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第五章民国初年的新闻事业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温故知新《时报》业务上的革新有哪些?《时务日报》业务上的革新有哪些?新闻性增强、时评出现、书本式被打破、编排醒目、版面清爽······《双城记》开头——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智慧的岁月,这是愚昧的岁月;这是信仰坚定的时代,这是怀疑一切的时代;这是光明的季节,这是黑暗的季节;这是希望之春,这是绝望之冬;人们应有尽有,人们一无所有;人们直登天堂,人们径堕地狱。第五章民国初年的新闻事业主要内容第一节新闻事业的短暂繁荣第二节袁世凯与北洋军阀统治下的新闻业第三节新闻事业的发展听课提示脉络:民国初年纷繁复杂下新闻业的曲折发展。又可分为三个阶段:1911-1913-1916亮点:(1)新闻法制建设;(2)新闻时代到来;(3)采访记者群体的出现;(4)《大公报》及其历史影响。第一节新闻事业的短暂繁荣一、原因:旧禁令被废除。《大清报律》、《暂行报律》新法律保护。各独立省颁布的一些法律保护新闻自由。如《鄂州军政府临时约法》各独立省新政权、领导人实行维护、鼓励的政策。立宪党人、旧官僚也摆出一副遵奉言论自由,尊重报界的姿态。“暂行报律”事件《暂行报律》:必须履行登记手续;“流言煽惑,关于共和国体有破坏弊害者”应受惩处;“调查失实,污毁个人名誉者”应受处罚。引起上海报界激烈反对。上海报界俱进会;章太炎《却还内务部所定报律》。孙中山下令撤销。反映了孙中山尊重舆论和办事策略;当时资产阶级革命派内部的矛盾与斗争。言论自由第一次载入宪法1912年3月12日,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具有宪法性质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人民有言论著作刊行及集会结社之自由”。阅读与思考刘泱育的博客,《民国暂行报律风波的再研究》章太炎为什么持激烈反对态度?二、报界短暂繁荣的表现1、报界的“黄金时代”数量与销售均突破历史最高记录。半年内数量增至近500种,销量达4200万份。办报主体多元化。个人、团体、政党、政府报纸结构多样化。政治报、经济报、教育报、学术报、文艺报、妇女报、学生报、儿童报;文言、白话、外报、画报等。1、报界的“黄金时代”言论自由,昌言无忌。报馆与国务院、总统府平等,记者是无冕之王。报馆、报人的社会地位大为提高。行业组织增多,活动频繁。中国报界俱进会、上海日报公会等。五花八门的政党报纸同盟会-国民党系:总机关报《民立报》;上海《天铎报》、《太平洋报》、《中华民报》;北京《国风日报》、《亚东新报》;天津《民意报》等共和党-进步党:《少年中国》、《庸言》、上海《时事新报》、《大共和日报》、北京的《国民公报》等,《申报》在言论上支持他们小政党、小团体:自由党《民权报》“横三民”国民党《民国新闻》、《中华民报》和自由党《民权报》,同在上海出版,被称为“横三民”《民国》:以维护共和政体为宗旨,宣称“非有精确之新闻,无以造正大之舆论;非有正大之舆论,无以扶初步之共和”。《中华》:邓家彦。以拥护共和,防止专制复活为宗旨,是同盟会系中反袁态度最坚决的。《民权》:由戴季陶、何海鸣主编,言论激烈。国民党V.S.共和进步党两大报系激烈争论,目的是为替本集团头面人物在议会和政府中争夺权位政党报纸成了政客争权夺利的工具。已远远超越笔墨之战,还互相人身攻击,甚至发展至武斗。乘虚而入的庸俗、牟利报纸没有明确政治主张,见利忘义,以营业为前提。马路小报:“有报无馆”的小报鬼报:用套版方法印刷的报纸,即利用另一家报纸的现成版面,仅换个报头重印几份而已。2、通讯社的发展外国通讯社进入比较早。路透社1872在中国设立分设。国人自办早期通讯社出现:1904.1,广州,“中兴通讯社”,骆侠挺;初具规模。民初大约30多家。东京通信社、新闻编译社、国民通讯社业务简单、原始。