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素养批判思考教学在国小资优班之应用研究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媒體素養批判思考教學在國小資優班之應用研究林作逸註台北縣中和國小摘要國小資優教育的目標是在培養學生高層次的思考能力和批判思考能力,在現行的加深、加廣課程設計中,是否已達到這樣的目標?能否以電視媒體素養教學來融入資優班的課程教學設計,結合人文、情意、資訊等課程的領域內容,做一統整性及能結合媒體特性的教學活動設計,以提升國小資優學生的批判思考能力。本文從電視媒體素養教學設計出發,期盼能將此策略及思考主軸結合國小資優班教學活動設計,發展出國小高年級資優班電視媒體素養批判思考教學模式,符合國小資優班教學課程設計彈性原則,以教學創新的思維,設計出因應資優學生個別差異的批判思考教學模式。關鍵詞:媒體素養、批判思考、資優教育註:台北縣中和國小資優班教師國立台北師範學院教育傳播與科技研究所研究生1壹、前言有人認為電視是二十世紀最具影響力的傳播文化與工具,電視的普及率高,深深影響現代人的生活,尤其是年輕的青少年及兒童。調查顯示,國人平均每天看電視為2小時46分,假日高達3小時25分。其中兒童平均每天看電視的時間為2~2.5小時(林子斌,民89),電視的影響力甚至已經超越家庭、學校和同儕團體。電視媒介常常在不知不覺中影響我們,我們從電視中得知最新的流行文化是什麼?得到最新的新聞資訊;對事物的認知和性別、角色的解讀與認同也是從電視觀看的經驗建構得到,對於一個兒童朝夕相處且關係密切的朋友-電視來說,許多兒童(包含資優兒童)通常是照單全收,完全相信電視中傳達的資訊、新聞以及傳播的刻板印象、角色認同及解讀詮釋等。學校教育中一般只教導兒童對印刷媒介的識讀能力,卻很少教兒童如何認真看待視覺影像(吳知賢,民87)。而所謂電視媒體素養教學,最主要的是要教導兒童如何觀看電視、了解電視、分清真實與媒介建構的真實和虛幻,學習廣告的技巧和特殊效果,了解電視所傳遞的暴力、種族、性別、意識型態等內容所造成的影響。最終是希望兒童能夠適切做好自己的時間管理,管理自己的看電視行為,懂得做一個理性的觀眾,懂得去批判節目的內容,成為一個聰明的觀眾。國小資優教育主要是為資優學生服務,希望透過加深、加廣的課程設計,提供資優生適合其個別差異的課程內容以激發資優學生潛能,提昇他們的高層次思考能力,和批判思考的能力等。對於資優學生的課程活動設計,資優班老師常在此目標下,嘗試以整合、創新、獨立或融入的方式來設計課程,透過電視媒體素養批判思考教學,融入在人文課程、情意課程等,確實可以提供另一種的學習方向和不同面向的思考;結合聲光、影像、動畫的媒體經驗,也能提昇不少的有趣性和誘發學習動機,對學習來說,是相得益彰的事,更能達到培養兒童批判思考、價值判斷及解決問題的能力的最終目標。貳、文獻探討本文旨在介紹電視媒體素養教學應用在國小資優班的教學中,以提高資優學生的批判思考能力。研究者發現資優班的教學目標為培養學生高層次的思考能力,此高層次思考能力就是反省、思考、批判的思考能力,這部分和媒體素養教學目標頗為一致,目前資優班的教學中,或有以媒體教學的一小部分做為課程活2動設計,進行融入科目領域(語文、情意、社會、資訊等)的教學。然從未有人思考過,資優學生的學習表現,是肇因於媒體素養教學?學生的批判思考能力,是因為其他課程教學的培養,還是媒體素養教學的緣故?這個問題頗值得探討。研究者先從相關的研究文獻中,整理並釐清關於本研究進行的前人心得和文獻整理的資料,以利後續研究的進行。一、媒體素養教育的重要性(一)媒體素養之定義媒體素養(MediaLiteracy)或譯為媒體識讀,是在陳述我們觀看媒體時,對媒體的觀點及對他人解釋媒體訊息的意義(Potter,2001)。媒體素養也可以說是在觀看媒體,或是由媒體擷取資訊時,有理性、獨立的思考及反思和清明的覺知。知道這些訊息是如何的被建構出來、知道這些媒體的商業考量、媒體的角度及特性等。