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新闻节目的发展与现状(第十一课)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广播电视新闻的发展与现状第一节广播电视新闻的概念•一、广播电视新闻的概念•广播电视新闻是广播电视的特性导入新闻定义的结果。它是通过某些特定的电子技术(如无线电、光缆、卫星)公开传播的正在或新近变动的事实的信息。无论是将新闻视为“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还是“新近变动的事实的传播”,又或是“新近变动的事实的信息”,都充分体现出新闻对时效性的高要求。•二、广播电视新闻的种类及特点•按照广播电视新闻节目的内容特点、表现功能和要求,结合目前的发展现状,将广播电视新闻节目划分为以下类型。•(一)消息类•(二)评论类•(三)深度报道类•(四)杂志类•(五)谈话类•(六)资讯信息类•(七)直播类(一)消息类新闻节目•消息类新闻节目篇幅短小紧凑。在中国广播电视新闻奖评选标准中,长消息一般也不会超过4分钟。典型的消息类节目有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凤凰卫视的《时事直通车》等。•消息类新闻节目有以下基本特质。•1、时效性强•这种时效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取材新;另一方面是报道的速度快。•2、形式简要•由于消息类新闻节目要迅速、及时地报道国内外的最新事件,时间短、速度快,因此记者必须以最简洁的文字、最典型的画面把信息传递出去,这就对消息类新闻节目的篇幅有一定限制。另外,消息类的新闻节目要在栏目内汇集尽可能多的信息,因此形式上要尽可能简练。•3、题材广泛•为了满足不同受众的需求,消息类的新闻节目很少单独播出,都是由若干条新闻组成。•2003年7月1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正式开播,滚动播出、时效为先的新闻传播环境使得播出的新闻量成倍增长。•据随机抽样统计,2004年11月7日新闻频道全天消息类新闻播出时长达285分钟,消息类新闻节目成为电视新闻报道的主要类型。•4、讲求新意•(1)角度新:新闻角度是记者挖掘、表现事物新闻价值的报道角度,是记者新闻业务水平的具体表现。•(2)主题新:主题、立意是记者对客观事物价值的挖掘和认识。主题、立意是新闻的灵魂,新闻要选择有新意的主题,需要记者在深入采访的基础上,经过思想的加工,形成有新意的主题思想。切忌主题先行。•(3)表现手法新:声画有机配合扩充信息量,解说文字贴近生活,以形象的比喻使枯燥的数字“活”起来,电子特技、定格、慢镜头等技巧和手法增强画面感染力。(二)评论类新闻节目•评论类新闻节目既有新闻要素,又不拘泥于新闻,而是在新闻事实的基础上深入探讨和分析,达到用事实说明道理的目的。通过对新闻事实的深入调查采访,在获取丰富新闻资料的基础上,客观分析论证、表现见解的节目类型。•在节目过程中由记者或主持人代表传播媒介旗帜鲜明地表达对所报道新闻事件或社会热点问题的看法、见解、认识、态度,并借以影响社会舆论,它代表着媒介的舆论导向水平和政治业务能力。•目前评论类新闻节目发展趋于成熟,表现在•1、报道与评论并行•评论性新闻节目由作为(事实的信息)和作为(意见的信息)构成,将事件性信息和意见性信息融为一体,评说在对事实的人格化叙述中表达,并给观众以极大的思考空间。•一方面,原有新闻栏目中评论因素的渗透,无论《新闻联播》、《新闻30分》、《中国新闻》等都有节目主持人在新闻前后的简短提要和评说;•另一方面,评论节目越来越注重报道的力度,如《焦点访谈》的定位语由最初的“时事追踪报道、新闻背景分析、社会特点透视、大众话题评说”变为今天的“用事实说话”,就表现了意见和信息兼备的整体。•2、采访、调查的过程即为评论的过程•汇集记者、主持人的采访、调查,是汇集多方声音的最佳载体。记者、主持人采访、调查的过程即为评论的过程,这是现代新闻评论节目独有的结构形态。•一方面,采访调查的过程能够使评论具象化,因为事实的呈现本身就是一种表达。