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增强荣辱观念,提升道德素养2主要内容一、荣辱观的内涵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提出三、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基本内容345这是去年某市中心街区通过的一家婚礼车队的场面。该婚礼车队前面是1辆老爷车和2辆跑车开道,接着是2辆加长悍马车和12辆加长林肯车,后面20多辆黑色奔驰车双排而行,由于车队故意缓慢行走,造成了该区长时间的交通堵塞。这是2004年相继在昆明和重庆出现的人体盛宴(女体盛、男体盛)的现场图片。左图消费价格:10分钟1000元;06年新年第一天,发生在成都街头的“美女当街洗澡”事件。商家为促销浴缸,请某职中女生当街洗澡,费用为4位数。在采访中,该学生表示:“美的东西就应该展示出来嘛!”8这些行为的出现是否符合人们和社会共同的价值评判标准,是否符合社会的基本荣辱观念呢?9一、荣辱观的内涵荣辱观是指人们依据一定的思想道德标准进行自我评价和社会评价活动中逐渐形成的关于荣辱观念的总和,体现为社会成员作为个体或集体在荣誉和耻辱评价问题上的基本态度和观念。10荣誉感和羞耻心荣誉感是个体对自己履行社会义务的行为所表达的欣慰感、尊严感和满足的心理状态,它建立在对理想、完满和善的目标的基础上。羞耻感既是指社会或他人对背离社会义务的行为的贬斥、谴责等否定性评价,又是指对自己违背社会道义遭到社会否定性评价时产生的自责、悔恨、恐惧或“内向的愤怒”等心理体验。11在人们的荣辱观念中,或荣或辱的感觉实际上是个体心理对于社会评价的反映和体现。这其中有一种社会评价和个体自我评价的两重性,也有两种评价的相互协调问题。当社会评价视为“荣”的观念在个体中也被视为“荣”时,个体因为被肯定而会产生荣誉感;当个体对于社会评价为“耻”的观念认可,也感到耻辱时,这就是一种正态的、可以发展或改变的荣耻观念。当个体对于社会评价的荣或耻以相反的观念来对视时,就出现不一致,对于个体而言,或以荣为耻,或以耻为荣。此时,就会出现荣耻颠倒乃至道德冲突。12行为(良或劣)感受(荣或辱)13在理解荣辱观时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享受着爱和荣誉的人,才会感到生存的乐趣。名誉是个人荣誉的一种外在转化,名誉与大众意见传播或领导上司的赏识有关。现实生活中许多名闻遐迩的人并不一定感到真正的光荣,而具有真正荣誉感的人也不会不过分追求享有名誉。虚荣是个人荣誉感在内心的畸形反映,表现为把个人荣誉看得至高无上。一个人做事,一切以追求名誉和荣誉为目的时,会表现出过分的“自尊心”和“荣誉感”。1.荣誉与虚荣、名誉的区别:142.荣誉和耻辱的关系(1)荣和辱的对立统一不论是作为思想范畴还是作为实践范畴,荣和辱都是相互对立和排斥的。二者处在同一道德观念体系的两极,相向而生。荣则不辱,辱则非荣,它们之间的界限是分明的。同时,二者是相比附而存在,相对照而彰明的。荣因辱而益荣,辱因荣而愈耻。荣与辱共蒂,厌辱何须求荣?—(明)洪应明:《菜根谭》15(2)荣和辱的相互转化荣之亢,辱之始也;—《龚自珍全集·臣里》16(1)过度地追求荣誉,把荣誉当做人生的唯一目的,甚至为获得荣誉而不择手段,那就会使荣誉向相反的方向转化,沦为耻辱。(2)意识到耻辱也可能使人奋起、催人奋进,从而力避耻辱,追求光荣,向荣誉迈进。17耻辱本身已经是一种革命……耻辱就是一种内向的愤怒。如果整个国家真正感到了耻辱,那它就会像一只蜷伏下来的狮子,准备向前扑去。183.荣辱观的基本功能1)判断评价2)导向调节19“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自省也”——《论语·里仁》天下极无耻之人,其初亦皆有耻者也。冒而不革,习与成昵……——《冯梦龙诗文·序·颜申部》3)自省激励204.荣辱观的区分每个社会集团都有它自己的荣辱观恩格斯:1820-189521荣辱观具有不同的类型、表现形式和判断标准1.不同的社会形态往往孕育和发展出不同类型的荣辱观2.不同的时代中,荣辱观具有不同的内容和表现3.在不同国家、民族和人群中,荣辱观可能会有所差异222324荣辱观受一定社会风尚、习俗和传统的影响。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荣辱观,评价荣辱的标准也各不相同。但同一时代、同一民族对荣辱的判断标准理当一致。否则,是非颠倒,黑白混淆,荣辱不分,人们的道德底线难以坚守,正常的社会秩序难以维持,社会生活就会出现混乱。25荣辱观——道德天平上的“砝码”26一个人,如果没有了荣辱观,那么······27一个社会,如果没有荣辱观,那么······28荣辱观——价值选择的“指向标”荣耻29没有了荣辱观的指引,人们将不知何去何从……30假如没有这种羞恶和崇敬,无论是国家还是个人,都做不出伟大优美的事情来。——柏拉图:《会饮篇》31有自尊心的人,关心的首先是荣誉和耻辱。如果有人对高尚的事情不报以赞赏、崇敬,对卑污的事情不予以谴责、厌恶,实在是使人大为失望的。——亚里士多德32作为一种道德衡器和价值标准,荣辱观裁定和指导着人们的思想与行为,塑造和改变着人们的个体品质和社会品格,影响着社会风气、社会道德和社会精神文明的状况。3334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提出(一)现实依据(二)思想基础35实现“十一五”时期的发展目标,必须广泛深入动员人民群众,坚定不移依靠人民群众,真心诚意造福人民群众,把人民群众的历史主动精神充分发挥出来。要把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放到十分突出的位置,充分发挥文化启迪思想、陶冶情操、传授知识、鼓舞人心的积极作用,努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社会风气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是社会价值导向的集中体现。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愿望,也是经济社会顺利发展的必然要求。在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里,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绝对不能混淆,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都必须旗帜鲜明。——胡锦涛(一)社会主义荣辱观提出的现实依据361.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提出是与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相适应的,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社会思想道德领域的问题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引发的道德冲突期,迫切需要强有力的道德引导支持正确的公众选择。3706年初,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一项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在群众最关注的社会问题中,有18.5%的被调查者认为“社会风气问题”最受关注,在所有问题中比例最高。社会风气问题18.5%382.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提出是积极应对全球化挑战的必然而且重要的选择。全球化竞争的加剧:人的竞争和精神的竞争;中国的发展是本体性发展而不是依附性发展,社会主义荣辱观直接关系着国家软实力的强弱393.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提出是党的十六大以来一系列重大理论创新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与实践的进步相适应的,与国家现行的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是相辅相成。