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舒适卫生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四章服装及其材料的舒适卫生和保健安全性能教学目的:使学生能够从适应人体生理特点和舒适卫生安全的角度选择服装材料。教学重点:1、服装及其材料的热湿舒适性。2、影响服装舒适卫生的因素。教学难点:服装的导热原理一、服装与人体(一)人体的温热生理1、体温:人体内部的温度,即机体内进行生物化学反应的温度。2、产热:能量代谢(产热过程):食物具有的化学能,经体内氧化转化为热、电、化学、机械能量的过程。服装与人体3、放热(传热方式):分湿性放热和干性放热。干性放热:热传导:在物体内部高温处传热给低温处的现象;热对流:流体与所接触的物体表面间产生的热移动现象;分自然对流和强制对流。热辐射:热量从高温物体以电磁波形式传向低温物体;其大小取决于表面形状、表面温度和黑度。湿性放热:蒸发:由水变为水汽的物理过程。分为不感知蒸发和出汗。4、体温调节(1)体热平衡:±S=M-(±R±C±K±E)其中S为体内储热量,M为产热量,R为辐射热,C为对流放热,K为传导放热,E为蒸发放热。(2)体温调节温度感受器:热感、冷感、触压感和痛感。生理性体温调节行为性生理调节(二)服装气候调节1、服装气候与调节的概念服装(微)气候:人穿衣后,人体表面与衣服最外层之间的微小气候。服装气候调节:通过穿衣使衣内微小气候区别于环境气候,缓和外界环境条件,使皮肤温度发生变化来调解体温。标准服装气候:服装内温度(32±1)°C、湿度(50±10)°C、气流(25±15)°C时感觉舒适。2、服装的气候调节功能服装的保温作用:与原料、组织、透气性、厚度及空气层的厚度有关。服装的蒸发作用:与材料的透气、吸湿、散湿及透湿能力有关。服装的换气作用:与材料的透气性和服装的通风性有关。(三)服装与人体的关系1、人体对服装特性的要求:与体表一体性、可动作性、复原性、吸汗性、人体与衣料合适性(满足人体运动属性、满足生理属性、满足力学属性、满足质量属性)2、服装保护人体的性能:防污染型、抗洗涤收缩性、与人体的接触摩擦性、抑制带电量、防菌防霉防虫、耐光与耐气候性、耐化学品与耐热二、服装的舒适卫生性能(一)服装的舒适性1、概述舒适:着装者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对穿着服装的心里感觉或最终判断。舒适性:人与环境间生理、心理及物理协调的一种愉悦状态。舒适性类型:热湿舒适性、触觉舒适性、压力舒适性、服装美观性(心理)。常见的说法:静态的舒适(心理舒适)、触觉舒适(生理舒适)、活动时的舒适。2、服装的热湿舒适性(1)概念:人体穿着服装在不同气候环境中,当人体与环境进行能量交换达到平衡时,人体感到舒适满意的服装性能。(2)服装的导热原理g:单位时间内通过服装单位面积的热量。Δt:相邻两层服装间温差。R:热阻:该层服装对热量传递的阻挡作用。Qg:从皮肤通过服装向周围环境传递的总热流RtgacasgRRttQ量。Rc:各层服装的总热阻。Ra:边界层空气的热阻。(3)热阻及其单位--克罗(clo)值概念:因温度梯度而产生的热流阻力。克罗(clo)值:在室温21°C,相对湿度不超过50%,空气流速不超过10cm/s的条件下,人静坐不动或从事轻度脑力劳动的人感觉舒适时所穿服装的隔热值称为1克罗(1clo=0.155°Cm²/W)。1cm=1.6clo。影响服装保温性的因素:覆盖面积、衣内空气层、风、开口、多件着装、服装重量、人体姿势。(4)服装的透湿及其阻力服装表面的水分积蓄:是服装透湿性的表现,与材料及其内部的空隙状态有关。服装的蒸发阻力--透湿指数(im):取值范围:0~1,im越大,服装的透湿性越好。决定服装透湿能力的主要因素:服装内外存在蒸汽压差及空气层。3、服装的压力舒适性(1)服装压:概念:人体穿衣后单位皮肤面积上的受力。种类:重量压、束缚压、面压。形成原因:服装重量、服装的宽松量、衣料的弹性。危害:轻者:感觉不适。重者:呼吸、行动困难甚至导致身体变形、内脏变位引起生理机能障碍。(2)服装的运动适应性运动功能服装的组成要素:织物的强伸特性:拉伸变形、压缩变形、抗弯变形、皱褶变形、剪切变形。