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广播电视新闻学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当代广播电视新闻学广电新闻专业绪论人类信息传播发展史上的五次革命广播电视广播电视新闻一、人类信息发展史上的五次革命(一)语言的产生(二)文字的发明(三)印刷的发明(四)电子媒介的产生(五)计算机的发明二、广播电视广播电视作为一种电子传播媒介,通过无线电波或导线播送音响、图像节目,通称广播。只播送声音的称为声音广播,简称广播;播送声音与图像的,称为电视广播,简称电视。广义的广播包括声音广播和图像广播;狭义的广播指声音广播。按技术传输方式,广播分无线广播和有线广播;电视分无线电视和有线电视。三、广播电视新闻广播电视新闻是以现代电子技术为传播手段,以声音或以声音画面为传播符号,对新近变动或正在变动的事实信息的传播。广播电视新闻学是以广播电视新闻现象为研究对象,研究重点是广播电视新闻事业的产生发展的特殊规律,广播电视新闻传播的特殊规律与工作原则,以及广播电视新闻工作中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它既是新闻学的一个分支,又是广播电视学的一个分支。第一章广播电视新闻的传播规律与工作原则新闻规律广播电视新闻的特殊规律广播电视新闻工作的基本原则第一节新闻规律一、新闻规律的涵义新闻规律是新闻传播活动固有的本质联系和发展的必然趋势,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必然性的品格。新闻规律也有普遍规律与特殊规律之分。新闻报道必须完全真实,迅速反映最新事态与事实变动,这是新闻报道的普遍规律。新闻报道既要讲新闻价值,又要讲宣传价值,这种“双重价值”律是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新闻报道的特殊规律。二、“双重价值”律1、新闻价值(1)时新性(2)重要性(3)接近性(4)显著性(5)趣味性2、宣传价值宣传价值是事实本身所含有的有利于新闻传播者能够证明和说明传播者的思想主张的素质。第二节广播电视新闻的特殊规律广播电视新闻通过电子技术手段报道并作用于客观实际,这是广播电视新闻的基本规律。直线律、顺序律、完整律,这三种是广播电视新闻共有的特殊规律。1.直线律2.顺序律3.完整律第三节广播电视新闻工作的基本原则党性原则真实性原则思想性原则社会效益第一原则为受众服务原则一、党性原则我国广播电视的本质属性(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决定了我们必须用无产阶级党性原则来指导、规范广播电视新闻工作。我国新闻事业坚持无产阶级党性原则,主要表现在: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二、真实性原则真实性是新闻报道的生命,它的要求:(1)报道的事实必须完全真实无误,不允许有任何差错、虚构或夸大、缩小;(2)对事实的说明解释,要符合事物本来面目,不能有任何歪曲或掩饰。广播电视新闻的真实性应具有的涵义个别真实和整体真实广播电视新闻的真实性存在的问题蒙太奇蒙太奇“Montage”一词源于法语,原意为装配、安装,后被借用到电影中。早期苏联电影艺术家把它作为一种电影的美学观念加以确立,一直沿用下来。一般来说,影视制作的后期,将拍摄下来的许多镜头按照一定的要求,重新排列、组织、编辑在一起,这个基本意义的镜头组接,被人称之为蒙太奇。蒙太奇有两方面的意思:一方面,它是镜头组接的技巧手段,这是最易理解,也是最易引人注意的一方面;另一方面,它是视听语言的思维方式,存在于创作者创作观念之中,它贯穿于影视作品从构思选材直至制作完成的全过程中。它是影视艺术构成形式和方法的总和,也是创作者从高层次把握创作风格和运用创作技巧的出发点。长镜头长镜头是指在一个镜头里不间断地表现一个事件的过程甚至一个段落。它通过连续的时空运动把真实的现实自然地呈现在屏幕上,形成一种独特的纪实风格。从摄影的角度看,长镜头在一个镜头中有景别和角度的变化,并能完整、明了地表现一段内容,所以又叫做段落镜头;从编辑的角度看,长镜头通过变化拍摄角度、调整景别和拍摄距离,用一个镜头完成一组镜头所担负的任务,镜头内部的运动起到了和蒙太奇相同的作用,所以又叫做镜头内部蒙太奇,或称机内剪辑。