琳、痴情的任盈盈......他们无一不是生活在“江湖”,无一不是生活在你死我活的权利欲望斗争的中心。正因为《笑傲江湖》充满非常强烈的权力斗争意识,所以与其说金庸是在写武侠英雄,倒不如说他是在刻画一个个政治人物。事实上,金庸也曾承认,在他的构思中,任我行、东方不败、岳不群、左冷禅,甚至是林平之、向问天、方证大师、冲虚道人、定闲师太、莫大先生、余沧海等人,都不是武林高手,而是政治人物。金庸在他的武林小说中,第一次把强烈的政治意识渗透进去,第一次把武林高手当成政治人物来写央视作为大陆的官方主流媒体,一直以来都已沉稳、大气、历史风格路线为主,故而选择《笑傲江湖》作为第一步武侠剧的改编可以说是情理之中。其次,央视在进行改编是并没有多少可以借鉴的经验,一切都处于摸索阶段,加上严格的政审都决定了第一次改编必须是有着深刻意义与文化底蕴的《笑傲江湖》。2.《笑傲江湖》2.1张纪中版《笑傲江湖》金庸先生从来不反对将自己的小说改编成影视剧,不论是电影还是电视。同样他也不反对自己的小说在影视化中被改动。甚至在央视版的《笑傲江湖》改编拍摄时,“版权我只要了他们一块钱,完全是象征性地卖,等于就是赠送的”⑧。可见,在自己的小说影视化的问题上,金庸的态度是积极的。作为原作者金庸先生评价央视的《笑傲江湖》时,认为(央视版《笑傲江湖》)内容修改得太多,4当初他在电视剧开机前,就曾跟编剧提出,要忠实原著,可以根据剧情需要作适当的删节但不要作过多的添加。但在最后的电视上,增加了太多的情节,有的甚至脱离了原著。改编的过程,不仅涉及从文字符号向视听图像符号的动态转换,还涉及诸多其他因素的影响,这就使得原著与改编之间始终存在或大或小的差异,以央视《笑傲江湖》为例:首先是出场问题,小说《笑傲江湖》共分为四十章,值得注意的是小说的章节题目,每章两字为题,精确概括全章内容,这是金庸小说之前所没有的,小说以《灭门》为始,金庸的小说常常喜欢从远景写起,但谁也没有想到,这春光烂漫的人间美景顷刻间就会变成人间炼狱。在极端的神秘中,青城派对福威镖局实行残酷的灭门大屠杀。在此时,小说刚刚拉开序幕,为后文的故事情节埋下伏笔。在小说第五回《治伤》中,传说中的令狐冲终于登场了,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第一次正式出场居然是在衡山城的一家妓院中,而这《治伤》当然也是仪琳为令狐冲治伤了,小尼姑仪琳甘愿付出自己能够付出的一切,仅从摘瓜这一件小事她已经做好了下地狱的决心和准备就能看出。小说到此,可以说已经牢牢地吸引住了读者的眼球,可如果完全按照小说的节奏来演绎,男主角令狐冲有可能在第五季之后才会出现,这不符合一般电视剧的叙事节奏和观众的接受习惯,在没有主角出场的前五集很难吸引

1 / 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