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人才队伍状况与需求分析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广播电视人才队伍状况与需求分析国家广电总局发展研究中心方德运2007年06月21日08:32来源:人民网-中华新闻报人是广播电视生产力中最重要、最活跃的因素。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是推动广播电视事业、产业发展和提升广播电视核心竞争力的第一推动力。随着广播电视事业产业的快速发展以及高新技术在广播电视领域中的广泛应用,广播电视业对人才需求将呈现结构性的变化,广播电视经营管理人才等将成为广播电视行业人才市场需求的重点之一。中国广播电视业发展和队伍现状截至2006年底,中国(不包含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下同)共有广播电视播出机构2498座,其中广播电台267座、电视台296座、广播电视台1935座。全国广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分别达到95.04%和96.23%,覆盖人口均在12亿人以上;全国电视机、收音机的社会拥有量分别达到4亿和5亿台。2006年全年广播电视行业总收入首次突破1000亿元,达到1099亿元,比上一年增加18%。2006年广播电视行业实现增加值589亿元,其中事业单位414亿元,企业单位175亿元。全国广播电视总收入基本构成情况是:中央级190亿元、省级460亿元、地市级274亿元、县级175亿元,分别占全国广电总收入的17%、42%、25%、16%。广播电视收入结构表现为中央级、省级、地(市)级的收入增长主要来自于广告创收收入,县(市)级的收入增长主要来自于有线电视收视费收入。截至2006年底,全国广播电视从业人员62.4万多人。在学历构成上,研究生以上学历人员9200多人,占1.5%;大学本专科学历人员36.07万人,占57.8%;高中及以下学历(含中专)人员25.44万人,占40.7%。以上数据表明,目前中国广播电视从业人员中大学本专科人数比例比较适中,但高中及以下学历人员(含中专)仍偏高,研究生以上学历人员所占比例过小。这种学历构成与知识密集和智力密集型的广播电视业对人才需求很不相适应。在岗位构成上,管理人员9.3万人,占15%;专业技术人员29.9万人,占总数的47.8%;其他23.2万人,占37.2%。其中在专业技术人员队伍中,采编人员10.8万人,占专业技术人员的36%;播音员、主持人2.24万人,占7.5%;科研、工程技术人员11.67万人,占39.1%;其他包括艺术类、经济会计统计人员等5.2万人,占17.4%。以上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广播电视偏重事业发展,而相应的由于经营管理人员比例偏低,表明在广电产业发展方面还偏弱。中国广播电视业发展趋势判断中国广播电视业正处在从模拟技术向数字转换、从传统传媒向现代传媒转变、从计划事业型向事业产业型转型的关键时期。这对于中国广播电视业来说,既是历史机遇期,又是严峻的挑战。首先,广播电视数字化将贯穿在今后5~10年广电发展进程中。“十五”期间是中国广播影视数字化的准备和启动阶段,“十一五”时期则是中国广播影视业向数字化全面过渡、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新阶段。(1)在节目制播数字化方面,全国80%的电台、电视台到2006年底已经实现了台内节目制播的数字化;(2)在网络传输数字化方面,城市有线电视数字化从局部试点开始向全国大中城市全面推开。截至2006年底,全国已有25个大中城市实现整体转换,并初步建立了有线数字电视技术新体系;(3)在存储数字化方面,如中央电视台目前拥有200个注录终端的数字化工场,具备了每年可完成10万小时的影像资料的数字化生产能力;(4)在终端接收数字化方面,截至2006年底全国拥有数字电视用户1266万户,占全国有线电视用户的9%。从以上各项发展的具体情况来看,广播电视数字化还需要经历较长一段时间,数字化带来的产业发展空间较大,因此对人才的需求也将会是十分巨大的。其次,广播电视产业结构调整将会推动广播电视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广播电视产业不同于一般性产业,它是以内容为核心、以技术为支撑的产业。从发展现状来看,广电产业的核心层主要包括广告、广电网络传输,而节目内容、广电服务等边缘化明显。《国家“十一五”文化发展纲要》提出,大力“发展影视内容产业,提升电视剧、非新闻类电视节目和电影、动画片的生产能力,扩大影视制作、发行、播映和后产品开发,增加数量,提高质量”。