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关心理学》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中文名称:公关心理学2.课程类别:限选3.适用专业:心理学专业4.课程地位:专业必选课5.总学时:36学时6.总学分:27.先修课程:普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二、课程目标公关心理学是为培养德才兼备的合格公共关系人才设置的一门必修基础课。公关心理学的教学目的任务是:揭示公共关系活动中各种心理现象及其规律,使公共关系人员掌握最必需的公关心理学的基础知识,提高分析和解决公共关系工作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学习了解社会组织与其公众对象在公共关系活动过程中特有的心理状态和心理活动规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讲成传统心理学,只注重于对人的内在心理动机进行直观的反省而忽视环境的重要,不能讲成传统社会学,忽视人的内在心理活动对人的社会行为产生重大影响,也不能讲成一般公共关系学。二、课程内容第一章绪论(3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公共关系的由来和发展,掌握公共关系的概念;重点掌握公共关系心理的基本特征及研究对象;掌握公共关系心理学的定义,了解其内容和结构;了解公关心理学研究的原则和方法。第一节公共关系心理学及其研究对象一、公共关系心理学及其发展二、公关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第二节公关心理学的性质及其与相关学科的关系一、公关心理学与管理科学的关系二、关心理学与普通型心理学的关系三、公关心理学与社会学的关系四、公关心理学与社会心理学的关系第三节公关心理学研究的原则和方法一、公关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二、公关心理学研究的具体方法第二章公众的心理特征(4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公众心理特征的概念,了解公众的个体心理特征、角色心理特征及群体心理特征以及它们与公共关系的关系,明确这三者之间是统一的、协调发展并逐步完善的一个整体。第一节公众的心理特征概述一、什么是公众心理特征二、公众心理特征的结构第二节公众的个性心理特征一、个体在能力上的特征二、个体在气质上的特征三、个体在性格上的特征四、个性心理特征和公共关系。第三节公众的角色心理特征一、不同性别者的心理特征二、不同年龄者的心理特征三、不同职业者的心理特征四、不同文化者的心理特征五、角色心理特征和公共关系第四节公众的群体心理特征一、群体心理的一般特征二、群体领袖的心理特征第三章公众的心理倾向与公关策略(3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本章着重从公众需要与公众动机两个方面的心理倾向来讲述其与公关的关系,所以,本章重点掌握公众的需要与公关策略,公众的动机与公关策略,了解动机与需要的理论等。第一节公众需要与公关策略一、需要概述二、各类公众的优势需要与公关策略第二节公众动机与公关策略一、动机概述二、公众动机的激励与公关策略三、公众动机受挫与公关策略第四章公众态度与公关策略(4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无论哪一种公关活动,其目的最终都是为了影响和改变公众的态度。本章着重探讨与公众态度密切相关的几种特殊的态度形式:定势、偏见、从众、逆反等,了解态度改变的理论及其对公关工作的启示。第一节态度概述一、态度的成分二、态度与公众行为第二节公共关系中几种特殊的公众态度一、定势二、偏见三、从众四、逆反第三节态度的改变与公关一、态度改变理论二、公众说服理论及应用第五章公众社会心理现象与公关策略(3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本章主要从社会知觉心理现象和社会影响心理现象两个方面来探讨公众社会心理现象,所以主要掌握在公关活动较常见的首因效应、近因效应、晕轮效应、刻板效应和模仿、流行、时尚、舆论、谣言、暗示等。第一节社会知觉心理现象与公关一、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二、晕轮效应与移情效应三、刻板效应与经验效应第二节社会影响心理现象与公关一、模仿、流行和时尚二、舆论、流言和谣言三、暗示与感染第五章对公众心理的认知(4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在公共关系实践中认知公众心理的途径和方法,学会在不同场合、不同情境下识别和预见公众的特定的心理活动的内容。第一节对公众个体心理的认知一、从外部特征判别公众心理二、从言语、动作了解公众心理第二节对公众群体心理的认知一、对内部公众心理的认知二、对社区公众心理的认知三、对媒介公众心理的认知四、对购买公众心理的认知第三节对公众心理变化的认知一、宏观环境引起的心理变化二、微观环境引起的心理变化三、舆论导向引起的心理变化四、主体行为引起的心理变化第四节克服认知公众心理的障碍一、影响认知的对象因素二、影响认知的情境因素三、影响认知的主观因素四、克服认知过程中的障碍第六章公关传播心理(3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公关传播的形式、特点和功能,掌握传播过程的基本模式以及公关传播效果的评价,明确受传者的个体差异及如何提高传播效果。第一节公关传播概述一、公关传播的形式二、公关传播的特点三、公关传播的功能第二节公关传播模式与受传者心理一、传播过程的基本模式二、受传者理论与公关传播三、受传者的选择性心理第三节公关传播效果的心理分析一、公关传播效果的分类二、公关传播效果的评价内容三、公关传播效果研究理论四、提高公关传播效果的心理学方法第七章和公众心理的沟通(3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在公共关系活动中,和公众的沟通是最基本的内容。本章重点掌握和公众的信息沟通、意见沟通、感情沟通,注意和特殊公众的沟通。并能把所学理论应用于实践。第一节和公众的信息沟通一、信息沟通的含义二、信息沟通的模式三、信息沟通的内容四、信息沟通的网络第二节和公众的意见沟通一、意见沟通的界定二、意见沟通的功能三、公众意见的类别四、意见沟通的过程第三节和公众的感情沟通一、公众的情绪和情感二、公众情绪的体察三、公众情感的满足第四节和特殊公众的沟通一、和身心异常者的沟通二、和品质不良者的沟通三、和受挫折者的沟通第八章对公众心理的影响(3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公共关系活动的目的归根结底是为了对公众的心理施加影响,所以,本章重点掌握对公众的心理施加影响的方法,在实践中运用这些方法,达到公关活动的目的。第一节劝导方法的运用一、流泻式劝导二、冲击式劝导三、浸润式劝导四、逆行式劝导第二节暗示方法的运用一、暗示的功效二、暗示的类型三、暗示的条件第三节感染方法的运用一、感染的一般概念二、感染的表现形式三、增强感染的力量第四节诱引方法的运用一、兴趣方面的诱引二、需要方面的诱引第十章公关与组织社会形象的塑造(3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塑造组织形象的意义,掌握组织形象形成的心理过程以及如何塑造组织形象,理解组织形象的特点及构成要素。第一节组织形象概述一、组织形象的定义二、组织形象的特点三、构成组织形象的要素第二节组织形象形成的心理过程一、组织形象形成的总体心理过程二、组织行为——组织形象的起点三、公众印象四、组织形象第三节组织形象的塑造一、塑造组织形象的意义二、塑造组织形象的基本步骤三、塑造组织形象的心理学原则第十一章公关人员的心理素质及其测评(3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重点掌握作为一名公关人员应具备什么心理素质及如何培养和测评这些心理素质,明确公关人员应具备的能力。第一节公关人员的角色心理一、公关人员的角色期望与角色扮演二、公关人员角色的心理素质第二节公关人员的能力结构第三节公关人员的心理素质测评四、教学方法以课堂讲述为主,结合讨论、案例分析等。五、课程考核考查课六、教材与参考书教材:张云.公关心理学.(2003年版).复旦大学出版社参考书:[1]马建青.王东莉.现代公关心理学.(2003年版).浙江大学出版社[2]杨魁.董雅丽.公关心理学.青岛出版社[3]沙莲香.社会心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4]张力行.公关心理学.四川大学出版社[5]刘亮如.公关心理学.(1995年版).中国商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