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怎样过“节”度“日”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媒体报道怎样过“节”度“日”一年到头,到底有有多少个节日?经笔者不完全搜索,除了我国的传统节日之外,仅由各类国际组织认定的国际公益节日就超过了100个。其中10月就有26个节日,包括“国际老人节”、“世界精神卫生日”、“世界粮食日”;而3月21日,有“世界森林日”、“消除种族歧视国际日”、“世界儿歌日”、“世界睡眠日”、“国际诗歌日”等5个节日集中在这一天。每一个节日都有由来,每一个节日都有主旨,所以近年来,跟随这一系列节日的报道,就有了可供开掘的新闻资源。对于媒体来说,如果善于利用如此数量而主题各异的节日,倒是可以引为合适的新闻由头,切入当前的热点新闻,唤起舆论和公众的关注。但是,如果滥用或处理不当的话,就会“翻着皇历做新闻”,周期性地重复往年曾经报道过的内容,流于一般的告知,使得包括传统民俗节日在内的节日报道,走入一个固定的“环形回路”中去。节日周而复始,年年要过,而新闻媒体面对的是一个年年“遭遇”的报道题材。偶尔出新并不难,难的是在新的一年的节日报道中,能够在历史与现实的节点上有所发现,有所突破,过“节”常过常新,度“日”日新月异。主题性节日报道的困惑“程式性”的困惑:表层的活动该不该报道?与传统的民俗节日类似,主题节日也离不开纪念活动。节日向公众传递某一主题的讯息和理念,同时以这样的方式告诉公众,个人的存在是通过与全社会一体性的存在而实现的。自然,每当主题节日来临的时候,我们就可以看见,由相关的部门或社会组织或举行一些公众宣传,或召开某个会议。街头巷尾,一些机构用几块图片展板来展示一下本部门的日常工作。这样的节日活动要不要报道,读者有多大的兴趣?而放弃报道,则意味着今年这一个节日,就这么索然寡味地过去了。即使是与民生关系紧密的“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历年来政府、媒体、社会互动最为频繁,但由于平时消费者维权投诉的累积难以在这仅仅一天获得“结算”,也就使得媒体的节日报道陷于“中气不足”的尴尬之中。事实证明,总是依附于相关部门组织活动的节日报道,只是机械地对其一年来的工作进行总结和盘点,而不注重于从中发现新闻,那报道就毫无新闻价值可言。其实,节日报道似乎没有新闻期待,各家媒体都可以预见节日如期而至而有所准备,但是除了关注表层的活动场面,是否就没有媒体自己的新闻了吗?对于有眼光、有功底、有能量的媒体来说,众所周知的节日报道,正是显示卓尔不群、出新出彩的“亮点”。比如每年3月22日是“世界水日”,新华社驻巴黎记者在2007年的这一天,以“水是十亿多人的奢侈品”为题,报道了一个公益性组织发起的一次宣传活动。“他们(主办者)向过往行人免费发放包装酷似高级香水的精致瓶装饮用水,目的是要告诉公众水是世界上最奢侈的物品”。尽管活动的主题并不新颖,但是因为形式和创意新鲜,所以记者前去报道,未必不能写出一条有可看性的好新闻。同是一个节日,今年的报道怎样与去年的报道自然地衔接,同时又能写出新意来,并且为明年乃至今后的报道进行铺垫,这是媒体记者专业主义的理想境界。从采编实务的层面,完全可以通过挖掘新内涵,创造新载体,对常规的主题节日的意义进行“再生产”,增强报道的生命力和吸引力。值得关注的是很多国际性的纪念日,每年都有不同的主题。这就成为新闻报道很好的切入点,针对不同的主旨侧重采访某一领域,又具有很好的延续性。笔者查阅了中国青年报2000年以来有关“世界水日”报道,在累计刊出的16篇稿件中,本报记者自采稿12篇,分别是2001年2篇、2005年4篇、2006年1篇、2007年4篇、2008年1篇。这些报道形式多样,不仅有“世界水日”的活动消息,更有相当数量的深度报道。2001年的“世界水日”,记者采写了对全球最大水务公司负责人的访谈,探讨了水环境及水务产业的未来,题为《我们的理想:拧开龙头就能喝》,这在当时也是十分具有前瞻性的。而到2005年,采访水利部副部长索丽生的访谈在“世界水日”这一天刊发,记者从一般层面水环境的话题,转入水务行政管理体制变革的话题,这篇《水务变革困局》在当时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还是在这一年的“世界水日”,中国青年报还曝光了圆明园整治工程在水系结构改造中的问题,很快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重视。