三、思想性原则新闻报道总要表达一种思想倾向,传播出去总会产生一定的甚至广泛的社会影响,这就是思想性。怎样增强广播电视新闻的思想性:1.要切中时弊,有的放矢2.要事例典型,以小见大3.坚持正面报道为主,同时褒贬扬抑对照鲜明4.讲究唯物辩证法,防止片面性四、社会效益第一原则广播电视新闻工作的社会效益主要指对受众实际上产生的积极的影响和促进作用如何处理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五、为受众服务原则为受众服务原则是由我国新闻事业的根本宗旨和社会主义建设根本目的所决定的。我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根本宗旨是“两为”方针: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目的:不断满足社会成员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第二章广播电视新闻的传播特性、共性与社会功能广播电视新闻的传播特性广播电视新闻的传播共性广播电视新闻的社会功能第一节广播电视新闻的传播特性一、广播新闻的传播特性二、电视新闻的传播特性一、广播新闻的传播特性1、传播的快捷性广播新闻传播的快捷性取决于三个方面:首先来源于广播的实况直播,缩短了信源与信宿之间的距离,产生了快捷;其次,电波以每秒钟30万公里的速度进行传播,时间差几乎为零;再次,来源于制作程序的简单。虽然电视也有直播的性能,但是广播仍有自己的两大优势:一是设备简单使得操作简单,二是广播播出手续简单,从而产生了速度的提升。2、内容的简洁性为了有利于听众对新闻内容的掌握,加强对信息的记忆,广播的新闻内容以短小精悍为主。由于广播稍纵即逝的特点,概括性强、信息集中、要点突出、导语明确的新闻永远是听众追逐的目标。3、传递通道的单一性广播是电波传送,声音是我们可以感觉到的唯一传播符号。广播新闻的一切内容都是通过声音语言这唯一的符号承载的。4、传播过程的排它性传播过程的排它性是广播新闻特有的性质。广播的单声道使得它只能在同一时间内播出一条信息,任何突发性新闻的插播,都必须将原有的正常播出的节目停掉,在插播完后再接上,这是由广播的特性所决定的。5、传播范围的渗透性这里的渗透性包含两方面的意思:一是指电波本身的渗透性;二是指信息对社会产生的渗透性。选择概率=报偿的保证÷费力的程度二、电视新闻的传播特性1、现场的证实价值所谓现场证实价值,是指电视新闻运用现场采集到的语言非语言符号来证明新闻内容确实无误,使观众对此深信不疑。电视画面的直观性来源于三个方面:一是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的直观性。二是指声音元素的直接表现。三是保持被摄物的现在时态。2、画面情节的片段性电视新闻画面情节的片段性,是指画面在一篇新闻作品中呈不连贯状态。要弥补画面情节的不完整性,需要做到:首先,关注画面细节,力求通过有表现力的细节的摄入,使观众产生联想和共鸣,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其次,在编辑画面的时候,不必公式化,要力求以“最大的表现力”为原则,最大限度体现画面所反应的新闻内容。再次,要发挥声音、文字、图表等视觉符号的组合优势,使画面信息量最大化地得到表现。3、现场的制约性电视新闻的现场制约性是指通过对和新闻内容有关的时间、地点、原因、思想、行动、人物等真实拍摄,在达到对诸多要素“保真”的同时,也对诸多要素产生制约。(1)时间制约(2)对人、事制约(3)对环境制约4、传播的及时性时效是电视新闻的第二生命,在现代媒体之间的新闻竞争中,时效是取胜的最有效的砝码。媒体积极地调动一切有利因素缩短“信源”与“信宿”之间的时间差,力求以最快捷的速度将第一手资料传播出去,以满足受众“先睹为快”的时效心理。5、节目播出的同步性电视直播使得电视节目的制作和播出成为同步,丰富了节目的内涵。广播直播仅仅是声音的直播,而电视直播不仅是声音的直播,更是图像的直播,同时,现代电脑的发达使文字直播、电脑图表和特技穿插直播成为可能。