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电视选秀节目报道的报纸内容分析作者:甘彩霞、温海玲来源:66wen更新时间:2010年03月02日编辑:0内容摘要:作为传统的大众传播媒介,报纸媒体也是选秀节目热潮中一个不可忽略的要素。报纸具有议程设置的宏观社会效果,即“具有一种为公众设置‘议事日程’的功能,传媒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达活动以赋予各种‘议题’不同程度的显著性的方式,影响着人们对周围世界的‘大事’及其重要性的判断”。这种“议程设置”的功能无疑对报纸参与构建选秀场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关键词:选秀,节目形态,金陵晚报,电视文化,电视娱乐节目,分析单位,粉丝,电视节目,报纸,内容分析一、研究背景电视娱乐节目与电视节目造星向来不是什么新鲜事,然而近年来,以湖南卫视“超级女声”为代表的电视选秀节目以及这些节目所造就的新一代“平民偶像”,则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强度占据了电视屏幕和媒体版面,也占据了观众的视线,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之一。可以说,一种漩涡式的场域业已形成,普通观众、娱乐界、媒体、管理部门以及各种学者等纷纷被“卷入”了这个选秀场之中,电视选秀节目也成为了一个传播学研究的典型范本。作为传统的大众传播媒介,报纸媒体也是选秀节目热潮中一个不可忽略的要素。报纸具有议程设置的宏观社会效果,即“具有一种为公众设置‘议事日程’的功能,传媒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达活动以赋予各种‘议题’不同程度的显著性的方式,影响着人们对周围世界的‘大事’及其重要性的判断”①。这种“议程设置”的功能无疑对报纸参与构建选秀场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布迪厄把场域规定为“各种位置的客观关系网络”②,“根据场域概念进行思考就是从关系的角度进行思考”③。本研究通过对南京市都市报《金陵晚报》对选秀节目及相关消息的报道进行内容分析,实际上是对报纸媒体在这场电视选秀热中所发挥作用的个案研究。笔者试图通过对此个案的研究剖析平面媒体如何以平民视角构建一种独特的“选秀场”。二、研究方法目标样本选定:本文采用内容分析法,以《金陵晚报》为样本进行研究。《金陵晚报》是南京日报报业集团主办的综合性都市类报纸,目前在南京都市圈(含苏皖两省部分城市)及苏锡常地区有着比较高的发行覆盖,主要受众为南京地区的普通市民,同时辐射周边城市,这与我国电视选秀节目平民化的目标受众定位较为相符。同时,南京作为选秀节目海选赛区之一,以本地都市报《金陵晚报》为目标样本具有较好的代表性。时间范围与分析单位选定:2004年至2006年每年的4月-10月是多数电视选秀节目的普遍播放时间,因此本研究抽取每年这7个月的报道为具体的样本,收集了这21个月内《金陵晚报》每天报道电视选秀节目的信息作为分析单位。类目建构:根据研究目的和需要,本研究收集的信息包括:⒈报道量;⒉所在版面;⒊篇幅;⒋报道内容;⒌内容关键词;⒍报道立场等几个方面,具体每个类目的分析后面将会详细展开。本研究全部样本经检查核实后进行编码,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5.0软件进行录入及分析。分析类型主要为单变量的描述统计和双变量的交叉分析统计。三、研究发现与分析本研究共收集到目标年份内21个月共642天的报纸信息,其中有365天无电视选秀节目的相关报道,目标年份内关于电视选秀节目的总报道量为649篇。下文将根据研究发现进行一一分析。⒈报道量逐年增多总体来看,报纸媒体对电视选秀节目的报道量呈逐年增长的状态,2004年报道总量为19篇,2005年为254篇,2006年达到376篇。这与电视选秀节目的发展轨迹是相一致的。报道量最集中的时间是在决赛阶段。2004年《金陵晚报》只对选秀节目进行了有限的报道。2005年4月至6月进入选秀节目的分赛区海选阶段,此时仍未形成全国性热潮,所以也还只有零星的报道。