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媒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情况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中国传媒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情况050102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1.张颂教授,中国播音学方向博士生导师。中国广播电视学会特邀理事,播音学研究会顾问。主要著作有:《朗读学》《朗读美学》《播音创作基础》等;主编《中国播音学》《广播电视语言艺术——中国广播电视语言传播研究》等。2.于根元教授,应用语言学历史及理论方向博士生导师。中国应用语言学学会常务理事。主要著作有:《二十世纪的中国语言应用研究》等;主编《应用语言学理论纲要》《应用语言学概论》《中国网络语言词典》等。3.李宇明教授,应用语言学历史及理论方向博士生导师。主要论著有:《语言理解与发生——汉语儿童问句系统理解与发生的比较研究》《语文学习与教育》《动词重叠的若干句法问题》《汉语量范畴研究》等。4.陈章太研究员,社会语言学方向博士生导师。中国语言学会副会长。主要著作有:《普通话基础方言基本词汇集》(五卷本)《二十世纪的中国社会语言学》等;主编《社会语言学概论》《应用语言学系列教材》等。5.冯志伟研究员,计算语言学方向博士生导师。语言现代化学会副会长、LREC、TELRI顾问委员会委员。主要著作有:《自然语言的计算机处理》《自然语言机器翻译新论》《现代术语学引论》《数理语言学》等。6.侯敏教授,计算语言学方向博士生导师,在机器翻译系统研制、传媒有声语言信息处理等方面取得多项成果。主要论著有:《计算语言学与汉语自动分析》《修辞美学》《汉语自动分词中的歧义问题》等。7.李佐丰教授,广播电视语体学方向博士生导师。主要著作有:《广播电视语言》《电视专题片声画语言》《文言实词》《二十世纪的中国语言学(古汉语语法学部分)》等。曾获王力语言学奖。其论文主要探讨《左传》和先秦的语法现象。目前,正致力于古汉语中的词义和句法的沟通,试图将二者联系起来进行研究。8.邢欣教授,对外汉语教学方向博士生导师。主要论著有:《现代汉语兼语式句型研究》《都市语言研究新视角》《双语研究领域的新拓展》《兼语动词与非兼语动词的区别》等;主编教材《汉语水平考试指南》等。050301新闻学1.雷跃捷教授,博士生导师。已出版著作有:《新闻理论》(专著,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新闻舆论》(合著,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网络新闻传播概论》(主编,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邓小平新闻宣传理论论文集》(主编,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网络传播与社会发展(论文集)》(副主编,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新闻传播学论文集》(主编,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电视新闻频道研究》(主编,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传媒高等教育论》(合著,河南大学出版社)。参与编写过三部教材:《新闻理论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新闻职业道德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新闻理论》(广播电影电视培训中心,空中课堂教材)。近年承担完成了《首都四家新闻媒介新闻信息量调研报告》(中宣部新闻局项目)《首都六家新闻媒介十四届三中全会精神宣传及北京地区受众反馈调查报告》(中宣部新闻局项目)《新闻宣传质量评估体系实施方案》(中宣部新闻局项目)《广播电视节目规范化研究》(国家教育部项目)《马克思主义新闻文献汇编》(国家广电总局项目)《电视新闻频道研究》(国家广电总局项目)等课题。目前正在研究的科研课题有《网络传播系列研究》(国家广电总局项目)和《新世纪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国家教育部项目)。至今已在多种全国新闻核心刊物及其他各类学术刊物上发表专业论文40余篇。先后有科研成果获国家教育部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北京第四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国家广播电影电视部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两次)、三等奖,中国新闻奖二等奖(论文类),北京广播学院优秀论文二等奖等。2.王武录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报刊理论实践,1981年至2002年,担任人民日报机动记者、高级编辑、函授部主任、《新闻战线》杂志副总编辑,其间还担任由人民日报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合办的研究生院新闻系副主任、教授。