此后几年,中国青年报在“世界水日”一直有延续报道,尽管力度有所波动,但始终成为报社关注的领域。时至2007年,“世界水日”的主题是“应对水短缺”,记者采访了当天在中国出席某次活动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水资源可持续发展主席盖格教授,请他谈谈对中国城市节水的看法。记者披露了盖格提出的一个对城市建设者很有启发的建议——“城市绿化带应比马路低”——这样雨水就可以透过人行道的缝隙和绿地渗入地下,有效利用水资源。与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建设联系在一起。这篇报道,即便不是在“节日期间”刊发,也不失为一篇精彩的报道看点。“概念式”的困惑:大背景下怎样关注小人物?相对于日常独立零散的新闻报道来说,节日是一个涵盖多方面信息的大新闻来源。一般来说,我们的节日报道往往集中关注一些集体记忆和社会大事件,而忽略了大事件中对小人物的关注。事实上,一些个体的故事、个案的事件更能彰显其社会进步的意义。2005年的“世界地球日”,人民日报四版右下角刊登了一则广告:蓝天下,一片青山绿水,画面正中写着“善待环境就是善待自己”,下方的署名是“农民陈法庆”。中国青年报的记者敏锐地捕捉到这一信息,采访了这位4次在媒体上自费刊登环保公益广告的中国农民,写了《一个农民的“闲事”》。报道用平实的笔法写了一个小人物的故事:“陈法庆说话并不铿锵,表情也不革命。他总是偏着头,以便那只带助听器的耳朵最大限度地接触对方的声音”。“他说,我就是一个普通农民,我没有文化,初中都没毕业。我做这些只是凭良心。”这个农民的故事感动了很多人,这也表明了新闻记者开始脱离一些概念性的模式,去在节日报道中关注人的命运。也是“世界地球日”,上海媒体率先报道的一个叫赵春江的居民,他在自家住宅顶楼造出了家庭太阳能发电站。因为不能并入电网,就此引发了当时社会上热议的一个话题:部分单位和个人开发的“绿电”为何无人收购?收购“绿电”应该按照什么标准执行?这样的人物、事件报道所起到的效果,并不比一次大型主题宣传活动的效果逊色,反而因为更具贴近性和可读性,能够在众多的节日报道中独树一帜,激发受众的共鸣。曾获“中国艾滋病好新闻奖”的《红丝带小学的艾滋病孩子》,是在2006年的“艾滋病日”前一天播发的。稿子从普通人的角度来述说:山西临汾市传染病医院院长郭小平在医院里,为感染艾滋病的学龄孩子开办了“红丝带小学”。为了让孩子们到北京看看天安门,郭小平带着8位孩子到了北京,孩子们穿上了防感冒的冬装,医生们跟着这支特殊的队伍。“在雄伟的天安门广场,郭小平顾不上多看热闹,只忙乎着一件事——点名,他生怕丢掉一个孩子。”这样的报道既没有华丽的文字,也不涉及庞大的活动场景,只是在平常的叙述中,颂扬了一个节日——“艾滋病日”的主旨,在故事本身的震撼力和感染力中,让读者获得了节日主题的教育价值。在众多的主题性节日中,新闻报道很多可以发掘出人性的内涵。例如5月15日的“国际家庭日”,在传统渐失的年代重提让人们回归家庭;9月21日的“国际老人日”,关注老龄人口的情感生活状态;10月15日的“世界农村妇女日”,发现妇女在农村宗族社会中的地位变化。很多节日的主题,都可以成为一篇好的新闻作品的主旨。主题性节日报道的路径寻找新闻热点的“契合点”在2005年“世界艾滋病日”前夕,新华社播发了英文消息《中国国家主席与艾滋病人握手》,记录了胡锦涛主席走进北京一家医院与艾滋病人握手交谈的经过。消息侧重于用不同身份人的引语来叙述事实,17个段落中的8个有直接引语,来自国家领导人、不同年龄和地区的艾滋病患者以及联合国官员。从另一方面来看,这篇报道在“艾滋病日”集中关注几类最具有“焦点”意义的人群,无疑在国内外读者中产生重大影响。因为,那段时间,正值国际社会密切关注中国艾滋病防治状况,这则新闻以巧妙的写作方法和观察角度,向外界表明了中国正在用实际行动推进抗击艾滋病魔的斗争。节日的时间每年固定的,记者不可能预测当天发生的新闻,相关的新闻也不可能都在这一天前后发生。但是正因为节日的主题性,有经验的新闻记者会抓住近期的社会热点,借助节日的时机推进报道的气势和力度,这就要精心的策划和思考。