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桓晋文之事《孟子》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2、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3、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4、民为贵,君为轻。孟子家墓齐桓晋文之事孟子孟子(约前372~前289),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儒家的主要代表之一。名轲,邹(今山东邹县)人。约生于周烈王四年,约卒于周赧王二十六年。相传孟子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裔,幼年丧父,家庭贫困,曾受业于子思的学生。学成以后,以士的身份游说诸侯,企图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到过梁(魏)国、齐国、宋国、滕国、鲁国。当时几个大国都致力于富国强兵,争取通过暴力的手段实现统一。孟子的仁政学说被认为是“迂远而阔于事情”,没有得到实行的机会。最后退居讲学,和他的学生一起,“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在孟子生活的时代,百家争鸣,“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孟子站在儒家立场加以激烈抨击。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提出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被尊奉为仅次于孔子的“亚圣”。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他把“亲亲”、“长长”的原则运用于政治,以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长远利益。孟子把伦理和政治紧密结合起来,强调道德修养是搞好政治的根本。他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后来《大学》提出的“修齐治平”就是根据孟子的这种思想发展而来的。孟子哲学思想的最高范畴是天。孟子继承了孔子的天命思想,剔除了其中残留的人格神的含义,把天想象成为具有道德属性的精神实体。他说:“诚者,天之道也。”孟子把诚这个道德概念规定为天的本质属性,认为天是人性固有的道德观念的本原。孟子的思想体系,包括他的政治思想和伦理思想,都是以天这个范畴为基石的。孟子像孟子故里检查预习情况:1、龁()2、衅()3、觳觫()()4、褊()5、庖()6、忖度()()7、挟()8、莅()9、便嬖()()10、愬()11、惛()12、放辟()13、罔()14、庠序()15、孝悌()实词活用:1、无以,则王乎2、欲辟土地,朝秦楚3、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4、五十者可以衣帛矣王:名词活用为动词,行“王道”朝:使动用法,“使……朝见”。刑:名词活用作动词,“处罚”。衣:名词用作动词。通假字:1、无以,则王乎2、王说,曰:“诗云…”3、为王者折枝4、刑于寡妻5、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5、颁白者不复戴于道路矣“以”通“已”“说”通“曰”“枝”通“肢”“刑”通“型”“涂”通“途”“颁”同“斑”特殊句式:1、臣未之闻也2、莫之能御也3、牛何之4、百姓之不见保5、颁白者不复戴于道路矣6、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宾语前置宾语前置宾语前置被动句主语后置宾语前置齐桓晋文之事中心思路艺术特色保民而王不忍之心不为与不能仁政蓝图具体措施迂回曲折气势磅礴朴素真诚比喻贴切作业:我国封建时代,孔子被称为圣人,孟子被称为亚圣。我们通常听到的说法是:孟子把孔子的“仁”发展为“仁政”的学说”。孟子的“仁政”究竟是怎样继承和发展孔子的“仁”的思想的呢?研究方法:研究《论语》《孟子》中的重要篇章,如《论语》的《颜渊》《学而》篇和《孟子》的《梁惠王上》《公孙丑下》。在两千多年前,中国的思想领域曾经历过一个辉煌的时代,产生过驰骋其想像、自由其意识、生发其学说、论辩其观念的诸子百家。孟子,以其思想的博大、政治的精通、现实精神的坚强和滔滔的雄辩口才,雄居“亚圣”之位,使儒学得以发展,“孔孟之道”不仅成为儒学的代名词,而且在某种意义上,成为中国文化精神的旗帜。他的散文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将全面研究一下这位先贤的思想以及其光耀千古的论辩艺术。战国时期,列强纷争,以征伐为能事,各国诸侯国君都是野心勃勃地追求“莅中国而抚四夷”的霸主地位。对外连年征战,对内盘剥人民,于是就出现“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孟子•离娄上》)的惨烈局面,致使广大人民“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蓄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过着苦难的生活。