6、内容的易受性传播内容的选择和传播符号的运用决定了新闻传播的效果,电视新闻的内容易受性正是由于电视新闻传播时运用的多种传播符号,可以将观众接受信息时的费力程度减到最小,这种费力程度就是传播学家施拉姆强调的公众接受信息时所付出的代价,如时间支出、精力消耗等。第二节广播电视新闻的传播共性一、传播对象的广泛性二、传播顺序的制约性这种传播顺序是指顺时的传播,即广播、电视所传播的内容是以时间的推移顺序进行传播,构成“时间式版面”,在传播过程中制约着受众的选择自由,他们只能以观看伴随等待的态度去接受随后而来的信息。三、传播信息的多元性四、传播过程的参与性第三节广播电视新闻的社会功能一、传播新闻,播报政令影响我国居民认识状况的主要消息来源及位次二、沟通监督,引导舆论沟通监督是广播电视媒介的一个主要功能,疏导得好,可以化险为夷,反之则激化矛盾。源自媒介组织的言论,一方面利用舆论监督政府,另一方面又传递着社会政治组织的意识形态,并根据这种意识形态对社会舆论进行引导。三、交流信息,服务社会沟通交流多方信息,使之服务于社会,从而推动社会的发展是广播电视自诞生以来一直担当的重任。广播电视此项功能一是体现在满足社会及其个人对各类信息的需求;二是通过交流之过程即交流活动本身,达到个人与社会、区域与区域、传统与现代的整合作用四、传授知识,丰富生活寓各种知识于新闻报道之中,是人们在轻松中获得知识的最佳途径。广播电视新闻报道是人们获得各种知识的窗口,其内容的直觉性使得它在传播知识上有着无与伦比的优势。第三章世界广播电视概况世界广播事业的诞生世界广播事业的发展世界电视技术的发展世界电视新闻的发展第一节世界广播事业的诞生一、贝尔电话的启发贝尔1876年开始对外展示他的电话时,许多人就以各种方式想象广播电视的可能性,并且工程师们开始投入实验室试验。二、空中传音试验雷金纳德·奥布里·费森登和李·德福雷斯特两位独立实验者首先成功地利用无线电波传送和接受人类自己的声音。三、收音机的发明与推广首先提出让无线电广播进入家庭的人是美国马可尼公司的无线电收发报员戴维·萨尔诺夫。收音机的发明与推广促进了广播的普及。四、世界上第一个正式的广播电台1920年11月2日,美国西屋公司电气专家弗兰克康拉德主持建立的广播电台在匹兹堡正式播音,呼号KDKA,发射功率100瓦。这是美国第一个领有营业执照的商业广播电台,也是被公认的世界上第一个正式的广播电台,标志着广播事业的正式诞生。1920年9月29日,约瑟夫霍恩百货公司在匹兹堡的《太阳报》刊登了一条推销本店一种价值10元的产品的广告。广告采用了新闻样式无线电接收站的听众“接受到”从无线电话传出来的维克多拉音乐。接收站是近期为无线电爱好者建立的。星期四晚上10点左右音乐会开始,持续20分钟。两首管弦乐曲,一首钢琴独奏曲和一段青少年“谈话”组成该节目。音乐是从位于威尔金斯堡区培和培布勒斯大街弗兰克·康拉德家里的发射机传出来的。康拉德先生是一位无线电爱好者。他定期“播送”无线电音乐会以娱乐这一地区拥有无线电接收工具的人们。生产商制造的业余用无线电接收机正在本店销售,起价10元。五、广播事业在世界范围内兴起正式广播电台在美国的诞生加快了其他国家广播事业建设的步伐1922年初,前苏联在莫斯科建立了中央无线电台;1922年10月18日,英国马可尼公司等六家无线电器材公司经政府批准合资成立了一家广播公司,成为后来的英国广播公司。1923年10月29日,德国第一座广播电台在柏林开始定时广播。1923年1月,中国境内出现第一个由外国人创办的广播电台第二节世界广播事业的发展一、广播传播技术的发展(一)调幅广播和调频广播最初的无线电广播是中波和短波调幅广播两种方式,1923年美国科学家阿姆斯特朗开始研究调频广播,并于1933年达到实际应用的水平。(二)收音机:从电子管到晶体管初期接收广播的是矿石收音机和电子管(也叫真空管)收音机。1948年6月30日,贝尔实验室正式宣布晶体管研制成功。这是无线电技术发展史上的又一里程碑。晶体管代替电子管,收音机发展到半导体阶段才真正得到空前普及,使它成为大众传媒,尤其是经济不发达国家的大众传媒。(三)数字音频广播90年代出现的数字音频广播(DAB,DigitalAudioBroadcasting)堪称广播技术史上的第三座

1 / 4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