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传媒对高校德育工作的影响及其对策研究------一份大学生媒介素养调研报告引发的思考樊怡文海燕施毅婷梁存宁前言近期,上海外贸学院国际经贸学院在大一至大三学生中间进行了小范围内的“媒介与大学生”的调查研究,结果进一步得到证实:当代大学生是一个复杂的矛盾体,他们成长于社会转型时期,既紧跟时代潮流,注重时尚又灵活、现实,价值取向多元,他们接受信息、学习知识、休闲娱乐的方式方法和手段也与上代人有很大不同,他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明显增强。作为思想活跃、敏感热情的新一代年轻人,大学生对社会发展变革日新月异的速度和场景既感到振奋鼓舞,又对迥异传统的社会变革和竞争感到茫然和手足无措,甚至从心理上感到无所适从,思想常处于彷徨矛盾当中。大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念、行为呈现许多新特点,有很多观念无疑需要加以改变和引导。我国高校的德育工作问题除了内在自身的弊病、国际国内社会环境影响外,发展势头强劲的大众媒体对德育工作产生的影响绝对不容忽略。无论是呈现国际国内形势、环境还是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塑造人们的文化价值观等方面,大众媒体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大众文化的引领者和意识形态工具的媒体对大学生从行为到思维、从内到外不同程度的影响是无形的、深刻而深远的,因此,大众媒体对高校德育工作的影响以及相应的对策研究自然成为当前德育工作面临的新课题。一、德育现状:内忧外患新世纪新阶段,高校德育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解放思想是改革开放的基本要求,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改革是一场深刻的思想上的大革命。28年来我国国内一直处在大改革、大调整、大发展、大变化的重要历史时期,思想文化领域面临着种种复杂情况。从国际上看,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方面,西方敌对势力始终没有放弃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的政治图谋,企图通过各种手段对我国进行思想渗透,在社会、政治、思想、文化等领域产生了一系列消极影响。当前,我国社会各种矛盾错综复杂,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日益增强,社会思想空前活跃,各种思想观念相互交织,各种文化相互激荡,各种思潮不断涌现,社会意识出现多样化的趋势。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行为有所蔓延;一些地方封建迷信、邪教和黄赌毒等社会现象沉渣泛起,成为社会公害;一些人价值观发生扭曲,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滋长,以权谋私等消极腐败现象屡禁不止;非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意识开始滋长,甚至出现了一些否定马克思主义的错误思想观点;崇拜西方文化,轻视传统文化,甚至认同西方价值观等等。反观我国的德育模式在建国后一直沿用苏联模式注重集体和纪律,德育工作的内容相对陈旧落后,灌输方法和渠道单一,教材重复,课堂教学枯燥乏味僵硬甚至教条,流程形式主义化,理论和现实相脱离没有说服力,整个德育工作现状与时代大发展大变革脱节,不足以应对和解决当前众多的现实思想问题,它有很多方面已经不能从内心感化学生,工作效果不能让人满意。意识形态作为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上的,经济基础变化了以后,不适应经济基础的意识形态就会阻碍经济基础和生产力的发展,直至消失。当前的德育工作就不适应经济基础的变化,新的、民主化的、个性化的系统德育教育模式和体系尚未成形,必然导致德育教育秩序混乱和德育工作被边缘化的危险。而今后德育工作的努力方向就是要继续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二、媒介生产:文化产业中的主流文化产品与意识形态当代大学生主要通过什么渠道来了解信息、社会动态?哪类媒体对他们的态度影响最大?