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跨层设计的无线Mesh网络多媒体传输作者:张磊,朱颖作者单位:张磊(江苏省邮电规划设计院),朱颖(南京邮电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刊名:广东通信技术英文刊名:GUANGDONGCOMMUNICATIONTECHNOLOGY年,卷(期):2009,29(8)被引用次数:0次参考文献(12条)1.朱德权走近无线Mesh络[期刊论文]-数据通信20072.郑彦光.徐平平.常瑞无线Mesh网络技术及其应用[期刊论文]-电力系统通信2007(07)3.宋文.方旭明无线网状网研究与发展[期刊论文]-铁道学报2007(02)4.何锟.王宁无线MeshP网络视频流媒体自适应编码与传输控制研究[期刊论文]-数据通信2005(04)5.张方.吴成柯.程培星一种改进的可分级视频编码方法及其网络传输研究[期刊论文]-电子与信息学报2005(01)6.QIANZHANG.WENWUZHU.YA-QINZHANGEnd-to-EndQoSforVideoDeliveryOverWirelessInternet20057.杨成军.林胜.陈铭IP分组网和无线网中实时视频流的QoS研究[期刊论文]-数据通信2001(03)8.方旭明下一代无线因特网技术:无线Mesh网络20069.DapengWu.YTHou.YaQinZhangScalablevideocodingandtransportoverbroadbandwirelessnetworks2001(01)10.MVanDerSchaarCress-LayerWirelessMultimediaTransmission:Challenges,Principles,AndNewParadigms200511.柯志亨.程荣祥NS2仿真实验一多媒体和无线网络通信200912.阎金.赵威.全子一.门爱东基于H.264/AVC扩展的可伸缩视频编码技术[期刊论文]-广播与电视技术2006(04)相似文献(5条)1.期刊论文朱颖.张磊.ZHUYing.ZHANGLei无线Mesh网络的多媒体信息传输-电力系统通信2008,29(6)无线Mesh网络(WMN)是一种新型的宽带无线多跳网络,它以覆盖范围广、投资成本低、组网灵活等诸多优点受到广泛的关注.它的业务主要来自因特网,如何在WMN中有效地传输宽带多媒体业务是一个重要的课题.文中分析了WMN传输多媒体业务所存在的问题,并且介绍了基于分级编码的自适应传输在该网络中的应用.2.学位论文朱晓亮无线网状网流媒体传输速率控制2006目前,诸多无线接入技术,特别是无线网状网(WirelessMeshNetwork,WMN)的进展为无线流媒体业务的推广奠定了基础。WMN具有可靠性高、网络扩展性好等优势,但其通信环境以及多媒体应用的特点给流媒体传输速率控制带来了巨大的挑战。首先,流媒体传输速率控制必须适应链路带宽的高误码和时变等特征;其次,必须提供抗节点间干扰的能力;再者,必须改善现有机制应用于WMN面临的TCP友好性的降低和吞吐量的下降。本文针对上述问题,研究适于WMN的流媒体传输速率控制机制。本文的研究从四个方面展开:(1)基于流媒体传输需求的链路层速率控制的研究;(2)流媒体帧传输时延最小化速率控制模型的研究;(3)基于区分的TCP友好流媒体接入速率控制方程的研究;(4)多描述符编码(MultipleDescriptionsCoding,MDC)流媒体多径传输速率控制模型的研究。这些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媒体传输特性的无线多媒体技术的研究”(No.60202005)和“基于Internet的交互式流媒体分发技术研究”(No.60302004)以及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基于质量时间二维属性的流媒体网络缓存研究”(No.2005ABA264)等项目的支持和资助。本文取得的研究成果包括如下几个方面:(1)基于干扰距离约束的链路层速率控制:引入干扰距离和发送速率的关系模型,提出基于干扰级别的抑制远程节点干扰的链路层优化速率选择算法和跨层的帧错误率保障方案以实现链路帧错误率和传输速率间的较好平衡。仿真试验证明该机制可有效降低WMN链路丢包率、速率调整也更平滑,大大改善了流媒体传输的性能。(2)基于帧时延最小化的可变包长速率控制:针对WMN链路层重传机制的不足,研究基于广义误码率和包重传概率的时延约束方程理论,给出满足帧传输时延最小化传输层包长调整理论模型与相关计算,提出基于时延约束的速率控制协议。