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暴力问题研究笔谈(1)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媒介暴力问题研究笔谈西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2006级传播学专业研究生在杨立川教授的指导下,比较系统地研究了媒介暴力问题,并就如何加强媒介暴力的管理规范和学术研究,克服媒介暴力的消极影响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这里刊登他们的几篇研究文章。关于媒介暴力的界定马小璐蒲莳郑少云陈琦讨论媒介暴力,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什么是媒介暴力?以下是目前国内外研究中主要的几种对暴力的定义:美国加州大学的传播研究中心自1995年起每年进行一次全国大众传媒的暴力监测,其暴力包括运动暴力、滑稽暴力、口语暴力等任何能导致身体伤害的暴力。无论是有意无意,无论是对自己还是对他人的伤害,都属于暴力。1988年,新加坡亚洲大众传播研究与情报中心对亚洲8国的电视节目进行了暴力监测,对其定义为“使用体力或言辞对某人或某些人造成心理或肉体上的伤害,以及包括对财产和肉体的毁灭”。这个定义比葛伯纳对暴力的定义更多了对言语暴力、财产损害暴力和心理伤害的内容。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学者把“媒体暴力”这一概念细分为“真实暴力”与“幻想中的暴力”两种形式。真实暴力,指媒体对城市骚乱、示威游行、政治暗杀事件、战争场面等等的报道,是所谓“真实暴力”;幻想中的暴力,是指在一些娱乐性节目中存在的暴力场景,如在电视剧里大量存在的暴力镜头,一些儿童节目中出现的暴力游戏,即是所谓的“幻想中的暴力”。以上主要是国内外理论界目前存在的对媒介暴力定义的相关论述。国外的学者主要以实施暴力的出发点为界定条件,认为如果是有目的的,有意的暴力行为就属于媒介暴力;在媒介暴力的包含范围中,主要把媒介暴力分为语言上的暴力和心理上的暴力。而我国对媒介暴力的界定,其实是从暴力内容上进行区分,包括真实存在的可以看得见的暴力伤害,也包括心理上潜在的暴力伤害。根据以上国内外专家对媒介暴力的研究,我们把媒介暴力定义总结为:大众媒介传播对受众造成显性的或者是隐性的,身体上或者心理上伤害的行为。我们认为媒介暴力的实施者是大众媒介,包括电视、广播、杂志、网络、户外媒体等所有大众媒介;主要是从暴力效果来进行界定,无论造成的伤害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只要在客观上对受众造成伤害;而伤害的内容不仅包括所有言语上能感受得到的伤害,也包含潜在的心理上的伤害,而有些负面影响不一定是在现场就可以发现的,或许是经历一段时间之后才会显示出来,比如电视暴力对儿童的影响。媒介暴力的研究状况王珂李艳常琳刘俊荣目前国内就此问题展开的研究主要涉及媒介暴力的内容分析、媒介暴力的效果、媒介暴力控制对策等几个方面。一、媒介暴力的内容分析国外半个多世纪的实证研究证明,暴力是大众媒介中常见的内容之一。而媒介暴力研究的最终目标是寻求回避暴力的有效途径。学者龙耘采用实证抽样的研究方法对包括中央台在内的全国省级以上34家卫星电视黄金时段播出的382部(集)电影、电视剧进行内容分析,分析了我国电视暴力的现状,勾勒出暴力在中国荧屏黄金时段电视剧中存在态势:“地方台多展现“刀光剑影”,落后省份偏爱“武打枪战”。黄金时段电视剧中暴力的总体特征主要有目的性、公开性、伤害性,其展现方式包括肢体暴力、武器暴力、物品损毁、威胁暴力。”(1)但这些暴力往往被人们所忽视。在《被美化、淡化的电视暴力》(2)一文中作者一针见血地指出暴力节目泛滥的原因在于多数电视节目里的暴力行为被美化了;大多数暴力节目的影响被淡化净化了;多数的严重暴力行为被轻描淡写化了;非常少的节目强调反暴力的主题。二、媒介暴力的效果研究媒介暴力是否会导致受众的攻击行为是媒介暴力研究的核心问题,儿童与青少年的自身生理和心理上的不成熟是其暴力行为的催化剂,这种特殊性使其成为最主要的研究对象。卜卫在其著作《大众媒介对儿童的影响》(3)总结到我国大部分儿童观看成人电视节目;儿童节目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动画片也含有暴力行为,儿童比较容易从各种渠道接触到媒介暴力。《电视暴力与儿童成长》(4)这篇文章围绕电视暴力会对儿童幼小的心灵产生何种影响这一问题展开论述,通过实验研究证实两种电视暴力的负面效果:模仿和煽动。