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华明 施岚:新艺术到新媒介-互动装置的前沿探索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新艺术到新媒介——互动装置的前沿探索FromNewArttoNewMediumProbeintheFrontierofInteractiveInstallation新艺术到新媒介——互动装置的前沿探索万华明施岚摘要得力于后现代精神,互动装置以新兴观念艺术姿态应运而生,然国内外却鲜有学者将其作为意义与符号、精神内容与物质载体统一的传播媒介来深入研究。本文旨在既探讨有限世界的无限传播,将以物为中介的人与人精神交流和社会互动关系最大化呈现出来;亦致力于在人文关怀中思考新媒介技术的发展,在日新月异的数字世界建立澄澈的人文关怀。互动装置的研究意义正在于,它既指向人们依托于多媒体交流的当代现状,又激发人们对新传播媒介生存方式的深层思考。关键词互动装置;新媒介;传播;通感新艺术到新媒介——互动装置的前沿探索FromNewArttoNewMediumProbeintheFrontierofInteractiveInstallationFromNewArttoNewMediumProbeintheFrontierofInteractiveInstallationAbstractThankstothepost-modernspirit,interactiveinstallationwasbornasonekindofconceptualart,whilebynow,fewscholarshavemadein-depthresearchesaboutitasamediumofcommunicationwhichconsolidatessignificanceandsign,spiritualcontentandmaterialcarrier.Thisarticleisforthepurposeofdiscussingtheunlimitedextentinthelimitedworld,andfurthestpresentingthenuminousintercoursesbetweenpeoplebymaterialintermediaryandthesocialinteractiverelationship.Italsoconcentratesonthinkinginthehumanitiesconcernaboutthedevelopmentofnewmediatechnologies,andbuildingupthesincerehumanitiesconcernintheever-changingdigitalworld.Themeaningoftheresearchoninteractiveinstallationliesinthatitnotonlypointstothepresentconditionthatpeoplecommunicatebymulti-media,butalsoprovokesdeepthinkingaboutthelivingmethodsofanewmediumofcommunication.Keywordsinteractiveinstallation;newmedium;communication;synesthesia新艺术到新媒介——互动装置的前沿探索FromNewArttoNewMediumProbeintheFrontierofInteractiveInstallation1引言踏上互动装置探索之旅20世纪60年代,激浪运动风起云涌,一位年轻的美国艺术家迪克·黑根斯(DickHiggens,1931-1999)首次提出了“互动媒介”(Intermedia)这一观点,引发了在行为、舞台、电影和视像等方面的混合与革新。某日本艺术家应时设计了一个名为“开幕事件”的活动,其内容是拆开封着的请柬,并要求参与者写下所发生的事情。这似乎表明艺术家对博物馆艺术的庄严神圣感和虚伪的繁文缛节的嘲弄。在这一活动中,观众不仅最后完成了作品,而且还直接变成作品的组成部分。[1]60年代末,一群由行为艺术家和舞蹈演员组成的朱德逊教堂俱乐部尝试将舞蹈和媒介相结合。成员之一的劳申伯格(Roschenberg)与电子工程师比利·克鲁弗(BillyKluver)以及凯奇、康尼海姆合作完成了最早的一个多媒体互动表演《变化之五》,声音系统随着动作的变化而自动展开,为表演者提供音响伴奏。评论人苏克-迪克拉(SokeDinkla)指出:“这一综合媒介的艺术实验预示着由计算机操控的声光影像系统与人体行为的结合。”[2]1986年,极为关注建筑空间人文性及公共与私人空间理论的丹·格拉哈姆(DanGraham,1942—)完成了《三个相边的管:为展示投影而做的内部设计》。这是一个由透明玻璃和镜面组成的建筑空间,墙上的圆洞内装着只能反射的普通玻璃。观众在观看孔洞时,会对由自我形象、他人形象以及无形象所造成的期待感、满足感和失落感的不可预测性着迷。这件互动装置的固定与随机,完全取决于观众站的位置和准备观看时的心态,观众成为被看者,同时又成为表演者。[3]1993年,英国一个艺术家小组创立了名为“Technosphere”的网站(图1)。这是一个提供在线互动功能的系统,互联网终端的用户可以根据系统提供的不同形状的生物构件,组建自己的生物,然后将它传送到“Technosphere”网站上,观察这些由世界各地的互联网用户制造的各种生物的相互影响与进化。设计者将人工智能生命的决定权交给用户,通过互动网络装置,人工智能生物的基因由用户行为决定。[4]新艺术到新媒介——互动装置的前沿探索FromNewArttoNewMediumProbeintheFrontierofInteractiveInstallation就承载创作意图、实现互动效果的功能来说,以上四个例子中的请柬、声光系统、反射玻璃、互联网都在不同程度上扮演了互动装置这一角色,虽然日常生活中,请柬、玻璃都有着自己特定的使用属性,计算机、互联网亦貌似与艺术沾不上边,声光电更难与《蒙娜丽莎》一同陈列在艺术馆中。