而齐国在东方诸侯中又号称强国,齐宣王子承父业,野心勃勃,在稷下扩置学宫,招揽学士,任其讲学议论。孟子这时也以客卿的身份在齐宣王身边供职。于是,孟子便在一次齐宣王问有关齐桓晋文称霸之事的时候,针对当时的社会现实,阐发他的“发政施仁”,改革政治,实行“王道”的主张了,这就是著名的《齐桓晋文之事》。孟子,名轲,字子舆。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他继承并发展了孔子“仁”的学说,被尊为儒家的第二号圣人——“亚圣”。他在哲学上提出“民贵君轻”为中心的“仁政”主张,哲学上提出“性善论”。《孟子》一书是孟轲晚年和弟子在一起共同编纂的,全书共三万五千多字,基本上是一部对话语录集。《孟子》一书宋代时被列为“十三经”之一,南宋朱熹又将它合入《四书》之中。《孟子》富于雄辩,善用比喻和寓言。文学价值很高。孟子孟子故居孟子家墓结构层次第一部分(开头至“王请度之”),主要说齐宣王未实行王道,不是不能,而是不为。第二部分(“抑王兴甲兵,危士臣”至“孰能御之”),从反面论述“霸道”的危害,敦促齐宣王彻底改弦易辙,放弃霸道,实行王道。第三部分(“王曰:‘吾,不能进于是矣。’”到篇末),阐述施行王道的具体措施。1、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2、德何如,则可以王矣?3、不识有诸?无道—没有谈论是以—“以是”,因此无传—没有流传臣未之闻也—我没有听说过桓文之事。何如—如何王—行王道以统一天下。识—知道、懂得、认识诸—之乎翻译第一部分4、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5、是诚何心哉?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7、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异—对……感到奇怪。以……为……—认为……这真是什么心理呢?宜—应该所以—……的原因合于王—于王合。和王道仁政合拍6、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翻译第一部分8、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独—“却”为—是明—视力见—表被动9、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折枝—折肢。对长辈弯腰作揖。老1—意动用法。尊奉。老2—形容词活用作名词,长辈。幼—爱抚。天下可运于掌—比喻天下很容易治理。翻译第一部分1、否,吾何快于是?将以求吾所大欲也。2、王之所大欲,可得闻与?3、殆有甚焉。缘木求鱼,虽不得鱼,无后灾;以若所为,求若所欲,尽心力而为之,后必有灾。吾何快于是—吾于是何快将以—用来。将:拿,用。所大欲—最想要的东西。可得闻与—可以说给(我)听听吗?尽心力而为之,后必有灾—尽心力而为之,后必有灾翻译第二部分1、吾惛,不能进于是矣。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2、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仪哉?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3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惛-不明白,糊涂明以教我—明确地教导我行之—成就统一天下的大业盍—何不本—根本,指实行王道庠序—古代地方学校。“颁”通“斑”,颁白—鬓发花白,常比喻老人。负戴—用背驮着东西、用头顶着东西翻译第三部分寡人之于国也梁惠王用心民不加多孟子以战设喻无望民之多于邻国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谨庠序之教申孝悌之义无罪岁,天下之民至焉王道必成对话无以,则王乎将以衅钟王说刑于寡妻盖亦反其本矣可得闻与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皆欲赴愬于王无不为已是罔民也同“已”,止通“(xìn)”,古代指杀牲取血涂物用以祭祀同“悦”,高兴通“型”,作榜样通“盍”,何不。通“返”通“欤”,语气词通“途”通“诉”,跑来申诉通“矣”,表示确定语气同“网”,作动词,张开罗网捕捉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不识有诸不忍其觳觫彼恶知之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述说,谈论。之乎,兼词。恐惧发抖的样子。代词,表疑问,怎么。伤痛、哀怜。无以,则王乎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是以君子远庖厨也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王,行王道以统一天下对……感到奇怪视力用尺量用秤称远离敬爱;老人爱护;幼儿危士臣朝秦楚小固不可以敌大寡固不可以敌众弱固不可以敌强从而刑之五十者可以衣帛矣使动用法。使动用法。加以刑罚。动词。穿。小的势力;大的势力。