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客观性检视报纸对有线电视卫星换照事件报导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從客觀性檢視報紙對「有線電視衛星換照」事件報導政治大學新聞學系碩士班胡耿維《中文摘要》「中立客觀」一直以來是主流新聞媒體所堅持與強調的專業精神,雖然中立客觀的新聞報導方式已遭批評挑戰,但台灣新聞媒體仍以此為主流新聞價值觀,並對外宣稱自己的媒體立場是「中立客觀」。本研究以2005年的「衛星有線電視換照」爭議的媒體事件,以號稱「中立客觀」為自詡的三份大報為觀察對象,審視是否三大報在處理這次高度爭議性的新聞報導時,是否有如自我宣稱新聞客觀中立。本研究經文獻歸納之後以「引用可靠的消息來源」、「強調事實」、「平衡報導」、「意見與事實分開」、「用詞中立」等五個類目進行檢視,發現中時與聯合新聞偏差的情況相當嚴重,而自由時報刻意刪減此次換照爭議性新聞的報導,甚至完全沒有報導,這種植基於報社立場所進行的新聞篩選報導,同屬非中立客觀的新聞表現。在偏差新聞則數當中,出現最多的錯誤是沒有查證事實的新聞。因此結果雖然三報宣稱中立客觀,但在新聞報導中充滿了偏差新聞的情況。關鍵詞:公共領域、有線衛星電視換照、客觀中立、媒體改革2TheexaminationofnewspaperwiththeeventofTVlicenses’exchangebytheconceptofobjectivereporting《Abstract》ThenewswithobjectivereportingisalwaysamainstreamingjournalisminTaiwan,includingthethreenewspaper--thelibertytimes,thechinatimes,andtheuniteddailynews.Withtheytelltheiraudiencesthattheyareobjective,thisstudyshowsthatthreenewspaperannouncingtheyareobjectivereportingnews,butinfacttheyarenot.Keywords:publicsphere、TVlicenses’exchange、objectivereporting、mediareform3研究動機:對於關心媒體改革運動的人士來說,有線電視衛星換照是一件關乎媒體整個生態改變的契機,由於是第一次的換照,使得媒體改革團體要求作為媒體改革契機,30幾個社福團體則要求媒體自律1,另一方面被停照的業者大聲抗議黑箱作業,而新聞局表示是依法處理,加上國際新聞組織發表聲明,都讓此次換照事件多了許多爭議性。在這次爭議性的新聞報導上,不僅只是因為此事件是爭議性高的新聞事件,而是這次新聞事件的主角就是新聞媒體自身,由於有線電視媒體本身就是換照事件中的新聞主角,是否為了能夠順利取得執照而做了不同程度的報導方式改變,電子媒體是否就會改變原本報導新聞的敘事框架,令人好奇,但做為在這次的媒體換照風暴之外第三者的平面媒體,且平時就以「客觀中立」的專業報紙自居,那麼在這次換照的爭議事件中,這些報紙有無平衡報導?或是做到「客觀中立」?本研究以新聞學當中的「客觀性」概念,檢視這次以「客觀中立」宣稱的三大報紙在這次新聞事件中,有無做到其所聲稱的「客觀」。目前對於新聞報導是否需要秉持客觀中立,存在許多不同的意見與看法,一種是任何的新聞報導都需要秉持客觀中立,另一種是客觀中立只不過是一種策略儀式,一九七O年代以來,許多新聞研究者與新聞實務工作者開始質疑新聞報導真實的可能(張錦華,1994),甚至客觀中立的概念需要拋棄,尤其從事街頭運動人士在紀錄這些街頭事件時,他們幾乎拋棄傳統媒體客觀中立的立場,進而顛覆當時媒體所存在的主流價值,並作為鼓吹某種意識型態的戰鬥工具,從早期自立救濟模式的社區抗爭,到環保運動、學生運動、農民運動、勞工1在換照審議初期,媒改社即舉行記者會,呼籲社會各界還給媒體改革理性討論空間,不要以藍綠對決的簡化邏輯抹煞媒體改革公共議題的討論機會,並籲請社會各界持續關注和監督審議委員審議過程與新聞局決策過程。