第二节袁世凯与北洋军阀统治下的新闻事业1、袁世凯对报业控制与迫害创办御用报纸。《亚细亚日报》,《神州日报》收买报纸、报人。接受津贴的总数在125家以上制定法律、条例限制言论出版自由。《报纸条例》,《出版法》用暴力手段任意摧残报业、迫害报人。通过军警及特务,残暴与无视法律中外报业史上所罕见。北洋内务部设有警政司,第四科专管出版事项。“癸丑报灾”二次革命失败后,袁世凯为了实现独裁统治,对国民党系统的报刊和其他反袁报刊进行了大扫荡据统计,到1913年底,全国继续出版的报纸只剩139家,比1912年初的500家少了2/3,大批报人受迫害。记者中至少24人被杀,60人入狱。1913年是癸丑年,史称“癸丑报灾”。1913.8,北京《正宗爱国报》编辑丁宝臣在评论中说了句“军人为国家卖命,非为个人卖命”,便被军政执法处逮捕,冠以“迹近通匪,煽惑军心”的罪名枪杀。开封《民立报》编辑敖瘦蝉仅因写了一副悼念宋教仁的挽联,即被枪决。广州教会报纸《震旦报》因言论激烈而被封,发行人康仲茕被杀。1926.4,《京报》主笔邵飘萍因报道“三一八”惨案,被冠以“宣传赤化”的罪名枪杀。林白水因在《社会日报》上发表了讥讽现实的时评《官僚之运气》被奉系军阀抢杀。2、报界的反袁斗争宋教仁案的真相被揭露后,革命党人认清了袁的真实面目。从宋案到二次革命失败期间,国民党系统的报刊以大量篇幅声讨袁。有的报纸发表题为《强盗政府》的社论,或者出版了反袁专刊(如广州的《讨袁报》)。原来拥袁、亲袁的一些报纸和报人,也转而加入了反袁的行列。梁启超发表了《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一文。《申报》等也开始反袁。3、北洋时期的新闻立法活动(1)《报纸条例》1914.4.2,袁政府。共35条,集合了前清、日本等相关法律中众多限禁条例规定报纸的创办实行及保证金制度等。第3条:发行报纸,应呈请警察官署认可第6条:报纸发行20日前,须分别交纳保押费第10条:列出8项禁载事项,前3项为:淆乱政体者、妨害治安者、败坏风俗者。(2)《出版法》(1914.12.5)“出版之文书图画,应于发行或散布前禀报该管警察宫署,并将出版物以一份送该官署,以一份经该官署送内务部备案”;有下列情事之一者,不得出版:一、淆乱政体;二、妨害治安;三、败坏风俗;四、煽动曲庇犯罪人、刑事被告人,或陷害刑事被告人;五、轻罪重罪之预审案件未经公布;六、诉讼或会议事件禁止旁听;七、揭载军事外交及其它官署机密之文书图画;八、攻讦他人阴私,损害名誉。袁政府还在《戒严法》、《治安警察法》、《检查扣留煽动邮件章程》中,有不少苛刻限制新闻出版事业的规定。(3)《修正报纸条例》(1918.10,段政府,33条)法制局将条例提交内阁讨论时,附有了四点说明:报纸为传达舆论之机关,固不可不予以自由,借以发抒民意,传播消息。查前清报律及前奉明令废止之《报纸条例》,均以保押金之缴纳,为发行报纸要件,本案为发展社会舆论起见,不设此种规定。报纸之处罚,分别为由行政官署判定者,与司法官署判决者二种。惟报纸以言论为其职务,偶一不检,易触刑章,故本案特定专条,比较刑律,分别减轻或酌易罚金,而其刑法之判决,仍属司法官署,以示慎重法权,体恤报纸营业之意。报纸传播极速,登载事件一经发布,煽惑已成,虽有刑律绳其后,亦于国家社会之危害无补,审判程序繁重,非可临时应变。又规定经检察厅认为无庸提起公诉时,即应解除其停止处分,以防滥用。两个报纸条例之比较1918年《报纸条例》进步之处:一是取消了保证金,事实上开始实行注册登记制,办报资格限制形同取消。二是开始实行比较规范追惩制。1914年《条例》是预防与追惩制结合,且赋予实施追惩执行机关——军警以几乎不受限制的权威。而1918年《条例》规定了检察厅对警察官署的制约机制,以防滥用。段时期的北洋政府奉行了相对宽松的政策,也成为中国现代文化的黄金时期——新文化运动赖以形成的基本条件之一。预防制和追惩制世界各国对报刊出版管理的两种常见制度:预防制和追惩制。其中预防制分为四种:注册登记制:一经“挂号”就可以出版发行。保证金制:交纳一定数额的保证金后才能出版发行批准制:出版前须经申请和批准,然后印行。事前检查制:出版发行前必须得到政府审查通过才能刊发。