调研发现,主要信息渠道是网络和电视;电视和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方面并驾齐驱。媒体在传播信息、提供交流平台方面占据主流地位。当今社会的信息传播是电视、报刊、书籍、杂志、网络等五大媒体的天下,尤其是因特网后来居上,成为在青年群体中覆盖率最为广泛的媒体。从年级纵比来看,大学生花费在传媒上的时间随年级上升呈增多趋势。从技术发展的角度看,大众传媒注定将成为社会意识形态的重要引领者。20世纪80-90年代电视被视为宠儿的时代已经不再,取代的是网络新宠,这已是不争的事实。如今网络大行其道,而报纸也呈现明显的上升态势,与电视形成对峙,具有强大的潜力。广播则在车载音乐、交通信息、夜间谈话类等方面占优势。网络、电视、报刊、杂志等电子和印刷媒介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它的魅力和影响无处不在无孔不入,在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时,其无形中所产生的不良影响也难免令人担忧。当今社会,媒介势力日益强大,作为信息、文化产业的引领者和制造者,在整个社会范围内已经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无形的信息网,把身处社会其中的人笼在麾下时至今日,魔弹论的余威尚在,而且大有越演越烈之势。媒体向人们打开了一扇通向世界的窗口,世界范围内的所有信息扑面而来,无法抵挡。媒体作为社会思想文化传播的利器,具有两大属性-----生产文化产品的商品性和作为意识形态工具的阶级性。如果媒体为满足受众的兴趣而不负责任的进行文化生产或不加选择的引入西方文化,西方资本主义腐朽思想观念也就不可避免地侵入我国。大众媒体利用自己无所不在的优势不断呈现一个虚幻的“媒介现实”给人们,从而左右人们对客观世界的正确认识,日益影响着每一代人的思维模式和生活方式,同时还可能在无意无形中销蚀着公众的道德底线。大众传媒担任着传播信息、引导舆论、宣传教化、娱乐休闲的社会功能,作为社会道德教育的公器、文化产业的领航者和社会意识形态的引领者,任何媒体都应该具备对大众更严肃也更负责任的态度。作为德育工作者,我们需要重视和警惕市场化、商业化模式运作的大众传媒在引领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过程中所可能给德育工作带来的正负两面的影响。近年,如何有效应对媒体所带来的影响已经成为高校德育工作关注的焦点之一。三、传媒对德育:影响与冲击面对意识形态领域的复杂形势,面对国际背景、经济基础、体制环境、社会条件、传播手段的深刻变化,面对青年学生求新、求乐、求知、求助的各种需要,高校德育在思想观念、内容方法、管理运行诸多方面还不适应。德育工作的困境与落后导致学生自然转向了无所不在的大众媒体去寻求新的渠道,填补大量的信息空白,高校德育工作的形而上使得在它还没来得及适应时代变化的时候就软弱无力、一蹶不振了,大众媒体的作用因而更加突出。具体来看大众传媒对德育工作的影响,客观上,媒体的技术优势形成对德育渠道、时间、工具的挤占,对德育对象的无形占有和对德育内容的直接冲击;主观上则在无形中改变了人们的思维结构和价值观念。那么,大众媒体在对高校德育工作的种种影响过程中到底起到了怎样的推波助澜作用?(一)最直接的是媒介内容对德育工作的冲击与挤占大众传媒通过其文化产品的传播对人的价值观、思维方法等深层的意识形态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媒体本属社会公民道德教育的范畴体系内,作为德育的另一种辅助补充渠道或工具,媒介通过传播信息、舆论引导、传播交流文化等社会功能渗透作用于媒介产品的消费者从而影响他们的思想、观念、行为和生活方式。而媒体所指向的对象当然包括德育主体对象―――学生。调研发现,对青年人影响最为深刻的媒体之一-----电视的节目内容中,学生更感兴趣的是新闻时事类占35%,娱乐综艺类占48%,影视剧类占30%,调查纪实类占35%。可见,娱乐文化类节目具有广泛的受众群。就当下文化而言,“娱乐”已赢取我们这个时代“元媒介”的地位。以大众传媒中的电视为例。当前我国电视节目板块、内容、形式同质化严重。太多的类似《梦想6+1》《开心辞典》,太多的类似《今日有约》《相约星期六》节目题材雷同、千篇一律,且有不负责任的虚假广告漫天飞、明星、色情、暴力充斥荧屏、娱乐节目支持人搞笑斗嘴,内容肤浅低层次和品位低俗化的倾向日趋严重。媒体的德育功能和价值不再被强调和重视、宣传教化功能渐趋边缘化。媒体的商业化、市场化经营,为追求收视率而满足受众的消费需要而逐渐娱乐化、庸俗化倾向越来越严重,“以受众为本”的借口弱化了媒体原本应该承担的社会道德建树的责任。