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毛泽东军事思想•三、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特征•(三)显著的实践性1.实践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源泉。毛泽东军事思想是中国革命战争实践经验的总结,来源于中国革命战争的实践。2.毛泽东军事思想是为实践服务的。毛泽东军事思想不仅来源于中国革命战争实践,而且也是完全为中国革命战争实践服务的,它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成为中国革命战争实践的指南。3.实践是毛泽东军事思想发展的动力。毛泽东军事思想随着中国革命战争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其发展的动力就是中国革命战争实践,离开实践,毛泽东军事思想就不可能有新的发展。4.毛泽东军事思想极其重视实践的重要性。毛泽东反复强调战争实践是掌握战争基本规律的重要方法,研究和指导战争时,必须把战争实践放在第一位。第二节毛泽东军事思想•二、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特征•(四)极大的创造性创造性是科学理论的生命力。中国革命战争所处的特殊社会历史条件决定了毛泽东军事思想具有极大的创造性。这种创造性显著地表现在毛泽东军事思想从理论到实践的结合上,创造性地回答了中国革命战争中的一系列新问题。中国革命战争从一开始的那一天起,就长期处于敌强我弱、敌优我劣这一客观条件之下,从这一客观条件出发,毛泽东以最大的精力从事于如何以弱小的军队去战胜强大的敌人的问题的研究,创造性地提出如何以弱胜强、以劣胜优的一套军事理论。第二节毛泽东军事思想•三、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特征•(五)独特的民族性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民族特征,主要指它所具有的中华民族特色。毛泽东历来十分强调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华民族的特点结合起来,使其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毛泽东军事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军事理论在中国的应用,无论其思想内容还是其它表现形式都无疑具有独特的民族性。从其思想内容来看,毛泽东军事思想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军事理论改造了几千年中国历史上优秀的军事传统文化,从而使中国古代优秀的军事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化。从其表现形式上看,毛泽东军事思想善于运用中华民族的语言表达形式阐述其基本内容,使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的深刻道理在生动活泼的民族形式中得到体现,从而易于应用和群众化。第二节毛泽东军事思想•课后思考1.简述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科学概念。2.简述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科学体系。3.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内容有哪些?4.请谈谈对毛泽东军事思想科学价值的认识。5.如何认识高技术条件下的人民战争。第三节邓小平军事理论及江泽民关于国防与军队建设的论述•一、邓小平军事理论的科学含义邓小平军事理论不仅揭示了我国新时期军队和国防建设及军事斗争准备的基本特点和规律,而且提供了正确认识和解决当代军事问题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新时期军队和国防建设的根本依据和指导方针。第三节邓小平军事理论及江泽民关于国防与军队建设的论述•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精髓在1985年6月的军委扩大会议上,邓小平发表了重要讲话,核心是:关于战争与和平的判断;关于军队和国防建设指导思想实行战略性转变;关于裁军100万;关于武器装备现代化只有在国民经济有了比较好的基础上才有可能。以此为标志,我军进入新时期建设轨道,进入建军史上发展的新阶段。这一时期,邓小平在军事领域思想和实践的核心,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继承和发展毛泽东军事思想,创造性地研究和解决新时期军队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这成为贯穿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精髓。第三节邓小平军事理论及江泽民关于国防与军队建设的论述•邓小平军事理论的科学体系•(一)现代战争理论•1.