但这种表达需要通过记者、主持人的视线,通过摄像机的镜头有目的的进行,让事实在动态过程中呈现;•另一个方面,采访调查的过程中,当事人、群众、相关专家乃至记者、主持人等各方面的意见、话语作为一种信息,和事实汇聚在一起,提供给观众一个尽可能宽阔的视角。•3、评论的多向互动•评论是一种话语表达,而任何话语都是双向或多向的,只有在一种互动的过程中,评论才能得以完成。•《焦点访谈》从1998年4月开始完善反馈机制,对一些重点报道进行追踪报道并将处理结果展示给受众。将多向互动作为评论的一部分,这是现代传播观念从单向走向双向的必然产物。(三)深度报道类新闻节目•深度报道类新闻节目是对新近发生的新闻事件所做的解释性、调查性、分析评述性等具有思想内容深度的报道。节目不满足于向受众提供简单的新闻事实,而是对新闻要素做进一步的深化处理。要求一方面剖析新闻事实的内部要因;另一方面展示新闻事实的宏观背景,对新闻事实进行跨时空、由里到外的综合、立体反映,从总体上把握其真实性。•与广播、报刊等深度报道不同,主要表现在•1、理性分析的特点突出•较强的理性分析色彩是深度报道类新闻的显著特质。深度报道不仅要报道发生了什么,还要究其原因,探讨“为什么发生”、“怎样发生”等深层次的问题。•“它通过记者、编辑对事实的全面把握和对材料的精心选择,以生动感人、有说服力的微观事实,对事实做深层的理性思索,让观众在了解事实真相的同时,从中悟出一些道理,这也是深度报道类节目的生命力所在。”——孙玉胜《十年——从改变电视的语态开始》•2、全景式的立体报道•多侧面、多角度的全景式立体报道,是深度报道类新闻的又一特质。•理性的思辨决定了深度报道类新闻必须是全景式的立体报道,它不是简单地报道事件结果,简单地传达某种结论,而是着重于过程和原因的分析,要再现事件的方方面面。通过层层剥笋似的多侧面、多层次反映剖析事物,才能使报道有理有据,做到入情、入理、入心。•3、运用多样的表现手法•先设置悬念,再逐渐深入揭示事件真相;或者是以记者或主持人的思考为主线,在对事实的分析中层层递进,等等。这是由深度报道类新闻所要表现的内容决定的。•深度报道类新闻的采制,在“现代新闻理念”、“深入挖掘采访”、“用事实来说话”、“符合思维规律”四个方面是远远胜于一般新闻节目的。央视的《新闻调查》是我国第一个深度报道类新闻栏目,也是此类栏目的典范。(四)杂志类新闻节目•杂志类新闻节目采用杂志式的专栏化分类编排方式,由节目主持人串联播讲的综合性新闻节目。它融信息、舆论、知识传播于一炉,杂而有序,内容上中心突出,形式上灵活多样。既有信息量大的众多简讯,又有一定的深入报道,是节目栏目化的具体表现,也是主持人栏目的一种。•杂志类新闻节目最早出现于美国。•杂志类新闻节目最突出的特质在节目结构的分类编排。•1、节目内容丰富广博•杂志类新闻节目的长度一般在30分钟以上。每一版块出现时伴随生活活泼的特技画面,从画面到音响、音乐的变化,加上主持人串联词的承上启下,使不同内容一环一环地进行下去,观众的感觉是连贯的,节目是有整体感的。•2、节目形式灵活多样•在杂志类新闻节目中,既重视调动各种题材,又不为体裁界限所束缚,有时甚至•把不同体裁连缀成一个话题;力求语体化,尽可能按社会语言规范、广播电视线性传播方式,以及与节目的整体语言环境相协调的要求,调动和组织声音、图像符号,为表现内容服务;较多运用访谈、现场报道等形式,以增强节目的现场感,引发受众的交流、参与欲望;注意发挥主持人组织和串联节目的作用等等。•3、节目各部分协同“作战”•功能的协同性,就是要求每次在体现节目多功能定期的基础上,争取整体大于局部之“和”的表现功能和社会功能。•1993年5月1日清晨,中央电视台开办的杂志类新闻《东方时空》开播,这个45分钟的杂志型新闻节目共包括四个板块:《东方之子》、《焦点时刻》、《生活空间》、《东方时空金曲榜》,改变了中国大陆观众早间不看电视节目的习惯,被誉为是“开创了中国电视改革的先河”。在这之后,《东方时空》于1996年、2000年、2001年经历了三次改版。在2004年9月1日,《东方时空》移师晚间,子栏目调整为《时空连线》、《时空看点》、《时空调查》、《百姓故事》、《东方之子》、《媒体观点》6大板块,打造中国电视新闻杂志“第一高度”。(五)谈话类新闻节目•谈话类新闻节目是指以人际传播的方式,通过再现或还原日常谈话状态的一种节目形态。