七八月份进入复赛和全国总决赛,报道量也最多。9月以及10月报道量稍微回落,但也维持在一个比较高的水平。到了2006年,从4月份起报道量就已经居高不下,2005年胜出的选手、2006年开始的海选给了报纸很多可以开发的娱乐新闻资源。到了8月份和9月份的决赛阶段,报道量达到了全年的最高值,10月份稍微回落。把星期与报道量进行交叉分析,发现一周报道量的分布并没有十分明显的起伏。电视选秀作为周播节目,在报纸报道量上并没有显示出十分明显的依附周期,这表明电视选秀节目及其选手红火以后,已经成为报纸日常关注的目标,报纸媒体已经成为传播选秀节目及相关信息的重要途径。⒉版面分布和版面篇幅多样化报道数量的多少是衡量某个报纸议题重要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所在版面及版面比重也是构成总报道量的重要因素。从表1中可见,《金陵晚报》对电视选秀节目的报道主要分布在娱乐版中,但也有40篇出现在要闻版。另外,2004年有一篇报道出现在头版标题中,并配有头版图片;2005年有9篇出现在头版标题中,2篇配有头版图片;2006年有24篇出现在头版标题中,11篇配有头版图片。表1:2004-2006年关于电视选秀节目的报道的版面分布(单位:篇)《金陵晚报》对于电视选秀节目的报道主要采用1/4版(20.0%)、1/6版(15.1%)、1/8版(14.2%)以及1/12版(19.0%)的篇幅,并且三年来的版面篇幅分布有着类似的特点。需要说明的是,由几篇相关报道构成的整版或半版报道并未计入整版或半版统计之中。事实上,这样的版面结构因其信息量大,涉及面广而具有更强的趣味性,更能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可见报纸对选秀节目报道的版面分布和篇幅还是很多样化的,头版标题导读与头版配图的增加以及整版报道和半版报道所占比例的增加,亦从另一个侧面显示出报纸媒体对电视选秀节目越来越大的关注。⒊报道内容:“超女”风头最猛-\M可见报纸对选秀节目报道的版面分布和篇幅还是很多样化的,头版标题导读与头版配图的增加以及整版报道和半版报道所占比例的增加,亦从另一个侧面显示出报纸媒体对电视选秀节目越来越大的关注。⒊报道内容:“超女”风头最猛-\649篇报道中,有519篇涉及“超级女声”,13篇涉及“我型我SHOW”,32篇涉及“梦想中国”,19篇涉及“加油!好男儿”,33篇涉及“绝对唱响”,37篇涉及其他选秀节目。“超级女声”的报道量远远超出其他节目,江苏卫视主办的“绝对唱响”也没有受到如此关注,其巨大影响力可见一斑。为了进一步研究方便,把报道内容分为节目本身、花絮、选手、评委、商业活动、公益活动、名人评论、一般评论、主办方言论、官方言论、主持人、“粉丝”等12大类,基本涵括电视选秀节目报道可能涉及的各个方面。据统计,2004年节目本身是报纸关注的重点(16篇);2005年关于选手以及商业活动的报道量比对节目本身的报道量还多(分别为93/54/46篇);到了2006年,对选手的报道大大超过对节目本身以及商业活动的报道(分别为169/68/59篇)。从总体上来看,对选手的关注已经超越节目本身。“超级女声”中个性突出的选手众多,可供开发的娱乐新闻价值也相对较高,这或许也是“超级女声”的报道量远比其他节目多的一个重要原因。论另外,值得注意的是,2005年和2006年对“粉丝”的报道均达到15篇。虽然对“粉丝”的报道量仍然是相对少数,但是平民“粉丝”成为新闻报道的主角,也是草根时代的一种媒体表现。⒋报道正文关键词:商业炒作较多为了能更深入分析《金陵晚报》如何构建电视选秀节目的形象以及考察选秀场中各种力量之间的关系,本研究根据常见报道的具体内容归纳出38个正文关键词,涉及到与电视选秀节目相关的各个方面。这些关键词并不是所有都与原文一致,部分是根据报道正文内容进行总结归类的(表2)。表2:2004-2006年对电视选秀节目的报道正文内容的关键词频统计“商业化”包括选手参与的各种商业性活动,如代言产品、参与商业演出等。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商业逻辑下的消费文化逐步成为一种主流文化,电视文化也会受到消费文化的影响。电视选秀节目的成功不仅带来高收视率,更带来了丰厚的广告利润和商业资助。