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优秀教学媒体点评隋允康受优秀媒体评选委员会的委托,我拟对这次评选活动作一个点评,打算谈如下四个问题:概况;充分认识多媒体教学的意义;令人欣喜的我校多媒体教学现状;前瞻性与教育宗旨——升华课件水平的两个出发点。一、概况这次优秀教学媒体评选是由校工会牵头,由教务处、人事处、电教中心共同运作的一次活动,自始至终得到学校党政领导的关怀与指导,也是从一个视点对于正在进行的我校第三届教育教学大讨论成果的检阅。从2001年6月14日关于优秀媒体评选的通知颁发之后,广大教师就开始积极准备参评,截止到11月25日,经有关学院(部)初选,共申报了77项参评项目。经各学院(部)广大教师认真制作和准备,在工会俱乐部布置了多媒体课件展览,从12月18日至12月24日举行了为期6天的展示,北京市教育工会的张振民主席同我校孙书记一起为展览剪彩。展览期间,左校长亲临现场参观指导。12月20日评选委员会确定了经初筛后参加评选的32项项目。2001年12月25日,在电教中心进行了优秀教学媒体评选,经过参赛老师逐个讲演、答辩,由14位专家组成的评选委员会从中评出了4个1等奖、6个2等奖、16个3等奖,另外评出了6个提名奖、45个鼓励奖、6个优秀组织奖。二、充分认识多媒体教学的意义以前我们组织过青年教师的优秀多媒体教学评选,这一次应广大教师的要求,由青年教师的范围拓广到全体教师的范围,充分反映了广大教师对多媒体教学手段的欢迎与积极投入。记得上一次在青年教师优秀多媒体教学评选时,不少教师乃至评委对于搞多媒体教学还持有怀疑态度,而这一次几乎没有听到反对多媒体教学的声音,听到的却是关于如何学习黑板和进而超越黑板的议论,大家达成的共识是:多媒体课件必须搞,只是要注意处理好它与教笔加黑板教学模式的关系。我认为这是老师们在教育观念上的飞跃。要搞好多媒体教学,首先要充分明确它的意义。对于多媒体教学的认识,应当追根溯源,从人类文明发展的过程去看。作为可以把握信息、开发物质、变换能量的高级生命系统,人类对于信息的掌握和利用,在信息、物质和能量三方面中是占主导、起推动作用的因素。如果说在语言、文字尚未出现的阶段,人类处于同其它动物一样的蒙味状态,那么,出现了语言以及之后发明的文字,则是人类文明以信息的角度去察看的第一个阶段;我们可以把造纸术、印刷术的相继发明看成第二个阶段的标志;而今天,包括电子计算机运算与存贮系统、网络等现代信息工具应当看成是第三个阶段的标志。从这个发展三阶段的认识来看教学手段,我们就很清楚了,“粉笔加黑板”模式与“多媒体”模式分别隶属于人类信息文明的第二和第三这两个不同的阶段:粉笔加黑板对应于造纸和印刷术阶段,这个阶段的信息存贮是呆板的、有限量的,信息的运行是简单地、直接依赖于人手操作的;多媒体模式对应于现代系统阶段,这个阶段的信息存贮是灵活的,不受数量限制的,但是其运行是复杂的、可以借助于声音、运动的3维形象的综合模拟与仿真。从上述观点出发看信息技术的发展,它实际是为教学手段的丰富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如果抓住了2这个机遇,就可以在更高的层面上提高教学质量。这次参赛者一等奖获得者江少林等老师在昀近一期我校《教育研究通讯》上发表的文章中提出:制作多媒体课件应当从“学习黑板”到“超越黑板”,这是个完全正确的口号,因为现代信息技术具备了这个潜力,只要我们认识到了目标,计算机完全可以支持我们这样做。从这个意义上讲,没有哪一个课程不适合我们做多媒体课件。如果说有的课程连“粉笔加黑板”的效果还没有取得,那只能说我们的工作还没有做到家。记得上次评选青年教师优秀多媒体教学时,面对“多媒体教学效果有缺点因而不能用”的观点,有些专家用如下比方进行了反驳,他们说:多媒体教学好象机器收割庄稼,粉笔加黑板好象手工收割庄稼,开始用机器收割虽然比手工快,但是遗留的茬高,于是有人反对机器收割;其实不能因有缺点而废除新技术。要改进技术,改进了之后,人们不再反对机器收割。多媒体的缺点不应成为固守粉笔加黑板的原因,只要克服了缺点,它就会显示出优越性。作为新生事物,不仅我们做老师的开始有些不理解,学生也不会完全理解它。