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地理与时事新闻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广东地理吴川市川西中学潘虾1.广东地理:(1)自然地理概括:广东省位于祖国大陆南部,东邻福建,北接江西、湖南,西与广西接壤,南临南海,毗邻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西南端隔琼州海峡与海南省相望。全境位于北纬20°09’——25°31’和东109°45’——117°20’之间。沿海岸线曲折,港湾众多,大陆岸线长3368.1公里,居全国各省区第1位。沿海还有大小岛屿近800个,岛屿数量仅次于浙江、福建两省。陆地总面积17.8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1.85%,其中海岛面积1600平方公里,约占全省土地总面积0.9%。海洋面积约35万平方公里,为陆域面积的2倍。广东地质构造运动和岩浆活动频繁。地貌结构以山地、丘陵为主。山地主要为三列东北--西南走向山脉,最北的一列为南岭山地,一般高700-1100米;第二列为罗平山脉,一般高600-1100米;第三列为莲花山脉,主峰逾千米。丘陵分布于山地四周。平原主要分布在南部沿海和各江中下游谷地,以珠江三角洲和潮汕平原较大。广东除粤北山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类型,是全国光、热、水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温度沿纬度的变化更为显著,年平均气温自粤北的19℃左右到雷州半岛增至23℃以上,1月均温自北而南为9℃-16℃,7月均温为28℃-29℃。水稻生长期在粤北为220天,到雷州半岛南端可达300天以上。全省多数地区年平均降水量为1500-2000毫米,属湿润地区。4-9月降水量占全年80%以上,年际变化也较大,易出现洪涝和干旱。此外,冬季受寒潮影响,多数地区出现寒潮和霜冻。沿海夏秋受热带风暴袭击次数之多,强度之大,居全国之首。全省河流,主要有珠江水系,其次为粤东、粤西沿海独流水系。受地形影响,属于珠江的东江、北2江、西江三大水系自东、北、西三面向中部汇集进入珠江三角洲后分八大口门出海,粤东的韩江等则就近向南独流入海。由于降水充沛,各河流量十分丰富,全省年均河川径流量为1800亿立方米,水资源总量为1860亿立方米,分别为全国平均值的3.56倍和3.54倍。全省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2815立方米,亦高于全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由于水资源的时空分配不均,夏秋易生洪涝,冬春时有干旱,沿海丘陵地区缺水严重。(2)人口与民族:广东是中国人口较多、密度较大的省份。1999年末全省常住人口7270.37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5.8%,居全国第4位;平均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409人,居全国第1位。在总人口中农业人口占总人口数的68.8%。全省共有从业人员3962.22万人,占总人口的54.5%。广东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除汉族外,境内居住的少数民族有瑶、壮、回、满、黎、苗等42个民族,人口约占全省的0.6%。(3)经济特区:创办经济特区是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一项重大决策,是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广东省实行特殊政策、灵活措施的一项重要内容。1980年5月,中央决定在深圳、珠海、汕头设置经济特区。经济特区是广东和全国对外开放的前沿和窗口,是内地与国际经济联系的“桥梁”和“纽带”。广东通过经济特区引进大量的外资、先进技术与设备、管理经验和信息,带动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经过20年的自身发展,深圳从一个边陲小镇迅速崛起成为初具规模的现代化城市。珠海和汕头也已成为我省新兴的重要沿海开放城市和工业基地。(4)自然资源:广东地处亚热带,大部分地区为亚热带和热带季风气候,是中国光、热、水资源特别丰富的地区,气候温暖,雨量充沛,充足的热量、充沛的雨量使南粤大地常年葱绿,生机盎然,四季水果飘香。荔枝、香蕉、柑桔、菠萝因在广东分布广、产量高、品种好而被誉为“岭南四大佳果”。广东土地面积的五分之三是山地和丘陵,五分之二是台地和平原。