在对媒介暴力的效果研究中中国学者借用多种学科理论如社会学、心理学、犯罪学、社会媒介学等,多角度分析媒介暴力对青少年的影响。在《浅析媒介暴力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5)一书中作者蔡玉敏从犯罪学、媒介社会学的角度阐述了媒介暴力与青少年犯罪的关系,她认为大众传播媒介是影响少年犯罪原因之一。三、媒介暴力控制对策研究卜卫在《大众媒介对儿童的影响》(6)中论证了我国儿童的攻击性人格倾向与媒介暴力接触的关系紧密,他认为儿童需要特殊的保护,有必要建立以年龄为基础的“内容分级制”,即限定儿童不宜接触的内容。在《媒介暴力研究多重视角》(7)中,作者提出教育界应培养青少年的媒介批判意识,使其能够辨别和抵御大众传媒的不良影响。对于媒介暴力这样一个特殊的概念,多角度、多方位的关照与解读是必须的。针对媒介暴力的效果和影响,中国学者进行了不懈的努力,但这些研究依旧比较单薄,我们还应该深入系统地进行对这一现象加以分析,找出应对之策。注释:(1)《亚洲传媒研究》,龙耘,2005年5月版,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被美化、淡化的电视暴力》,廖卫民陈桂兰,《新闻记者》(3)《大众媒介对儿童的影响》卜卫,新华出版社(4)《电视暴力与儿童成长》,蔡骐杨静(5)《浅析媒介暴力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蔡玉敏(6)《大众媒介对儿童的影响》,卜卫(7)《媒介暴力研究多重视角》,石义彬张卓媒介暴力的表现形式及其类型贾碧峰雷黎萍贾媛杜向涛“媒介暴力”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其形式和类型多种多样。仅就媒介内容而言,国内学者有的将其划分为真实暴力与幻想中的暴力,(1)有的划分为非法的行为暴力与合理暴力,(2)还有的从现实暴力的对应面总体分析影像暴力。(3)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根据媒介暴力对现实暴力行为产生影响的可能性,将媒介暴力划分为以下类型:一、显性暴力显性暴力是指在媒体中被描述为不正当的、非法的暴力行为。这种显性暴力可能是家庭暴力、校园暴力等真实暴力在新闻节目中的报道,也可能是这些暴力在电视剧、电影等娱乐节目中的反映,但其共同特征是表明暴力的结果是施暴者受到严惩,受害者则遭受身体上的痛苦和折磨。显性暴力强调其后果是严重的、不可弥补的,因此,受众在观看的时候就会对这种行为持反面的、抵触的态度。对于节目制作者来说,只要表达方式恰当,如强调暴力所产生的不良后果,不过多地渲染细节,就可能对受众产生震慑,对现实暴力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二、隐性暴力隐性暴力是指在媒体中被合理化的暴力行为。这种暴力更多地出现在娱乐节目中。人们往往因习以为常或以宣泄情感为由而漠视它的影响。其主要形式有体育暴力、卡通暴力、游戏暴力、图像暴力等。这种类型是我们的主要研究对象。这种隐性的暴力更易得到受众的赞同,也更易被忽略,它所带来的是一种看不见的暴力伤害,对受众行为的影响则是长期的、潜移默化的。美国传播学者关于“国家电视暴力研究”的报告对美国电视中媒介暴力图景的评估值得我们借鉴(4):第一,多数电视节目里的暴力行为被美化了。“好人经常是暴力的施行者,他们很少能痛悔自己,或者尝试到暴力的恶果。”第二,大多数暴力节目的影响被淡化净化了。“电视节目经常忽略和低估了暴力对受害者的伤害。”第三,多数的严重暴力行为被轻描淡写化了。“电视里的暴力行为实际上常常是性质严重的……但大多数的情况下,在电视里面被幽默所掩盖了。”第四,非常少的节目强调反暴力的主题。在我国的大众传媒中这些合理化的手法也很常见,这正是我们需要特别关注的。今天,传播技术的日趋发展使得传播现象更加复杂,媒介暴力的表现手法也更加隐避与多样化,希望这种划分能够引起您对隐性暴力的警惕,从而提高媒介批判力。注释:(1)《解剖媒介暴力现象》,赵允芳;《美国市民社会研究》,陈宪奎(2)《媒介暴力研究的多重视角》,石义彬张卓(3)《影响时代的暴力表达》,周濂(4)《被美化、淡化的电视暴力——美国“国家电视暴力研究”介绍及启示》,廖卫民陈桂兰媒介暴力产生的原因分析武小菲马莉白亚峰冯泽中媒介暴力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笔者在此从政治、经济、媒介生态、受众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一、从社会的政治经济环境来看,这是我国改革开放过程中出现的浮躁、泡沫、急功近利和短期行为。