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未来几年将加快推进广电产业的结构性调整,切实推进除新闻类节目的制播体制改革,把节目内容产业做强做大,加大创新力度,塑造和树立品牌,促使内容产业等成为广播电视业的核心产业。第三,视听新媒体业务的开展,将会成为广电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随着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等新兴技术的应用和普及,网络电视、IP电视、移动电视、手机电视等新媒体业务将会得到迅猛发展;同时,消费者的多样化、个性化的视听消费欲求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满足。因此,新媒体业务新的产业运作方式、赢利模式、营销手段和用人机制等,将是传统广电媒体所不具备的,因此在未来5~10年内,中国视听新媒体产业将会成倍增长,势必成为广电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并会给社会增加许多新的就业岗位。第四,跨媒体、跨区域的资源整合、业务合作、战略联盟将是中国广电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传统“块块”运作的、以行政区划为界限形成的广电媒体,在网络发达的今天显得像一座座“孤岛”,它原有传递信息、宣传教化的功能日渐弱化。面对这种不利局面,一些广电媒体开始着手寻求业务合作、战略联盟,打破用简单行政区划手段获取资源、信息方式的传统局面,建立以原有电台、电视台为核心,信息资源采集中心遍布全国各地甚至走向世界的电台网或电视网。在未来的5~10年中,中国将会出现一些跨地区、跨媒体的综合性广电传媒集团。广播电视业人才发展规模及需求结构分析随着广播影视数字技术、网络技术以及视听新媒体业务的快速发展,加快建设一支规模适宜、素质优良、结构合理、分布均衡的人才队伍显得尤为重要。1980年,中国广播电视从业人员为22万人,到2006年广播电视从业人员增至62万多人。图12000年~2006年中国广播电视从业人员情况图从相关统计结果看,在1980年至2006年间,广播电视从业人员队伍规模以年均6.7%的幅度增长。考虑到社会经济发展、技术发展、人才供给以及广播电视体制改革、产业结构调整等多种因素,综合测算出广播电视从业人员增长幅度约为4%。按照这一增长幅度,预计到“十一五”末,2010年我国广播电视从业人员队伍总量将达到72万人左右,比2006年增长10万人左右;到2015年,将达到88万人的总量目标,将在2006年基础上增加26万人左右。从中国广播电视业发展趋势来看,未来广电人才市场需求结构呈现的特点主要有四个方面:(1)以注重传统的专业技术队伍向掌握广电科技发展新技术的高层次人才转变。传统广电媒体的主要任务就是采、编、播、控。对广电人才的要求是:政治高、纪律强、业务精,就能满足传统广电媒体宣传业务的需求。因此,民间流传着“一流人才进报业,二流人才进电台,三流人才在电视台”的说法,也印证了广电行业进人门槛较低的普遍现象。但广播电视数字化带来的是广播电视制作、传输、播出、监测、监管等方面的技术革命,因此数字化也正改变着广播电视业现有人才结构。当前,那些能掌握广电科技发展新技术如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卫星技术等高层次人才缺口巨大,此类人才在今后将会有旺盛的需求。(2)以注重专业技术型队伍向创新型、专业交叉型、学科综合型人才队伍转变。《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抓好文化创新能力建设,以内容创新为核心,着力培育创新主体,加速科技与文化的融合,提高中国文化自主创新能力,取得一批具有重大影响的文化创新成果”。广播电视产业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内容创新、广播电视艺术创新以及广播电视技术创新等已经成为今后发展的着力点,相应的创新性广电产品、服务将会有大量的创新型、综合型的人才需求。(3)以注重传统宣传队伍向既懂宣传业务又懂传媒经营、管理的知识复合型人才队伍转变。随着现代广电产业的发展,传统广电人才队伍在市场意识、营销观念、经营能力、管理水平等方面已经出现明显的不适应,因此在某种程度上大大阻碍了广电产业的快速发展。为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一些广电单位开始着手挖掘、培养一批广播影视改革发展急需的战略规划、资本运作、版权管理、科技管理、项目管理等知识复合型经营管理人才。