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考试复习试题A全答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一、单项选择题1.在教育的基本要素国,作为中介的是(A)A.教育者B.受教育者C.教育影响D.教育内容2.远古教育具有原始性,不属于其特征的是:(D)A.非独立性B.贫乏性C.无阶级性D.等级性3.教育需要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具体到抽象,由低级到高级,这是因为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A)A.顺序性B.阶级性C.不平衡性D.个别差异性4.教师最突出的角色是(A)A.教员B.领导者C.父母代言人D.心理医疗者5.思维发展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具体形象思维仍然起重要作用的阶段是(B)A.小学B.初中C.高中D.大学6.运用现代实验手段,比较系统地研究教室内沟通分布的是(B)A.克伯屈B.亚当斯C.斯金纳D.班杜拉7.中国分科教学开始于(A)A.孔子B.孟子C.荀子D.韩愈8.关于课程与教学之间的关系,提出三个隐喻的是(B)A.泰勒B.塞勒C.杜威D.布鲁纳9.在西方,提出“产婆术”的是(A)A.苏格拉底B.柏拉图C.亚里士多德D.智者10.在受教育者的整个素质结构中占据统治地位的素质是(A)A.思想政治素质B.道德素质C.文化素质D.生理素质1.《学记》上说:“不陵节而施”,这句话体现了(B)A.启发性原则B.循序渐进原则C.因材施教原则D.巩固性原则2.教师自觉利用环境和自身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熏陶和感染方法是(B)A.榜样和示范B.陶冶C.修养D.说服3.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的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其实施顺序是(D)A.以“知”为开端,知、情、意、行依次进行B.以“情”为开端,知、情、意、行依次进行C.以“行”为开端,知、情、意、行依次进行D.视具体情况,可有多种开端4.教师的表率作用主要表现在(A)A.言行一致B.衣着整洁C.举止端庄D.谈吐文雅5.中国采用班级上课制始于1862年于北京开办的(B)A.京师大学堂B.京师同文馆C.北京大学D.清华大学6.教育要适应人的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做到(D)A.因材施教B.抓关键期C.长善救失D.循序渐进7.学生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其身心发展的(C)A.生理前提B.客观条件C.动力D.物质前提8.“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这名话反映了教师的劳动的(D)A.复杂性B.示范性C.艺术性D.创造性9.我国中小学与学生家庭保持联系的最主要的方式是(D)A.家长学校B.家长委员会C.通讯联系D.家长会10.可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获得较多的系统的连贯的知识的教学方法是(B)A.谈话法B.讲授法C.讨论法D.读书指导法11.课堂播放教学法主要有两种,它们分别是演播法和(C)A.现场直播法B.录制播放法C.插播法D.程序教学法12.学生知识学习的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其中第二个阶段是(A)A.领会B.保持C.分解D.定向13.“教育目的应当由人的本性、本能需要决定”这种观点属于(B)A.辨证统一法B.个人本位法C.社会本位法D.实质教育论14.教育目标一般分为三大类,它们分别是认知领域、能力领域和(A)A.情意领域B.特殊能力领域C.思想品德能力领域D.审美知识领域15.“教是为了不教”,这句话说明(C)A.学生只是教师在教育实践中的对象B.学生受教育的过程是一个由外向内的传导过程C.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同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一样重要D.学生受教育的过程,不是一个由内向外的主动作用过程16.处于生理上的“激变期”的学生是(B)A.小学生B.初中生C.高中生D.大学生17.课的结构,是指一节课包含哪些组成部分以及时限性和相互关系(D)A.各组成部分的顺序B.各组成部分的时限C.应完成的任务D.各组成部分的顺序、时限和相互关系18.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组织学生到一定场所,通过对实际事物进行观察、询问以获取知识的教学活动形式被称为(B)A.