媒體素養包括技能和認知結構,也和個人的認知基模有關,因為親身實際的經驗有限,無法主動去體驗訊息,或是檢驗訊息,所以我們會以媒體所傳達的訊息取代真實。如果我們具有媒體素養,知道用一些方式、其他條件來檢驗、理解、解讀媒體訊息所傳達給我們的意涵。我們將會成為一個真正不惑的人,更能趨近於理性、自主並能獨立思考。資訊時代及網際網路的使用日漸頻繁且便利,學習不僅只在學校發生,透過媒體的學習也日漸受到重視,學習的比重也日漸增加,教育部在民國九十一年十月二十三日公布「媒體素養教育政策白皮書」,也指出媒體已然成為國內青少年及兒童的第二個教育課程,甚至直逼「學校」,有取而代之成為第一個教育體制的可能。(二)我國媒體素養教育的發展及現況我國的媒體素養教育的推動,主要是由民間非營利組織團體和學術機構的力量開始,再透過政府部門的教育主管機關,在經費上的補助,推動「媒體素養學習列車」、學術的「媒體公民教育國際研討會」,在大學裡開設「媒體素養概論」通識課程。在學術研究、課程設計、教材發展、師資培育和教育推廣方面,因為資源較少,所以尚無法廣泛地對教育體制和社會產生巨大的影響。但科技的進步、資訊的發達,面臨知識經濟時代的來臨,政府在「挑戰2008:國家發展重點計畫」強調國家人民的人文素質、生活環境、公共建設品質等,都是國家競爭力的核心,其中提出的數項e臺灣的子計畫:「數位化台灣」、「文化創意產業發展」、「e世代人才培育」等,都在強調使用資訊、思辨資訊、擷取資訊等的能力;3在「資訊迷霧」(InformationSmog)、「資訊氾濫」的時代中,養成獨立思考及判斷的能力,成為國民未來競爭力的核心(教育部,民91)。所以現在所推動的「媒體素養教育」正可以配合國家未來的發展,在世界各國已將「媒體教育」納入正規教育和終身教育制度時,我國更不應例外,媒體素養教育政策白皮書的公布,將媒體素養教育納入九年一貫重大議題範圍,說明了我國對媒體素養培養的重視。從國小開始,藉由媒體素養教學,讓兒童對媒體有高度的認識,除了媒體內容了解之外,也能了解媒體組織及擁有者的角色,媒體特定內容是如何被製造出來的,各種內容節目是真實還是建構出來的?如何建構呢?媒體素養教學最終是要培養學生具有獨立思考能力、有批判思考及反省思考能力的人。透過媒體素養教學,更能培養未來的優質公民。二、電視對學童的影響(一)電視收視的現況有許多人都有共同的經驗,談起一個世代的文化,電視當中播放的節目,肯定功不可沒,它代表著當時的潮流及文化,讓我們都有共同的集體記憶。當我們的下一代逐漸被電視媒體所建構出的真實取代主觀的真實時,他們的世界會變得如何?電視節目對人的影響有如滴水穿石,經年累月的沈浸之下,我們的價值觀、行為都被它操弄、形塑而不自知,這些影響會是好、壞,或可以藉由收視的閱聽大眾之選擇來改變,這些選擇的權利主要來自於閱聽人的自省和覺知。根據天下雜誌的調查顯示,超過九成五的台灣人民天天收看電視,平均每人每天花2.5小時收看電視,但是當我們愈期待電視媒體提供給我們優質節目時,卻愈是不滿意(天下雜誌,251期,民91)。台灣民眾閱讀報紙獲得資訊的比例從1991年的76%下降到1996年的69%,再下降到2000年的55%;相反的收視電視獲得資訊的比例,從1991年的86%成長到2000年的96%,可見電視的影響力與日俱增。(二)電視對兒童的影響台灣兒童每年花將近1000小時在看電視,與在學校上課時間1200小時比較起來,相去不遠。媒體的教育功能更顯重要,有取代學校成為第一教育體制的趨勢。對於很多青少年、兒童來說,在媒體發達的現代,有許多知識、觀念、技術都是由媒體上學習得到,在這些媒體當中,電視更是居功厥偉,因為相較於其他媒體,電視的收視成本最低,電視取代家庭教育傳統價值教育的功能,取代社4會教育角色功能,對於沒有太多行為能力的兒童來說,與其要求電視台提供優質節目,不如藉電視媒體素養教育培養兒童批判思考能力、獨立、理性、思辨資訊等能力來得直接有效。電視節目的內容型態,大致上可以分為:新聞節目、卡通節目、綜藝節目、靈異節目、廣告等。