2002年至今,任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主持党报党刊研究中心日常工作,承担省部级科研项目。主要著作译作有《同研究生谈新闻写作》(获国家广电总局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人物通讯写作谈》《报道与论译》等。050302传播学1.胡正荣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传媒大学教务处处长。教育部学科发展与专业设置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留学基金委评审会委员、劳动人事部博士后工作站专家委员会委员、北京市新闻工作者协会理事、国际传播学协会(ICA)会员、中国传播学学会副会长等。主要研究领域为传播学理论、广播电视传播、媒介发展战略、媒介制度与政策、媒介经营与管理、传播政治经济学、新媒介等。讲授课程有“新闻传播学理论研究”、“传播学基础理论”、“媒介研究”等。主持并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以及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人文社科项目多项。1991年获“北京市优秀青年教师”称号,1995年获“北京市优秀青年骨干教师”称号,1999年获霍英东教育基金会资助科学研究,课题为“我国大众传播媒介管理创新体系研究”,2000年列为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2001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柯惠新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传播研究方法、媒介传播效果、抽样调查及数据处理。近年主持的主要课题:结构方程式模型研究,三地舆论机制的个案研究,北京奥运申办媒介传播效果研究等。目前主持的主要课题:网络调查和统计方法研究,互联网使用与青少年创造力研究,广播电视节目评估体系总论研究,雅典奥运会媒介传播效果研究等。主要作品:调查研究中的统计分析法,民意调查实务,市场调查与分析,传播统计学等。3.刘燕南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传播理论与方法、视听率研究、受众与传播效果、新闻理论与业务等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主持和参与了包括国家哲学社科重点课题在内的十余项研究课题,并多次参加电视(节目)传播效果评估、节目评奖和策划等工作。出版了《电视收视率解析》、《大众传播研究:现代方法与应用》、《台湾报业争战纵横》、《电视传播研究方法》等著译作,并发表相关学术论文计50余万字。其中,《电视收视率解析》系国内第一本系统研究收视率问题的专著,2001年荣获国家广电总局高校科研成果一等奖。与人合作开发研制了三项与媒体运作相关的计算机软件,并取得国家软件专利证书。曾经荣获第七届霍英东教育基金会全国高校青年教师奖。050320国际新闻学1.刘洪潮教授,博士生导师。在新华社从事国际新闻报道和国际问题研究。1992年到中国新闻学院任教,1999年受聘为北京广播学院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当代国际问题、国际新闻学理论与实践。2.杨正泉,高级编辑,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为中国记协特邀理事,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副主席;武汉大学新闻系、中央民族大学中文系兼职教授。著有《我与广播》,《书刊外宣散论》等书。3.蔡帼芬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传播学院院长兼传播I系系主任。中国加拿大研究会理事,中国新闻教学学会理事。主要著作有:《加拿大的广播电视》《面对镜头的瞬间—电视节目主持人》,译著有:《哈默传》(部分)《针眼》等,在国家一级刊物上发表论文多篇。并编有《全球化视野中的国际传播》(主编之一)《国际新闻与跨文化传播》(主编之一)《国际传播与媒体研究》(广电总局科研成果著作二等奖)《国际传播与对外宣传》(广电总局科研成果著作二等奖)《加拿大的广播电视》《明星主持与名牌节目》《国际反恐怖主义论文集》;著有《信息全球化:国际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机遇与挑战》《美国在反恐怖战争中的战争宣传透视》《加拿大媒体与文化》《电视节目主持人的魅力》《浅论电视节目主持人的心理素质》《电视谈话节目主持人的现场把握——兼评欧帕拉·温芙瑞的主持风格》《电视节目主持人与观众》《有关电视和电视节目主持人若干问题之思考》《面对镜头的瞬间》(第一作者)《21世纪第一场战争——国际恐怖与反恐怖斗争》论文050321广播电视新闻学1.