社会处于转型期,整个市场规范和社会规范正在建立过程之中,相关利益者在无规范可循或者违规成本极低的情况下,在可能获得巨大利益的驱使下,将大量的暴力事件展现在媒介上,从而在整个市场上产生类似于经济学中的“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同时,社会本身的转型也导致了很多不可避免的现实问题产生,如:各种各样的纠纷、犯罪率的上升等等。这些现实中的暴力事件的增加也促使媒介对暴力事件的关注及报道力度加大。二、从媒体环境来看,近年来中国传媒业迅速发展,大多数媒体在产业化、市场化的浪潮中,出于经济或竞争的考虑,甘心充当暴力信息的传声筒。新兴的大众传媒在商业动机刺激下所普及的流行文化,往往推销一种“低水平的满足”。(1)哈贝马斯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曾经提出了“沟通理性”的概念,他认为,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造成传播媒体商业化、标准化,削弱了媒体的公共批判功能,导致了公共生活的个性精神消失。很多媒介在商业化利益的驱使下,为了抢夺更多的受众资源,甘愿降低自己的公共批判功能,增大时段和版面来报道暴力事件,媒介暴力随之产生并越来越多。由于行业竞争非常激烈,很多的业界人士开始塑造和挖掘该领域的细分空间,以期吸引受众的“眼球”。如在一些影视作品特别是电影中,出现的暴力场面和镜头被冠以“暴力美学”的雅称(如吴宇森、北野武等知名导演的电影都以此著称于世),甚至这一概念和提法出现在很多的电影学相关书籍中,大有被理论化的势头。“以好莱坞和香港电影工业为中介,尚武艺术的跨国运动(尤其是通过亚洲),充分展示了种种历史悠久的打斗艺术传统,经过重新编排以迎合当代年轻人(有时候是游民)的幻想,创造了新的雄风与暴力文化,它们反过来又刺激了国家政治和国际政治中愈演愈烈的暴力。”(2)三、从受众方面来看,中国受众的健康知识和媒介素养仍不乐观,人们的生活压力越来越大,这些都使得媒介暴力愈演愈烈。在很多人眼里,传媒往往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和地位,因此,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里受众完全丧失了主体性,只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更重要的是,随着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人们的生活、工作压力不断加大,大多数人更愿意去选择一些娱乐性的节目,有时为了发泄压抑的情绪,人们会很乐意去选择带有暴力内容的节目进行观看。从而减轻自己的压力、缓解压抑的情绪。正如戴维·华尔什在《出卖美国儿童》中,将放映暴力娱乐的电视比喻为“客人来到家里宣扬暴力,而我们却没把他撵出去”。(3)此外,全球化浪潮催生下的跨文化传播也使得我国的媒介暴力现象愈演愈烈。国外影视剧和电视娱乐节目的引进以及互联网络的发达,使得更多的暴力内容出现在我国媒介上。总而言之,媒介暴力是在多方面共同作用的条件下产生的,而这几个方面的原因又是相互影响和交互作用的。注释:(1)《英国的媒介素养教育:超越保护主义》,大卫·斯金翰(2)《全球文化经济中的断裂与差异》,阿尔君·阿帕杜莱(3)《禁播令”违背广电法规》,陈西湖媒介暴力的消极影响李东静蒋彦书贺光奕杨薇薇在信息化时代,媒介无孔不入,媒介暴力对受众影响更为广泛。主要表现在:一、催生受众预示心理,使他们对自身处境丧失安全感美国威斯康星研究学者伯克维兹通过调研指出:如果受众阅读了一篇惨烈的飞机失事的报道,就会自然而然联想到自己即将到来的飞机旅行,甚至当登机后,还会因报道而忐忑不安。(1)媒介暴力使“暴力因子”短期或长期的潜藏在受众的大脑里,休眠因子遇到导火索便会被激活,导致受众产生一系列心理波动,社会不安全感增强,而诸多不安全因素在实际中是不存在的。二、“虚拟暴力”诱发“现实暴力”的错觉,进而导致现实暴力行为我们所看到的媒介是介于客观真实与主观真实之间的“拟态真实”,是由传播媒介有选择的提示所建构的“拟态环境”。在庞大芜杂的媒介暴力冲击下,受众的价值观被不同程度扭曲异化,容易形成只有借助暴力才能解决问题的倾向。从心理学看,在思想情绪不稳定的情况下,他们极

1 / 1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