摩擦阻抗宽松量服装重量运动功能服装的设计整体设计:人体外型轮廓与服装的关系、人体运动与服装的关系。局部设计:上肢运动、下肢运动、颈部运动与服装。服装的舒适卫生性能4、服装的触觉舒适性(1)皮肤生理:结构:表皮层、真皮层、皮下组织出汗:温热性出汗、味觉性出汗、精神性出汗感觉:触压觉、冷热觉及痛觉。功能:保护功能、分泌和排泄、调解体温、感受外界刺激。(2)手感:人手触摸、抓握织物时,织物的某些物理力学性能通过人脑产生的生理和心理综合效果。(3)服装对皮肤的刺激:物理性刺激:刺痒感、粘附感、静电灼人。化学性刺激:纤维材料引起的刺激、染料引起的刺激、整理剂引起的刺激、洗涤剂引起的刺激。(4)有害的化学物质:甲醛、偶氮染料、金属、五氯苯酚、农药。(二)服装的卫生性1、概念:防止服装的污垢及其他原因造成的皮肤障碍和对人体的损害。2、研究内容:服装影响人体健康的各种因素、服装材料的卫生学性能及其与人体生理现象的关系。(三)服装舒适与卫生的条件:有好的气候调节能力、能保护身体、能保持皮肤的清洁、便于身体的活动(四)影响服装舒适卫生的因素1、环境因素(1)气温:空气的温度。常用摄氏度、华氏度和绝对温度表示。(2)湿度:空气的含湿量。常用绝对湿度(1立方米空气中所含水蒸气的克数)与相对湿度(绝对湿度与同温下1立方米空气中饱和水蒸气的克数之比)表示。(3)气流:空气运动的速度和方向。单位:m/s。(4)太阳辐射:太阳辐射的热效应。大小取决于太阳辐射强度、持续时间、大气厚度和透明度。2、服装因素:服装结构因素:服装裸露程度、服装内的空气层、服装的开口部位、服装重量、多件着装服装材料因素:(1)服装材料与冬服的关系:保温性和防风性。冬季着装:穿含有空气的衣服;保持衣服内的空气。材料选择:内衣:吸湿性、透气性、手感、耐洗。外衣:伸缩性强、不妨碍行动、含气量大。高保温材料:毛皮、羽绒、羊毛、兽毛、棉花、合成纤维、膨体纱、超细纤维絮料、中空纤维、陶瓷纤维、蓄热纤维、防水透湿膜。(2)服装材料与夏服的关系:具有散热、易蒸发、防紫外线等功能。夏季着装:内热散发:裸出皮肤、使用透气性衣料、利用衣服开口来促进换气、穿用易于排汗的衣料。外热遮防:离体遮热、覆盖遮热、利用衣料的色相的吸热差异性。材料选用:内衣、衬衣:吸水、放水性好,透气、易洗。外衣:质地薄、导热系数大、透气、吸水吸湿。其他:吸汗透湿衣料、遮阳衣料(五)服装及其材料的舒适卫生性能1、吸湿性、吸水性及放湿性吸湿性:纤维表面或内部吸附或吸收气相水分特性。取决于纤维的性质与各种纤维回潮率。吸水性:与材料的毛细管作用和服装内外的水压有关。放湿性:纤维吸湿后向外界环境放湿的性质。2、含气性:在织物空隙、纱线内部及纤维集合体之间保留空气的性能。3、透湿性、透水性与防水性透湿性:汗液以水蒸气方式透过织物的性能。水蒸气透过织物的扩散和材料的吸湿性有关。透水性:水分以液态方式通过芯吸作用传递到织物表面的性能。防水性:阻止水分侵入。4、透气性和防风性:透气性:材料透过空气的特性。作用:排出服装内积蓄的二氧化碳和水分,进行热和气的交换。与气孔形态有关。5、保温性:受织物厚度的影响。三、服装及其材料的保健安全性(一)肌肤保洁与着装1、服装的脏污污染源:内部、外部影响脏污的要素:身体部位、季节、穿着时间、服装材料、着装环境和个人差。脏污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人体散热量增大、衣料性能低下、脏污刺激皮肤、诱发霉菌增殖、容易传染疾病。2、服装抗污与消毒服装抗污:保持皮肤清洁、勤换勤洗衣服服装消毒:物理消毒、化学消毒(二)服装的安全防护性1、防护服装:作业人员以适合特定的工作空间而穿用的劳动保护衣具。2、防护原则:“3P”原则:人身(person)、保护(protection)、处境(place)3、防护服装性能:安全性、机能性、舒适性、管理性(三)服装材料的功能性阻燃性:服装及其材料遇火不易发生燃烧或燃烧极慢的特性。抗静电性:服装及其材料抵抗电荷积累、灰尘吸附的特性。防辐射性:服装及其材料保护人体免受辐射危害的性能。防污性:服装及其材料在穿着使用过程中防止污垢玷污的性能。变色性:服装及其材料能随光、热、液体、压力、电子线等的变化而发生变色的性能。

1 / 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