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媒介技术与媒介组织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媒介技术与媒介组织媒介技术与媒介组织媒介(media)是传播学的核心概念之一。传播媒介大致有两种含义:第一,它指信息传递的载体、渠道、中介物、工具或技术手段;第二,它指从事信息的采集、加工制作和传播的社会组织,即传媒机构。第八章媒介技术与媒介组织第一节媒介技术与社会发展第二节媒介组织的性质和社会作用第一节媒介技术与社会发展一、技术的定义和本质(一)技术与传播技术所谓媒介技术,指的是人类为驾驭信息传播、不断提高信息的生产与传播效率所采用的工具、手段、知识和操作技艺的总称。媒介技术的范畴媒介技术发展的动因技术发展所要解决的问题(二)三种不同的技术道德观1 技术“善”论技术是一切进步的原动力,技术能够解决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根本问题,能够保证把人类带向一个理想的社会。2 技术“恶”论技术是万恶之源,技术夺走人的职业和饭碗、夺走人的隐私、剥夺人的政治民主权利,导致官僚制国家。3技术“中性”论技术本身无所谓善恶,它无非是中性的工具和手段;技术为人类的选择和行动提供新的可能性,但也使得对这些新的可能性的控制处于一种不确定状态。(三)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1 技术决定论技术是一种按自身逻辑发展的独立力量,它虽产生于人的需求,但它一旦成为气候,便很容易脱离人的控制而成为脱缰野马。2 社会决定论技术起源于社会生活,产生于人的特定的价值的需求,这表明了人对技术的主体性。3 技术与社会互动论科学技术与社会政治是相互区分而又紧密联系的交互作用关系;科技作为生产力对社会政治具有推动和决定作用,而社会需要是技术的源泉与动力,政治和经济制度也反过来制约和决定技术。二、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媒介即讯息媒介即人的延伸“热媒介”与“冷媒介”(一)媒介即讯息含义:媒介本身才是真正有意义的讯息。人类有了某种媒介才有可能从事与之相适应的传播和其他社会活动。真正有意义、有价值的“讯息”不是各个时代的传播内容,而是这个时代所使用的传播工具的性质、它所开创的可能性以及带来的社会变革。人类由“部落社会”到“脱部落社会”再到“地球村”,无不归功于媒介及其技术的发展。(二)媒介:人的延伸含义:任何媒介都不外乎是人的感觉和感官的扩展或延伸。现代电子媒介正在改变文明人受视觉支配的状况,不仅扩张了人类的视觉和听觉,而且因其强烈的现场感和接触感而扩展了人类的触觉。因此,现代人正在找回长期失落的感觉平衡状态。这一观点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但它并不是严密的科学考察的结论,而是建立在“洞察”基础上的一种思辨性的推论。(三)“热媒介”与“冷媒介”媒介类型清晰度信息量参与度举例热媒介高大低照片、象形文字、无声电影、报刊等冷媒介低小高漫画、拼音文字、有声电影、电视(四)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的意义与局限性麦克卢汉理论的意义在于,它开拓了从媒介技术出发观察人类社会发展的视角,并强调了媒介技术的社会历史作用。但是,麦克卢汉毕竟不是一位辩证唯物论者,而是一位技术自然主义者,因而他的理论带有极端性和片面性。这主要表现在:(1)麦克卢汉把媒介技术视为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唯一决定因素;(2)在麦克卢汉的理论中,我们看不到人的主体性和能动性;(3)麦克卢汉理论的全部依据都集中在媒介工具对中枢感觉系统的影响上。三、媒介工具和技术的现实社会影响(一)“电视人”和“容器人”“电视人”和“容器人”概念是建立在对现代人的一种社会病理现象——“媒介依存症”的批评的基础上的。“媒介依存症”有几个特点:过度沉湎于媒介接触而不能自拔价值和行为选择一切必须从媒介中寻找依据满足于与媒介中的虚拟社会互动而回避现实的社会互动孤独、自闭的社会性格等三、媒介工具和技术的现实社会影响(二)电视与人的“充欲主义”——电视媒介引发的欲望主义导致了日本人的自私化。(三)网络时代的网虫和网瘾症四、当代新媒介技术发展趋势及社会意义(一)当代新媒介技术的主要领域、特点及社会意义数字技术——传播资源丰富化网络技术——海量信息和多向传播多媒体技术——传播手段的融合实时传输技术——传播速度快捷化和全球化(一)当代新媒介技术的主要领域、特点及社会意义媒介技术及其未来发展的“4C”趋势:control——社会成员对传播过程的参与和控制程度越来越高convergence——单一媒体越来越融合成多功能媒体convenience——人们可以随时随地方便地接触和使用传播媒介cost——媒介接触和使用的经济成本越来越低廉社会意义:增加传受双方互动性提高传播质量和效率丰富传播形式和传播资源传播范围扩展到全球(二)防止幼稚的“电子乌托邦”思想这种观点对媒介技术的发展寄予无条件的乐观主义期待,认为新的传播技术必将会把人类带入一个高度自由、民主和平等的理想国。媒介工具是人的创造物,重要的是人如何使用它,利用它来传播什么,达到什么样的社会目的。传播媒介的社会影响并不仅仅取决于媒介的技术或形式特性,而且取决于掌握和运作它的人和社会组织,取决于它们生产和传播的信息内容。第二节、媒介组织的性质和社会作用一、传播者与大众传媒传播者指的是传播行为的发起人,是借助某种手段或工具、通过发出信息主动作用于他人的人。传播者处于传播过程的首端,对信息的内容、流量和流向以及受传者的反应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报社、电台、电视台等媒介机构是从事信息的采集、选择、加工、复制和传播的专业组织,从其生产规模的巨大性和受传者的广泛性而言,我们又把它们称为大众传播者,或称为大众传媒。