此外,媒改社也反對新聞局所提「留校察看」方式,這種作法反而使政治力介入可能性提高,新聞局應以經過民主與公開程序之後所訂立的改革方向,在同意換照同時,要求業者提出符合社會期待、公眾監督機制的具體改革方案【聯合報7月25日,A4版】4運動、原住民運動,甚至是宣揚政治反對運動人物的理念與風格,以及彰顯本土文化的內容都涵蓋其中(江冠明,1992:133、余陽洲,1994:2)。在紀錄這些事件時,他們幾乎拋棄傳統媒體客觀中立的立場,進而顛覆當時媒體所存在的主流價值,並作為鼓吹某種意識型態的戰鬥工具(管中祥、劉昌德,2002:32)另外,之前新聞的偏差研究顯示報紙在「選舉時期」並不客觀中立(郭陽道,1978;吳戈卿,1982;雷飛龍、陳世敏及陳義彥,1985;張慧玲,1989;劉懿慧,1991;王宗安,1994;黃惠鈴,1997;羅文輝、黃葳威,2001;羅文輝與鍾蔚文,1992;林瑜霜,2003;王蕙馨,2005),以及在具有「高度政治爭議」的新聞上,新聞的報導呈現現也是有新聞偏差的情況出現(吳芳如,2001;池宗憲,2001;鄧麗萍),而本次換照事件同是高度爭議事件,再這樣高度爭議的新聞事件中,更加考驗了新聞媒體是否能夠堅守自我宣稱的中立客觀的新聞專業義理,若這次換照報導有新聞偏差情況出現在這三大報,其意義是台灣媒體的報導品質已經出現嚴重的問題。研究對象:研究對象為綜合性平面媒體的報紙。在平面報紙當中,選擇中時、聯合、自由三大報,是因為這三大報都對外標榜以「客觀中立」的新聞報導各個事件。其中聯合報的發行宗旨為「客觀報導新聞,獨立評論時事,忠誠服務大眾。」(中華民國新聞年鑑,1991:86)。自由時報則表示自己是最公正客觀報紙(自由電子報,2006)2。中國時報也是同樣強調自己是:影響力的報紙,客觀公正報導社會脈動的質報(中國時報,2006)3。所以在這次的爭議性的新聞事件中,這2自由電子報(2006):〈本社簡介〉可參考網址中國時報(2006):〈傳遞主流價值的質報〉可參考網址三大報理應也應秉持其「客觀中立」的態度處理新聞事件。本研究所選定的新聞事件的時間是換照審議的新聞議題發展時期(2005年6月~9月底)的各大報紙。本研究抽取有關有線電視衛星換照事件的新聞報導,包括:純新聞、記者所寫的特稿、新聞分析、綜合報導與專訪。文獻探討:從新聞專業到客觀概念:在社會學討論當中,Giddens(張家銘譯,1997:79)指出媒體對個人態度、看法的影響之深之大,確實是不容置疑。尤其媒體是作為社會化的機構之一,社會化過程之中,媒體定義與界定了社會真實,並且把這些資訊傳給閱聽人,Lippman(1922:137)因而提出,媒體提供我們對於外在事物意象的認知(pictureinourheads),而這些經由媒體傳遞的認知圖象卻是我們所沒有看見或接觸過的事務,也由於如此媒介功能的重要性,使得媒介、新聞專業開始受到許多討論。然而專業意理實際指涉之意涵,卻又常與專業化程度、專業性、專業取向、專業價值觀、專業模式、專業自主權、專業承諾、專業態度、專業認同、專業角色…等概念重疊、混用(蕭肇君,2004:9)。因而錢玉芬在其《新聞專業性概念結構與觀察指標之研究》當中,試著將這些混淆不清的概念作了釐清(錢玉芬,1998:8)。在錢玉芬(1998)中探討新聞專業可分為三個部分(一)行業面的新聞專業特質(二)組織面的新聞專業特質(三)個人面的新聞專業特質,而不論以哪一個主體為對象的抽象概念皆由兩項核心概念所組成,一是知識技能、二是倫理道德。專業知識是指專業實際表現所需要的理論性基礎,而專業技能指的是完成專業表現所需要的理論6性基礎(Jarvis,1983,轉引自錢玉芬)。而新聞倫理重要性並不亞於知識技能,倫理道德可在分為五個原則(一)真實原則(二)公平原則(三)自由原則(四)仁慈原則(五)管理服務原則(錢玉芬,1998:129)。