赵玉明教授,博士生导师兼硕士生导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新闻传播学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广播电视年鉴》编委会副主任兼主编,中国广播电视学会理事兼史学研究委员会副会长,中国新闻史学会副会长,中国新闻教育学会副会长,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新闻专业委员会委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闻学学科规划、评审组成员,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理事,韬奋新闻奖评委,《中国新闻年鉴》编委,《中国广播电视学刊》编委。1936年生,男,山西省汾阳县人。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主要著作有:《中国现代广播简史》、《中国广播电视史文集》;主编《广播电视简明辞典》、《中外广播电视百科全书》、《中国解放区广播史》;主持征集、编选《中国人民广播回忆录》(已出三集)、《延安(陕北)新华广播电台广播稿选》等、参加编选《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各国广播电视法选辑》、《新闻工作手册》、《旧中国的上海广播事业》、与他人合著《中国新闻业史(古代一1949)》、《中国当代新闻事业史(1949一1988)》、《人民大众的号角》、《当代中国的广播电视》、《实用广播电视新闻学》、《中国广播电视管理学概论》,参加编纂《新闻学大辞典》。“七五”期间参加《中国大百科全书·新闻出版》卷、《中国新闻事业通史》和《新闻事业与中国现代化》3项国家重点科研项目的部分编写和组织工作。“八五”期间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稷中国广播电视通史》的编写工作,历年来发表的关于广播电视史、新闻史的论文、文章、调查报告等100余篇。1985年被评为北京市优秀新闻工作者,1992年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所著《中国现代广播简史》1990获中国广播电视学会主办的首届全国广播电视学术著作评选二等奖,参加集体编著的《当代中国的广播电视》获特别奖;执笔撰写的调查报告《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筹建和试播始未》,1988年获中国广播电视学会主办的首届全国广播电视学术论文评选二等奖;担任课题组副组长的《高层次新闻业务人才培养途径多样化研究》,1992年被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办的学术年会评为获奖论文。2.曹璐教授,博士生导师兼硕士生导师。现任中国广播电视学会理事、新闻教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广告学术委员会委员、北京市新闻工作者协会理事、全国优秀广播新闻节目评委;全国第一、第二、第三届优秀现场短新闻评委;全国节目主持人金话筒奖评委等学术职务等。女,1937年10月8日生于河北省保定。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曾发表《增大广播新闻的信息量》、《深化广播改革的新视野一珠江经济台开办一周年的思考》、《从“东广效应”看广播改革的走向一上海东方电台开台一周年的启示》等论文、文章三十余篇。撰写《通讯写作》、《广播专题讲座》(合著)等多部教材,编审《实用广播学》、《城市广播改革与实践》等教材和论著,曾作为课题负责人与日本一桥大学合作完成《中国企业广告市场活动调查分析》项目。完成国家科研课题《卫星直播及其对策》项目。1991年被评为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现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3.叶凤英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电视新闻”方向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是电视新闻专业创建者、学科带头人。先后开设了“电视编辑”、“电视采访”、“电视新闻节目研究”等课程,撰写了相关的教材,曾获优秀教材奖,主持及参与国家级、部级科研项目。主要著作和科研成果有:《电视创作技巧论》《电视记者工作》《电视新闻探索录》《电视新闻学》《电视新闻节目研究》《电视采访学》等;《中国应用电视学》副主编,制作篇责任编辑及主要撰稿人;策划、主编《中国电视名记者谈采访》;电视研究会《电视新闻分类与界定》课题主要撰稿人;新闻评论节目国际研讨会《电视评论大趋势》任编审、撰稿;在各级学术刊物上发表过论文数十篇。4.朱羽君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电视新闻摄影、电视画面研究、电视纪录片研究等课程教学。中国女摄影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电视纪录片学术委员会理事、《大众摄影》编委、中国新闻摄影家协会学术委员。主要著作有:《摄影艺术讲座》,获学院著作一等奖,广电部教材二等奖;《摄影美学漫笔》《电视画面研究》《电视摄像艺术》《

1 / 1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