这一让现代主义艺术家、社会学家、文艺评论家跌破眼镜的变化随着上世纪60年代西方各后现代主义艺术流派的悄然兴起而日渐走进公众视野,传统的思维方式、美学取向和游戏规则受到了强有力的挑战。作为当今后现代主义最炙手可热的艺术形态,互动装置可以概述为:在艺术家营造的特定时空环境中,某种预设好参与规则或讯息传播程序的装置通过互动的方式或技术吸引他人主动介入,来影响作品呈现的过程及最终呈现的方式;互动装置所涉及的寓言、幻想、历史、符号及关于自然生态、社会政治的多种意象必须藉由个体或群体以或差异或统一的自由行为来感知、表达和扩展,凸显丰富的精神文化内涵与本真的哲学思考意蕴。(表1)从经历最初请柬收到与反馈的“+”阶段,到融入声光电的“×”实验(尚保留着行为艺术的印记);从开始关注互动行为发生空间的“X3”尝试,到最终由数字虚拟现实“Xn”所取代(艺术家与工程师的身份不再泾渭分明),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第三次浪潮”所带来的信息和科学技术空前膨胀泛滥,互动装置更为活跃地积极拓展科技所提供的无限技术可能,试图通过影像混杂的呈现方式与虚空间中的互动行为最大化地调动参与者的感官去体验和思考装置作者解构传统文化的后现代主义观念。没有哪一个艺术门类在紧跟时代步伐方面能与之比肩,互动装置在诞生近四十年后依然保持着超乎想象生机昂然的创作活力与难以预测的发展前景。2互动装置大幕初启2.1互动装置的角色转变互动装置诞生至今,不过40年的短暂历史,大众普遍对这一与科学技术如此紧密相连的艺术新流派如雾里看花,知之甚少,在其分属归类问题上学界亦历来多有争议。但可以肯定的是,互动装置作为新艺术打破了传统“静态审美”的模式及观众“置身事外”的态度,一方面使得作品超越了美术馆体制而具有了社会学意义,新艺术到新媒介——互动装置的前沿探索FromNewArttoNewMediumProbeintheFrontierofInteractiveInstallation一方面又使得艺术的核心——观念,在与观众的思考接触中获得意义。[5]不仅如此,在后现代消解艺术“专业化”价值的同时,艺术的社会化参与程度显著提高。艺术与日常生活对话,促进了艺术与大众之间的亲近,[6]这为互动装置从新艺术向新媒介身份的转变创造了外部条件。更基于互动装置诞生之初即具备的交互传播属性,对改善传统大众传播过程中受众的被动地位、增加传受双方的互动交流、提高传播活动的质量与效率、丰富传播的内容与渠道,影响广泛、意义深远。然而,迪克·黑根斯提出的“互动媒介”(Intermedia)概念仅限于艺术领域,不论互动装置与遗传生命、虚拟实景、人工智能等高端科技关系如何紧密,从今天的发展程度与学界关注上来看,仍只作为媒介传播的艺术内容,而远非媒介本身。互动是发生在人与人之间(人工智能是以人为中心,人机对话的构想与人际对话的延伸)信息与情感的交流,媒介是信息与情感交流传递的载体、渠道、中介、工具或技术手段。互动装置承担着传达作者思想、反馈受众意图的角色,是一种媒介;同时,随着卫星通信、数字化、多媒体和计算机网络等技术的发展,互动装置的本质特点强化了其所承载的信息传播过程的双向性,并且大大改善了参与者在传统传播过程中的被动地位,增强了实时互动的功能,行动与反应几乎同时发生,在这个意义上,互动装置是一种新媒介。2.2互动装置的“媒介”新装新媒介范畴的互动装置具有以下缘于艺术的发展属性。1,多维感官延伸:媒介早已经超出了作为单纯工具和中介的意义,尤其当“我们正迅速逼近人类延伸的最后一个阶段——从技术上模拟意识的阶段”。在麦克卢汉看来,文字和印刷媒介是人的视觉能力的延伸,广播是人的听觉能力的延伸,电视则是视觉、听觉和触觉能力的综合延伸。[7]进入信息社会(相较麦克卢汉惯用的“电力时代”有过之而无不及),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在经历机械媒介时代个别器官延伸的漫长等待后最终得以全方位延伸和扩展。在2002年举办的以“都市营造”为主题的上海双年展中,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师生通过卫星通信与远程视频技术将相距500公里的古村落安徽西递、宏村与及具现代感的上海美术馆展览现场连接起来,两地的大屏幕上同时显示着对方场地的实时新艺术到新媒介——互动装置的前沿探索FromNewArttoNewMediumProbeintheFrontierofInteractiveInstallation情景,并且通过镜头为两地的人们提供实时的互动交流平台。[8]藉由这个寓意连接传统人居古建与国际化大都市来体悟自身生存环境特殊况味的互动装置,参与者实现了视听感官、语言思维在空间地理上的大跨越。(图2)2,技术混合杂糅:传统媒介功能单一,人们阅读报纸、收听广播、收看电视,自上世纪90年代初多媒体迅速发展并以星火燎原之势迅速蔓延到社会各个领域。“多媒体”(Multi-media)一词于80年代初在美国摇滚界首先使用,现在的多媒体是指“使用数字压缩和网络技术将广播、电视、电话、传真、电子出版、计算机通信等各种信息媒介联成一体,对声音、影像、文字、数据等进行一元化高速处理并提供给用户的双向信息系统”。[9]多媒体是本质上互动的媒体。它能从一种媒介流到另一种媒介;它能以不同的方式述说同一件事情;它能触动人类各种不同的感官经验。[10]同时,互动装置利用多媒体技术,用“一切同步性取代了一次一件性(substituteall-at-oncenessforone-at-timeness)”,大大丰富了可传播的信息范围,并提高了其信息传播与处理的能力。麦克卢汉振臂高呼:“媒介的杂交或交汇是显示真理、给人以启示的时刻,也是新媒介形式诞生的时刻。”(1964)2004年,上海美术馆举办了“影像生存”主题双年展,基于与计算机工程师邓智超共同开发的计算机视觉姿态捕捉技术,艺术家杨曦展出了互动装置作品《数码涂鸦》(图3)。利用红外光敏感录像传感系统,人的姿态或对象的运动被捕捉、分析,继而系统地规划,以控制图像属性、互动动画、敲击音乐和乐器表演。[11

1 / 2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