这一类人才在未来5~10年将会成为广电人才市场需求的重点,并且在人才数量上会有较大的增加,从而在根本上改变广电现有人才结构。(4)以注重本土化队伍培养向懂传播、会管理、精通外语的外向型、国际化人才队伍的转变。随着网络技术、卫星技术的发展,广播电视业开始转向跨行政区域、跨媒体经营,有的甚至开始走出国门。因此传统本土化的人才队伍已经很难满足广播电视业走出去发展的需要,一些懂传播业务、会经营管理以及精通外语的优秀人才成为广电人才市场需求重点之一。相关链接:国家广电总局《广播影视“十一五”人才规划纲要》节录:广播影视人才队伍建设的目标和任务大力实施广播影视人才战略,建设一支规模适宜、素质优良、结构合理、分布均衡的人才队伍,为广播影视改革发展提供坚强的思想政治保证、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采取切实措施,培养新闻宣传、文艺创作、经营管理、科技创新等方面的拔尖人才。通过多种形式吸纳培养造就一批既懂经营和管理,又懂宣传和技术,既有丰富工作经验,又有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加快培养具有影响力的名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导演演员,站在信息、数字技术前端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科技人才,各类高技能人才和实用人才。加快培养一批高水平领军人才实施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工程和知识更新工程,在关系广播影视改革发展的一些重要领域,以提高创新能力和更新知识为主要目的,开展大规模继续教育,进一步健全广播影视专业技术人才继续教育体系。加快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岗位锻炼成长,培养造就一批坚持正确导向,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深入群众,具有广泛影响力和舆论引导力的新闻宣传和艺术创作人才。实行重大工程技术项目总设计师、总工程师负责制,重大科研项目和课题学科带头人责任制,加大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力度。进一步破除论资排辈观念,为优秀青年人才成长创造条件。建立和完善联系专家制度,掌握一批广播影视新闻宣传、文艺创作、经营管理、科技创新、运行维护等领域有一定知名度和社会影响的专家,发挥高层次人才在队伍建设中的带动作用。进一步完善职业规范和从业标准,加强对广播电视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影视剧导演、制片人,广播电视传输业务技术人员等的规范管理。抓紧培养高技能人才和实用人才适应广播影视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发展需要,加快建设数量充足、结构优化、技能精湛的高技能人才队伍。强化技能人才培养,立足岗位成才,通过开展技术攻关、技能培训、技能竞赛等方式提高技能水平。抓好广播影视技能人才职业标准制定工作,尽快完善广播电视机线员、影视动画制作员等国家职业标准,做好鉴定大纲、题库建设工作和培训工作。加强职业鉴定考评员队伍建设,提高鉴定质量。加强农村广播影视队伍建设适应农村广播影视发展需要,结合大力实施新时期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西新工程、农村电影放映工程等社会主义新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对县、乡镇广播影视人才的培养,加大经费投入,加强人员培训,建设一支素质高、业务强、乐于奉献的农村广播影视人才队伍。加快西部地区广播影视人才资源开发西部地区广播影视单位要积极创造良好的用人机制和环境,稳定和用好现有人才,重视人才开发,积极引进急需人才,调整人才布局,加大人才培养力度。进一步加强对西部地区人才工作的支持,在培训项目、经费上向西部地区尤其是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倾斜。采取灵活多样的人才柔性流动措施,鼓励和支持发达地区人才向西部流动。进一步做好对口支援新疆、西藏及其它边远、欠发达地区的工作。在西部地区广播影视重大工程建设中,将人才队伍建设作为重要内容,落实措施,保障经费。

1 / 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