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染色体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染色体(chromosome)是遗传物质(基因)的载体。它由DNA和蛋白质等构成,具有储存和传递遗传信息的作用。人类染色体的确定第二章人类染色体第一节染色质和染色体染色体(chromosome)与染色质(chromatin)同一种物质在细胞周期的不同时期中所表现的不同存在形式。•染色质(chromatin)是指间期细胞核中伸展开的DNA蛋白质纤维。•染色体(chromosome)是指细胞在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过程中,由染色质聚合浓缩而成的棒状结构。一、染色质的组成核蛋白复合物DNA1遗传物质的载体组蛋白1(H1、H2A、H2B、H3、H4)对DNA双螺旋结构的稳定起作用非组蛋白0.5~1.0起支架作用,基因表达调控RNA0.05~0.1DNA转录的初级产物(二)染色质和染色体的基本结构单位及多级螺旋模型核小体核心结构核心粒:8个组蛋白分子组成八聚体核心DNA:约140bp的DNA缠绕八聚体1¾圈连接部连接DNA:10~100bp不等连接组蛋白:H1染色质如何转变成染色体核小体核小体串螺线管超螺线管染色单体染色体与DNA的关系(三)常染色质和异染色质1.常染色质(euchromatin):在细胞间期呈现松散状态(螺旋化程度低),染色质浅而均匀,含有单一或重复序列DNA,具有转录活性,常位于间期核的中央部分.2.异染色质(heterchromatin)在细胞间期呈凝缩状态(螺旋化程度较高),着色较深,含有重复DNA序列,为间期核中不活跃的染色质,其DNA复制较晚,很少转录或无转录活性。(四)性染色质1.X染色质性染色质(sexchromatin)是性染色体的异染色质区域在间期细胞核中可以显示出来的一种特殊结构。女性个体的间期细胞核膜内侧有一个特征性的浓缩小体,其与性别和X染色体数目有关,在雄性或男性中不存在,称为X染色质。①女性的两条X染色体只有一条是有转录活性;②失活发生在胚胎发育早期(人胚第16天);③X染色体的失活是随机的;④失活是完全的;⑤失活是永久的和克隆式繁殖的。Lyon假说:2.Y染色质正常男性的间期细胞用荧光染料染色后,在细胞核内出现一强荧光小体,称为Y染色质。细胞中Y染色质的数目与Y染色体数目相同。第二节人类染色体染色体是组成细胞核的基本物质,是基因的载体。人类细胞遗传学研究的主要对象就是染色体。染色体在细胞周期中经历着凝缩和舒展的周期性变化。正常人外周血或细胞RPMI1640培养基+15%小牛血清=5ml370C,培养68hr加秋水仙素,培养2~4hr(抑制细胞分裂)收集细胞离心,去上清液(1000rpm/10min)低渗处理,0.075MKCI,370C,25min预固定,甲醇:冰醋酸=3:1离心,去上清液(1000rpm/10min)重复固定三次制片,染色,观察,染色体分析细胞培养与染色体制备一、人类染色体的数目、结构和形态人类体细胞有46条染色体,其中44条(22对)为常染色体,另外两条为性染色体(女性为XX,男性为XY),称二倍体。配子细胞(精子和卵)具有23条染色体,称单倍体。(一)数目一、人类染色体的数目、结构和形态(一)数目单倍体:只有一套基因组/染色体组的细胞或个体。如生殖细胞。二倍体:具有两套基因组/染色体组的细胞或个体。如体细胞。A染色单体B着丝粒和动粒C染色体臂:分长臂q和短臂pD主缢痕E次缢痕F随体G端粒(二)人类染色体的结构、形态染色单体次缢痕短臂(p)长臂(q)随体主缢痕中期染色体的形态结构动粒随体次缢痕染色体分类根据着丝粒位置不同,可将染色体分为四类:1/2~5/8中央着丝粒染色体5/8~6/8亚中着丝粒染色体6/8~7/8中部亚中部近端部端部7/8~末端处随体着丝粒pqpq次缢痕近端着丝粒染色体端着丝粒染色体人类所有染色体只包含前三种类型的染色体。二、染色体的核型和分组核型:一个体细胞中的全部染色体,按其大小、形态特征顺序配对,分组排列所构成的图像。核型分析:将待测细胞的核型进行染色体数目、形态特征分析的过程称核型分析。1960年、1963年、1966年分别在丹佛、伦敦和芝加哥召开3次人类细胞遗传学国际会议,制定并修改人类染色体国际命名体制。人的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为2n=46,依据染色体长度和着丝粒的位置排列、编号为23对同源染色体。其中1~22号常染色体,1对为性染色体。女性为XX;男性为XY。