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苏杭城市认知实习报告课程名称:城市认知实习指导老师:吴浩姓名:曹雅静班级:建1102-4学号:20112160沪苏杭城市认知实习报告引言:经过了一年的大学学习,我们对展示设计专业有了初步的了解,但还是局限于书本和身边的事物,为了加强我们对专业知识更全面的认知,在2012年7月1日——2012年7月8日展开了为期8天的城市认知实习,在吴老师和侯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建1102-4与建1102-4班有了一次“走出去”的机会。在苏州,杭州,上海三地,通过体会城市发展脉络,参观城市地标性建筑,整体感知城市风格,开阔了我们的视野真正的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我们大致了解到地标性建筑与城市文化的融合的手法,感知了商业区高端商品与老城区古朴的店面、橱窗、陈列的设计风格差异。时间虽短,感触不少,遂整理成报告,以作总结。实习内容:一.白墙黑瓦园林城——苏州2012年7月2日,我们来到了此行的第一站苏州,被誉为国家园林城市的苏州带给我们更多的是生活的情调与惬意,白墙黑瓦,小桥流水典型的江浙地带建筑,整座城市被分为老、新两个城区,统一中略显差异,寻求细微的变化。(一).拙政园拙政园位于苏州市东北隅,始建于明正德四年间,是中国四大名园之一,占地5.2公顷。全园分东中西三部分以及南部由住宅改建后的园林博物馆。园林布局以水为主,环以林木,西部由一曲形水池以及依水而建的卅六鸳鸯馆、十八曼陀罗花馆构成。东部布局则以平冈草地为主,并配以山池亭阁,视野相对开阔。中部是全园精华所在,面积18亩半,水面约占三分之一,总体布局以水池为中心。临水建有形体不同,高低错落的厅堂楼榭。原来供园主享乐生活用的建筑物,如远香堂、玉兰堂、香洲、小沧浪、等,集中分布在园南靠近住宅一侧,是住宅的延伸。园北部则山池树木并重,以建筑辅之。远香堂是中部的活动中心,回抱于山池之间,周围环境开阔。拙政园里有石板桥、石拱桥等,其中小飞虹桥的型制很特别,是苏州园林中唯一的廊桥。小飞虹桥体为三跨石梁,微微拱起,呈八字型。桥面两侧设有万字护栏,三间八柱,覆盖廊屋,檐枋下饰以倒挂楣子,桥两端与曲廊相连,是一座精美的廊桥。(二).苏州博物馆在拙政园的旁边是著名国际建筑大师贝聿铭先生设计的苏州博物馆。贝大师以其大胆而意味深长的精准选址、“中而新,苏而新”的设计理念、“不高不大不突出”的和谐适度设计原则,使其成为一座既有苏州传统园林建筑特色、又具现代建筑艺术风格的现代化综合性博物馆。该馆建筑总面积:15391m2,分首层、二层、地下一层。主要有展厅、公共空间、行政办公区、库房等功能,绿地占地率42.4%。博物馆建筑群被分成三大块。中央部分为入口,大堂和主庭院;西部为博物馆展厅;东部是行政办公区、教育区和饭店,类似三条轴线的布局。在建筑材料、结构细部、室内设计等方面,主要采用现代钢结构.加上木质边框和白色天花,同时,木贴面的金属遮光条取代了传统建筑的雕花木窗,因此光线柔和.便于调控.以适宜博物馆展陈。在空间上,书画厅巧用九宫格,中间贯通,对表达条幅式书画的用光和所需墙面十分有利;首层展厅与天窗廊道由墙隔断分开,人漫步廊道,展厅的构架、天花和木边使人联想起中国古建筑的语言,而廊窗外的一个个庭院,由窗取景,若隐若现。而窗景是苏州所有建筑中采用最多,也是最独特的装点方式之一。(三).小结拙政园豪华级私家园林,最大的特点在于景与诗画相结合,无论再哪个方位取景都是一副古朴、雅致的画作。然而窗景是整座园林的特色之一,许许多多的窗景有同样的格局但在细微之处的花纹上略显不同,大有看点。