在這些節目型態所傳達的訊息當中,我們可以看到:性別刻板印象、新聞綜藝化、廣告不實、綜藝節目中的擬真,還有卡通節目中表現出的暴力、血腥等,對兒童產生不好的示範及影響。雖然,國內電視節目有所謂的分級制管理,但因為父母親尚未重視親子共視習慣的培養,所以兒童在收視電視節目時,大都是獨自一個人觀賞,所以無法針對電視對兒童的負面影響馬上做立即性的處理輔導。所以藉由學校教育中,將媒體素養的觀念融入教學設計中,對兒童收看電視及媒體的行為,應該是必較可行的。三、批判思考技能的應用觀看電視媒體節目,除了被動的接收訊息之外(電視媒體的立場,大都是希望閱聽人能夠被動的接收資訊),尚還有什麼樣的方式可以運用在接近媒體、趨近於媒體,並進而分析資訊、區辨資訊呢?學者李宗薇提出「電視的批判觀看技能」,希望藉這樣的教學,使學生成為積極主動的觀看者(李宗薇,民85)。而批判思考還有那些應用呢?批判思考技能對兒童在閱讀的詮釋與評鑑能力都有所助益(Cianciolo,1988,p.71)。也有些研究顯示:批判思考能力有助於兒童發展探索世界的能力與性格,這些性格包含了開放的胸襟、挫折忍受力、冒險的精神和對衝動的控制力等,使其具備較豐富的想像力、嘗試新事物的動力與實踐力等(Swartz-Tetrault,&Alma,1989,p.24)。兒童觀看電視,又和批判思考能力有何關聯?Graves在1976年的研究有重大的啟發:我們不太可能改變電視內容,但卻可以藉此培養孩子更多批判思考的觀點和能力,並調整其受到電視的影響。國內學者吳知賢則認為學校的媒體識讀教育(MediaLiteracyEducation)可以增進兒童的批判思考能力。她進一步指出:學校如能善加利用,將媒體識讀能力的培養納入教學課程目標中,使學生熟悉媒體製作及運作手法,進而發展獨立思考與批判的能力,就可以將媒體的負面影響減到最低(吳知賢,民89)。綜上所述,批判思考能力對於培養公民獨立思考、理性判斷、區別資訊、辨別真實與建構的真實等,都有很大的貢獻。實是現代人所應具有的基本重要生活技能之一(Murray.,2003)。5參、研究方法本研究之研究方法採個案研究法進行,採個案研究是在檢核電視媒體素養對國小高年級資優班學生的批判思考能力是否有所影響。除了個案研究法之外,在蒐集資料部分需直接觀察和有系統的訪問,以利本研究的進行和分析。個案研究通常是在決定導致要觀察、研究對象行為的因素,或是各種因素之間的關係(Airasian&Gay,2003)。Gall,Gall和Borg(2003)認為個案研究是指深入研究某種現象,且從涉入該現象的參與者的觀點來予以探究。個案研究依其目標可分為探索性、描述性與解釋性和評鑑性。就一般情形而言,任何個案研究都多涉及描述性、探索性、與解釋性目標,單獨以一項目標為努力方向的個案研究,非但不充分、亦不多見(王文科、王智弘,民93)。本研究的設計為採用單一個案(整體)設計(single-caseholisticdesigns),以國小六年級資優班學生一學期單獨設計媒體識讀教學課程進行教學,以小組方式授課,每週固定一節,由研究者進行教學設計和實際觀察者以進行研究。一、研究目的本研究目的在討論針對國小高年級資優班學生,透過電視媒體素養教學課程的設計教學,資優生的批判思考能力是否提昇?藉由個案研究的研究設計,觀察學生對於媒體識讀教學的滿意度、理解程度和執行效果,研究討論媒體素養教學實施後,學生的批判思考能力已能確實反應吸收並反應在日常的觀察中。二、研究問題本個案研究的問題,包含有下列問題思考和討論:(一)媒體素養教學和批判思考能力真的有關係嗎?(二)批判思考和媒體識讀教學課程關係?(三)媒體識讀課程在國小資優班如何實施?三、研究步驟本研究乃以研究者任教之國小高年級一般智能資優資源班為研究對象,在一學期(92學年度下學期),以小組方式授課,每週固定一節,進行單獨設計媒體識讀教學課程進行教學,由研究者擔任教學設計和實際觀察者以進行研究,並以學習單、心得撰寫等做為文件分析主要依據,並輔以課堂討論,及自然觀察和開放式訪談蒐集資料,而

1 / 1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