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好新闻:动态性消息的写作和新闻语言的规范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如何写好新闻:动态性消息的写作和新闻语言的规范动态性消息的写作及注意事项第一个问题是动态性消息的写作及注意事项。什么是动态性消息?新闻学的定义是:动态消息是报道新近发生或正在发生的有新闻价值的事件、活动的新闻,是媒体采用最多的一种消息。日常我们学校开展的会议、活动、仪式等都属于动态性消息的范畴。她的特点是迅速及时,直接简明,一事一报。我们学校接触做多的也就是动态性报道,而写好动态性消息也是一个通讯员必备的素质之一。教育动态性消息,我把他分为两类:一类是“规定动作”。主要是围绕上级下发的一个文件、开展的一项活动等,学校进行贯彻落实这样一种题材。如开展向王生英同志学习活动、前不久开展的“讲正气,树新风”活动、开展各种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等,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政治性、政策性强,主要围绕上级的精神开展,不能脱离主题。另一类动态性消息是“自选动作”。主要是学校根据自身实际,根据自身工作需要开展的一系列活动,如举办升国旗仪式、开展对口支教、举行新团员宣誓、举办演讲比赛、进行文明习惯养成等等,特点是内容丰富,涵盖面广,几乎涵盖了学校日常生活管理的方方面面,而且政治味比较淡,形式多样,写法可以灵活多样,能够反映一个学校的特色。一般现在学校新闻以“自选动作”居多。怎样写好这类动态性消息,有技巧没有。我个人认为,纯写作上的技巧没有,只有不断地摸索、学习,熟能生巧。但是我们在开始写一篇稿子的时候,最先确定的是稿子的内容,这篇稿子想表达什么样的事实,达到什么样的目的,选择报道重点是有技巧的。下面我分类给大家分析一下:规定动作,一般是会议新闻一般是贯彻落实上级有关政策,框架已经定好了,比较死板。写活这样的报道有一定的难度,容易陷入一种套路:某年月日,在某某地方召开了一场什么什么会议,参加会议的是谁谁谁,会议由某某主持。某某领导同志出席会议并讲话,他指出,他强调,他说,结尾一般是说此次会议的召开意义重大,必将推动今后的工作深入开展。等等。再比如开展向先进学习活动,一般都是某年月日,根据市教育局的安排部署,某某学校在什么地方召开了一场学习某某的专题会议,就贯彻上级精神进行了安排部署。谁谁谁参加了会议,某某领导出席会议并对学习活动提出了要求,他强调等等。千人一面,毫无新意,这样的新闻很少有人坚持看到底。怎样把这些新闻写活?我觉得要做到两点:第一是“多长一个眼”,什么眼?新闻眼。就是要善于用新闻的眼光去看待一个会议、一个活动,从中发现这个会议、活动独特的新闻价值,选取比较新颖的角度去报道。比如说,我们举行一个政治学习活动,单从活动本身出来很多都是一摸一样的,但是我们仔细发现就会有很多的不一样:有些学校制定了落实措施有多少条多少条,可以用数字去表示;有些学校注重学习过程,加强过程督导,可以着重写学习过程;有些学校创新学习手段,采取现代化的学习手段,可以注重写学习形式;有些学校注重学习效果,要求每个人写出多少字的心得体会并进行评选,可以注重从效果方面写。同样一个东西可以选取不同的角度去写,写出来的稿子就截然不同,就代表着学校有自己的特色。这需要我们锻炼一双眼,善于去发现、去比较、去总结。除了多长一个眼外,我们还要做到“学会跳着走”。什么意思,一个活动、一个学习是很枯燥、很乏味的事情,但是活动过程中、活动背景包含着很多鲜为人知的、比较生动的、有价值的事实。我们要跳出会议、活动外,把会议、活动作为一个引子,引出背景中更加丰富的事实。如,我们召开了一场学习雷锋的活动,单单活动新闻事实比较少,就那么几个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把几个要素单独叠加就是纯粹的会议报道,很难吸引人。但是我们发现,学习活动开始后,师生的精神面貌得到很大改善,校园里好人好事层出不穷,就可以抓住这个点去写。再比如,学习王生英活动,活动开展以后,教师自发办起了学习橱窗,相互帮助、相互学习,这也是一个点。