实习作业B.参观C.辅导D.实验实习19.教师所表现出来的最突出的角色是(A)A.“教员”角色B.“心理医生”角色C.“榜样”角色D.研究者角色20.按照马克思观点,教育起源于(C)A.人的动物性本能B.人的无意识的模仿C.生产劳动D.动物竞争的本能21.情境教育学由三个维度组成,下列选择项中不属于其要素的是(B)A.情境线索B.从实践到理论的线索C.理论线索D.技术操作线索22.在教育的基本要素中,作为依据的是(B)A.教育者B.受教育者C.教育影响D.教育内容23.教育目的的结构具有两方面的规定,一方面规定培养何种社会成员(角色);另一方面规定教育对象的(A)A.素质B.思想C.道德D.知识24.教育需要有的放矢,因材施教,这是因为学生身心发展具有(D)A.顺序性B.阶级性C.不平衡性D.个别差异性25.教育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D)A.控制教学过程B.控制学生C.塑造学生D.发挥学生的主动性26.在学生的成长中,作为校外之校的是(A)A.社区文化B.家庭环境C.大众媒介D.同伴27.学校微观环境对于学生个体成长具有重要影响,其中,下列选择项中,不属于这种影响的是(D)A.同伴影响B.花盆效应C.期待效应D.教学成效28.下列选择项中,不属于教学大纲结构的是(C)A.说明部分B.本文部分C.教学计划D.其他29.在我国文献中,最早提出“启发诱导”原则的是(C)A.《大学》B.《中庸》C.《学记》D.《孟子》30.在下列教学方法中,以陶治为主的方法是(D)A.讨论法B.参观法C.实验法D.情境教学法31在教育活动中,既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对象,同时也是学习的主体的是(B)A.教育者B。受教育者C。教育影响D。教师32、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A)A.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民展学说B。马克思主义市场经济学说C.社会主义德智体全面发展D。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学说33.影响人民展的因素中,有一种因素属于自然的和生理的前提条件,它是(A)A遗传B。环境C。教育D。个体主观能动性34“教师要对学生行为有所帮助,包括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增强自信心等”,这是一个好教师的职业情感人格品质的基本内核,它可以简单地理解为是(D)A.客观B。理解C。敏感D。促进35.教师要解决学生人生方向的问题,同时还要对学生进行思想灌输与改造,是由教师的什么角色决定的?(C)A.教师的“教员”角色B。教师的“领导者”角色C.教师的“人类灵魂工程师”角色D。教师的“心理医生”角色36.教师既要教书,又要育人,体现了其工作的(B)A.示范性B。复杂性C。创造性D。长效性37.学生的被称为学龄中期或少年期,也叫青春发育期的阶段是(B)A.小学阶段B。初中阶段C。高中阶段D。大学阶段38.师生之间的心理关系包括认知关系和(C)A.工作关系B。人际关系C。情感关系D。非正式关系39.学校的社会气氛可以简称为(B)A.校园环境B。校风C。班风D。教风40.人的基本生活技能最初来源于(A)A.家庭B。学校C。社会D。遗传41.下列不属于学校与家庭通讯联系方式的是(A)A.召开家长会B。传递书信C。打电话D。给家长寄送校刊42.在教学中,教师提出能激发学生思考的问题,学生为了了解问题的答案,便会对教师的讲解加以注意。教师的这种做法目的是(A)A.激发学生的求知欲B。提供教材内容C。变化教学情境D。给予学生反馈43.技能包括智力技能和动作技能,下面属于动作技能的是(D)A.识字B。推理C。计算D。写字44.直观教学方式一般可分为实物直观和模拟直观,下面属于实物直观的是(C)A.录象带B。图表C。标本D。幻灯片45.我国古代孔子善于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以发挥全心全意各自的专长,这一个教学原则符合(B)A.循序渐进B。因材施教C。理论联系实际D。启发性46.学生的知识学习包括选择、领会、保持和(D)A.观察B。反思C。提问D。应用47.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指导的前提是(C)A.实施指导B。制定计划C。了解学情D。反馈控制48.“培养学生的共产主义道德信念,法制观念和文明行为习惯,以形成学生完美的品格”,这一教育目标是(C)A.生理素质教育B。文化素质教育C。道德素质教育D。审美素质教育49.自尊感、荣辱感、友谊感、责任感,它的表现形式属于(D)A.道德知识B。道德行为C。道德意志D。道德情感50.“身教重于言教”,是说明育人过程中(D)A.锻炼的重要性B。说服教育的重要性C。