仿真试验的结果验证了该方法可有效改善流媒体传输延时及抖动。(3)基于区分比例的TCP友好速率控制:综合WMN链路错误丢包以及拥塞丢包事件的统计特征,根据TCP流量调整规律,提出基于区分比例的TCP友好速率控制方程并建立实用的速率控制机制。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机制能够获得比现有机制更高的吞吐量和较平缓的发送速率,并具备较好的TCP友好特征。(4)基于MDC的协作式速率控制:考虑WMN的路径多样性特征,基于H.264的多描述编码技术,满足多描述符多径传输时延和用户缓冲区等约束,提出多描述符速率分配和补偿算法。仿真试验验证了该机制可有效降低传输丢包率,改善多描述符编码多径传输的服务质量。3.期刊论文朱晓亮.王丽娜.ZHUXiao-liang.WANGLi-na无线Mesh网流媒体传输速率控制策略及模型-计算机应用研究2009,26(3)基于无线Mesh网(WMN)的网络特征,提出适合WMN流媒体传输的速率控制策略,并给出其相应的模型描述.提出的策略和模型充分利用链路的多样性,降低由重传机制和节点冲突造成的流媒体传输时延增大并改善流媒体传输的性能,同时兼顾WMN接入有线网络的TCP友好性等特征.4.期刊论文孙红.汪春雨.SUNHong.WANGChun-yu无线Mesh网络中基于协同调度的流媒体传输控制的研究-上海理工大学学报2009,31(5)在分析了无线Mesh网络(WMN)结构特点和传统动态源路由算法(DSR)的基础上,针对流媒体传输特点提出了视频子流的质量评估模型,通过此模型确立一种新型协同资源调度策略.大量仿真结果表明,基于该策略的DSR路由比DSR路由算法具有更好的平均传输速率和网络吞吐量.5.学位论文刘永强无线Mesh网络带宽分析及优化技术研究2006无线Mesh网络(WirelessMeshNetworks,WMN)是Adhoc网络技术在民用领域中的进步发展。使用WMN网络技术,用户可以不依赖于现有的网络基础设施,用较低的成本快速部署一个可覆盖较大区域的网络,满足随时随地的通信需求。近年来,随着以流媒体为代表的实时流业务的不断增长,用户迫切的希望WMN网络能提供高性能的通信保证。而与有线网络相比,WMN网络的带宽资源还比较少,节点的处理能力还比较低。因此,当前的一个研究热点是优化网络资源的使用,以提高网络的通信性能。本文以端到端带宽指标为出发点,研究相应的WMN网络性能分析及优化技术。面对网络性能优化这一深层次问题,本文着重实现两个目标:(a)对WMN网络中用户的带宽特性进行建模分析,理论分析部分将为带宽的优化设计给出指导性原则和可用于实时计算的预测模型。(b)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设计具有更高效率和更高公平性的带宽优化算法。本文的主要贡献包括:①以路径为研究对象的端到端带宽分析方法。当前已有的两类分析方法均有各自的局限性,不适合WMN网络的端到端带宽分析。本文创新性的提出了“以路径为对象”的分析模型,将两类研究方法的优点结合起来,形成了“节点→路径→网络”这一逐层深入的研究体系。②符合WMN网络特点的多用户带宽优化分配模型。本文针对WMN网络无线多跳的特点,提出了基于极大链路干扰集的约束表示方法,使有线网络的带宽优化模型能在WMN网络中准确的应用。利用该带宽优化分配模型,可以判断给定网络条件下,用户带宽的需求能否得到满足;也可以求解如何进行网络带宽的合理分配,以使得满足一定公平性的前提下,带宽资源的利用率最高。③WMN网络中面向流媒体传输的流量控制算法。当前针对无线网络流媒体传输的流量控制算法的研究还不多,本文针对WMN网络和流媒体传输的特点,提出了新的拥塞检测方法及基于控制方程的流量控制算法。控制方程以带宽优化模型为理论基础,对最优速率的计算做了合理简化,简化后的公式简单实用,大大降低了节点的计算负载,从而满足低带宽、低计算能力的WMN网络实时计算的需要。④基于簇的混合信道分配算法。在多信道WMN网络中,已有的静态和动态信道分配算法均有各自的优缺点。本文提出的混合信道分配算法结合了两者的优点,克服了两者的缺点:在网络拓扑相对稳定的WMN网络中进行分簇,在簇结构的基础上部分信道进行静态分配,部分信道进行动态分配。算法在提高网络信道使用效率的同时,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信道分配的复杂性,更适合大规模的WMN网络。本文链接:授权使用:上海海事大学(wflshyxy),授权号:c1cbc002-5c53-45ff-852b-9dc600b57452下载时间:2010年8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