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5页15×20=300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及应注意的问题摘要: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发挥了很多作用,但在用多媒体教学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从理清思路、创设情境、发展思维及有助记忆四个方面论述了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并列举“文字化”现象、视听代替朗读、滥用配饰物、用多媒体来代替教学等多媒体在语文课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关键词:多媒体、语文教学实践证明,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手段,适当地选用电教媒体,能够使语文教学更加丰富多彩,效果更好。它能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突出训练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有效地缩短学生的认知过程,在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课堂质量和教学效率,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一、理清思路。思路,广义地说就是人们思考某一问题时思维活动进展的线路或轨迹。思路表现在文章中,就是作者为表达思想感情进行构思、谋篇布局的思维过程。要想使学生真正掌握一篇文章的篇章结构,理清其思路是关键。例如在用多媒体教《荷塘月色》一课时,可以先放图片让学生欣赏。图片按照课文内容体现荷塘的景色,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更好地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在放映图片的同时配乐朗诵课文,让学生在欣赏图片、聆听课文的同时思考问题:课文写了哪些景色?表达作者怎样的感情?欣赏完之后,再检查提问。这时候借助图片,学生在大脑中已留下荷塘月色的美好第2页共5页15×20=300画面,进而能用较快的时间清理本文“脉胳”之所在。二、创设情境。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这种论述反映了教学过程中学生认识规律的一个重要方面:直观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有助于学生感性知识的形成。现在多媒体可运用电影或动画创设课文情景,能帮助学生掌握感性知识。如《鸿门宴》一课,教学的重点是细节描写和对话描写,教学中我就利用DVD影碟重现故事情节,如项庄舞剑时的惊险,主要人物表情的变化,声音语调的轻重缓急等,以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这种方式突破原来书本只有文字的“静态”表达,在文本的基础上加入了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创设了生动形象的“动态”情境。这时候再让学生讨论理解课文内容,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三、发展思维。思维所反映的是事物共同的、本质的属性和事物间内在的、必然的联系,属于理性认识。在整个中学阶段,学生的思维由直现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过渡。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在情真意切、生动的情境中唤起学生思维想像力的扩张,审美情趣的增长,道德情操的升华。立体式地刺激学生多种感官与认知活动,足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求知欲、表现欲和成功欲,调动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使学生主动学习,激发创新能力。第3页共5页15×20=300四、有助记忆。语文重在积累,这就意味着需要识记很多的字词句等。这要要求学生能够背诵并记忆。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在人类的学习活动中,视觉、听觉在人的五种感觉中最为重要。同一材料,三天之后的记忆率是:纯听,记下15%;纯看,记下35%:视听结合,记下75%,视听觉组合使用的效率远远大于分别使用之和。多媒体结合了文本、图形、动画、音像、视频等各种媒体技术,刺激了多种感官,这充分表明了多媒体教学有助于知识的记忆和保持。实践证明,充分利用电教媒体,对于培养学生的素质和能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有很大的作用。但是,在现实应用中,尽管多媒体技术正逐渐进入课堂,将语文课堂教学引入全新的境界,很多语文的多媒体教学实践普遍存在一些误区,现将应注意的问题总结如下:一、“文字化”现象语文几乎是纯文本内容,有些教师就只是单纯地将课本的内容搬到屏幕,屏幕上密密麻麻都是字,从头到尾只是课本内容的再现。这种做法没有发挥出多媒体的好处,屏幕上过多的文字还会使学生产生视觉疲劳,反而不如不用多媒体,学生看书还更为直接。不需把文章全部搬上屏幕,只需显示重点词句及板书。显示的字体过小过大过密都会引起学生视觉疲劳。所以一般的字号保持在四号以上为宜,在显示时还应注意布局,要留有天地左右,在这里有字部分与空白部分比例也可利用“黄金分割”来体现出美。字体的颜色应在四五种为宜,过多会使学生难于辨析,分散注意力。字体形式不宜过多,一般采第4页共5页15×20=300用一两种就行。二、视听代替朗读多媒体课件集声音、图象、文字等多种信息于一体,极大程度地满足了学生的视听等感官需求,激发了学生对多媒体课的极大兴趣,于是很多教师便在这一方面大做文章,在课件中集中了大量声音图象信息,并在课堂上充分运用,以机器的朗诵代替了学生自己的朗读。其实,机器的朗诵只是给我们的学生一种示范的作用,教学中还是要学生朗读课文。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就是这个道理。诚然,多媒体的朗诵带它能正确处理语言的断和连(停顿),轻和重(重读),扬和抑(语调),不仅使语言生动、形象,还使语言具有表现力和音乐性。但是,朗读是阅读的起点,是理解课文的重要手段。它有利于发展智力,获得思想熏陶。朗读有助于情感的传递。古人朱熹就要求学生从小养成正确朗读的习惯。朗读是理解课文的最基本的一种方法,我们在教学中还是应该让学生大声地朗读。三、滥用配饰物多媒体丰富多彩的视听效果,可以增强教学直观性和生动性,在课堂设计和使用时,一些教师在追求丰富多彩的视听和动画效果时,容易忽略心理学中的有意注意与无意注意规律。无意注意是指事先没有预定的目的,也不需要作意志努力的注意。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是:刺激物的特点和人本身状态。在课件中过度采用与教学内容无直接关系的图像、音乐、动画等配饰物,只会使学生把更多的无意注意放在精彩的画面和悦耳的音乐上,而无法专心有意注意于这些第5页共5页15×20=300画面和音乐所蕴含的教学内容,效果往往适得其反。在设计课件时,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适当选用多媒体效果。在很多文字展示的地方避免用太多特效或者小动画动动闪闪的,这样才能不分散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更好的接受内容。四、用多媒体来代替教学如有的教师在教《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和《鸿门宴》等与历史有关且已拍成电影或电视剧的课文时,只带学生观看DVD影片碟就算完成教学任务,其实多媒体只用来辅助教学,并不能完全代替教学。我们可以用多媒体让这些事件具体地呈现出来,再通过教师的讲解与利用就能发挥作用。有关文章的布局,人物的性格特点,描写的优美等等还需要教师与学生进行探讨。参考资料:《现代教学技术研究与应用》赵莎莉《如何走出多媒体教学中课件设计的误区》罗湘君《多媒体在语文中的作用》寇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