命名方法染色体的分组-----A,B,C,D,E,F,G–A1-3–B4-5–C6-12+X–D13-15–E16-18–F19-20–G21-22+Y二、染色体的核型和分组组别染色体编号大小着丝粒位置随体A1~3最大中、亚中B4~5大亚中C6~12+X中亚中D13~15中近端有E16~18较小中、亚中F19、20小中G21~22+Y最小近端有核型的书写方法Male:46,XYFemale:46,XX染色体的数目性染色体的种类,正常男性:46,XY正常女性:46,XX难以精确识别染色体的序号。难以发现和确定染色体的结构异常。如何描述?1968年,瑞典细胞化学家Caspersson等应用荧光染料氮芥喹吖因(quinacrinemustard,QM)处理染色体后,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染色体沿长轴显示出一条条宽窄、亮度不同的带纹—染色体的带(band)—Q带。由此开创了染色体显带技术的先河。2.人类染色体显带核型29经一定的处理和染色方法,将染色体延其长轴显示出明暗(深浅)不同、宽窄相间的带纹的技术称为染色体显带技术(bandingmethod)。经染色体显带技术处理的染色体称显带染色体。这些带纹称染色体带(band)。(1)染色体显带技术30(2)常用的显带方法Gbanding------GiemsaQbanding------QuinacrineRbanding------ReverseCbanding------Centromeric31方法:先用胰蛋白酶处理染色体,再用Giemsa染色。结果:因而在染色体上出现深浅的带纹。G-banding最常用的显带技术32用氮芥喹吖因(quinacrinemustard,QM)处理染色体,呈现荧光强度不同而明暗相间的带。Q-banding33盐溶液预处理→Giemsa染色,得到与G带相反的带型,称反式G显带法,带型称反带(reverseband)。R-banding34NaOH或Ba(OH)2预处理→Giemsa染色,显示结构性异染色质区域(着丝粒、副缢痕),所显示带型称C带(centromericband)。C-banding着丝粒等结构异染色质T-banding染色体端粒36G-banding使每条染色体显示出独特而恒定的带纹,构成了每条染色体的带型。作用:可以准确识别每一号染色体;可以鉴定染色体的结构改变。???如何识别?如何描述?3.G显带染色体的识别37人类细胞遗传学国际命名体制(ISCN,1995)(AnInternationalSystemforHumanCytogeneticNomenclature)ISCN(1995)包括:1960、1963、1966、1971、1978、1981、1985及1995年8次人类细胞遗传学国际命名委员会所制定的国际法规。(1)显带染色体的国际命名体制38p短臂mos嵌合体q长臂chi异源嵌合体cen着丝粒chr染色体dic双着丝粒体i等臂染色体del缺失r环状染色体fra脆性位点der衍生染色体Inv倒位mal男性rob罗伯逊易位fem女性ter末端dup重复常用简写符号41深带:被Giemsa深染的带纹。浅带:Giemsa不着色或浅染的带纹近侧段、远侧段:以着丝粒为参照点界标:是每一条染色体上具有重要意义的、稳定的、有显著形态学特征的标志。如:端粒、着丝粒以及某些显著的带。(2)识别G带染色体标本的专用术语42界标对染色体的划分:臂:短臂p;长臂q区:每相邻界标之间。短臂与长臂各包括若干区,自着丝粒起始至端粒排序:1区,2区…。每一区包括若干带,自近侧段至远侧段排序1号带,2号带…。着丝粒分别归属于长、短臂的1区1带。43染色体号数臂区带1p321p3211q31-42q11(3)特定带的表述方法着丝粒分别记为长臂、短臂的1区1带4470年代用中期染色体显带,每套单倍数染色体带纹数为320条------低分辨高分辨显带(highresolutionbanding)染色体:70年代后期,用早中期、前中期、晚前期的染色体显带,每套单倍数的染色体带纹数为550条、850条,其中含有亚带、次亚带,利于对染色体结构畸变的准确定位。(二)高分辨显带染色体45亚带的命名10p12带再分为3条亚带,则依次编号为10p12.1、10p12.2、10p12.3染色体号+臂符号+区+带+“.”+亚带编号46若亚带再进一步分为次亚带,则只在原亚带后依次加数字,不加小数点如:10p12.31、10p12.32、10p12.33。次亚带的命名正常人体细胞染色体带型模式图荧光染色(FISH)C显带图G显带R显带核小体串螺线管人中期细胞染色体(染色体数目2N=46)人

1 / 5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