与党的先进性建设、执政能力建设、构建和谐社会、落实科学发展关密切相关。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与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需要相适应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需要。40(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思想基础41传统文化中包含着丰富的荣辱观念“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管晏列传》“荣辱者,赏罚之精华也。故礼教荣辱,以加君子,化其情也。……得失一朝,而荣辱千载。”—《后汉书》42管仲:前725一前645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43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孔子:前551—前47944孟子:前372—前289仁则荣,不仁则辱。辱莫大于不义。无羞恶之心,非人也!45荀子:前313-前238荣辱之大分,安危利害之常体。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荣者常通,辱者常穷,通者常制人,穷者常制于人,是荣辱之大分也。46古人关于“荣辱”的认识和理解并不是仅仅停留在思想和精神视域的抽象观念,而是体现和发生在他们的行为实践中的道德指南。47最值得重视的是传统文化中的“耻感”文化“耻”是中国传统思想观念中着重强调的一个思想理念。养民知耻是传统荣辱观的一大特点。据统计,仅在《论语》中,“耻”字就出现高达17次之多,在《孟子》和《荀子》中则均出现19次之多。“耻感”构成了古代人思想领域尤其是文化思维和道德视野中非常重要的一支。古代“耻”的思想极其丰富,其内涵涉及到了古人为政、立业、社交、修身、养生等诸多方面的内容,很多内容精彩纷呈,至今仍闪耀着真理的光芒,尤其值得我们在今天的社会环境和条件下学习与借鉴。481.宪问耻。子曰:“邦有道,谷;邦无道,谷,耻也。”——《论语·宪问》2.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论语·泰伯》3.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论语·子路》4.“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耻之于人,大矣。为机变之巧者,无所用耻焉。不耻不若人,何若人有?”——《孟子·尽心上》5.耻之于人大矣,以其得之则圣贤,失之则禽兽也。——《孟子》49如何认识传统文化中如此显著的“知耻”观念呢?“耻”是一种道德自觉和思想自省的表现。“知耻”体现了社会个体和群体的良知未泯,也维系了社会的道德行为标准,掌控了社会风气。在社会的道德体系中,知耻戒辱观念同知荣观念同样重要,甚至更为重要,因为它确立了道德的底线和法则,关系到社会伦理道德的立破!50我们一旦把耻辱放在脑后,所作所为,就没有一件事情是对的。又要这么做,又要那么做,结果总是一无是处。——莎士比亚:《一报还一报》51三、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基本内容社会主义荣辱观具有丰富的思想内容。作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体系的一个新成果,它的进退内容体现和渗透到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具体要求中。“八荣八耻”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主要内容52“八荣八耻”可以概括为“八观”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国家观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人民观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科学观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劳动观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集体观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诚信观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法纪观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生活观(一)理解社会主义荣辱观内容的五个视角1.人类精神与道德演进的角度传统美德民族精神时代精神54人与自我人与他人人与自然人与人生人与社会2.人与社会、自然发展的角度个人生活职业道德社会公共生活社会公德家庭美德3.社会个体与群体的社会道德生活的角度56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4.社会主义思想价值体系的角度57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5.人对人生、社会和世界理解的观念体系的角度58(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基本要求八荣八耻59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依据: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四化建设的新任务;新形势下的害国现象;祖国统一的压力。对策:培养感情;提高能力;矫正言行;维护统一。60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依据:人民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精神财富的创造者、社会变革的推动者、社会局势的维护者。对策:培养对人民的感情;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体察民情、反映民意、集中民智、珍惜民力。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61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依据:科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科学“永远是财富的源泉”。科学是解决人们生产生活难题的手段。对策:学习掌握科学技术;树立科学观,培育科学精神;反对迷信,远离愚昧无知。62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依据:“劳动是人类之父”;爱劳动是人的美德;劳动是一切知识经验的源泉;劳动是改造自然、改造社会和改造人自身的手段。对策: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培养专业劳动能力;完善劳动激励机制;优化劳动氛围。63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依据:团结产生力量互助和谐关系对策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关系;求同存异、互谅互让、互帮互学;强化组织管理措施64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依据:诚信是为人之本;诚信是社会政治、经济和社会交往的纽带;诚信是社会稳定的基础。对策:强化诚信意识;强化诚信制度;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