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多媒体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3.1正确看待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多媒体技术再先进,还得靠人来用。如果教育思想不更新,多媒体技术可能会成为高强度的“灌输”,成为扼杀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工具。如有的多媒体课件把原教材的知识点、概念全盘照搬,形成了高浓度、高速度的现代化机器的“注入式”教学,这样的多媒体课件是不可能有好的教学效果的。因此,应用多媒体技术优化课堂教学,关键还不在于技术,而在于教育思想。为此,一定要明确多媒体教学只是辅助教学的手段,要在“辅助”上下功夫,要充分认识到,课堂教学中计算机永远不能代替教师的作用,多媒体课件永远不能取代教师指导以及学生的分析和思考,同样不能代替教师与学生的情感交流,教师的板书、板画、语言作用应在教学中体现。3.2多媒体模拟实验不可取代学生实验或演示实验生物实验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生物实验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方式。一些仪器的认识和使用,实验现象的观察、具体操作的感受等,都需要学生亲自体验。所以,教材上的学生实验、演示实验,一般不宜用多媒体取代,即使要使用也应该结合实验本身进行。在生物教学中一定要牢记,实物肯定比标本强,标本肯定比挂图强;一定要想办法,让学生亲眼所见、亲身体会。只有某些不易观察的实验,或常规条件下不易完成的经典实验,以及生物的一些微观生理变化过程等,可考虑用影视图像或动画模拟来实现,以解决认知问题。计算机的使用应该只是辅助实验教学,绝不能取代实验教学。3.3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应合理处理人机关系教学过程是师生交流和互动的过程,而目前的多媒体教学是按照“教师→课件→学生”的模式进行,这就造成了“学生瞪着眼睛看,教师围着电脑转”的局面,教师和学生被课件人为地割裂开来。许多教师在设计课件时,是根据个人的设想和预见设计成顺序式结构,上课时只要按动鼠标,课件便按顺序“播放”下去,学生如同走马观花一般,注意力不易集中,甚至易产生疲劳、厌倦的心理,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无从谈起。也有些教师制作的课件一味追求画面色彩变化、声音音乐的播放、页面的跳转、动画的演播,甚至在一个页面上不分详略地堆砌较多的修饰,干扰源太多,反而忽略了教学内容。因此,多媒体辅助教学一定要处理好“人机”对话模式,决不能忽视了“人”这一根本,更不能以“机”代“人”。总之,多媒体教学的出现给生物学的传统教学模式带来了一场革命,它必将带来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因此,要在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正确的教育思想的指导下,积极借鉴常规教学中行之有效的方法,通过教师不断地研究和探索,给学生创设良好的情境,方能将多媒体的诸多功能有效地应用到生物课堂教学之中,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促进学生的创新素质和各种能力得到提高。新课标下农村生物教学的几点看法新课程改革的核心是深化素质教育,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研究能力和自学能力,改变学生被动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基础。在此背景下,教师要使学生各方面都能有所发展,则必须落实到生物学教学的基本任务当中。而新课标下中学生物学教学的基本任务是:一方面向学生传授基本的生物学知识和研究方法;另一方面是通过向学生渗透生物新课程标准下体现的基本观点,对学生进行科学世界观、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思维品质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使知识性和思想性相互渗透,从而达到培养和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形成正确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目标。由此可见,教师只有重视了生物课的思想教育功能,才能真正完成生物学教学的基本任务。身处农村,作为一名初中生物学教师,怎样才能很好地落实新课程理念、完成生物学教学的基本任务?1、教师必须明确生物新课标所体现的基本观点比如在讲述“动物体的结构层次”这部分内容时体现了生命的物质性观点,即细胞、组织、系统、生物体,而细胞是由各种化学元素所构成的。在讲述“消化和吸收”时,小肠的长度可达成5-6m,是消化道中最长的一段,并且在小肠的内表面还有许多环形的皱襞和小肠绒毛,这种结构可以使小肠的吸收面积达到200㎡以上。这种结构使得小肠成了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这体现了生物体的结构决定其功能并与其功能相适应的观点。在讲述“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时,体现了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观点。比如竹节虫的体形与竹枝非常相似,称为拟态,这能有效的躲避敌害,这是对环境的一种适应。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充分阐述了生物与环境间的关系:“物尽天择,适者生存”。当然新课标下中学生物学体现的基本观点还有许多,如对立统一、整体与局部、一般与特殊等。如果教师能充分利用这些观点引导学生思考解决问题,将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有利于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2、分析学生实际情况,根据学校本身条件,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传授生物学知识和研究方法通过学生对基本观点的理解,完成了生物课的思想教育功能后,教师的重点转移到对生物学知识的掌握和对生物学研究方法的运用。这直接体现了新课改的意图和新课标的贯彻。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学生是最重要的力量,如果失去了这个力量,教育也就失去了根本。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了解学生,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因材施教,而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农村的初中学生居住地分散,所接受的小学教育层次不一,理解接受能力差距较大,并且大都没有学过自然、地理等科目,对生物学的理解仅限于语文课本上的介绍。另外,农村中学的基础设施、办学条件、教学设备严重落后,如没有学生住宿楼,没有多媒体教室,连幻灯机都是破烂不堪等。在这种情况下必然要求学生每天走很长时间的路到校上课,没有足够的课外时间进行各种探究活动,对知识的理解将局限于理论……这一切为初中生物学教师的教学带来了很大难度。但农村中学生也有自己的优势:居住于大自然中,每天都与各种生物打交道,对生物有熟悉感,对各种生物现象有强烈的好奇心……这也为乡村教师的生物学教学奠定了基础。作为农村初中生物学教师怎样面对这些不利条件和有利因素,让新课程理念、新课标精神落到实处,笔者作了如下探索。2.1构建和谐的生物学教学课堂俗话说:强扭的瓜不甜。在平时的教学中,学生明知学习十分重要,但却不愿意进入学习状态,不愿去接受学习任务;强迫其学习,又会让其产生逆反心理。