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体温监测麻醉学教研室-张锦英体温是重要的生命体征之一。疾病影响体温:感染、甲腺危象药物影响体温:颠茄类、麻醉药环境影响体温:室温、敷料覆盖、手术影响体温:输血、恶性高热第一节体温监测的方法(一)玻璃内汞温度计:最常用,缺点准确性差,易碎,测量费时,不易读取。一、测温方法(二)电子温度计:精确灵敏、直接数字显示,可远距离测温。原理不同分为两者:热敏电阻温度计;温差电偶温度计。探头随测温部位不同而异。(三)红外线温度计:(一)口腔温度(oraltemp):温度计于舌下。张口呼吸、测前冷热饮食可致误差;麻醉、昏迷、不合作者不适用。二、测温部位(二)腋窝温度(axillarytemp):上臂紧贴胸壁,形成人工体腔,并将探头置于腋动脉部位,测得温度接近于中心温度。腋温比口温低0.3-0.5℃(三)直肠温度(rectaltemp):温度计于肛门深部,一般小儿2-3cm,成人6-10cm。缺点是体温改变迅速时,直肠温度反应较慢,尤其体外循环下.(四)鼻咽温度(nasopharyngeal)和深部鼻腔温度:探头于鼻咽或鼻腔顶,反映脑温度。温度随血温变化迅速,适用于监测中心温度。缺点受自主呼吸气流影响,易粘膜出血。鼻—耳(五)食道温度(esophagealtemp):食道温度与心脏接近,对血温改变反应迅速,适用于体外循环下降、复温.小儿测温深度[10+(2x年龄/3)](六)鼓膜温度(tympanicmembrane):鼓膜温度与脑温相关良好,是测量中心温度最准确的部位。探头置于鼓膜用棉花塞住外耳道。探头要柔韧,注意鼓膜损伤。(七)其他部位测温:皮肤温度:皮肤各部位温差较大,测其10点以上,取均值有临床意义。也可用4点法,即平均皮肤温度=0.3(胸部T+上臂T)+0.2(大腿T+小腿T)皮肤温度可间接反映外周灌注状态。血管收缩心排量下降时温度下降;反之,灌注良好,温度上升肌肉温度:恶性高热时肌肉温度升高先于其他部位具有诊断价值。中心与外周温度梯度:是周围循环状态指标。当外周血管收缩及低心排,温度梯度增加;反之,当心排量增加时,外周血流增加,数值减少。第二节体温监测的临床意义人体体温保持相对恒定,取决于自主性体温调节,及有意识的行为调节来适应环境在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控制下,通过调节产热、散热过程,维持体温相对恒定。危重病人体温调节功能紊乱,内环境改变等,可致体温过高或过低。1.正常体温:口温37℃(36.2-37℃),肛温37.5℃(36.5-37.7℃),腋温36.7℃(36-36.7)一、正常体温及生理波动2.生理波动:①昼夜:清晨2-6时最低,午后2-8时最高。②年龄:婴儿高,老人低,新生儿调节不完善。③性别:女比男高0.3,女性基础体温周期变化④肌肉:剧烈活动、肌肉收缩,产热体温升高。⑤药物:影响体温中枢或产散热过程,体温变化生理性变化,范围很小,一般0.5-1.0℃发热:腋下温度37℃,口腔温度37.5℃,昼夜波动1℃以上。可称为发热。二、体温升高(一)体温升高的分级1.低热37.5-38℃2.中度热38.1-39℃3.高热39.1-41℃4.超高热:41℃以上(二)体温升高的热型1.稽留热体温持续于39-40℃以上,达数天、数周,24hr波动在1℃以内。见于:大叶肺炎、伤寒等急性传染病。2.弛张热体温在24hr内波动达2℃以上,波动下限仍高于正常体温。在39以上。见于败血症、脓毒血症、重症结核、感染心内膜炎。3.间歇热发热期与无热期交替出现,体温突然上升至39℃以上,常伴寒战、数小时恢复正常。间歇数小时或几天,又再次复发。见于疟疾、化脓性局灶性感染。4.波状热体温在数天内升高至高峰,然后逐渐降至正常,不久再发,呈波浪式起伏。见于布鲁病。5.双相热体温突然上升,持续数天,经数天解热期,又发生第二次热程,持续数天而完全缓解。见于某病毒感染、脊髓灰质炎、麻疹、天花。6.回归热发热期与无发热期各持续数日,周期地相互交替。如回归热、鼠咬热。7.双峰热体温曲线24hr出现两个发热高峰。见于恶性疟、革兰氏阴性杆菌败血症、黑热病。8.不规则热发热无规律性。见于流感、支气管炎、风湿热等。(三)体温升高的原因1.感染性疾病:原因:各种病原体;细菌,病毒,螺旋.真菌机制:病原体及毒素作用单核巨嗜细胞系统,释放致热原;免疫低下;菌群失调;有创监测;体腔引流继发感染.2.非感染性疾病:无菌坏死吸收:组织,肢体,肿瘤,白血病抗原抗体反应:风湿,药物热,输血反应内分泌代谢失常:甲亢,脱水,恶性高热体温调节中枢障碍:中暑,脑外伤,脑肿瘤环境温度及湿度太高:覆盖太多,加温气体概念:是指由某些麻醉药物激发的全身肌肉强烈收缩、伴体温急剧上升,及进行性循环衰竭的,代谢亢进危象。风险:病情发展迅速、致命性高,死亡率达73%(报告1:1.6万-1:10万)。迅速有效的处理可使死亡率下降到20%。