媒介内容对德育工作的直接冲击表现在对受众的无形的时空侵占,从而挤占了德育工作的时空领域和工作对象。受其影响,大学生中游戏人生的态度不在少数,追星所造成的不良影响多次见诸媒体视线内,相对于德育工作内在的严肃性、深刻性而言,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悖论和巨大的讽刺。以尼尔·波兹曼之见,比演艺圈、电影圈、电视圈中的无穷纷争与龌龊更糟糕的,是“娱乐”的泛化乃至深入人心。在完全以“娱乐”为价值标尺的信息环境中,品德的高下、文明的肃穆乃至人格的完美,仅仅取决于“化妆术”的高低;“娱乐至死”的结局,难逃“愚乐至死”。我们的政治、宗教、新闻、体育、教育和商业都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毫无怨言,甚至无声无息,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娱乐不是媒体所应追求的终极目标。SMG最近的改版表明中国电视人对电视节目价值评判的一次大胆取舍,即执高端化而弃低俗化、用全球视野覆盖地域局限、以思想的严肃性代替综艺的秀场感,并在这个基础上回归“大众传媒引领大众文化”和重塑主流价值观的地位。(二)流行文化在媒介环境中大行其道,传统文化有加剧断裂的危险波兹曼认为:“媒介的形式偏好某些特殊的内容,从而能最终控制文化。我们的文化正处于从以文字为中心向以形象为中心转换的过程中,我相信,某个文化中交流的媒介对于这个文化精神重心和物质重心的形成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大众传媒中当前更多呈现的是流行文化,包括娱乐文化、暴力文化、虚拟文化、消费文化、实用主义文化等,这样的媒介文化环境的确不堪。媒体传播内容中暗示出来的消费文化、商业文化对学生已构成潜在侵蚀,兴趣与观念发生了改变,偏离了健康和主流的文化价值观,进而导致道德的缺失或失衡。媒体因此丧失了引领整个社会的文化潮流的地位和文化传播工具的价值,没有提升文化品位、培育文化的土壤,社会健康向上的文化价值观念的形成自然是一个值得忧虑的问题。远离经典文化,对文字和阅读不再敏感,甚至失去兴趣,沉醉于于丹、易中天们的评说和演绎;忽视传统民族习俗、节日,迷恋西方节日;沉溺于网络虚拟空间,大学生早熟早恋等现象早已见惯不惊,社会伦理道德观念正面临新的“垃圾文化”的冲击。长此以往,历史和文化都成了过往云烟,作为大众流行文化的“消费者”就会逐渐失去传统文化底蕴的支撑,成为彻底的历史虚无主义者。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然伴随着中华文化繁荣兴盛。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事业要坚持正确导向,弘扬社会正气,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着力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弘扬中华文化,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发利用民族文化丰厚资源将成为德育工作的基本原则。娱乐和文化并非一定势不两立,我们也无意危言耸听,把大众媒体“妖魔化”。文化同样也是一种思维方式。著名学者周国平在博客中对大众传媒中的娱乐文化深感忧虑,他认为问题不在于电视展示了娱乐性内容,而在于电视上一切内容必须以娱乐的方式表现出来。“娱乐是电视上所有话语的超意识形态。”在电视的强势影响下,一切文化都依照其转变成娱乐的程度而被人们接受,因而在不同程度上都转变成了娱乐。“除了娱乐业没有其他行业”——到了这个地步,本来意义上的文化就荡然无存了。波兹曼对此也曾忧心绝望,发人深省:“如果一个民族分心于繁杂琐事,如果文化生活被重新定义为娱乐的周而复始,如果严肃的公众对话变成了幼稚的婴儿语言,总之人民蜕化为被动的受众,而一切公共事务形同杂耍,那么这个民族就会发现自己危在旦夕,文化灭亡的命运就在劫难逃。”我们的文化正成为充满感官刺激、欲望和无规则游戏的庸俗文化。幸运的是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传统文化在大学生群体中有一定的认同基础,对现代流行文化和传统文化,大学生有比较理性的认识:他们对流行文化“贴近现实生活,前卫,更多元化,顺应潮流适者生存”的看法比较客观和成熟;对传统文化的“经过时间的考验所以经典”“博大精深”“本土文化具有更深的根源性魅力”“传统文化是民族根本应该被传承”“传统的就是社会的”等等的评价让我们发现传统文化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