这种现象在农村中学生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要使学生能主动学习,必须要求教师打造一个和谐的课堂。优美和谐的教学环境应该是充满情趣和欢乐,荡漾着问题和好奇,洋溢着诗意和鼓舞的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会收起到双赢的效果。这种环境中充满了民主、平等、宽松、宽容、赏识的教学氛围,学生能大胆的自主讨论、合作交流。教师要保持快乐的精神面貌,促使学生学习,从而能亲师、乐学。求知需求永远是学生学习的动力之源。学生求知欲的激发,离不开教师对问题情境的创设。在讲到种子植物时,可以引用这样一则谜语:“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着个白胖子。”学生听了这则谜语,再联系到种子的结构,很轻易地说出了答案。教师再进行追问:“麻屋子”指什么?“红帐子”指什么?“白胖子”指什么?它们合起来叫什么?经过这一过程,学生的求知欲得到激发,并对生物学知识产生了浓厚兴趣。2.2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知识的兴趣兴趣是学习的最佳“催化剂”,当学生对生物学知识产生浓厚兴趣后就会自主地进行学习。因此教师要做的是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有趣、新颖、别致的教学内容能使学生产生新鲜感,引出他们的好奇心,激起他们的浓厚兴趣,他们就会愿意学,喜欢钻,自主地动脑筋探索知识奥妙,愉快地寻求知识归宿,从而焕发起更高的求知欲,这对于他们形成生物学概念,掌握生物学规律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比如在讲“血液”这一节时,教师形象生动的将血细胞的三种成分比喻为“搬运工”、“修补匠”、“英勇的战士”这样做,便可使原本较枯燥抽象的授课内容变得生动有趣、形象逼真,产生很强的感召力,使课堂气氛活跃,在轻松愉快中传授了知识。2.3利用学生熟悉生物的优势,强化其亲身体验,使其自主探究能力得到发展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能够做的探究活动,放手让他们去做。比如“探究影响鼠妇生物的环境因素”,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自制代用品,这样可以消除实验的神秘感,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训练学生的实践技能,并使他们逐步形成了环保和节约的意识。2.4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知识的兴趣在生物学的教学中,最常采用的是探究式教学法。学生对事物有天然的好奇心和探究的愿望,学习的进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种自然倾向的激发,因此采用探究的学习方法,可以很大的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知识的兴趣。探究性学习的目的在于将学生从单纯地接受式学习方式,转变为自主学习的学习方式;将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参加者和导航员。按照这种师生组合,教师的主要责任是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应用于实践的机会,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促使他们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策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初中生物学教材中有许多探究的实例:如“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人的瞳孔大小的变化”、“测定反应速度”等。当然,除了探究式教学法外,还有其他教学方法:如例证法、类比法、角色扮演法等。综上所述,在农村初中生物学的教学中,只要坚持新课改的精神,落实好新课标,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目标,重视学生兴趣和思想观、价值观的培养,就可以促使他们自觉地进行研究性学习,就能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提供强大的推动力。发挥资源优势,提高农村生物教学效率撰文:孙翠榕来源:《生命世界》2009年03月号责任编辑:王华阅读:218【字体:小中大】内容简介生物学课堂教学效率与生物学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由于生物学科教学对直观性和实验性的要求很高,所以在某种程度上生物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将影响生物学科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城市初中生物学科教学的课程资源越来越丰富。教学条件和教学手段正朝着越来越现代化发展。班班普及多媒体,使许多生物课堂教学内容更加直观、更加形象生动,达到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记忆生物学科知识的目的,还达到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目的。而且近几年互联网的普及,使学生获取信息的速度加快。图书、杂志种类的迅速增加;图书馆、科技馆、博物馆等社区资源的开放,增加了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学生能从多渠道快速地获得大量的信息,为生物学科教学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与此相比,目前我们大多数的农村初中由于原来教学基础普遍较差,现在投入虽然有所增加,但一时也还没能彻底改变薄弱的现状,教学条件仍然偏差。图书、资料不足,导致所能提供的信息资源有限;挂图、模型等教具偏少,生物学科直观教学不能得到较好地满足;多媒体还未能做到班班配齐,有些即使配备的班级也由于灯泡易老化而没有经费更换,教学容量和教学效果都受到很......生物学课堂教学效率与生物学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由于生物学科教学对直观性和实验性的要求很高,所以在某种程度上生物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将影响生物学科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城市初中生物学科教学的课程资源越来越丰富。教学条件和教学手段正朝着越来越现代化发展。班班普及多媒体,使许多生物课堂教学内容更加直观、更加形象生动,达到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记忆生物学科知识的目的,还达到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目的。而且近几年互联网的普及,使学生获取信息的速度加快。图书、杂志种类的迅速增加;图书馆、科技馆、博物馆等社区资源的开放,增加了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学生能从多渠道快速地获得大量的信息,为生物学科教学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与此相比,目前我们大多数的农村初中由于原来教学基础普遍较差,现在投入虽然有所增加,但一时也还没能彻底改变薄弱的现状,教学条件仍然偏差。图书、资料不足,导致所能提供的信息资源有限;挂图、模型等教具偏少,生物学科直观教学不能得到较好地满足;多媒体还未能做到班班配齐,有些即使配备的班级也由于灯泡易老化而没有经费更换,教学容量和教学效果都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