一、传播者与大众传媒大众传媒具有以下几个特点:地位稳固大众传媒是一种社会组织,具有自身的组织目标和组织结构大众传媒是大众传播生产资料的直接控制者和使用者大众传媒的上述三个特点,使得它们比其他类型的传播者地位更优越、力量更强大。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大众传媒也是传播特权的拥有者。一、传播者与大众传媒大众传媒的优势:大众传媒是专业媒介组织,收集、加工、生产和传播信息的能力和效率高大众传媒具有公开可靠的信源,其信息的可信性和可确认性高拥有一整套为社会所广泛承认的行业规范和职业道德,并形成了一套吸引和联系受众的有效机制二、大众传媒的组织目标与制约因素(一)大众传媒的经营目标大众传媒必须从事经营活动,这是维持传媒组织的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前提。传媒的经济收益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广告收益,二是信息产品的销售收益(主要体现为报纸的发行量或广播电视的收视率)。传媒面对的市场压力主要来自两个方面,即广告主和作为消费者的广大受众。(二)大众传媒的宣传目标大众传媒在从事市场和经营活动的同时,还具有重要的非经济收益目标,其中包括宣传某种思想、灌输某种意识形态、提倡某种信念、行使某种权利或社会影响力等。这种目标,简言之即宣传目标。大众传媒的宣传目标主要通过两种活动得到实现:一是言论活动,二是报道活动。(三)公共性与公益性大众传媒是现代社会必不可少的信息生产者和提供者,在满足社会的普遍信息需求方面起着一种公共服务的作用;大众传媒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对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道德具有广泛而强大的影响力,这种影响力涉及普遍的社会秩序和社会公共生活;大众传媒是某些“稀有”公共传播资源的受托使用者,作为公共财产的使用人,它们必须对社会和公众承担相应的义务和责任。(三)公共性与公益性这种公共性和公益性,是大众传媒的权利基础:大众传媒拥有最大限度的采访权、言论权、编辑权和刊载权,并拥有广泛的舆论监督的权利。另一方面,公益性和公共性也对大众传媒产生重要的制约,它要求传媒的活动必须符合社会公共利益。在现实的和不同形态的媒介组织中,以上各种因素的制约程度是不同的。国有或公营媒介/私营企业的商业媒介三、传媒组织在信息生产过程中的作用(一)新闻选择的“把关人”理论“把关人”(gatekeeper)这个概念,最早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传播学奠基人之一的库尔特·卢因提出的。二战/食物/家庭主妇(一)新闻选择的“把关人”理论社会上存在着大量的新闻素材,大众传媒的新闻报道不是也不可能是“有闻必录”,而是一个取舍选择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传媒组织形成了一道“关口”,通过这道“关口”传达到受众那里的新闻只是众多新闻素材中的少数。“把关”活动的组织性:记者编辑编审和总编(二)大众传媒的“把关”标准新闻信息的两个本质客观属性:真实性及时性和新意新闻的第一标准所谓新闻价值,即对一个事件能否成为新闻所做的价值判断。新闻要素,即构成这种价值判断的各种因素。(二)大众传媒的“把关”标准(1)时间跨度(2)事件强度(3)明晰性(4)文化接近性(5)预期性(6)出乎预料性(7)连续性(8)组合性(9)社会文化价值(10)负面性或否定意义(11)人性化或人情味(12)冲突性对新闻的选择和加工产生重要影响的几种要素:(二)大众传媒的“把关”标准影响一个事件能否成为新闻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但并不是只有具备上述全部要素才能成为新闻。新闻的筛选作业是依据三个基本前提进行的:一是附加性前提,事件包含的新闻要素越多,越有可能成为新闻;二是补偿性前提,一个事件在某些要素上是平淡的,但可以因其他要素比较突出而得到补充;三是排除性前提,如果一个事件所有新闻要素含量都偏低,那么这个事件就可能被排除在新闻之外。(二)大众传媒的“把关”标准资本主义媒介在本质上是垄断资本或现存资本主义制度的工具。这主要表现在:其一,在传播内容中极力夸大资本主义社会的繁荣、民主和自由,以求增强社会成员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向心力。其二,通过无休止地刺激人们的享受欲望,来转移社会成员对政治制度和社会制度问题的注意力。其三,把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资本与劳动的对立变形为抽象、暧昧的对立和冲突,抹煞阶级统治关系,抑制劳动阶级意识的成长。其四,传播通俗文化为名,实际上主要是选择通俗文化中落后的、对统治阶级有利的内容加以传播。(三)“把关”过程的实质第一,大众传媒的新闻或信息的生产与传播是依据传媒的一定立场、方针和价值标准所进行的一种有目的的取舍选择和加工活动;第二,新闻和信息的选择受到媒体的经营目标、受众需求以及社会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制约。与媒介的方针和利益一致或相符的内容更容易优先得到传播;第三,传媒的“把关”是一个多环节、有组织的过程,“把关”过程及其结果,在总体上是传媒组织的立场和方针的体现。

1 / 3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