评委任仁老师说得好:学生对粉笔加黑板的留恋情结不难理解,但是不可也不必以激烈的方式抵制多媒体教学,切不可因刚开始使用的缺点与问题而大加讨伐。我个人认为:再过若干年,那时的学生可能不知道什么是粉笔加黑板。当然,那时的多媒体模式肯定达到了更高的层次,至少不会低于粉笔加黑板的水平。三、令人欣喜的我校多媒体教学现状对于这次展评,无论参观的师生、校领导还是评委们都认为:我校的多媒体教学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参展的学院与教师都花费了大量心血。有些课件的制作水平是相当高的。概括一下,有如下几个特点:(一)制作课件的宗旨是明确的正如杨荣老师所讲的:“我制作和使用多媒体课件的目的是为了教学内容的实现而服务的。”她讲出了广大教师的心声。评委杨建武老师把这种心声概括为“以学生为本”,他指出:应该以是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来衡量,无论界面多么漂亮,使用了多么先进的技术,没有学生的认可和欢迎,也是没有什麽价值的。这里值得注意的是:一切为了学生,要完全方便学生,而不要考虑是否方便教师,否则会使多媒体的制作走偏。有的学生认为课件方便了老师,对于广大教师这是误解,而对于个别教师,却是不冤枉他的。评委如何鉴别究竟是方便学生还是方便教师自己呢?其实很简单。如果一张屏幕出现了密密麻麻的文字和公式,教师照本宣科变成了“照屏宣科”,看不出他脑子里想过学生是否能接受的问题,明显地是方便了他自己。相反,如果一张屏幕只是几个醒目的大字,出公式也是像出文字那样,一点一点地放动画,制作起来肯定会很费事,在课堂上还要讲很多屏幕上没有出现的话,实际上是方便了学生,把麻烦留给了自己,或者说,以自己的不方便换来了学生的方便。当然,多数课件是在这二者之间,一般说,课件的精良正比于方便学生和多媒体技术,反比于方便教师:这里的公式把“方便学生”与“方便老师”分别放在分子与分母上,旨在提醒我们的老师全心全ttsineCMCFα=,多媒体技术。techniqueMultimedia—,方便老师;—,方便学生;—其中ttsMCCrforteacheeConveniencstudentsforeConvenienc3意地为学生着想。其实,不应该把二者对立起来,这里提供的只是狭义的公式;在广义的公式中没有分母中“方便老师”这一项,因为在高层次的广义公式中,方便学生与方便老师是完全一致的。(二)投入的精力是巨大的这次参评的教师都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投入了巨大的精力,有些教师可以说是全身心地投入。如汪永新老师带病制作课件,在线性代数课程上使用,让学生们在数与形的对照中把握了抽象的概念。又如:教授工科数学分析的唐兢老师在谈到制作课件的体会时说:自从开始制作之后,就全力投入,比粉笔加黑板花费更多精力,一发不可停顿,总是在不断地改。其实她讲的是每个以学生为本的教师的共同体会。还有江少林老师把用于科研的时间挤出来,大量地花费在教学课件制作上,不停地修改,为追求完美,精简屏幕上的字句,链接进生动的动画画面。几乎每一位参赛的教师都花费了多年的时间,集中用在一门课程的课件制作、加工和不断修改上。所以我这里把制作精良的公式再加进一个影响因子——“努力”:顺便指出,高职学院现在还没有一间电化教室,而孙宝岐老师却克服困难,自带设备进教室,这种积极投入的精神十分可贵!不仅每位老师投入了巨大的精力,各个学院也在精心组织上下了很大的工夫,有6个学院评上了优秀组织奖,它们是:环能学院、数理学院、机电学院、电控学院、人文学院、建工学院。其中环能学院发动面很广泛,整体水平也比较高,有1等奖1名,2等奖、3等奖各2名;人文学院参赛人数很多,老师们的热情十分高,评委们说:人文课程制作多媒体课件有一定的难度,没想到他们这样广泛地参入!(三)制作的课件是精良的这次参评的课件涉及到基础课、专业课,从理工、管理到人文,覆盖面很广泛。我们高兴地看到各方面都有精品。例如:王大康等老师完成的机械CAI课件是多年研究、不断更新的成果,由单独静止的幻灯片加进了动画,为了方便学生,他们还把课件上网以及把电子版讲义打印发给学生。这方面,许怡生老师也有类似的做法。