通常是围绕新闻事件、社会热点等当前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在主持人、嘉宾和观众之间展开的即兴、双向、平等的交流,它本质上属于大众传播活动。•谈话类新闻节目一方面可以传播思想、观点,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采访时的对话,对新闻事实进行更深入的挖掘和探讨。•例如演播室新闻访谈节目——凤凰卫视的《新闻今日谈》和电视新闻专访——中央电视台《面对面》。•谈话节目的重要构成要素为:•1、主持人•由于谈话节目本身独特的形态,决定了谈话节目的制作是一次性完成的,这样的“一次性”取决于节目主持人对于节目录制过程的控制,而事后编辑修改的空间却很小。因此对谈话节目的成败起决定作用的主要是主持人的表现、思维、状态和综合素质。•谈话类新闻节目主持人是驾驭谈话走向和现场氛围的核心。•对于主持人来说,另一个基本要是善于提问。因为谈话是有目的、有计划的对话。从报道本身看,似乎被访问者是主体,报道内容就是他的讲话。但就采访而言,主体是主持人,谈话成功与否取决于主持人提问的水平。所以,在正式谈话开始之前,主持人要善于根据谈话对象的实际和观众的需求,精心琢磨谈话的内容,设计提问方式。•2、谈话主题•一般来说,谈话类新闻节目的话题内容十分广泛。从需要的角度说,应当涵盖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但作为新闻报道,它要求题材具有新闻价值;而以语言交流为主要表现手段,则要求内容和访问对象都适合用这种方式来表现。在设置谈话类新闻节目话题时:•第一,话题要体现时代精神的主旋律和社会发展趋势。•第二,号准社会脉搏,紧紧扣住受众对有关事物的关注重点。•3、参与者•谈话类新闻节目的参与者有两种:(特邀嘉宾)和(现场自愿参加话题的热心观众)•对于节目嘉宾应当是:新闻事件的当事人或参与者;嘉宾的业绩、经历享有相当的知名度,或其业绩、经历能引起观众对其人生历程、内心世界、发展经验的广泛兴趣等等。此外,嘉宾的语言表达能力也不可忽视。•与嘉宾标准不同,观众的参与要求是热心、积极、有参与和表达的愿望。因为即席发言、迫切的有感而发往往能调动谈话现场的氛围,使节目增色。(六)资讯信息类新闻节目•按照“资讯为先”的业界原则,广义的资讯信息类新闻节目指,提供简要新闻及各个方面、各种类型动态的集成化电视形态,它甚至可以放大成为独立的电视频道。目前比较有代表性的如:凤凰卫视资讯台。•而狭义的资讯信息类新闻节目,则指以不同行业及不同形式构成的集纳式专业信息板块。比如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的《经济信息联播》、《中国财经报道》、《全球资讯榜》;以及《天气预报》、《节目预告》等。(七)直播类新闻节目•北京时间2003年3月20日上午,当美军对伊拉克突然发动首轮空袭后仅6分钟,中国观众惊奇地从CCTV-4《中国新闻》中直接看到了“关注伊拉克战争特别报道”的新闻直播。•这次战争报道使电视新闻节目回归了本体,开启了中国电视新闻直播的新时代。•电子技术的发展使得新闻加工、采集、传递变得更为快捷有效。同步采录、同步播出的直播类新闻节目应运而生,成为现代新闻节目的主角。直播类新闻节目就是在新闻事件发生发展过程中,运用摄录和传播设备同步报道、同步播出的新闻节目形态。•直播类新闻节目的传播内容大致分为三种:•一种是可以预知并能事先准备的大型新闻事件,如香港回归、长江三峡截流和重大会议的报道等。这种可预知的报道为媒介提前安排直播提供了条件,有利于安全直播•第二种是不可预见的突发性新闻事件,如“9·11”恐怖袭击、美英联军轰炸伊拉克等。这类重大新闻事件能否立即进入直播直接考验了媒体的应变能力与综合能力。•第三种是日常的新闻事件,这些内容进入直播类新闻节目的视野应当是直播类新闻节目的发展趋势,即直播常规化。•按照现场直播的形式来划分,分为:•一是节目播出的实时直播,即主持人演播室的部分;•目前央视一套的主持人演播室口播部分,已全部实现直播。在导播、画面切换、音控、字幕等环节上的技术协调能力已经基本上符合世界

1 / 6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