跳出圈子我们可以发现很多鲜活的背景事实。以上是写好规定动作的两个技巧,那么写好自选动作,有没有技巧呢?自选动作相对于政策性强的规定动作,主要是学校结合自身需要开展的一些活动,她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易于创新,最能反映学校自身的特色。写好这类消息,对大家来说都不难,但是要写出精品、写出经典,就有一些难度。我觉得写好“自选动作”,关键是做到两个字:一个是“新字”。时间要新。动态性消息,动字就充分体现了他的时效性。有人说,时间是消息的生命,当天的消息最迟第二天发,过了这个时间段,他的新闻价值就缩水了,人们都喜欢看最新的东西。内容要新。内容是消息的竞争力所在,选取报道重点一定要新,要发扬那种挖空心思、费劲心机的精神,要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坚决避免那种假、大、空的写作态度,一篇稿子除了几个基本要素,让人看不出目的、立场所在、内容枯燥的东西是没有人看的。有些单位上来的稿子一看内容就知道是编的,不切实际。形式要新。学校开展活动的多样性,为我们写稿子提供了多样的依据。可以创新协作手法,采取多种手段吸引读者。做到新字还不够,还要做到“异”字,要求异,要不同。新闻界流行一句话:同样的东西没有生命力。我们在写新闻报道时更要注重求异。别人用过的我不用,要创新、探索那些别人没用过的,敢于自己创造。比如,我们学校都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月活动,这里面就有很多不同:不同的学校工作安排就不同,有的学校制定有工作方案,有的学校列出自己的活动月计划表,具体到某一天开展什么活动等等,这是安排不同;有的学校不同的学校有不同的特色,有的注重社会实践、有的注重理论学习、有的注重学习效果等等,我们要善于发现不同,把最能体现学校特色的东西给挖掘出来、提炼出来,这样才能写出与众不同、别具特色的好稿、大稿。动态性消息不是新闻的全部,但是是我们教育新闻经常遇到的一个类型,纯粹的技巧是没有的,我们还是要不断的学习、写作、锻炼,提高自己的内功,才能做得更好。新闻语言的规范问题新闻语言是新闻写作的表达方式。新闻语言不同于我们日常的说话交谈,也不同于一般公文写作,和普通的作文写作也不一样,他是特定于新闻写作的一种特定的表达方式。为什么要说新闻语言,因为我们现在很多人在写作新闻稿件的同时,不太了解新闻的语言,没有把新闻写作同写工作总结、写文件区分开来,习惯于使用概念化、模糊化、笼统化、综合化的话语,结果写出的稿子总结不是总结、作文不是作文,不伦不类,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词:时间性的:近日、连日来。形容性的:很多、很大、很好、等。动词类的:深刻人体会、大力学习、大力推进、全面完成、纷纷表示、受到好评、一致认为等。还有一些术语:深远意义、重大意义、新成绩、新进展、新举措等,这些都很模糊,表达意思的时候不清楚,没有那种掷地有声的感觉。不懂得运用新闻语言来规范写作的记者,很难在新闻行业中有所突破。那么什么是规范的新闻语言?没有固定的格式,但是有一个基本的原则:就是新闻语言必须做到六个字:准确、简洁、通俗。(一)准确。用合适的词表达准确合适的意思,不能张冠李戴,好不能说坏,今天不能说成明天。这些基本的道理大家都懂,我们应该注重往深层次一点考虑,如何准确地表达意思。有一个方法就是学会具体,把想说的东西用具体的事实描述出来。要学会将一些文件性、指令性的、生硬的的语言转化为新闻语言。第一少用高度概括的抽象语言,比如说:天气很热—可以说气温高达39摄氏度;受到了热烈欢迎—掌声持续达十分钟之久;欣喜若狂—他跳离了座位,冲向了场地中央;天气极度寒冷—人们的鼻涕稀啦,汽车不能发动;认真听讲---人们听讲着,不时地在本子上记录着。第二要少用模糊语言。时间模糊语:最近、日前。数量模糊语:大约、许多、大概。程度模糊语:比较、基本、明显。等等,要用准确的事实描述出来。第三要慎用高级形容词、副词。“很”、“最”、“普遍”、“一致”、“纷纷”、“非常”、“最……之一”等。有人说形容词太多是危险的,因为其往往带有比较浓厚的主观感受、印象的色彩,与事实本身容易发生偏差。如果非要使用形容词,这种形容词必须是使你要表达的意思更精确。