在建筑方面大多的亭台楼阁采用飞檐翘脚的设计,使整个建筑在敦厚的基础上显露出一丝的俏皮。从建筑材料上来看,木、砖、瓦、石是主要成分,这些看似古朴的独到的材料,在经过巧妙的设计之后,形成了古朴与现代相结合的建筑。从颜色上分析,整座园林的植被覆盖面积之大,以绿色为主,花之艳色为辅,同时拥有徽派建筑白墙黑瓦的点缀,整个色调清新淡雅,艳而不腻。苏州博物馆是此行中给我震撼最大的一处建筑,在贝聿铭大师的设计下,博物馆和谐统一,古朴典雅但不失现代之感。在整体布局上,巧妙的借助水面,与紧邻的拙政园融会贯通,成为建筑风格的延伸,相互借景、相互辉映、符合历史建筑环境要求,又有其本身的独特性。尽管白色的粉墙是博物馆的主色调,以此把该建筑与苏州传统的城市机理融合在一起,但是那些到处可见的灰色小青瓦坡顶和窗框将被灰色的花岗岩取代,以追求好的统一色彩和纹理。其屋顶的设计也是特色之一玻璃屋顶与石屋顶相互映衬,使自然光进入活动区域和博物馆的展区,为参观者提供导向并让参观者心旷神怡。展区的布置也为展品带来了灵活性。二.“淡妆浓抹”婉约镇——杭州第二站到达浙江之后,我们首先参观了六大江南水乡之一“乌镇”,。乌镇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古镇,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之称。接着游览了西湖景区,欣赏了苏堤春晓、曲苑风荷、平湖秋月、断桥残雪、柳浪闻莺、花港观鱼、雷峰夕照、双峰插云、南屏晚钟、三潭印月,著名的西湖十景。除此之外我们还参观了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一).乌镇乌镇原以市河(车溪)为界,分为乌青二镇,河西为乌镇,属湖州府乌程县;河东为青镇,属嘉兴府桐乡县。解放后,市河以西的乌镇划归桐乡县,才统称乌镇。/.乌镇具典型江南水乡特征,完整地保存着原有晚清和民国时期水乡古镇的风貌和格局。以河成街,街桥相连,依河筑屋,水镇一体,组织起水阁、桥梁、石板巷、茅盾故居等独具江南韵味的建筑因素,体现了中国古典民居“以和为美”的人文思想,以其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和谐相处的整体美,呈现江南水乡古镇的空间魅力。乌镇的发展和市镇格局的形成与水有着血脉相连的紧密关系,因水成市,枕河而居,形成了乌镇自由而含不俗而雅致的整体风格和“出门即是桥,人家尽枕河”的水乡风貌。“十”字型的城镇空间系统主骨架形态。是人们组织生活、交通的主要脉络,并形成了乌镇独特的新型城镇形态。古镇处处街坊临河、园林等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融为一体,是水乡居民崇尚自然、与世无争,追求天人河西的思想体现。(二).西湖杭州西湖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部,杭州市市中心,著名潟湖,旧称武林水也称西子湖。其余三面环山,面积约6.5平方千米,南北长约3.2千米,东西宽约2.8千米,云山秀水是西湖的底色;山水与人文交融是西湖风景名胜区的格调。西湖之妙,在于湖裹山中,山屏湖外,湖和山相得益彰。西湖的美,在于晴中见潋滟,雨中显空蒙,无论雨雪晴阴都能成景。(三).小结乌镇现存传统民居多为清末明初建筑,布局随意精炼,造型轻巧简洁,白色淡雅宜人,轮廓柔和优美。建筑色彩除了拥有江南水乡的以黑白灰为主色调外,在正立面的处理上,上下两层大多采用木板刷桐油。西湖的湖水是承载着整个西湖景点的基础,没有她的存在那么整个围绕着西湖展开的景点就失去了他们的生命力,有的或许只剩下形式的外壳。