少的一方;多的一方。弱小的力量;强大的力量。吾何爱一牛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至于兄弟不推恩无以保妻子莅中国而抚四夷也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然后从而刑之吝啬……的原因用来推及到到了……妻子儿女中原地区可以凭借跟随着……明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明足以察秋毫之末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爱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吴广素爱人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道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不足为外人道也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任重道远吝惜。爱护。喜爱、喜欢明亮视力清楚、明白贤明的述说、谈论说、讲道义、道理路、道路一词多义1.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2.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3.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4.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5.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6.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翻译下列语句,并揣摩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卸:抵御易:换宜:应该、应当乃:是第一个“见”:看见第二个“见”:被及:推及、推广到缘:攀登、爬判断句是乃仁术也夫子之谓也是诚不能也是折枝之类也是罔民也百姓之不见保被动句有牵牛而过堂下者将以衅钟将以求吾所大欲也省略句臣未之闻也莫之能御也何由知吾可也牛何之然则一羽之不举舆薪之不见何以异未之有也王坐于堂上构怨于诸侯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状语后置句齐桓公和晋文公都是“春秋五霸”之一,齐宣王问“桓文之事”的目的在于和孟子探讨称霸天下的办法,而孟子如果直接回答了,就必然会使话题与自己“行王道”的政治主张背道而驰,说服齐王的意图便绝难实现了。所以,他巧妙地回避了这个问题,用“臣未之闻也”这样的话推掉了。这不是有意说谎,而是采用了避实就虚的战术,他在设法给自己将要讲的内容铺设道路——后文便用“无以,则王乎”的问题,抓住齐宣王的关注点,化被动为主动,引导着齐宣王步步走向自己的理想王国了。1.孟子并非真的不知道“桓文之事”,在《论语》和《孟子》的其他篇章中对此事都有所评价,那么他为什么说“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臣未之闻也”呢?圣人也会说谎么?孟子知道,齐宣王看似饶有兴趣地问自己:“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但是他的真正目的是想“王”天下,而且根本没有“保民”的行动甚至想法。但是,孟子为了能使谈话进行下去,达到自己的游说目的,便利用齐宣王“以羊易牛”这件小事中其“吾不忍其觳觫”的说法来大做文章,说这种“不忍之心”也就是仁爱的表现,这无疑是给齐宣王歌功颂德,于是轻易地博得了对方的欢心,大大缩短了彼此的思想距离。齐宣王本来因为事情并不光彩还在自嘲,经孟子这样一解释,当然不由得连连对他称赞,把孟子看成知心人了。2.诗云:“他人有心,余忖度之。”齐宣王说这是“夫子之谓也”,“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看来齐宣王对孟子比较信服了,那么,孟子是怎么达到这种效果的?“恩”即恩情,“推”就是推广,所谓“推恩”就是推广自己的恩情。按照孟子前面的论述,“推恩”的基础是国君具有“不忍之心”;“推恩”的做法就是以国君的“仁心”为起点,使其发扬、推广;“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这两句表明“推恩”的方式是由小及大,由近及远,推己及人;而“推恩”的最终目的是团结自己的民众,进而“王天下”。3.孟子精心劝导齐宣王“推恩”于民,那么能否依据孟子的论述谈一下你对“推恩”的认识?孟子描绘了一个人民安居乐业,社会道德高尚,既恬静又和谐,带有浪漫色彩的小农经济社会。首先这个社会的核心人物——国君有仁爱之心,且能“推恩”于百姓;其次,国家有凝聚力,有吸引力,仕者、耕者欲至,商者、行者欲来,天下“疾其君者”欲归附于之;再次,国家人民生活富足,百姓有恒产,足温饱,知孝悌,懂礼节,不仅自己的家中安乐和睦,而且所有的人充满爱心,整个社会不再有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