恶性高热(malignanthyperthermia,MH)MH.病因学及发病机制病因学:MH是一种基因性遗传性疾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患者DNA中的19号染色体长臂出现突变。发病机制:是肌质网钙离子的重摄入减少,引起肌肉的持续痉挛,产生高代谢症状,如代酸、心动过速、高碳酸血、糖原分解、低氧血症、高热。诱发因素:肌松剂琥珀胆碱、挥发性麻醉剂氟烷均有诱发MH的风险。争议:异、地、七氟烷、箭毒等易感人群:MH家族史;其他斜视、运动性肌痛、易发热、肌红蛋白尿、肌肉疾病、不耐受咖啡因人群应做诊断性检查。诊断检查:肌酸磷酸激酶(CPK)在70%病人增加。氟烷-咖啡碱痉挛试验85%阳性和100%敏感性。氟烷-咖啡碱痉挛试验被认为是MH诊断检查的金标准。试验方法:活检的肌肉(通常是股外侧肌肉2g)分别浸泡在1-3%的氟烷和咖啡碱溶液中,发生肌肉收缩的速度和张力异常增高。MH.临床特征无法解释的心动过速,自主呼吸下呼吸急促、呼末CO2增高、PaO2下降。CO2是手术室最特异敏感指标。典型表现:体温升高2℃/h,甚至40℃,肌张力增高,肌松剂不缓解。未处理,出汗、紫绀、低氧、失常、酸中毒、循环衰竭、高血钾、凝血障碍、低钙、血红蛋白尿、肾衰。MH.的治疗立即终止手术,去除麻醉挥发罐,更换呼吸回路,纯氧高流量过度通气。阿片类、镇静剂、非去极肌松加深麻醉;迅速物理降温,至38℃;利尿、维持尿量2ml/h以上,给NaHCO32-4mmol/kg纠正酸中毒、常规胰岛素10U于Gs50ml静推环节高血钾,处理心律失常(禁用钙通道阻滞剂,加重高血钾)丹曲林是治疗MH的特效药,可有效控制钙离子依赖性的肌肉收缩和高代谢状态。用法:1-2mg/kg,每5min重复一次,直至PaCO2被控制,肌肉强烈收缩消失,高温下降为止。平均剂量及最大剂量分别达到2.5-10mg/kg。术后ICU监护至少48小时。(四)体温升高的处理病因治疗:原发病、清除感染、合理选择抗生素。对症治疗:处理高热,减少能耗、氧耗物理降温:额部、枕后、大动脉;冰袋、酒精、冰水灌肠、冰水浴、电风扇、冷气降室温等维持水电:体温升高1℃,皮肤失液3-5ml/kg,中度出汗失液500-1000ml/日,大量出汗1000-1500ml/日。应及时补液。中心温度低于35度称为体温过低。高发人群:老年、婴幼儿、危重、手术病人。低温不利:可诱发和加重疾病低温益处:低温治疗、控制低温、器官保护。三、体温降低1.环境温度过低:近发现室温21℃时,麻醉病人常有体温降低,术后容易出现寒战和血管收缩,甚至躁动不安。体重低于9kg小儿更易引起体温下降。(一)体温降低的原因2.手术因素:手术时间过长,或胸腹手术暴露太久,散热增加;输液温度低,库血;大量冷液体冲洗体腔等。3.麻醉因素:全麻抑制体温调节中枢,椎管麻醉抑制交感使外周血管扩张散热,肌松药抑制肌肉活动产热。4.病人状况:危重病人失去控制散热和产热能力;酒精中毒,脑外伤、脑肿瘤、严重感染、内分泌疾病等。小儿体温中枢不健全。老年代谢低,产热减少,御寒能力差等。低温应激反应,外周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心律失常甚至室颤。低温寒战反应,组织氧耗增加4-5倍,氧解离左移,组织氧利用减少,导致缺氧。低温肝肾功能降低,药代谢排泄减慢,麻醉苏醒延迟,术后并发症增加。低温血液粘度增加,出凝血时延长,低温免疫功能抑制等。(二)体温降低对机体的影响1.适宜的环境温度:手术室温度24-26℃,相对湿度40-50%。低温复温方法,电热毯、加温输液37℃,机械通气加温加湿。2.营养支持:危重病人保暖,并加强营养支持,提供热量,增强抗力;不能进食者静脉营养,达到供给热能和营养治疗目的。(三)体温降低的预防及处理-13.维持循环功能稳定:体温降低全身血管收缩,可掩盖血容量不足。体温回升血管扩张,注意循环衰竭。除监测温度,还要监测动静脉压,适当补充血容量和适用血管活性药,维持循环功能稳定。(三)体温降低的预防及处理-2低温治疗:是用人工的方法,使体温降,低达正常温度以下的医疗措施,以求达到降低代谢、保持或延缓机体细胞活力的目的。(四)低温治疗低温分类:麻醉学分3类,一般低温:32-28℃;中度低温:28-20℃;深度低温:体温20℃。临床上将35-32℃称为浅低温低温实施:低温与体外循环下,心脏直视手术,是心、脑保护重要措施。深低温停循环浅低温常用于神经外麻醉中脑保护、心肺复苏及严重高热治疗(甲危象、恶高热等)重度创伤及休克时,低温治疗可帮助病人度过危机。常用降温方法:体表降温和血液降温。低温的并发症:御寒反应,心律失常等。御寒反应全身肌肉强烈收缩,耗氧上升。必须防止御寒反应。治疗措施:冬眠合剂、镇静剂、肌松剂。低温期间监测:体温、循环、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