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两大问题邓小平通过对国际形势发展的观察和分析,紧紧把握形势发展变化中最具有根本意义的时代条件,作出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的科学论断。他说:“现代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这一论断,揭示了当代世界的主要矛盾,指明了维护世界和平是当代世界的历史主流,促进发展是当代各国的根本任务。和平与发展两大问题,互为影响,互为作用,要发展,必须维护和创造稳定的国际环境;要实现和平,又离不开各国的共同发展。这一论断的基本观点是:第三节邓小平军事理论及江泽民关于国防与军队建设的论述•邓小平军事理论的科学体系•(一)现代战争理论•1.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两大问题(1)维护世界和平,是全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是各国谋求发展、友好合作、促进共同繁荣必不可少的条件,也是当今世界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2)促进发展成为当今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课题和紧迫任务。(3)在和平与发展中,发展是核心问题,如果没有发展,和平就没有基础。(4)争取世界经济的发展,就必须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建立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以促进世界经济的繁荣,促进世界的和平与稳定。第三节邓小平军事理论及江泽民关于国防与军队建设的论述•邓小平军事理论的科学体系•(一)现代战争理论•2.世界大战可以避免但战争的威胁依然存在(1)大战避免不是无条件的。我们只有通过努力争取,促使和平力量不断发展,破坏霸权主义的全球战略部署,就可以避免大战爆发。(2)大战可以避免,绝不是说小战不会发生。因此,不能笼统地说战争已转化为和平,从而放松对一切战争的警惕性。(3)大战可以避免,也不是说战争根源已不复存在。不要把战争根源与战争现实等同,不要忽视“世界战争的危险是存在的”。第三节邓小平军事理论及江泽民关于国防与军队建设的论述这是邓小平重新审视国际形势,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武装冲突后对当今世界战争根源所作出的新的论断。80年代初期,邓小平果断指出:“当今世界不安宁来源于霸权主义的争夺”。“霸权主义是战争的根源。”经过多年的观察与思考,邓小平把这一论断又进一步完善为:无论是世界性霸权主义,还是地区性霸权主义,都是当代战争的根源。这样就更深刻地揭示了现代战争产生的社会根源,从而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战争观。邓小平关于霸权主义是当代世界战争的主要根源的思想,具有丰富的内涵,是对马列主义战争根源理论的重大发展。•邓小平军事理论的科学体系•(一)现代战争理论•3.霸权主义是当代战争的主要根源,要维护和平,制止战争,就要反对霸权主义。第三节邓小平军事理论及江泽民关于国防与军队建设的论述•邓小平军事理论的科学体系•(一)现代战争理论•3.霸权主义是当代战争的主要根源,要维护和平,制止战争,就要反对霸权主义。(1)提出了现代战争的发生机制已不能仅仅从社会制度或阶级属性中去寻找,更多要直接地取决于各国的对外政策。任何社会制度的国家只要推行霸权主义,都可以成为战争的根源。(2)社会主义国家搞霸权主义,同样也会成为战争策源地。(3)霸权主义,既有世界霸权主义(大霸),又有地区霸权主义(小霸),两者侵略扩张的本质相同,仅是“胃口”大小有别。地区霸权主义也是引发现代战争的重要根源。(4)苏联解体,两霸争夺的局面消失,决不意味着霸权主义的消失。美国暂时一霸独存,不仅证明了霸权主义的存在,而且,由于产生霸权主义的温床没有铲除,仍然可以产生新的霸权主义国家或国家集团,突出表现为国际事务中的“强权政治”。第三节邓小平军事理论及江泽民关于国防与军队建设的论述•邓小平军事理论的科学体系•(一)现代战争理论•4.“一国两制”、“共同开发”的战略构想邓小平从维护国际稳定环境,推动国际和平与发展出发,提出了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的总构想。他首先以解决我国台湾和香港问题为先导,提出了一个合情合理统一祖国的、具有深远意义的“一国两制”的构想,1997年7月1日,我国用和平的方式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1999年12月20日澳门顺利回归祖国,这一切都证明了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一国两制”战略构想的科学性、预见性。不仅为我国完成台湾回归、祖国统一的大业奠定了基础,而且为全世界提供了用和平方式解决争端的光辉典范。第三节邓小平军事理论及江泽民关于国防与军队建设的论述•邓小平军事理论的科学体系•(二)军事战略理论•1.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必须继承和发展积极防御的战略思想。(1)强调了寓攻于防、攻防结合这个积极战略防御思想的基本精神。(2)强调了要充分重视战争准备的基本精神。(3)强调了坚持后发制人的基本精神。