花港观鱼是苏堤边上一个尤为出名的景点,假如从门口看是根本不能察觉里面的布局会是那么的自然和独到的,自然的水把里面分割成若干个独立的空间,彼此之间有木桥和石桥联系着,不论站在那座桥上都可以看见水里的游鱼和岸边草坪布置巧妙的花群,花港观鱼要的就是这个效果。除了沿路那密植的乔木和搭配丰富的鲜花之外,两个开阔的草坪在里面就显得格外的显眼,当我们在被高大乔木遮盖的密不透风的小路走的时间长了之后,看见这么大块开阔的草坪,会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三.线性大都市——上海上海是此行的最后一站,当车驶入上海市区,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的高层建筑便进入了我们的视线,将上海现代化大都市的特色显露出来。当然,在上海最吸引我的就是东方明珠电视塔和上海金茂大厦。与此同时,我们也参观了上海城市规划展览馆,外滩,还有新天地。(一).上海城市规划展览馆上海城市规划馆位于上海黄浦区,位于人民广场附近,周围有一系列的商业与服务性高层建筑,交通组织便捷,靠近地铁站,并且离上海著名的外滩也不远。整个展示馆占地面积4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0670平方米,建筑高度43.3米,展馆大楼主体造型从中国传统的城门形态中获得设计灵感,以中心对称的结构图式巧妙地呼应着中国传统的美学思维,与现代感及富智慧地在同一建筑上体现出和谐美感,顶部寓意着盛开的上海市花——白玉兰,网络状的结构让建筑与蓝天、白云融为一体。(二).上海新天地上海新天地位于上海市中心,毗邻高雅、繁华的淮海中路以及黄陂南路地铁站。它是国际知名的旧房改造项目,以“传统与现代结合”为设计理念,用现代技术保留了建于20世纪初期的石库门老建筑。现在,新天地目前已经成了一个具有国际知名度的休闲聚会场所,并纳入了上海旅游景点的清单中,还成了中国房地产区域改造的经典案例。石库门是老上海的特色。当年设计者为了迎合中国传统的家族居住形式,石库门除了部分设计摹仿西洋排联式住宅外,其布局大致仿江南普通居民。(三).小结上海这座城市给我们带来的整体感觉的,现代与快节奏,它的所有建筑也赋予了这种特质,老城新貌与创意产业相结合,是上海的经济产业高速的发展。就以城市规划馆为例,展馆分为一层以及地上五层。一层为上海1930风情街一层大堂为序厅,展示了外滩滨水区城市设计方案模型(用于方案意见征询)以及陆家嘴金融中心的巨大金色模型艺术模型。在一层与二层之间有一个夹层,为历史文化名城厅,凭借影视、大型仿真书本、展板、模型等整体重现了老上海的沧桑岁月。二层为临时展厅,此时作为2011年上海世博会规划方案展,详细的展示了其场址规划设计方案、历史保护建筑与保留建筑方案、道路与公共配套设施规划控制图等等,并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了各场馆建成后的效果。三层为总体规划一厅,以上海核心区域城市主体模型为中心分布城市总体规划展区、世界之窗展区、浦东新区展区、县区展区、以及在国内最先进的360度环幕虚拟演示厅。四层为总体规划二厅,重点展示了主要有中近期建设规划,涉及交通、环保、绿化、房产、旅游等内容。五层是服务休闲空间。结束语这次实习为期8天,虽然天气炎热,但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领略了不同城市的各异的风貌,同时了解了江浙一带的建筑特点与风俗,各大展览馆与规划馆更是让我们将课本知识与实际相结合,真正看到了课上学的东西在现实中体现了出来,此行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