主要河流有珠江、韩江等。珠江全长2129公里,由西江、东江和汇流而成,是中国第三大河流。珠江三角洲和韩江三角洲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农业发达。全省耕地面积251万公顷,山地1080万公顷。现有木材积储量超过2.5亿立方米。植物种类逾8000多种。水果品种达200多种。有10多个自然保护区。珍稀动物有700多种。全省水力资源可开发装机665.5万千瓦。2.珠江三角洲地理:(1)地理位置:珠江三角洲位于广东省中南部,毗邻香港、澳门。北回归线穿过其北部,濒临南海,为珠江出口处。(2)自然特征:珠江三角洲是由北江、西江三角洲和东江三角洲合成的复合三角洲,海拔50米左右,面积约为1.1万平方千米。其间山丘散布,河道纵横,土层深厚,土壤肥沃,灌溉便利。这里属亚热带季风气候,热量丰富,生长季长,可一年三熟。春季阴雨连绵,夏季高温湿热,夏秋季台风入侵频繁,冬季很少严寒,四季变化明显。河流汛期在4~9月。(3)经济发展:珠江三角洲是我国著名的四大工业基地之一,与长江三角洲并称中国经济两大发动机。目前,整个珠江三角洲经济的增长方式由外延式向内涵式、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传统工业向现代化工业、城乡分离向城乡一体化转型,形成了高起点的知识、技术密集型工业体系,高标准、大规模的第三产业以及竞争力较强的主体产业群。此外,在交通、通讯、金融、信息咨询、高科技、旅游、文化和对外交流等方面,也形成了综合优势。3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是地理孕育了机会,历史创造了机会,政治催生了机会。就地理区位优势而言,概括起来主要有:①独特的地理优势:这里有优越的自然地理环境,毗邻港澳,面向东南亚,有天然海道良港,对外贸易方便。②优越的人缘优势:这里是全国著名的侨乡之一,有利于招商引资。③较强的互补性优势: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之一,资本、信息资源和人力资源丰富,但劳动力成本过高,市场容量小;澳门是世界著名的旅游城市,但发展空间狭小;珠江三角洲的自然、人力资源丰富,其经济的快速发展又吸引了内地大量廉价劳动力和技术人员,加上其经济的辐射作用,从而形成了巨大的消费市场。④特有的经济后续发展优势:与港澳和发达地区相比,珠江三角洲属于后发展地区。毗邻港澳的地缘优势,不仅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了大量的资金和技术,而且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教训。⑤雄厚的人才和技术优势:由于珠江三角洲经济的高速发展和较高的经济待遇,吸引了内地大批各式各样的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形成了它特有的技术优势和人才优势。(4)生态环境与自然灾害:除了近些年由于工业生产发展导致的废水、废气、废渣排放引起的环境污染外,由于交通及石油开采引发的珠江口的石油污染,以及珠江口的赤潮、咸潮引人注目。夏秋季台风登陆造成的狂风、暴雨与风暴潮危害极大。受人类活动的影响以及三角洲河道的快速改变,洪水威胁也越来越大。(5)基塘农业:①生态循环的过程:桑、蚕、鱼三者结合,可节省饲料及肥料费用。A.利用低洼地,挖地成塘,堆泥成基。B.塘中养鱼,基堤以塘泥为肥料种植作物。C.作物又可作为饲料,塘基互养,形成良性“水陆互养”。②分类:以基堤栽种的作物不同而分:桑基鱼塘,蔗基鱼塘及果基鱼塘。③农业:土地利用精密,可生产稻米,蚕丝,甘蔗,水果,花卉,鱼虾。④工业:因上述原料供应,故农产加工业发达。⑤景观的变迁:因经济特区的设立和工业、小城镇的发展,许多鱼塘已填土作为工厂及住宅,土地利用正在转型中。(6)城镇化和民工流:随着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工业化的发展,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发展很快,城镇化水平已达73%,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已形成了连片的城市群,人口和产业高度聚集,经济辐射能力极强,形成“泛珠江三角洲经济圈”,包括广东、福建、江西、海南、湖南、四川、云南、贵州及港、澳(共9个省,两个特别行政区)。珠江三角洲地区人口构成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外来人口多,经济的高速发展不仅吸引了全国许多地区的优秀人才来此工作和定居,还吸引了大量的外来务工人员,成为全国民工流的主要流向地之一,据不完全统计,加上外来务工人员,广东省的人口已超过一亿人,已成为全国第一人口大省。