3.4其他《新闻电报章程》《电信条例》《著作权法》《中华民国约法》:“人民于法律范围内,有言论、著作、刊行、及集会、结社之自由”第三节新闻事业的发展言论的萎缩与新闻、通讯的发展政府的言禁政策及对报刊的摧残,加速了政论传统的中断。世界大战及国内外纷繁芜杂的政局,受众需要更多了解情势的变化。电报、印刷等物质条件的现代化,使新闻的时效性有了保证。新闻时代的到来消息比重加大,电讯增多,通讯走向成熟时事性插画或定期出版图画附张,新闻照片得到越来越多的运用;加强了经济新闻的报道;设特约通讯员,增加国际新闻报道和知识性、趣味性内容;新闻竞争日益加剧,第一批以采写新闻出名的记者应运而生。如黄远生、邵飘萍、刘少少、徐彬彬、林白水、胡政之、张季鸾等。(p.93-100)黄远生(p.93-100)黄远生,中国近代政治记者,江西九江人,原名黄为基,字远庸,远生是他的笔名。1904年中进士,1909年毕业于日本中央大学法科。回国后先在清政府邮传部任职,辛亥革命后脱离官场,从业新闻,成为蜚成于世的著名新闻记者和政论家,是中国第一个以新闻采访和写作著名于世的人,时人誉之为“报界之奇才”。曾创办、主编过《少年中国》周刊,后又编辑过《庸言》杂志,并担任上海《时报》、《申报》、《东方日报》驻北京特约记者。《官迷论》、《三日观天记》、《外交部之厨子》等通讯,对民初政局的黑暗和新官僚们的丑态,作了忠实的记录和辛辣的嘲讽袁筹备称帝期间,聘他任《亚细亚日报》上海版总撰述,坚辞不就,并在上海各报刊登启事。1915年冬赴美。12月25日晚在旧金山被中华革命党美洲总支部负责人林森指派刘北海枪杀。黄远生与蓝公武、张君劢共同创办了《少年中国周刊》,因其抨击时政立场鲜明,见解独到,声名大震,遂有“新中国三少年”之说。又与刘少少、丁佛言被称誉为“新闻界三杰”。所写新闻作品辑为《远生遗著》4卷,以新闻通讯为主,兼收政论、译文等,于1919年出版,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部报刊通讯集。远生通讯特点以擅长通讯著称于世,被誉为中国新闻通讯的奠基人。题材务求重大;针砭时弊,不畏权贵;生动具体,善于捕捉细节;通俗自然,行文不拘一格。发明了新闻日记这种体裁,用日记形式报道或评论当日发生的新闻事件。远生“四能”说“脑筋能想,腿脚能奔走,耳能听,手能写”调查研究,有种种素养,是谓‘能想’;交游肆应,能深知各方面势力之所存,以时访接,是谓‘能奔走’;闻一知十,闻此知彼,由显达隐,由旁得通,是谓‘能听’;刻画叙述,不溢不漏,尊重彼此之人格,力守绅士之态度,是谓‘能写’邵飘萍原名镜清,后改为振青,1886年10月11日生于浙江东阳。14岁中秀才,19岁(1906年)入浙江高等学堂(浙江大学前身)。辛亥革命后杭州光复,杭辛斋受命筹办《汉民日报》,聘邵为主笔,由此进入新闻界,开始了他15年的终身报业生涯。1916年,《申报》社长史量才聘邵为驻京特派记者。成为中国新闻史上第一个享有特派员称号的记者。两年间为《申报》写了250多篇22万多字的《北京特别通讯》。文章真实、生动,深刻、犀利,分析在理,常常是一针见血,因此才脍炙人口,风靡大江南北。同时还为《时事新报》《时报》撰稿。1918年创办“北京新闻编译社”、《京报》。《京报》宗旨:“必使政府听命于正当民意之前,是即本报之所作为也!”他大书“铁肩辣手”悬于报社墙上勉励同人。主张记者是“布衣宰相,无冕之王”,是“社会公人,是居于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之外的第三者”。主张“探究事实不欺阅者”。冯玉祥说:“飘萍一支笔,胜抵十万军”,1918年参与创办“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1920年后致力于新闻教育并赞颂十月革命,介绍马克思主义。1925年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4月15日,奉系军阀开进北京,北洋政权落入奉鲁军阀张作

1 / 7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