近年来最经典的例子,就是中国青年报在2003年“国际护士节”的报道。5月12日,本来是针对特定人群的一个节日,但在2003年“非典”肆虐的时刻,中国青年报就在这一天开创性地策划了16个版的特刊。其中有整整7个版,刊登北京、广东等疫区参加抗击“非典”的护士的姓名。让这么多普通护士的名字上报,有可能是中国报刊史上的第一次。同时见报的还有编辑部文章:《南丁格尔的身影》,文中以充满感情的笔触这样写道:“今天,也就是此时此刻,大自然仿佛把最明媚的一道春光特意留给今天。因为今天是你们自己的节日。”“今天,也就是此时此刻,在这样一个节日,我们愿与你们共同重温现代护理教育的奠基人弗劳伦斯·南丁格尔的精神:燃烧自己,照亮别人。”“今天,也就是此时此刻,你们就是南丁格尔的身影。这身影正迎着死神,日夜守护着SARS病房里的每一张病榻,安抚着病榻上的每一个痛苦、不安的呻吟。”“非典”毫无疑问地成为了当时所有媒体关注的焦点,而这样的策划充分利用“国际护士节”这一契机,表现这场对疾病的战斗中人类互相扶助、坚强不屈的精神,造就了关于“非典”报道主题的一次完美的升华,很值得将来在持续性的重大新闻事件报道中加以借鉴。笔者发现,此后每年关于护士节的媒体报道一直持续,而且对它的热度始终与新闻热点相关。譬如,2008年5月12日,因为同一天发生的四川地震,护士节的报道与抗震救灾的新闻报道相互呼应,又掀起了一轮“节日”报道的高潮。寻找日常新闻的“遗忘点”在林林总总的世界主题节日当中,为人们所熟知的也只占了其中少部分,其实很多节日的主题,恰恰在关注一个不会成为热点的社会阶层或社会问题。诸如4月11日的“世界帕金森病日”、6月23日的“世界手语日”、9月20日的“国际爱牙日”、10月8日“国际左撇子日”、11月21日“世界问候日”等等。而这些节日的确定,在其表层的纪念价值之后,无疑不具有非常深厚的人文内涵。但是,对于新闻报道来说,则可以在日常新闻之外,借此节日让受众了解某一方面的社会问题。如在2008年的“世界问候日”那一天,很多媒体推出记者体验式的报道,走上街头向路人问好,然后观察路人的反应。华西生活周报甚至用了7个整版,来讨论关于问候的话题。报道触及到一个社会问题,人们该如何表达对他人的关心和问候。因为问候不仅可以增进朋友之间的友谊,亦可以拉近陌生人之间的距离,让社会更加和谐。于是,很多报道倡议,生活不但要有问候,还要及时对他人的问候进行回应。“一声问候,未必一定会给人带来好运,但一定增加我们心灵的力气,让我们更强壮地面对生活里的一切。”这样的节日报道就很好地另辟蹊径,出人意表地被赋予了浓厚的人文色彩。前文提到的2008年“世界水日”,新华社驻日内瓦的记者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公布的数据,发现了这样一则新闻——“世界上26亿人家中没有卫生间”。报道说:“世卫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在一份公报中说,卫生设施是公共卫生的基石,卫生设施的改进对于人类的健康和福利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一作用在女孩和妇女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这也从另一个切入点,将人们在“世界水日”这一天对环境的关注上升到人文层面。善于发现日常新闻的“遗忘点”,对于记者来说,也是一种新闻敏感性的考验。有时候,一些看似不具有报道价值的节日,也可能被发掘出深刻的社会意义来。但这些意义并不是生造出来的,而是基于新闻事实产生的,节日正好成为一个报道的契机,引导公众对某些社会问题的认知和关注。寻找社会文明的“凝聚点”什么是节日?在《中国民俗学》中有这样的定义:“它是一年当中由种种传承线路形成的固定的或不完全固定的活动时间,以开展有特定主题的约定俗成的社会活动日。”在节日期间,一个或多个民族,一个或多个社会群体在一定时段聚集积累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能够得到充分的体现;人与人之间的情

1 / 1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