选秀节目中的选手参与大量的商业性活动,正是这条商业链条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商业力量进入选秀场使得选秀节目受到了很多质疑。“粉丝”一词出现频率高居第二,与前文所述的“粉丝”群体受到关注是相对应的。电视选秀节目造星的独特之处在于这些节目能够成功地让观众卷入其中,用他们自己的力量来打造“平民偶像”。在本研究中的“偶像”关键词即是统计这些选秀节目的选手的“偶像”认可度。“粉丝”与“偶像”之间这种独特的关系也是选秀场的一个显著特征。“平民”与“海选”的出现频率也颇高,表明在《金陵晚报》看来,电视选秀节目的平民化特征还是十分突出的,它们所努力打造的“平民娱乐节目”的形象也通过报纸媒体的报道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和认可。“低俗”、“逃课”等带有强烈贬义的词语出现频次很低,三年来的报道中负面新闻都比较少,而炒作性的消息比较多,因此“炒作”这个关键词的频次高达144词。⒌中性偏褒的报道立场报纸作为媒介发布信息,力求客观真实的呈现事实,但是通过报道中的描述、用语等仍然能够看出大体的立场。本研究中,立场分为“褒”“贬”“辩证”和“无立场”四大类。三年中“无立场”的报道占一半以上。2005年“超级女声”引发了一场社会大讨论,作为一个新生的娱乐节目形式受到观众的欢迎,同时又因其商业操作和节目形态等原因引来很多批判的声音。处于这样的舆论环境中,很多人分析电视选秀节目的利弊,2005年表现出“辩证”倾向的报道是三年中最多的。从报道数量、报道篇幅以及立场倾向等方面都可以看出,作为一家都市报,《金陵晚报》对于电视选秀节目是比较宽容和支持的。⒍“借名”与延伸性报道增多随着电视选秀节目的火热,“超女”、“PK”等也成为媒体的常用语,而借选秀节目之名进行其他事物报道的新闻或消息也多起来。本研究中把媒体非选秀节目相关报道中借用“PK”和“超女”之类的词语称为“借名”现象,把借用选秀节目之名谈论其他事物称为“延伸性报道”。“PK”原意是“PLAYERKILL”,是一个网络游戏术语,一般指玩家对杀,即单挑。“超级女声”中,PK是两名选手中淘汰一个的比赛环节:比赛中被评委判定为表现较差的选手和观众短信支持率最低的选手进行现场加赛,由大众评审当场投票决定谁去谁留④。统计中发现,“PK”在“借名”现象中出现最频繁。三年来,“借名”与延伸性报道以惊人的速度增长(分别为3篇、75篇以及124篇)。很多与电视选秀节目无关的报道为了引人注目,也加入了“PK”等字眼,由“超女”现象引申到其他领域的讨论和报道的也不在少数。从这个意义上说,电视节目已经融入到日常社会生活中了。四、结论与讨论⒈报纸“议程设置功能”与选秀场的构建当我们说媒介对于议程设置有影响,是指媒介有能力来选择与强调某些话题,并由此使公众认为这些话题很重要⑤。而“议程设置功能”本身是考察大众传播的宏观社会效果的一种理论,它所考察的是作为整体的大众传播具有较长时间跨度的一系列报道活动所产生的中长期的、综合的、宏观的社会效果,它暗示了传播媒介是从事“环境再构成作业”的机构⑥。2004年至2006年期间电视选秀节目具有较长时间跨度,并且受到比较广泛的社会关注,报纸媒体参与其中,进行了持续的、大量的跟踪报道,客观上为“议程设置”提供了必要的环境,也为选秀场的构建提供了空间。这当中,电视作为选秀节目的主导者,设置了其中最为重要的“主议题”,报纸媒体则利用自己的日常信息传播设置了各种各样的相关和延伸议题,如经济学上的营销议题、法律上的签约议题等。⒉报纸媒体“拟态环境”与选秀场中的关系表征早在20世纪20年代,W?李普曼就曾提出“拟态环境”理论。报纸媒体作为一个生产和传递信息的载体,从事的是环境再构成的工作,它们为广大受众提供让他们藉以认知外部环境的信息,只是这些信息是经过媒体筛选的。《金陵晚报》对电视选秀节目的报道量大,角度多,立场中立偏褒,它所打造出来的电视选秀节目是竞争激烈的、刺激好玩的,它所描绘的“平民偶像”是个性张扬的、人气高涨的,相关的负面报道也比较少。从各个方面看来,作为一家都市报,对电视选秀节目还是持比较支持和宽容的态度,由此而构建的选秀场中的关系也是相对和谐融洽的。⒊选秀热潮中反映的平民视角《金陵晚报》关于电视选秀节目的报道中表现出对平民“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