我们要树立一种观念:用准确的语言表达事实,不需要的词只是给你的文章增加长度,什么作用也起不到。(二)简洁。新闻语言跟绘画或制造机器一个道理。绘画不需要一条多余的线条,机器不需要一个多余的部件,而写作不需要一个多余的字、多余的句子、多余的段落。唯陈言之务去,新闻语言就应该简洁明了、行云流水,而不应该拖沓反复不知所云。怎么样做到简洁,有很多方法可以借鉴。英国作家乔治.奥维尔写作6要素:不要使用那些你常在报纸上看到的隐喻、明喻或其它比喻;字用得越少越好,能用一个字表达,不用两个字;能删除的字,一定要删除;能使用主动语态,绝对不使用被动语态;如果能使用日常词语,绝不使用外来语、科学名词或专业行话。不要写任何粗野语言。简洁的思路是简洁写作的关键。乔治.奥威尔说,一个细心的作者在写每一句话时,必须问他自己至少五个问题:我在试图说什么?什么样的词语能表达它?什么样形象能表达得更清楚?这个形象是否很新鲜,能足以产生某种效果?我能否再把这句话写得更短一些?我们在写新闻稿件的时候,做到简洁明了,应该注意三个方面问题:1、直截了当地写新闻导语,反对拐弯抹角地处理新闻。把最重要的或最有意思的永远放在导语里,最没有意思的永远放在故事的最后。坚决不写概括性导语;不要在导语中提供新闻背景;2、树立清晰的思路,只有清晰的思想才能产生清晰的作品。要反复思考你想要说的话,而且尽可能地把话说得简明;3、使用常用的字,使用短词语。这些字词人们都能认识和理解。比如:“从理论上看”,不是“从理论的层面分析”;“穷国”,而不是“非发达国家”。丘吉尔说的,“越短和越老的字眼是最好的字眼。”不要使用累赘的词语,造句时,不要拖泥带水。句子要短。避免使用术语和行话。使用人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语言,而不是政府官员、新闻发言人、文件讲话中使用的语言。简洁不是来自压缩,而是来自选择。因此,你采访得越仔细彻底,收集的素材越丰富,你选择余地越大,写得就会越好。(三)通俗。新闻是大众传播产品,,照顾到最广泛受众的理解力和接受能力,必须通俗易懂,要有可读性、易读性。1、少用生僻的术语和行语。要善于把专业术语转化成具体的、有明确指向的、大众能够理解的语言。2、多用大白话,用老师们、学生们经常使用的话。新闻语言很关键,再写新闻稿件时要永远给你的稿件和文字一种清新的春风,让人顺着你的思路一气读一下,而不是看到一些毫无意义的辞藻堆积在一起,假大空的消息是没有生命力的,要使每一个词语都为表达事实所必需,都要实有所指。在这里,我给大家几点建议,使用什么样词语才是规范的新闻语言:用“惟一”的词语。这个词语一定是最真实、最准确地体现报道事实,换作其他词语就会造成理解的困难或者对事实的曲解。法国作家福楼拜说:“只有一个词可供他使用,用一个动词要使对象生动,一个形容词使对象的性质鲜明。因此就得去寻找,直到找到了这个动词和形容词,而决不要满足于‘差不多’”千万不要用似是而非的、模棱两可的词语,不要以为好像意思表达了就行了,而要看这个词语是否真实、准确无误地报道了事实。用个性化的语言。改进新闻写作的语言,首先是要用属于自己的语言来写作。世界上也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世界上也没有两个人平时说话的语气、表述方式及所用词汇是相同的。既然如此,为什么一写文章大家都说一样的话呢?因为有的人一写文章就被一只无形的手牵住了笔,这只无形的手就是已经见报的话、文件上的话、领导讲的话、挂在嘴边的话。只要都按自己的语言写作,是可以一个人一个风格的。当记者,写文章,一定要有自信心,要相信用自己的语言写出来的文章才是最好的文章。要敢于创造、敢于创新,愈是属于你自己的,愈是你最熟悉的,对别人而言便愈是陌生的,因而也愈是新鲜的。用最凝练的词语。怎样求得语言的简练呢?单从用词造句上说,我觉得应该特别注意朴实:一要朴素,二要结实。有些人总认为,要写得生动就必须辞藻华丽,似乎越华丽就越美。于是大量堆砌形容词、感叹词,乱打比喻,滥用转折词。甚至为了用上一些自认为“美妙”的词句,不惜以词害意,反复打扮。结果,华而不实,拖拖拉拉,长而空泛。其实,真正美的文字,不在于外表上的华丽,恰恰在于其质朴

1 / 1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