新聞專業概念結構圖(錢玉芬,1998:129)而新聞專業探討當中所討論的公平/正、真實原則,為傳統新聞學所強調新聞的客觀性,且在傳統新聞學的客觀性要求之下,新聞的呈現是必須有如鏡子般地反映事實,而許多新聞價值(例如合宜性、衝突性…...)是原本就附著在新聞事件上的特質,記者的工作就是去發掘這些在新聞事件上的新聞價值,而這種新聞選擇的模式被稱為「功能模式」(Staab,423-443),在這種模式下,新聞報導的責任就是繼續客觀地去反映新聞事件的特色,以及忠實地呈現事件。但也有另一種不同於以上「功能模式」的說法,范迪克(vanDijk,71988a:19)認為記者不只是一個單純的報導紀錄者,他們也同時是社會行動參與者(socialactors),他們站在社會當中重要的位置,並且透過所寫出來的報導影響著社會,布赫迪厄(PierreBourdieu)曾言:「記者們——這裡應該說新聞報導的場域——在社會世界之中之所以重要,乃是因為他們在事實上擁有大幅製造和傳播訊息工具的獨佔權」(林志明,2002:68)。而這種非客觀中立的新聞從業人員所秉持的專業義理為參與型,這種參與型也被視為專業義理,這不僅在詹士棟(Johnstone)在1972年時對全美1313位新聞從業人員進行研究,發現新聞從業人員有兩種,分別為參與型(participant-advocate)與客觀型(neutral)兩種專業義理(轉引自翁秀琪,1996:106)。而在更早期Cohen(1963:58)在研究各國駐守華盛頓採訪外交的記者與美國外交政策的關係時,也是發現記者群中存在兩種專業意理:第一種是純粹的反映現實,報導現實;第二種則是做公眾的闡釋者,替讀者解釋各種消息的意義。(李金銓,2001:45)。隨著時間演進不僅只是對「客觀性」的爭論,甚至「中立客觀」與「參與闡釋」這兩派孰輕孰重,至今如無定論,且兩派看法之間的爭議仍然是不斷,但由於國內各報皆以標榜「中立、客觀」為其宗旨,因此本研究,將探討客觀性在新聞學當中的定義,並以「中立客觀」檢視各報。客觀概念的出現:在1830年以前的新聞從業人員,對客觀性這個名詞還都相當陌生,直到美聯社在1848年成立,由於美聯社收集新聞並提供服務於不同政治立場的政黨報紙,因此「客觀」成了美聯社唯一的路(林照真,1987:26),因為唯有如此,它的報導才能為各報所用,而降低生產成本。而之後經歷了1896的黃色新聞的時代,隨著紐約時報的出現,美國新聞界也開始醞釀「客觀性」的各種準則以及其意涵,而8對於新聞從業人員而言,所謂客觀性報導原則,即是以一種公正、超然以及不含成見的態度報導新聞(羅文輝,1991:17);或更明確地說,記者應該在報導文本中,將事實和意見分開,且在態度上,維持公正、獨立、無成見、不表露意識型態,以及摒除個人感情和主觀好惡(臧國仁,1994:27),如此才得以合乎公正客觀的報導準則。而在19世紀末期到20世紀初期,客觀性報導已經成為新聞界的主流,「客觀」也已經成為新聞從業人員信仰體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份(林照真,1987:28)。在討論客觀性研究時,著名的學者Tuchman指出,記者為表示已經做到「客觀」,經常使用的策略有四種(Tuchman,1972:663-670)﹕1.呈現正反雙方的意見。2.在新聞報導中舉出證據,證明報導的內容是真的。3.適時使用引號(表明某些關鍵事項是記者引述他人言語而非自己的意見或捏造)。4.以適當的邏輯順序排列事實。國內探討「客觀性」的論著目前有三篇,一是彭家發《新聞客觀性原理》另外兩篇是論文著作,一是林照真《從新聞報導實力探討新聞客觀性之體現》,以及鄧麗萍《從爭議性新聞探討客觀報導與事實建構》。其中彭家發(1994:61-65)中指出,從過去的文獻,無論是學者或業界,對於客觀性意涵

1 / 3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