修养的重要性D。榜样和示范的重要性51、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A)A.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B、社会主义教育方针C、素质教育D《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52、教育目标是(B)A、每个教师头脑中形成的课程目标体系B、教育目的在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活动中的具体化C、课程目标D、学生的学习目标53、教育过程的控制是指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始终占据(B)A、辅助地位B、主导地位C、客体地位D、被动地位54、“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是说明教师劳动具有(C)A、复杂性B、示范性C、创造性D、长效性55、青少年是社会权利的(C)A、客体B、既是主体,也是客体C、主体D、从属者56、知识学习的第一阶段是(B)A、领会B、选择C、保持D、应用57、“教师包揽一切活动,学生跟着老师设计的路子走”,描述的师生关系类型是BA、对立型B、依赖型C、自由放任型D、民主型58、家庭教育影响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起着某定势作用,影响着人以后的发展,这说明家庭教育具有的特点是(A)A、先主性B、多维性C、密切性D、统一性59、教师在教育实践中的主要对象是(D)A、家长B、管理者C、教师D、学生60、语文、数学和外语是(B)A、知识类学科B、工具类学科C、技艺类学科D、实践类学科61、教学设计中最先要考虑的要素是(C)A、教学内容B、教学对象C、教学目标D、预期效果62、活动课程的主要倡导者是(A)A、杜威、克伯屈B、杜威、杰克森C、克伯屈、杰克森D、克伯屈、夸美纽斯63、教学工作的基本规范是(C)A、教学目标B、教学组织形式C、教学原则D、教学方法64、一个学生平均每天用于主干活动和辅助活动的学习时间及所完成的全部学习量,是(A)A、学习活动总量B、学时C、学习强度D、知识学习量65、教材编写在内容上要做到(A)A、科学性、思想性、效用性统一B、内在逻辑与教学法要求统一C、形式也实质统一D、教学原则与教学方法统一66、加涅认为教学过程的首要因素是(B)A提出教育目标B、引起学生的注意C、唤起已有经验D、指导学生学习67、“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和环境,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逐步形成独立学习的技能”,是学习方法指导的(A)A、目标B、内容C、过程D、原则68、教会学生做人属于(A)A、德育B、智育C、体育D、美育69、人在一定的道德意识支配下表现出来的对待他人和社会的有道德意义的活动,是(C)A、道德感知B、道德情感C、道德行为D、道德意志70、教师对学生最常用的一种教育方法是(D)A、陶冶B、惩罚C、人格感化D、说服教育71、教育内部诸因素之间、教育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具有本质性的联系以及教育发展变化的必然趋势是(B)A、教育现象B、教育规律C、教育问题D、教育影响72、是由外界、景物、事件和人物关系等因素构成的某种具体的教育境地是指(C)A、教育环境B、教育条件C、教育情境D教育场所73、社会对教育所要造就社会个体的质量规格的总的设想或规定是指(A)A教育目的B教学目标C课程目标D单元目标74、授予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技能和发展他们的智力的教育是(B)A德育B智育C美育D体育75、引导学生领悟社会主义思想政治观点和道德规范,组织和指导学生的道德实践,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品德的教育是(A)A德育B智育C美育D体育76、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发展他们的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是(C)A德育B智育C美育D体育77、个体适应社会的要求,在与社会的交互作用过程中,通过学习与内化社会文化而胜任社会所期待、承担的角色,并相应地发展自己的个性的过程是(A)A个体的社会化B个体的个性化C思想道德品质的社会化D行为习惯的社会化78不属于影响人的发展的四个因素的是:P35-36(E)A遗传B环境C教育D个体的主观能动性E学校79一个学校社会气氛,也是

1 / 1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