43.珠江:珠江是我国南方的一条大河,是我国七大江河之一。它发源于云南东北部乌蒙山区,跨越云南、贵州、广西、广东、湖南、江西、福建等省区,全长2214公里,流域面积达79.63万平方公里。珠江流域内多为山地和丘陵,占总面积的94.5%,平原面积小而分散,仅占5.5%。总的地势是西北高,东南低。西北部为平均海拔1000~2000米的云贵高原,在云贵高原以东是海拔在500米左右的两广丘陵,广西以及云贵高原东部广泛分布着石灰岩,以云南的石林和桂林的山水最为典型,珠江下游的冲积平原是著名的珠江三角洲。珠江流域地处亚热带,北回归线横贯珠江流域的中部,属于湿热多雨的热带、亚热带气候,气候温和多雨。四季的特点是:春季阴雨连绵,雨日特多;夏季高温湿热,暴雨集中;秋季台风入侵频繁;冬季很少严寒,雨量稀少。大部分地区年平均温度在14~22oC之间,多年平均降雨量1200~2200毫米。珠江流域由西江、北江、东江等水系组成。西江由南盘江、红水河、黔江、浔江及西江等河段所组成,主要支流有北盘江、柳江、郁江、桂江等;北江主要支流有武水、连江、绥江等;东江主要支流有新丰江、西枝江等;西北两江在三水市思贤窖、东江在东莞市石龙镇汇入珠江三角洲,经虎门、蕉门、洪奇门、横门、磨刀门、鸡啼门、虎跳门及崖门等八大口门汇入南海,构成珠江独特的“三江汇集,八口分流”的水系特征。珠江流域年平均径流总量为3360亿立方米,流域人均水资源量为4700立方米,相当于全国人均占有水资源量的1.7倍。珠江是我国各大河流中含沙量最小的河流,多年平均含沙量为0.126~0.334公斤每立方米。珠江流域土地资源共66300万亩,其中耕地7200万亩,林地18900万亩,流域人均拥有土地仅有9.31亩,约为全国人均拥有土地的3/5。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其次为玉米、小麦和薯类。经济作物以甘蔗、烤烟、黄麻、蚕桑为主,特别是甘蔗生产发展迅速,糖产量约占全国的一半。热带经济作物有橡胶、油棕、咖啡、可可、剑麻等。珠江流域矿藏以锰、铁、钨、铝、锡、硫等储量最大,较著名的矿区有个旧锡矿、六盘水煤矿、平果铝矿、云浮硫铁矿等。珠江流域沿海开放港口城市有广州、湛江、北海,经济特区城市有深圳、珠海、汕头,珠江三角洲是沿海经济开发区,目前已形成以广州为中心,包括深圳、珠海、佛山、江门及周围几十个中小城镇在内的珠江三角洲城市群,成为全国城镇化水平最高的地区。珠江流域总人口为8980万人,本地区是我国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地区之一,主要民族有汉、壮、苗、布依等,少数民族以壮族最多,苗族次之。5珠江流域已建成各类型水库工程13988座,总库容706亿立方米;已建水电站总装机容量950万千瓦,占可开发量的34.3%;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62万平方公里;水利工程现有年供水能力835亿立方米;现有灌溉面积6392万亩,其中建成万亩以上灌区780处;水利化程度达67%。各项水利工程充分发挥了防洪、发电、灌溉、供水、航运、旅游及调节气候等方面的综合效益。尤其是西江上游红水河段,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蕴藏丰富且相当集中。西江上游红水河段正在实行梯级水力资源开发,建设了龙滩、天生桥、岩滩、鲁布格等一大批大、中型水电枢纽,成为我国“西电东送”南线通道的主要电力源地。专题练习1.(2008年广东高考题).M江是珠江水系三大河流之一,流域面积90%在广东省境内。流域内拥有较丰富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生物资源、旅游资源。根据下述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4)题(14分)。资料一:见下图图17M江流域(广东省境内)示意图6资料二:见表1表1M江流域(广东省境内)基本情况项目南部中部北部2000年人口比重(%)2136432000年城镇化水平(%)4334252005年GDP(亿元)2181.62484.9751.322005年人均GDP(元)3332632893017157地貌类型三角洲平原、台地、丘陵台地、丘陵山地、丘陵材料三:见图18(1)该流域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河川径流的补给以___________________为主。(2分)(2)M江水资源的主要功能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其流域开发的核心问题

1 / 1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