(4)强调了持久作战的基本精神。第三节邓小平军事理论及江泽民关于国防与军队建设的论述•邓小平军事理论的科学体系•(二)军事战略理论•2.必须坚持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1)强调在新的历史时期,必须坚持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2)强调坚持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必须立足以劣势装备战胜优势装备之敌。(3)强调坚持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在军事上必须适应客观实际的发展变化,以适应不同对象、不同方向、不同样式和不同规模的局部战争与武装冲突的需要。第三节邓小平军事理论及江泽民关于国防与军队建设的论述•邓小平军事理论的科学体系•(二)军事战略理论•3.必须坚持人民战争。(1)在现代条件下必须坚持人民战争。(2)坚持人民战争并不是不要国防和军队现代化。(3)实行现代条件下的人民战争必须根据发展变化了的情况,发展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第三节邓小平军事理论及江泽民关于国防与军队建设的论述•邓小平军事理论的科学体系•(三)国防建设理论•1.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指导思想实行战略性转变。我国国防和军队建设指导思想的战略性转变,是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在理论和实践上全面展开的一个重要标志,是我军发展史上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飞跃。(1)国防和军队建设立足点的转变,即从随时准备早打、大打、打核战争的临战状态,转到相对和平时期正常建设的轨道上来。(2)国防和军队建设与国家经济建设关系的转变,即把国防和军队建设调整到与国力所能承受的程度,转到服从和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大局,以国家经济发展为依托,促进国防和军队的发展上来。第三节邓小平军事理论及江泽民关于国防与军队建设的论述•邓小平军事理论的科学体系•(三)国防建设理论•1.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指导思想实行战略性转变。(3)国防和军队建设工作重心的转变,即着眼未来战争需要,进一步突出现代化在国防和军队建设中的中心地位,着重抓好国防科研和现代化武器装备的发展以及现代化军事人才的培养,大力解决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水平与现代战争不相适应的矛盾。(4)军队和后备力量建设中数量与质量关系的转变,即从偏重于常备军和后备力量的数量规模,转到压缩规模,减少数量,提高质量上来。(5)军事斗争准备的基点的转变,把按全面反侵略战争设计的军事战略指导,转到应付可能发生的高技术局部战争为军事斗争准备的基点上。(6)国防科技和国防工业功能与体制的转变,即打破国防科技和国防工业在国民经济中自成体系、自我封闭的状况,将国防科技和国防工业纳入国家经济建设的大系统之中,贯彻军民结合、平战结合、军战结合、军品优先、以民养军的方针,建立起军民兼容的国防科技和国防工业新体制。第三节邓小平军事理论及江泽民关于国防与军队建设的论述•邓小平军事理论的科学体系•(三)国防建设理论•2.正确处理国防和国家经济建设的关系邓小平同志依据我国在新时期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增强国家力量的总的发展战略,强调国防和军队建设要服从国家经济建设这个大局,要与国家经济建设协调发展。(1)国防建设必须以综合国力为基础。国防力量的强弱,军队现代化水平的高低,从根本上讲,都是由国家综合国力的强弱决定的。综合国力强,有坚实的经济基础,就能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提供雄厚的财力和物力,才能使军事力量得到可靠的增长。(2)国防建设要服从国家经济建设的大局,国防建设的实质是国家安全问题,经济建设的实质是国家发展问题,它们既是互相依存的,又是有主有次的,既互相制约,又互相促进。(3)国防建设要与国家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第三节邓小平军事理论及江泽民关于国防与军队建设的论述•邓小平军事理论的科学体系•(三)国防建设理论•3.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国防针对我们建设什么样的国防,邓小平明确指出:我们在国防建设上,坚持不称霸,不扩张,不结盟,不依附别国,也不欺侮别国,坚持和平共处,独立自主的防卫原则,从而确立了我国是自卫型国防。(1)明确国防建设要以国家利益为最高准则。国防建设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其中国家利益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因素;国家利益的发展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