钱英老师把无机化学整门课程制作了多媒体课件,课件中插入了一些精心制作的动画,使各种变化都一目了然。余春暄老师把枯燥、呆板的计算机原理制作成了具有生动、形象、易于理解的课件,使学生容易把握所讲的内容。江少林老师把他们在大学物理多媒体课件中的努力做了难能可贵的总结,具有普遍意义:(1)内容力求准确反映教学大纲的要求(2)基于教材,参考其它,取材求新(3)引入物理学史和科学家业绩的素材(4)表达力求简洁(5)尽可能穿插图片、动画和录像(6)对学习中易产生的误区,给出警示(7)一题多思,一题多变(四)教学效果是良好的根据广大学生反映,目前,我校多数的多媒体课件都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尤其一、二、三等thtsineCTMCFα=努力。—其中,hardTryhT4奖获得者更为突出。评选委员会徐恒钧副主任指出:课件制作要确保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任仁评委指出:一个课件好不好,使用效果是根本的试金石。夏定国评委指出:课件只是教育教学的一个形式,别忘了它的内容。周恕义评委指出:希望借助于课件的制作,提高适应新世纪挑战的能力。李会明评委指出:同教学实践密切结合就能把课件做好,照搬书本就不行。曹春林评委指出:控制节奏,拓宽视点,提倡借鉴,反对照搬。蒋宗礼评委指出:发挥多媒体的优势,超越黑板。薛毅评委指出:应注意引进与制作相结合。李东松评委指出:在制作与使用过程中,更应强调效果,而非技术。薛素铎评委指出:课件制作应符合学生的思维习惯,避免华而不实。雷永平评委指出:老师应根据学生的反馈去体会、改进,不断提高使用效果。鲍长春评委指出:制作过程应符合人的思维过程。杨建武评委指出:仍应注意发挥教师的知识魅力与人格魅力的作用;要更多地向学生介绍工程背景;应注意避免信息频率过高。应当指出,当我们沉醉在多媒体可以加大信息量的兴奋中,杨建武老师冷静地提醒大家防止信息频率过高是很有意义的,从心理学上讲,在不变的时间中,学生能够接受的“知识点”的数量是有限的,“知识点”讲得过多了,频率过高,会产生疲劳而抗拒接受。然而多媒体技术可以节省时间,省下的时间究竟干什么更好?应当在问题的背景上、在能力的培养上、素质的熏陶上下功夫。正当有的老师津津乐道增大信息量,我听得锁紧眉头表示忧虑时,琢磨如何谈出来相反见解时,感谢杨建武老师把我想说的问题提出来了,我十分欣慰,因为他使我看到了年轻老师也具有冷静的思考。另外,还应当提及如下四点:(1)双语教学的良好尝试佘远斌老师不仅把精细有机合成多媒体课件中文版中的主要概念辅以英译,同时还设置了英文版。类似地,罗亚非老师在应用统计学课件中也设置了中英对照的内容。尽管大家对上述做法还有不同的看法,但不失为一个很好的尝试。(2)实验课的模拟与仿真肖远立等老师的制冷专业CAI软件集利用动画对压缩机原理、制冷工艺进行了很好的演示。类似地,张亦良等老师通过录像等手段向学生介绍了残余应力的概念和相关实验。(3)专业课也利用了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很多专业课的多媒体课件也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王群老师在材料科学与工程导论的课件中充分采用左铁镛院士著作的内容,使学生们对材料科学与工程有了全面的认识。又如:向怀坤老师在测量学中利用多媒体技术使课程内容变得直观与形象。(4)其它教学环节的可喜尝试王建华老师对机械制图的习题解答制作的课件便于学生自学,已经上网。邵学才老师的离散数学课件实际上是适合学生自学的很好工具,王代殊老师同电教中心共同制作的简明物理学史课件,也是适合学生在网上学习的工具。四、前瞻性与教育宗旨—升华课件水平的两个出发点在取得丰硕成果时,应当看到不足,从而升华我们的多媒体教学水平,其实有很多问题值得我们认真探索,例如:(1)一张幻灯片有多少字为宜?字多大合适?5(2)采用什么样的方式出字、出公式较好?“打字机”、“照相机”、“空投”、“驶入”、“飞入”……,哪一种方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